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2)

ID:1161964

大小:294 KB

页数:124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姆莱特》节选(转载)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2、通过鉴赏扣人心弦的剧情,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3、把握作品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4、通过与《雷雨》的比较阅读,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教学重难点1、 把握剧情,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把握本文悲愤忧郁的基调。2、了解本文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主要写了哈姆莱特为替父报仇,亲自导演了一出“戏中戏”,以此来试探奸王克劳狄斯,结果证实了奸王的罪恶,于是哈姆莱特坚定了复仇的决心,由于是节选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对全剧内容、时代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有所介绍,以便加深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课前可安排学生先自读全剧,把握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认真阅读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哈姆莱特的形象,品味诗化的语言。  本课的鉴赏重点放在品味语言,鉴赏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剧本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体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安排  阅读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课前预习为辅、自读感知为主,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把握全剧内容,鉴赏本文扣人心弦的剧情;第二课时围绕重点语段,师生共同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并做一些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活动课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点击链接”中《操千曲而后晓声》一文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活动,认真比较《雷雨》与《哈姆莱特》在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写成小组总结报告,在活动课上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各小组进行互评,评出最佳报告和最佳发言人。教学过程 《哈姆莱特》节选(转载)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2、通过鉴赏扣人心弦的剧情,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3、把握作品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4、通过与《雷雨》的比较阅读,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教学重难点1、 把握剧情,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把握本文悲愤忧郁的基调。2、了解本文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主要写了哈姆莱特为替父报仇,亲自导演了一出“戏中戏”,以此来试探奸王克劳狄斯,结果证实了奸王的罪恶,于是哈姆莱特坚定了复仇的决心,由于是节选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对全剧内容、时代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有所介绍,以便加深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课前可安排学生先自读全剧,把握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认真阅读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哈姆莱特的形象,品味诗化的语言。  本课的鉴赏重点放在品味语言,鉴赏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剧本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体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安排  阅读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课前预习为辅、自读感知为主,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把握全剧内容,鉴赏本文扣人心弦的剧情;第二课时围绕重点语段,师生共同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并做一些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活动课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点击链接”中《操千曲而后晓声》一文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活动,认真比较《雷雨》与《哈姆莱特》在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写成小组总结报告,在活动课上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各小组进行互评,评出最佳报告和最佳发言人。教学过程 《哈姆莱特》节选(转载)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2、通过鉴赏扣人心弦的剧情,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3、把握作品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4、通过与《雷雨》的比较阅读,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教学重难点1、 把握剧情,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把握本文悲愤忧郁的基调。2、了解本文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主要写了哈姆莱特为替父报仇,亲自导演了一出“戏中戏”,以此来试探奸王克劳狄斯,结果证实了奸王的罪恶,于是哈姆莱特坚定了复仇的决心,由于是节选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对全剧内容、时代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有所介绍,以便加深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课前可安排学生先自读全剧,把握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认真阅读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哈姆莱特的形象,品味诗化的语言。  本课的鉴赏重点放在品味语言,鉴赏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剧本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体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安排  阅读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课前预习为辅、自读感知为主,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把握全剧内容,鉴赏本文扣人心弦的剧情;第二课时围绕重点语段,师生共同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并做一些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活动课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点击链接”中《操千曲而后晓声》一文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活动,认真比较《雷雨》与《哈姆莱特》在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写成小组总结报告,在活动课上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各小组进行互评,评出最佳报告和最佳发言人。