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哈姆莱特课件(人教版必修4)
第3课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知识与能力了解莎士比亚及其悲剧的特点;把握课文紧张激烈的情节;阅读《哈姆莱特》全剧,了解本剧的情节和主题。过程与方法体味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品味人物对话和独白,分析主要人物的复杂关系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主题的分析,理解剧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冲突,体会其浓郁的悲剧色彩。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的思考正道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哈姆莱特是我们中间的一个,在大街上我们也许会每天交错走过,那些折磨他的思想每天也在折磨我们,他面临的选择也是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生存或者死亡是个哲学命题,也是生活中每一件具体的大事和小事。是或者不是,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三、辨析近义1.包含·饱含辨析:“包含”是里面含有。“饱含”指充满;满含。两个词都有“含有”的意思。“包含”搭配对象常为抽象事物,如矛盾、意思、道理、规律、内容倾向、感情等,但又不限于这些,使用范围较广。“饱含”的搭配对象多为水分和与感情有关的词语,使用范围较窄。
例句:“蓝色经济”与海相关,但绝不仅限于海,还______着生态、环保、科技先导、可持续发展和陆海一体统筹发展的科学理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______着国家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经济腾飞的期望。
2.沟通·勾通辨析:“沟通”是“交流”的意思,是中性词。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勾通”是“勾结,串通”的意思,是贬义词。一般只用于人与人之间。例句:由于监管部门和企业缺乏必要的______,致使企业内部员工______外面不法分子大肆盗取钢材,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3.果然·居然辨析:果然:①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②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居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竟然。例句:《走近科学》记者第一时间赶往长白山寻访目击者,却发现天池“怪兽”______与苏格兰尼斯湖水怪异常相似。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们连夜赶到天池,分成几组在山顶守候。______,没过多久,天池水面就出现了几个天鹅般大小的生物。
四、成语释义1.不自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之无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追踪求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时无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败坏伦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万恶不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校对】一、1.mǎnɡfānzōnɡlǘxǐsìyúqiānɡbǐnɡmáozǎoshǔnyùshìzhāoshè2.chǔ/chùlù/lòushāo/qiàosù/xiǔ/xiùchù/xùmēn/mèn二、栗/粟 枭/袅/凫 拆/坼/折 缛/褥/溽 绽/碇/锭/淀 揩/楷/谐/偕三、1.包含 饱含2.沟通 勾通3.居然 果然
四、1.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2.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3.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一点不用感到惭愧。4.按照踪迹或线索追寻。5.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比。6.损害、破坏伦理道德。7.极端恶毒,罪恶多端,不容赦免。
一、作者档案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代曾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家道中落,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90~1600年,包括十部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九部历史剧、三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第二个时期是1601~1607年,包括七部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第三个时期是1608~1612年,包括三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二、背景回放《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时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都尖锐起来。农村的圈地运动在加速进行,失地农民四处流浪,城市平民的生活也不断恶化。同时,资产阶级、新贵族深感专制王朝已成为他们经济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女王把许多重要商品的专卖特权无限制地赏给亲信贵族,更加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暂时联盟开始瓦解。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斗争开始公开化,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莎士比亚深切感到现实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在这种情况下,悲剧《哈姆莱特》诞生了。它所反映的主题也正是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幻灭,使全剧呈现出现实的、悲愤的、沉郁的风格。
一、整体悟读戏剧需要不断掀起冲突的浪潮,那么在节选部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参考答案:人物之间的矛盾:克劳狄斯是杀死哈姆莱特父王的凶手,同时又想使用借刀杀人的计谋除掉哈姆莱特,阴谋破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想通过比剑杀死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此时也想除掉克劳狄斯。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的矛盾:哈姆莱特误杀了雷欧提斯的父亲,雷欧提斯的妹妹也因为哈姆莱特而亡,雷欧提斯要复仇。
