中职语文:《窦娥冤》教学精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职语文:《窦娥冤》教学精品教案

ID:1161307

大小:7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窦娥冤》教学设计【教学口标】1.了解作家作品以及元杂剧的相关知识和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典戏曲的艺术修养。2•分析孑盾冲突,把握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3.品味戏曲语言,理解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4.认识元代社会官吏昏曠、法制腐败的黑暗现实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全剧剧情,分析剧屮的孑盾冲突,把握窦娥的人物形象及意义。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了的曲词为重点,赏析关汉卿木色的戏曲语言。【教学难点】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彖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屮,运用赏析、诵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用幻灯片制作课件,并布置预习作业。)一、查找《窦娥冤》的全剧剧情和作者关汉卿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代表作品、艺术特点等。二、运用网络查询本剧的写作背景、元杂剧的相关知识和剧中四个典故的出处及具体内容。(以上两个预习作业,让学生在个人查询、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三、疏通文字,诵读剧屮I•首曲子的曲词,体会元杂剧的主要特点。第一课时(本课时在淫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分角色朗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剧情的发展脉络,赏析第一部分的内容,初步把握主人公窦娥的基本性格。)一、导入新课元朝是屮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吋期,杂剧成为当吋i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岀了大批戏曲名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元朵剧的艺术特色。二、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口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Z首。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屮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吋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鹏捣,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 其屮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甜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占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被称为“屮国的莎士比亚”o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2.写作背景《窦娥冤》的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耳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3•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木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口、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月•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Z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吋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 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木”或“旦木”o①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学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探儿(小厮)。②剧木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屈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了的第一支曲了前面都标明宫调。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口是“宾口”,是剧中人的说口部分。宾口乂分以下四种:对口(人物对话人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口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口相生,方尽剧情Z妙”,正说明这一点。(以上是学生预习情况的归纳,老师在其屮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资料的搜集整理,到课堂上的讨论归纳,都要由学生来做。)三、整体感知1.梳理词语前合后偃、孤身只影、负屈衔冤、嗟怨、罪愆、甘霖、孜弘化碧、果帝啼鹃、古陌荒阡、哥哥行、兀的、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只合、则落得、无心正法、也么哥2••复述剧情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与查阅资料复述《窦娥冤》的全剧剧情。2.小结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汉创作话剧《关汉卿》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Z首。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剧作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口惊心的图画。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窦娥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备受凌辱,最后乂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还为窦娥设计了临刑前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与想象,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剧作的感染力,使整个作品达到“寓褒贬,别善恶,分是非,明爱憎”的口的。四、理清脉络1•分配角色,由学生分角色朗读。2•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屈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1.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由学生讨论完成)明确:10个曲牌可以分为3个部分,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1部分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部分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笫3部分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五、赏析第一部分(学生分组讨论完成)1•指名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提问: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明确: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2•简析[端正好]一曲:怎样理解曲词屮的“没来由犯正法,不捉防遭刑宪”这两句话?这支曲了在全剧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端正好]一曲,可看作[滚绣球]和以下各支曲子的引子。“叫声屈动地惊天”,正与剧名“感天动地窦娥冤”相合。“没来由”、“不提防”说明窦 娥身陷冤狱的无辜。她不仅屡受酷刑,而且即刻便耍惨遭杀戮,“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冤深似海,怨气冲天,她不能不爆发出悲怆惨痛的呼号。3.重点赏析[滚绣球]一曲(1)指名学生口译这支曲子。(2)提问:这支曲子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这支曲了写窦娥蒙冤赴刑时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运用了呼告、对比以及对偶、感叹、反问、反复等修辞方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物的情感。(3)提问:这支曲子集屮反映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你认为曲词屮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哪两句?明确:曲词中最能体现反抗精神的是“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两句。在这支曲了里,窦娥结合门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口月鬼神曲信奉到怀疑、质问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则借指天斥地,对当吋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最猛烈、最尖锐的抨击,对包括最高统治者在内的封建王权作了大胆指责与否定,因而反抗精神最强烈。4.小结:这部分是写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怨恨,表现了她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六、布置作业1•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两支曲子。1.预习笫二、三部分,疏通文字,理解剧情。第二课时(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在询一课时初步通解文字、了解剧情和初步把握主人公形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反复吟诵关键曲词,通过课堂讨论,以曲词为主来鉴赏课文的语言,鉴赏剧作借助想象、夸张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和深刻批判的艺术手法,体会剧作语言和艺术构思的特色,更深入地把握主人公形彖。)