教学过程 《哈姆莱特》节选(转载)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2、通过鉴赏扣人心弦的剧情,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3、把握作品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4、通过与《雷雨》的比较阅读,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教学重难点1、 把握剧情,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把握本文悲愤忧郁的基调。2、了解本文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领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主要写了哈姆莱特为替父报仇,亲自导演了一出“戏中戏”,以此来试探奸王克劳狄斯,结果证实了奸王的罪恶,于是哈姆莱特坚定了复仇的决心,由于是节选部分,所以教师必须对全剧内容、时代背景、作者及其代表作、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有所介绍,以便加深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课前可安排学生先自读全剧,把握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认真阅读课文,才能更好地把握哈姆莱特的形象,品味诗化的语言。  本课的鉴赏重点放在品味语言,鉴赏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剧本主题,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艺术美,体会其人文主义理想。教学安排  阅读课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课前预习为辅、自读感知为主,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把握全剧内容,鉴赏本文扣人心弦的剧情;第二课时围绕重点语段,师生共同分析哈姆莱特鲜明突出的人物性格,欣赏本文诗化的语言,把握悲愤忧郁的基调,并做一些拓展练习,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活动课一课时。在学习本单元“点击链接”中《操千曲而后晓声》一文后,指导学生分小组活动,认真比较《雷雨》与《哈姆莱特》在矛盾冲突、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体会中西戏剧家笔下悲剧的不同特色,写成小组总结报告,在活动课上派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各小组进行互评,评出最佳报告和最佳发言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把握全剧内容,鉴赏本文扣人心弦的剧情。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1、  检查学生预习结果。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资料,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进行交流。2、  教师小结(分发提前印好的材料)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学生识记: 1、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2、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相关链接:1、文艺复兴运动:是以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文学艺术的繁荣,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人文主义所说的“人”,实质上是理想化了的资产阶级自身和资产者个人,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人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 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这时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等。三、整体感知1、  掌握重点字词2、  学生讲述全剧情节,教师补充订正。①全剧情节: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②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第二场,讲的是哈姆莱特通过导演一出“戏中戏”来证明叔父的罪行,决心复仇的故事。3、  学生自读课文,分组合作梳理情节结构看戏前——哈姆莱特安排霍拉旭观察叔父戏中戏——哈姆莱特确定了叔父的罪行看戏后——哈姆莱特表示要采取行动4、  师生共同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二,进一步把握剧情。 明确:哈姆莱特让演员演一出情节跟自己父亲的死状相似的戏,并让好朋友霍拉旭从旁观察叔父的表情。他导演这场“戏中戏”的目的是想试探国王和王后,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5、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     哈姆莱特对奥菲莉娅说的话有何特点?为什么?②     国王看戏时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③     国王看戏后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①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莉娅身边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②国王先问“情节”有没有要不得的地方,说明他心照不宣,内心已明白哈姆莱特的用意,同时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③国王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腾地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现了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怕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四、小结五、布置作业预习“思考·探究·练习”一、四。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语言,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作品主题教学步骤一、导入二、品味语言。1、  完成“思考·探究·练习”四。2、  教师诵读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师生共同体会文中诗一般的语言和比喻手法的运用。示例:①     日轮已经盘绕三十春秋,那茫茫海水和滚滚地球,月亮吐耀着借来的晶光,三百六十回向大地环航②     志愿不过是记忆的奴隶,总是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像未熟的果子密布树梢,一朝红烂就会离去枝条。③     嗨,让那中箭的母鹿掉泪,没有伤的公鹿自去游玩;有的人失眠,有的人酣睡,世界就是这样循环轮转。 莎士比亚是剧作家,也是诗人。他的剧作大多是交错使用有韵诗、无韵诗和抒情歌谣等写成的,本身就很有诗味。再加上他多用比喻、排比等手法,使剧中人物的语言更有特色。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王后与奥菲莉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个哈姆莱特,装疯时的语言与平时的语言也不同。三、分析人物性格1、  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2、  师生共同分析文中其他几个主要人物(克劳狄斯、王后、奥菲莉娅)的性格。四、完成“思考·探究·练习”三,体会本文悲愤忧郁的基调,把握作品主题。五、练习。 