人物内心的矛盾:哈姆莱特内心人文主义与现实的冲突。一方面他认为事事由天定,自己遭遇到厄运是上天的安排;一方面他又要除掉还是自己叔父的新国王。对待母亲,一方面他爱自己的母亲;但又因为母亲嫁给了新国王,而出言讥讽母亲。雷欧提斯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处死杀死自己父亲的仇人;
但对手哈姆莱特高尚的品格又使他不忍下毒手。王后的内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爱自己的儿子哈姆莱特;一方面她又要维护新国王的尊严。比如她替儿子喝下新国王作为哈姆莱特比剑胜利祝贺的毒酒,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儿子和新国王之间的关系。这些矛盾的出现,使得戏剧的冲突激烈,情节扣人心弦。
二、局部涵泳1.《哈姆莱特》上演了一出因谋杀而导致复仇的悲剧。阅读全文,思考:老国王被谋杀后,剧本又写了几重误杀?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四重误杀:哈姆莱特误杀大臣波洛涅斯、英国国王误杀克劳狄斯的两位使者、克劳狄斯误杀王后乔特鲁德、哈姆莱特误杀雷欧提斯。
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伴随着谋杀和误杀而来的是残酷的复仇。哈姆莱特由于父亲被毒杀而立志复仇,雷欧提斯由于父亲波洛涅斯被误杀而发誓雪恨。目的是通过谋杀、误杀、复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最终走向悲剧性结局。
2.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片段,情节紧张激烈,扣人心弦。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说说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参考答案:在这个片段中在场的几个主要人物是: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
其中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个变数:乔特鲁德夹在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关键时候爱子心切;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用,不过由于他不习惯使用阴谋手段,加之哈姆莱特事先向他做了诚恳的表白,因此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乔特鲁德、雷欧提斯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影响了事件的进展。
比剑中,第一、二回合,雷欧提斯由于一时不能下决心杀死哈姆莱特,因此他出手比较犹豫,被哈姆莱特占了上风。克劳狄斯迫不及待要致哈姆莱特于死地,在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取胜后,他就用一杯毒酒为哈姆莱特祝贺,哈姆莱特谢绝了他这种伪装的善意,而乔特鲁德或许是想缓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关系,也可能是潜意识里觉得这杯酒有问题,因此她不听劝阻地忽然替哈姆莱特喝下了这杯酒。
在克劳狄斯的压力下,雷欧提斯终于向哈姆莱特发起攻击,以剑尖上染有剧毒的利剑刺中了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夺过他的剑也刺中了他。临死前,雷欧提斯后悔自己不该参与克劳狄斯的诡计,向众人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得以抓住最后机会杀死克劳狄斯,为父亲复仇。
三、开放探究关于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争议最多的是他迟迟不行动起来为父亲报仇的原因。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行动迟缓的原因是什么?思路提示一:英国诗人和评论家柯勒律治在《莎士比亚和其他戏剧的讲演和注释》一书里说:“莎士比亚将这一角色放在必须当机立断、马上行动的环境里。
哈姆莱特勇敢,对于死无所谓;但是他由于敏感而动摇,因为多思而拖延,在努力下决心的过程中失掉了马上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他的感官与思考器官之间失掉了平衡,想得太多了,从而失掉了采取行动的力量。
思路提示二:哈姆莱特的思想感情与引起它们的客观事物不相称,感情超过了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足以引起这样强烈的或这类的感情。哈姆莱特有一种将问题抽象化的能力,他在头脑中创造了一个根据他的想象而成的世界,而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这种抽象化倾向,以及其他种种,乃是他拖延不采取行动的主要原因。
思路提示三:哈姆莱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发现他面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弑君篡位的问题,可以一刀将他叔父杀死了事。问题太复杂,太可怕了,他感到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说哈姆莱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比别人看得更远,认识更为深刻。他的拖延并非由于想得太多,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他的任务的复杂性。整顿乾坤一事使他犹豫起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缺乏处理这样的大事的胆识与能力,他踌躇了,以致造成了悲剧。
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课文节选的这一场戏,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表现了哈姆莱特的勇敢及斗争智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斗争的险恶与复杂。交代哈姆莱特的悲剧结局,借此批判了丑恶的社会现实,也暗示出哈姆莱特悲剧的必然性。
1.性格丰富,立体感强的人物塑造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哈姆莱特被看做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
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
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从课文所节选的部分里,难以把握哈姆莱特的全貌,不过可以初步了解这一形象:他机敏,无所畏惧,而又有挥之不去的天命思想;他高傲,而又能低下高贵的头,真诚地向别人道歉,剖白自己的心迹。总之,这是一个呈现出一定矛盾性的人物。
2.人物语言具有动作化和性格化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1)动作化。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
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
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