一、赏析第二部分1.指名朗读“倘绣才”一曲并讨论: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 答:“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说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2•讨论: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貝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明确: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窦娥的善良更显出冤屈之深,为后文的反抗精神起积淀作用。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社会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1.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口,叙说窦娥的冤屈,在情节上起何作用?明确: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铺垫。4•阅读[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并思考: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而起什么作用呢?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耍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3.简析这部分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明确:这场戏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主要有:悬念:哀告走后街;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4.小结:这部分是写窦娥与婆婆的诀别,表现了她纯朴善良的性格。二、赏析第三部分由学生朗读[耍孩儿]至[煞尾]等四支曲子,鉴赏曲词,并思考讨论。1•思考:窦娥临刑前发下了哪三桩誓愿?她为什么要发下这三桩誓愿?明确:第一桩誓愿是血溅口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桩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中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1.思考讨论:怎样认识这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居忡地位如何?明确: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口己的冤枉会得到昭雪,恶势力也会得到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吋应验,是为了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2.思考讨论:课文中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和这三桩誓愿有什么关系?明确:典故有望帝啼鹃、萇弘化碧、六月飞霜和东海孝妇。作者将这些典故演化为窦娥的三桩誓愿,强烈地表现了窦娥的冤屈之深和反抗之烈。3.找出这部分钟最能概括全剧主题的一句唱词(点睛Z笔)。明确:“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一句唱词是全剧的主题思想,揭示了封建吏治压迫人民的木质,是主人公认识的结晶,一语道破形成窦娥冤案的社会根源,表明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5•思考讨论: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明确: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乞求天地鬼神申诉冤屈以外,没冇别的办法,作者采用这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一是表明社会的腐败黑暗,二是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三是表达人民要惩治邪恶的愿望。6•思考讨论:为何窦娥在第一部分中“怨天”,结尾的三桩誓愿却又寄希望于天?怎样理解这一孑盾?明确:窦娥的诉说中,“怨天”和依赖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 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來为窦娥昭雪冤枉。7.小结:这一部分写窦娥的三桩誓愿,是完成窦娥反抗性格的最精彩的笔墨。三、合作探究1•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孑盾冲突?这些孑盾冲突表现了什么?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孑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朕,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2.讨论: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3.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用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口己來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蹶。4•思考讨论:除了《窦娥冤》,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作品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比如《孔雀东南飞》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屮主人公双双化蝶;《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中会这样安排呢?(提示:可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如从作家、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社会现实等方面考虑。)明确:这些情节是作家借助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手法完成的杰出艺术构思,是继承神话传说的手法,看似荒诞实则严肃。这样的处理,在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上洒上了一层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这些情节“于事理不合”,却“为人情所求”,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主题思想更深刻,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和要求。它启示人们:“善”虽一吋无力战胜“恶”,但正义的力量不会泯灭。 这样的构思,拓展了剧情发展的空间,符合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给人以鼓舞和感召,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四、总结全文1.窦娥的感情发展线索:怨——悲——恨2.窦娥的人物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3.概描主题:《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Z-o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4.关于关汉卿剧作的语言特色:王国维先生曾盛赞关汉卿“一倚空傍,自铸伟词”,称赞其剧作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人第一”。“本色”二字,准确概括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而口然,朴实而生动。其代表作《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课文中,指天斥地的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端正好]和[滚绣球]两支曲子几乎句句押韵;而诀别婆婆的场面则曲白相间,如泣如诉,哀婉低冋;三桩誓愿的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剧中凝练而乂明口如话的说口,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屮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其中不少占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关汉卿剧作的语言,集屮体现了元曲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窦娥冤》中有两句唱词,两个牌文本不同,试分析其优劣。《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FI负屈衔冤哀告天。 《元曲选》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明确: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不如那质问语气强烈;第二句《古》木为哀告祈求,而《元》木则是对天的指责和否定。比较而言,《元》木突出了窦娥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六、布置作业1.抄写二至三首最喜欢的曲词,反复吟诵。2、学习木课后,你体会最深的有哪些?写一篇剧评,六百字左右。参考题目:《谈窦娥形彖及其社会意义》、《评〈窦娥冤〉的情节结构艺术》附录:“萇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1、“萇弘化列”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夜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2、“六月飞雪”出口《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潛Z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具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十大古典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康进Z《李逵负荆》、郑廷玉《看钱奴》、施君美《连闺记》、康海《中山狼》、吴炳《绿牡丹》、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十大古典悲剧: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高则诚《琵琶记》、冯梦龙《精忠旗》、孟称舜《娇红记》、李玉《精忠谱》、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方成培《雷峰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