哈姆莱特(人教版高二必修)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董慕华2007-08-11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三、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一、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    二、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为课上配音和排课本剧做准备。    三、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    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    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    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简要了解剧情。     二、明确: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三、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    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同学们在朗读他的台词时要深深体味他矛盾的感情,体会他的复杂情绪。    四、利用多媒体,观看话剧片段(节选相关内容,放时隐去声音,为学生配音留有余地),请两名同学为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配音。    请同学们为二位配音者点评,教师相机进行朗诵指导。然后放原剧作配音(最好是孙道临的)从语气语感、节奏的把握等方面找差距,为进一步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分析后,可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选几组同学即兴配音,互相点评。    五、布置作业:从课后的“理解·鉴赏”四道题中任选二题,为下节课讨论作发言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给话剧配音很出色,大家应注意到,分角色配音的内容并不完全是对话,还有独白和旁白,括号里的则是舞台说明。它们一起构成戏剧语言,那么什么是独白和旁白呢?请以本课为例说明。    明确:独白是戏剧中角色表白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话。旁白是戏剧中角色假定在场的其他角色听不见而面对观众说的话。    本课中最经典的独白是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话,此外还有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对话后的一段话“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    旁白除了书上标注的国王的话外,还有奥菲利娅在与哈姆莱特对话过程中的插话:“哎哟,天哪!救救他!”和“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表现出奥菲利娅相信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和她由此产生的极为担忧痛苦的心情。    二、再说“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请选作“理解·鉴赏”第一、第三题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这是莎翁戏剧中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既能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段独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第二层次是他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索。这之前,他已决定复仇,但他毕竟置身于种种矛盾旋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这段独白正是他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反抗或自杀了之。而即使选择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哈姆莱特历数资产阶级社会种种不平等和非正义现象,表现“活”也并不容易,但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热”的决心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而退”。    三、讨论第三题时,请同学们谈自己对哈姆莱特性格的分析,可自行做出对人物的评价,教师再介绍不同时期人们对哈姆莱特的不同评价。让学生认识每个个人,每个时代的个人都会因不同的境遇和个性、思想文化构成而在不同意义上与哈姆莱特发生共鸣。由此出现了“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也正是这个艺术形象塑造成功之处。    四、请选作第二、第四题同学说学习体会。    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五、“说不尽的哈姆莱特”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课文虽为节选,我们仍有许多讨论中未涉及的地方。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题中选一个或自行设题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    哈姆莱特——超越时代的艺术典型    我看奥菲利娅     是社会悲剧还是性格悲剧    六、请同学们自行选择角色,自愿结合组成演出小组,课下排练本课的课本剧,一周后演出。 《哈姆莱特》教案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yuwen2007-03-19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三、德育渗透目标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四、美育渗透目标 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解决办法①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②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土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二、整体感知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3.全剧剧情《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3.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悲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其情节曲折多变。“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4.【提问】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明确】(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5.【提问】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6.【提问】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哈姆莱特(哈姆雷特)(节选)教学设计(网友来稿)http://www.ruiwen.com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5-12-24成立教学要求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二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阅读指导外国戏剧作品本课是初次接触,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莱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义。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详讲详析。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哈姆菜特》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学生讲解便于巩固预习成果,进一步深入到剧情的分析之中。