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2)性格化。哈姆莱特: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由此可见哈姆莱特身上不乏智慧、勇敢,不乏对爱情的忠贞,不乏对人自身的肯定;但也流露出厌世、犹豫不决等特征。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祸心,却作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
解析:A项,“镣”应读“liào”;B项,“枭”应读“xiāo”;D项,“禀”应读“bǐnɡ”。答案:C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带着她的荣冠,勾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B.签上名字,盖上印玺,把它小心封好,归还原处,一点没有露出破锭。C.我们的记忆将要因此而肴乱,交不出一篇正确的帐目来。D.他的高超的禀赋是那样稀有而罕见,说一句真心的话,除了在他的镜子里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跟他同样的人,纷纷追踪求迹之辈,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
解析:A项中“带着”应为“戴着”,“勾通”应为“沟通”;B项中“破锭”应为“破绽”;C项中“肴乱”应为“淆乱”,“帐目”应为“账目”。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是真理,它意味着成千上万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真谛。B.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是斯特拉特福镇,是英国最火爆的文人之乡,一个可以追寻莎翁的童年、青年和晚年生活足迹之地。在莎翁的人生中,伦敦有如他的戏剧世界,故乡有如他的神话世界。
C.世界排名第105的朝鲜队在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队时,竟然能够毫不示弱,到最后一刻还能够打进一球。这种强烈的求胜心和意志力在零度的天气当中给世界杯注入了滚烫的激情,也征服了很多很多球迷的心。D.在娱乐为王的时代,江苏台的一档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红遍大江南北。可令人讽刺的却正是这档打着“诚”字的节目,所有人都在质疑其嘉宾是否真诚。
解析:A项应把引号里的逗号移到引号外;B项应去掉破折号,它和“是”重复;D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答案:C
4.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雷欧提斯,我的剑术________已久,只能给你帮场。②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________;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
③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________;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A.荒废 预兆 饶恕B.荒废 预示 饶恕C.荒疏 预兆 宽恕D.荒疏 预示 宽恕
解析:“荒废”指:a.该耕种而没有耕种,不利用;b.浪费(时间)。“荒疏”指(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荒疏”合乎语境。“预兆”指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预示”指预先显示。“预兆”合乎语境。“饶恕”指免予责罚。“宽恕”指宽容饶恕。“宽恕”合乎语境。答案:C
解析:A项“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B项“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作画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丰富的材料,用于“言论”不妥,应用“信口开河”;D项“以一当十”,一个人可以抵挡十个人,比喻军队以寡敌众,勇敢善战。答案:C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哈姆莱特》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被莎士比亚将这个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B.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月17日签署了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救援法案并发表了讲话,他说“今天并不意味着我们经济问题的结束,也并非穷尽了挽救经济的所有手段,但今天却是象征着结束的起点”。
C.莎士比亚445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在4月25日达到高潮,来自17个国家的外交官、文化使团和当地市民一起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举行游行。D.江苏常州疫苗造假手法与三鹿公司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手法相似,但其危害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受害者最少超过100万人。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被”;C项赘余,应该删去“举行”或者改为“举行游行活动”;D项“最少”和“超过”重复。答案:B
7.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1)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2)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3)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
(4)可是等一会儿他就会安静下来,正像母鸽孵育它那一双金羽的雏鸽的时候一样温和了。A.(1)反问(2)借喻(3)设问(4)明喻B.(1)设问(2)借喻(3)反问(4)暗喻C.(1)反问(2)明喻(3)设问(4)暗喻D.(1)设问(2)暗喻(3)反问(4)明喻
解析:(1)句可以作否定回答,是反问。(2)句中的“箭”是喻体,但没有出现本体,所以是借喻。(3)句自问自答,所以是设问。(4)句既有喻体,也有本体,用比喻词连接,所以是明喻。答案:A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哈姆莱特原谅我,雷欧提斯;我对你不起,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这儿在场的众人都知道,你也一定听见人家说起,我是怎样被疯狂害苦了。凡是我的所作所为,足以伤害你的感情和荣誉、激起你的愤怒来的,我现在声明都是我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
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么就不能算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