戏剧冲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讲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这样步步深入,一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二则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全面地欣赏作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下的课文讲析可供参考: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描绘人类心灵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挖掘得惟妙惟肖,且这种个性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的。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 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关于练习一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 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五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经商。1587年左右到伦敦谋生,起初在戏院里充当杂役,后来成了演员、编剧和剧团的股东。1613年前后从伦敦告退还乡。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完成了全部诗歌创作,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他写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愿望和爱国思想。他还创作了《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等10部喜剧,赞美忠诚坚贞的友谊和爱情,提倡个性解放和享受现世幸福。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有喜剧的因素和乐观的气氛。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受重重剥削,经常起来暴动。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也开始破裂。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土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写下一系列悲剧,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丑恶(《哈姆莱特》),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奥赛罗》、《雅典的泰门》),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与人之间“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破灭和个人野心家的邪恶凶残(《李尔王》、《麦克佩斯》)。写在这一时期的喜剧,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也笼罩着背信弃义和尔虞我诈的阴影,实际上成了悲喜剧。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三部“传奇剧”。莎士比亚处在理想同现实尖锐对立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乌托邦式的幻想来加以调和。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剧本对黑暗的现实虽有所揭露,但都以宽恕和谅解作为主题,人物和背景富有传奇色彩,戏剧矛盾冲突的解决常借助于偶然的机缘巧合。马克思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这是对莎士比亚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大部分根据旧剧本、散文故事、编年史或民间传说改写,但反映的却都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现实。特别是他的历史剧,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即“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广阔背景,从而使他的剧作成为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鲜明图画。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丰富而鲜明的人物性格。他塑造的人物各具个性,互不雷同,主要人物的性格更是十分鲜明突出,如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戏剧情节十分丰富生动。他经常在一出戏里组织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传统分界,将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场面相互穿插,构成波澜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吸收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有时还独创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脍炙人口。(摘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二关于《哈姆莱特》表现现实的思想——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之口谈到过戏剧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也就是说,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取材于古代或外国的故事,但它表现的却是当代英国的生活和斗争。莎氏让哈姆莱特这个古代的王子去与莎氏同时代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这个大学在当时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大学之一。莎氏故意以这种跨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英国的“伊丽莎白盛世”已经过去,不再是“快乐的英国”,而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深深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悲剧一开始,莎士比亚就向观众展现出丹麦宫廷的混乱局面。老王驾崩不久,新王就与寡嫂结婚;敌军压境,宫廷中却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鬼魂揭示出为了王冠亲生兄弟杀死手足的惨剧,把宫廷中尔虞我诈的现状形象地表现出来。 社会矛盾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波洛涅斯被哈姆莱特误杀后,他的儿子雷欧提斯从法国赶回丹麦,登高一呼,就号召起大批暴乱群众杀进宫去,其声势之大,正如侍臣向国王报告的:“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哈姆莱特在墓地里与好友说:“凭着上帝发誓,霍拉旭,我觉得这三年来,人人都越变越精明,庄稼汉的脚指头已经挨近朝廷贵人的脚后跟,可以磨破那上面的冻疮了。”指的就是这个现实。因此,哈姆莱特说:“丹麦是一所牢狱。”又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所说的丹麦指的正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人文思想——《哈姆莱特》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睿智和光彩,在该剧中涵纳了不少像哲学家培根《论说文集》中优秀散文的内容,其中包含着论人、论人生、论生死、论友谊、论爱情、论宿命、论命运、论艺术、论读书、论交际等,而这些又都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哈姆莱特成为一个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范畴有其共同的内涵。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派别林立的。哈姆莱特那段独白涉及到两种类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类是赞美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肯定人在宇宙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1463—1494);一类是揭露和批评人的弱点、缺点的,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埃康·蒙田(1533—1592)。这两方面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们达到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从哈姆莱特的那段关于“人”的独白中似乎可以听到蒙田与皮科争论的声音。皮科属于文艺复兴中期,他在著名的演说《论人的尊严》(1486)中高度歌颂人的尊严和价值。蒙田属于文艺复兴晚期,他针对皮科的演说写了著名的文章《为雷蒙·塞邦辩护》。他认为人是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由此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呢?”“假如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他强调研究自我,确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蒙田和皮科的意见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的。 他们的争论属于同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范畴内,全面地塑造出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的“人”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与蒙田的思想相近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强调人的卑微和渺小因而主张“认识自我”的思想家。作者通过他既赞颂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又揭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哈姆莱特》的艺术风格——《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剧多情节、多线索的结构特征。该剧有三条复仇情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真诚的友谊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友谊的背叛;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戏中冲突的展开是以交替的原则而向前发展的。先是哈姆莱特略占上风,接着克劳狄斯作出反应;哈姆莱特挫败奸王刺探,并成功试探国王,国王将他流放国外,并设计杀死他,这又是两方交替占领上风的较量。这种振荡运动的结果常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该剧的悲剧冲突是建立在性格冲突之上的,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哈姆莱特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使他把替父复仇、重整乾坤当作他生命的整个存在。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性格注定哈姆莱特走向灭亡。哈姆莱特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是个快乐王子,而不是忧郁王子,和他叔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着继位就可以了。正因为他的伟大的本性和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哈姆莱特》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混合,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语言风格一改前期剧作中的平稳和简易,转向一种更迅猛、更激烈的风格。哈姆菜特的著名独白就表现出淋漓酣畅、气势磅礴的特色,文体也变得高亢激昂,句式结构更加自由,常常出现语序的倒置和省略,使整个戏剧表现出崇高和悲怆chuàng的气氛。 (摘自《中外名著解读——哈姆莱特》)三名家论《哈姆莱特》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不当机立断——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莱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摘自《哈姆莱特》,浙江文艺出版杜1991年12月版)浪漫派批评家——19世纪对哈姆莱特的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派批评家,他们笔下的哈姆莱特也带有十足的浪漫派的气质,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识到这些是哈姆莱特的缺点,但对这些缺点,他们是欣赏、共鸣和陶醉,甚至拿哈姆莱特来比附自己,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然,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的不仅止于浪漫派,而是相当普遍的。19世纪进步的作家、批评家也从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了理性的、理想的、革命的力量,因此认为哈姆莱特和自己志同道合,或者就是自己的化身。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 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广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E.琼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下意识动机和原因。E.琼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一书中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他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哈姆莱特热衷从事的都是别的事情,而不是复仇。他的理论是:“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做他良心告诉他应该做同时他也有强烈愿望去做的事,那么这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隐蔽的不想去做的理由,这个理由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意识到,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哈姆莱特的情况就是如此。”他指出哈姆莱特总有借口。“一会儿假托自己太怯懦,不能履行这一职责,一会儿他又怀疑鬼魂的真实性,而另一个时候当机会自己来到时,他又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最好等国王牙巳罪的时候把他杀死等等”,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他认为这一情况就是哈姆莱特自己也难以承认的某个深藏的理由,那就是他“在孩子的时候,对他必须和甚至是自己的父亲分享母亲的爱都感到极大的不愉快,把他看作一个敌手,并且暗中希望能把他除掉,以便自己能享受到无可争辩的不受干扰的爱的垄断,而现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却被他的叔父抢去”,在他看到自己渴望去做的事,却被别人做了,夺了这个位置,“这就激起了在他对母亲的爱中取代他父亲的长期压下去的欲望,这一欲望在他潜意识中非常活跃”。琼斯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的罪恶心理阻止他完全谴责他的叔父……事实上,他叔父和他自己个性中埋藏得最深的东西是连为一体的,因此,他杀死叔父,也就不能不是杀死他自己。……只有当他已到最后牺牲时刻,并把自己带到死亡的门前时,他才义无返顾地实践了他的义务,报了父仇,杀死了他的另一个自己——叔父。”他把哈姆莱特分为两个,一个是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个是潜意识中的哈姆莱特。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莱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等待戈多  一、课文悟读初读《等待戈多》,你会觉得它太没“戏”了。你看,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但是,当我们联系本剧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就可理解到,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以两个流浪汉为主要人物有深刻的用意。