雷欧提斯按理讲,对这件事情,我的感情应该是激动我复仇的主要力量,现在我在感情上总算满意了;但是另外还有荣誉这一关,除非有什么为众人所敬仰的长者,告诉我可以跟你捐除宿怨,指出这样的事是有前例可援的,不至于损害我的名誉,那时我才可以跟你言归于好。目前我且先接受你友好的表示,并且保证决不会辜负你的盛情。
8.哈姆莱特在向雷欧提斯道歉时,是怎样巧妙解释自己并非出于本心要伤害对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第一段台词的后半部分进行归纳提炼。答案:他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疯狂”,自己也就成了这“疯狂”的受害人,“疯狂”是自己的敌人,自己是在丧失了心神的情况下做的,并非敌意的行为。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解释取得对方的谅解。
9.从雷欧提斯的回答中能看出他对哈姆莱特的话持什么态度?他是怎样巧妙地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二段台词中的“但是”一词极为关键,“但是”之后的内容表现了雷欧提斯的态度。答案:接受了哈姆莱特的歉意和友好,仇恨的感情和解了,但还不能“言归于好”,还是要决斗的。为什么呢?为着荣誉。在表达上,用了一个转折连词“但是”。
10.“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事。”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哈姆莱特具有怎样的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反问加设问的语句,语气强烈,是哈姆莱特的强烈的内心表白。答案:这是哈姆莱特痛苦至极时候的一种内心表白,说明他渴望得到雷欧提斯的原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哈姆莱特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雷欧提斯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哈姆莱特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11.这一节主要展示了哈姆莱特的哪些个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第一段台词(与克劳狄斯冲突)中分析出哈姆莱特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从第三、五段台词(恳求霍拉旭)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对未来充满希望。答案:嫉恶如仇、勇敢、对未来充满希望。
12.你对哈姆莱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是怎么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联系社会背景回答这一问题。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性格过于内向、审慎的主观原因。答案:结局不是偶然的,而是早期人文主义者性格发展的必然,是新旧时代转变的必然。
13.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哈姆莱特恳求好友传述自己的故事。他虽然除掉了奸王,但自己也同归于尽,没能完成重整乾坤的理想和重任,恳求中包含着他的愿望。
答案:这是哈姆莱特临死前对好友霍拉旭说的话。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同时,哈姆莱特最后也意识到了复仇是一个社会问题,让霍拉旭活下去替他传述复仇的故事,真正的目的是想让世人明白这个社会的黑暗,早日看透自身的悲哀。
14.试概括该段文字的语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戏剧语言侧重对话的机智、韵味、内涵、幽默等。该段文字是人物临死前的肺腑之言,内容丰富,抒情性强。答案:丰富形象,抒情性强。
15.(2011·天津高考题)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2012年9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预计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7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盛会。右面是此次大运会的吉祥物“津津”。
(1)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根据上图向大家介绍吉祥物“津津”。要求描述其形象,并说明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拟一条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描述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体现阳光、笑脸、张开的双臂、跳越欢庆的姿态。拟写标语要合乎内容要求,语言有文采,有鼓动性、号召力。答案:(1)(示例)吉祥物取名为“快乐阳光——津津”,寓意阳光、快乐洒满津城。阳光既象征着光明与未来,也象征着青春和希望,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契合,寓意中国当代大学生团结、奋进、健康、快乐地成长。
取材阳光同时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社会的理想与心愿。“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客,反映天津人民热情好客的民风,其跳跃和欢庆胜利的姿态,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并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2)(示例)①昨日的期待,成就今天的大运!②大运的成功,天津的希望!③大运来了,你给这个城市增添了光彩;大运走了,这个城市将留下你的痕迹!④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16.先剔除两个与段意无关的句子,再将剩下的四个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①若要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你就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剔除尽吧。②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所有真正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当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
③这种对称普遍存在:生与死、善与恶、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苍穹与大地、规矩与变形、伟大与渺小……④莎士比亚的对称普遍存在于他的作品,无处不有,俯拾皆是。⑤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反光,双重折射。
⑥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遍存的冲突,这些在自然中最为基本的正反,画家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才创造了他的曲线。剔除的句子是________;剩余的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是____________。解析:语段的中心是谈“对称”问题,排序应注意逻辑联系和关键词语。答案:②⑤ ④③⑥①