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Z41,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如此看来,剧中的两个流浪汉正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的缩影”;他们无聊的动作、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正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外化;他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 在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再次赏读作品,就会领悟到,剧作有意打破传统戏剧常规,既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又无情节结构;有意让剧中人物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和做一些无聊的动作,这恰恰是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这种非理性夸张,再加上舞台、灯光、道具、剧中人物荒诞的外形,使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难怪,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真实可信,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却只能在等待中死亡的苦闷绝望的心态和惨淡的人生。二、亮点探究1.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对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这两个流浪汉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的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3.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戈多究竟指什么?探究学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白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救世主”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寄托物,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4.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那不能够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展范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三、选题设计1.《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 (1)应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情况探究“荒诞派戏剧”产生的原因。(2)应理清它产生、发展的过程。(3)应重点探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简述他们的创作情况。(4)在研究具体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荒诞派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读书目:(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2)《写作知识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3)《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4)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荒诞派戏剧是一个反传统的戏剧流派,试研究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研究方法:(1)可重点比较二者在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设置与刻画等方面的不同。作者邮箱:wchenlijuan2005@yahoo.com.cn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一)作者及作品简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Shakespeare),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于1616年4月23日。于是,英国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哈姆莱特》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戏剧的主题是,揭示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号召人们为“重整乾坤”而斗争。哈姆莱特的悲剧不在于他的优柔寡断,而在于肩负的历史使命与他的胆识、能力不相适应,在于他在孤立无援的态势下抗争,这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剧中的“戏中剧”是戏剧冲突的转折点。剧中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十分丰富,这在莎士比亚所有悲剧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他本应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现实社会却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哈姆莱特复仇的悲剧有其主观性格上的原因,更有其客观历史的必然性。哈姆莱特的复仇不单是单纯的个人复仇,而是时代赋予人文主义者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所以他的复仇更艰巨、复杂。作为光明与时代进步代表的哈姆莱特,他有着先进的思想与远大的抱负,但他缺乏生活知识和斗争经验,他的复仇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尽管哈姆莱特有令人钦佩的才能,竭力想除旧布新,但他总是郁郁不乐、迟疑不决,从而注定了他与丑恶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阶级特征: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1对人类报有美化的看法,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哈姆莱特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动封建等级制度。  要求士兵对自己敬爱。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  3强调智慧和理性。  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性格特征:(犹豫、延宕)  犹豫: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犹豫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主观)  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反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客观)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与克劳狄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耸的怀疑。【教学后记】以介绍基本常识为主。 永远的“哈姆莱特”—论一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在四十年代《诗的新生代》一文中,诗人唐是曾精辟地概括过四十年代以《诗创造》、《中国新诗》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色:“一个浪峰该是由穆旦、杜运燮们的辛勤工作组成的,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T·S·艾略特与奥登、史班德们该是他们的私淑者。他们的气质是内敛又凝重的,所要表现的与贯彻的只是自己的个性,也许还有意把自己夸大,他们多多少少是现代的哈孟雷特,永远在自我与世界的平衡的寻求与破毁中熬煮。”    这一概括是与另一知识分子群体——“七月”派诗人相对而言的:“他们私淑着鲁迅先生的尼采主义的精神风格,崇高、勇敢、孤傲,在生活里自觉地走向了战斗。气质很狂放,有吉珂德先生的勇敢与自信,要一把抓起自己掷进这个世界,突击到生活的深处去。”    在这里,唐是以哈姆雷特和堂·吉珂德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来概括中国新诗派与“七月”诗派这两个诗人群体的知识分子精神特征,是非常精辟的,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是相当丰富的。    