17.在下列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4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伟大科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让学生收集类似这样的、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所填写的句子起着统领下文的作用,注意扣住“良好习惯”“读书的重要性”两点。答案:一个人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受益终生,有许多名言都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西方戏剧的分类西方戏剧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根据不同时期把西方戏剧分为:希腊悲剧、希腊喜剧、罗马喜剧、中世纪戏剧、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意大利艺术喜剧、新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写实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达达主义戏剧。戏剧因为表演形式以及艺术观念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区分,不过,最基本的分类是悲剧与喜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
□《哈姆莱特》情节梗概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的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
哈姆莱特认为他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整个社会、国家,他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到问题的各个方面,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又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要除掉他。
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莉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里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
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莉娅之兄雷欧提斯要为父复仇的心理,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前嘱托好友传播他的故事。
□《哈姆莱特》人物列表克劳狄斯——丹麦国王 教士哈姆莱特——前王之子,今王之侄马西勒斯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勃那多——军官霍拉旭——哈姆莱特之友弗兰西斯科——兵士
波洛涅斯——丹麦御前大臣雷奈尔多——波洛涅斯之仆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队长伏提曼德英国使臣考尼律斯众伶人罗森格兰兹二小丑——掘坟墓者
吉尔登斯吞乔特鲁德——丹麦王后,哈姆莱特之母奥斯里克——丹麦朝臣奥菲莉娅——波洛涅斯之女侍臣哈姆莱特父亲的鬼魂贵族、贵妇、军官、兵士、教士、水手、使者及侍从等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介绍《奥塞罗》叙述了摩尔人贵族奥塞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为嫉妒所压倒,掐死了无辜的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通过这个形象,莎士比亚对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李尔王》描写了一个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结局。悲剧的目的同样在于揭露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批判对于权势、财富的贪欲。悲剧还反映了英国当时广大农民流离失所的现实。
《麦克白》叙述了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最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的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和人物介绍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生动而丰富的,常常运用双重或多重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的剧作往往由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组成。《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线索。当然,莎士比亚戏剧并非都是多线索的,也有单线索的。
这类剧作则以情节的生动曲折取胜,同样也体现了生动丰富的特点。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就是始终沿着罗、朱爱情悲剧这条线索展开的,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的枝蔓,整个剧情波澜起伏,曲折多变。
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还体现在打破了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严格界限。他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把悲剧成分和喜剧因素结合于同一剧中,创造了悲喜混杂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著名的爱情悲剧也含有喜剧的成分,剧本的结尾则是如此。这一悲喜杂糅的特点,为18世纪正剧的出现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此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罗密欧对爱情的忠贞,就是通过与封建家族腐朽陈旧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斗争展现的。
莎士比亚还擅长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人物。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朱丽叶刚出场时,只是个受封建礼教熏陶的、顺从母亲的弱女子。后来,在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过程中,她竟然挣脱一切束缚,成长为一位反封建的坚强女性。
由于重视人物的个性描写,在莎士比亚的人物画廊中,即使同一类人物也各具特色,如他笔下的一系列新型女性,均出身高贵,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新思想的影响。她们不满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但她们的性格却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朱丽叶在反封建、争自由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勇敢和坚强;
而苔丝狄蒙娜(《奥赛罗》)在反封建斗争中同朱丽叶一样勇敢坚强,但在反对新的社会罪恶——极端利己主义势力时,就显得软弱无力,至死不悟;而奥菲利娅(《哈姆莱特》)则显得天真、柔顺、缺乏自主性、缺乏反抗斗争的精神,她不能像朱丽叶、苔丝狄蒙娜那样“自作主张”,挣脱家庭的束缚,而是被利用,在痛苦中发疯,落水而死。总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丰富,个性鲜明,又富有发展变化,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不朽的形象。
富于青春年华的哈姆莱特,在乱世中浮浮沉沉。宫廷内他的父亲离奇驾崩,母亲改嫁给新任国王——父亲的兄弟,朝臣王室欢饮达旦,而宫廷外群情激愤,城墙外更是敌军逼近……这在他最美好的时光、他的纯真年代里种下了悲剧的种子,在他矛盾的心里滋长拔节,缠绕着他的全部命运。
父亲鬼魂的出现为他带来了真相,却也给了他必须承担复仇的责任以及上述一切的动机……于是他的不幸接踵而来。可是他却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素材点拨】这一素材可用在“勇敢面对”“面对挫折(不幸、失败等)”“坚强”等话题的作文写作中。
学习本文的对比手法戏剧人物富有个性,运用的对比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个性化这一特点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在他以前的古代、中世纪的戏剧中,人物多是类型化的。在本剧中,尽管人物众多,但各具特色。如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不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是对立的,而且在性格上也形成了对比:一个是内向的、忧郁的、单纯的、不够老练的、不善计谋且容易激动的人,一个是外向的、阴险狠毒的、老练圆滑的、善于笼络人心的人。
再如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个贵族青年都有为父复仇的心事,而性格却各不相同,做法各异:雷欧提斯为报私仇,利用民众对王室的不满,登高一呼,群众像愤怒的潮水般涌向王宫,他只问目的,不择手段,也不顾后果,心中只有个人的恩怨,为完成个人复仇计划,居然和国王勾结在一起置哈姆莱特于死地,与哈姆莱特相比,显得简单鲁莽,缺乏扭转乾坤的大志;
福丁布拉斯,原定兴兵复仇,夺回老国王失去的国土,在个人私仇上似乎也加上了一些国家兴亡的色彩,却禁不住叔王的一顿训斥,放弃了复仇的计划,相比之下,显然没有哈姆莱特的性格复杂和坚定。当然,哈姆莱特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由最初对复仇的犹豫、懦弱转变为坚强、坚定。这些描写正是作者笔下人物性格丰富且有个性的特点的体现。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剧本通过夏洛克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揭露高利贷者的残暴贪婪。安东尼奥为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借了夏洛克三千块钱。
夏洛克因与安东尼奥有宿怨,迫使他订了一个借约,如果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和地点还钱,就要在欠债人的胸前割下一磅肉。巴萨尼奥在安东尼奥的帮助下,求婚顺利地成功了。可是安东尼奥因为商船触礁而破产,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夏洛克则坚持要求安东尼奥履行契约,要借法律条文图谋报复。于是法庭开庭了。)
公 爵大家让开些,让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为——我也是这样想——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比你现在这种表面上的残酷更加出人意料;现在你虽然坚持着照约处罚,一定要从这个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到了那时候,
你不但愿意放弃这一种处罚,而且因为受到良心上的感动,说不定还会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你看他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犹太人,我们都在等候你一句温和的回答。
夏洛克我的意思已经向殿下禀告过了;我也已经指着我们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约执行处罚;要是殿下不准许我的请求,那就是蔑视宪章,我要到京城里去上告,要求撤销贵邦的特权。您要是问我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那我可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说我喜欢这样,这是不是一个回答?
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这不是回答了您吗?有的人不爱看张开嘴的猪,有的人瞧见一头猫就要发脾气,还有人听见人家吹风笛的声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为一个人的感情完全受着喜恶的支配,谁也做不了自己的主。现在我就这样回答您:为什么有人受不住一头张开嘴的猪,有人受不住一头有益无害的猫,
还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风笛的声音,这些都是毫无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为天生的癖性,使他们一受到刺激,就会情不自禁地现出丑相来;所以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现在您不是已经得到我的回答了吗?
巴萨尼奥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夏洛克我的回答本来就不是为了讨你的欢喜。巴萨尼奥难道人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置之死地吗?夏洛克哪一个人会恨他所不愿杀死的东西?巴萨尼奥初次的冒犯,不应该就引为仇恨。夏洛克什么!你愿意给毒蛇咬两次吗?
安东尼奥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
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讽刺意味的一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夏洛克是旧式高利贷者,他因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收利息,压低了借贷的利率而对他恨之入骨。他利用法律进行报复,企图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莎士比亚对这种贪婪、残忍的本性进行揭露和讽刺,而且让他最后落得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