一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体身上严重的“哈姆雷特气”呈现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启蒙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与一统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现代化复杂化的个人审美趣味与通俗化大众化的时代阅读需求等方面的种种复杂性和矛盾性。    首先,在对待现实的态度,处理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上,他们有着自己深刻而独特的“矛盾”特色:一方面,他们主张介入现实,不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宗明义地宣称:“诗从现实来,又回现实去”,认为诗歌不可能离开现实。    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保持文学的独立性,反对当时盛行的把艺术降为第二性的附庸论,主张扎根在现实里,但又不要给现实捆住。因而他们总是在文学与现实(包括政治)之间试图“折衷”和“平行”,袁可嘉的“平行观”是颇有代表性的,那就是“绝对肯定诗与政治的平行密切联系,但绝对否定二者之间有任何从属关系”。因而,他们既反对“艺术为艺术”学说的“虚幻”目的,也反对“艺术为政治工具”的“具体”目的。     这种平衡与折衷,当然是颇合辩证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总结“五四”以来新诗各个流派创作得失经验的结果。然而,却留下了两边不讨好的“阿喀琉斯脚踵”:不但国民党因其“左倾”要刁难查禁,进步的主流文学又嫌他们进步不够。在编《诗创造》时,他们委屈地申述:“近来又常听到朋友们的责备,说我们这个小丛刊不够‘前进’。这,我们除了愧怍之外,想顺便在这里谈谈:我们今天生活在这样多难窒息的地方,有感觉的人都难免想呐喊几声,但有时我们却不能不把将自喉咙里吐出来的声音咽进肚子,这种苦衷,每一个的读者都想知道。我们觉得装‘前进’的幌子并不困难,问题是我们叫的喊的是不是由衷之言,住在华贵的大楼里高喊‘人民’,在我们看来多少是滑稽的。”    其次,在个体与群体社会,启蒙知识分子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上,也是如此。显然,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矛盾激化,面临两大政治势力的决战,“将宇宙和我们/断然地划分”(陈敬容)的时刻,任何人都不可能超然于现实并中立于两大阵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新诗派诗人自然是矛盾重重的。一方面,他们毫无疑问是进步、“左倾”、向往光明的。他们的办刊,甚至得到当时在上海担任地下党的文委委员的蒋天佐及许洁泯、袁水拍、戈宝权等党员同志的指导与帮助(这些党员同志甚至也是刊物的积极撰稿者)。    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所疑惧与保留。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多疑又使得他们预感到未来的工农新时代与知识分子个性精神的某种必然矛盾,因而,未免矛盾和犹豫。正如唐是在评价陈敬容时指出的,她诗中所凝望的,正是一代新旧交替之间的知识分子的心情,“诗人不免时时徘徊咏叹,在两个世界之间摇曳……”。这是因为他们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自然本性上还是追求艺术和诗歌的独立性的,其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对文学自身价值、意义及独特的发挥效果方式的坚执,继承的还是五四启蒙精神和知识分子个性主义立场。而袁可嘉、唐是更为接近“自由主义文人”的论调,他们与愈益强大起来的主流意识形态及相应的“人民派”文学,有着明显的内在矛盾,不时流露出掩饰不住的怨言。    唐是的表露了具有代表性的,富于现代启蒙知识分子自由独立的精神传统的观点:“的出现便是一个辩证的现实。它要求从真挚的人民生活(包括各阶层的人民生活,没有知识分子的自卑感,也不特别奉承小私有者农民的烂疤)里获得力量,逻辑地提高并纯化人民的生活意识,正视一切痛楚的呼喊与绝望的挣扎……”在这里,对知识分子精神及身份的自矜、启蒙立场的坚执都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对知识分子的要求相背。唐是甚至以他特有的知识分子的敏锐而预感到知识分子的一种宿命:“它不得不陷于孤军苦战,与伪作的民歌一样跟广大人民隔绝的悲惨境地,它在目前不能不忍受孤寂者在坚忍中的痛苦,一个先觉者不能不有的痛苦。”袁可嘉旗帜鲜明地悬拟“新诗现代化”,并把“现代诗”与“现代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想与世界上的现代国家在各方面并驾齐驱,诗的现代化怕是必须采取的途径”。而诗的“现代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与民族性产生矛盾的。他指出,“我们尽可以从民歌、民谣、民间舞蹈中获取一些矫健的活力,必需的粗野,但我们显然不能停止于活力与粗野上面,文化进展的压力将逼迫我们放弃单纯的愿望,而大踏步走向现代。”        不难想见,类似这样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和“现代化”取向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二    饶有意味的是,这一场算不上激烈的论争发生在中国新诗派和七月诗派之间,仿佛是一场发生在知识分子阵营内部的“相煎何太急”。    七月诗派的诗人兼批评家阿垅在中,以七月诗派固有的乐观、昂扬的激情,进步的立场(并多少带有小集团习气),尖锐地批评穆旦的诗集:“没有足够吸引我的那些很强的东西。”“和他底诗集同名的另一个诗集(指七月同人孙钿的同名诗集——引者)对比起来,他是根本缺乏孙钿底那种坚实的行动性和坚毅的乐观主义的。”阿垅指责穆旦诗集表露了“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冰冷的虚无主义”。    这与中国新诗派同人如唐是、陈敬容、王佐良等对穆旦的推崇备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新诗派与七月诗派分歧与论争的焦点是“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的矛盾问题。这个当时相当敏感的问题其实包涵或折射了诸如个体与集体,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启蒙精神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的矛盾,文学的功用、目的(为谁和如何为)等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    朱自清曾在中以一个五四知识分子特有的敏锐忧思过于强调“人民性“所可能带来的弊病:胜利突然而来,时代却越见沉重了,“人民性”的强调,重新紧缩了“严肃”那尺度。这“人民性”也是一种道。……不过太紧缩了那尺度,恐怕会犯了宋儒“作文害道”说的错误。目下黄色和粉色这种担忧典型地表现了一个倾向进步,但又不愿或尚未完全放弃知识分子立场和情趣的民主主义作家的矛盾的文艺思想。    阿垅在中对此作了激烈的辨诬。认为不能把罪过推给“人民性”。“是的,‘人民性’是严肃的。但是,严肃并不等于不许欢乐,那种乐观主义的光采,那种战斗和胜利的狂欢与光荣,那种理想和行动的春情和歌曲!严肃并且是为了欢乐的。”阿垅批评了某些诗人的缺少“人民性”:“那种‘格律诗派’呀,‘象征诗’派呀,在那里面,却更无从寻问什么‘人民性’的;就是说,在那里面,‘公众世界’是连影子也不存在的。”    袁可嘉较为系统地阐述他对这一矛盾的解决之构想,且几乎是明确地针对讲求”人民性“的革命文艺界的。袁可嘉认为这两支文学潮流,构成了“三十年来的新文学运动”的本体。他对这两支潮流的描述,是不无感情偏向的:“一方面是旗帜鲜明,步伐整齐的‘人民文学’,一方面是低沉中见出深厚,零散中带着坚韧的‘人的文学’;就眼前的实际的活动情形判断,前者显然是控制着文学市场的主流,后者则是默默中思索挖掘的潜流。”而在基本精神上,这两者都“包含二个本位的认识”:“就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说”,“人的文学”坚持“人本位或生命本位”,“人民的文学”则坚持“人民本位”或“阶级本位”;“就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与其它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相对照说”,“人的文学”坚持文学本位或艺术本位,“人民的文学”则坚持“工具本位或宣传本位(或斗争本位)”。显而易见,这两者在根本上是矛盾冲突的。     虽然袁可嘉倡言“从分析比较寻修正,求和谐”而“敬向人民的文学进一言”:“即在服役于人民的原则下,我们必须坚持人的立场、生命的立场;在不歧视政治的作用下,我们必须坚持文学的立场,艺术的立场。”但作者的侧重点在“坚持”二字,他是以抽象的普泛的静止的“人”的标准为依据的,他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人的文学”和“艺术的立场”的。他在根本上是主张文学的独立性,文学与其它活动的“平行性”,而反对将文学当做“政治斗争的工具”,“尽宣传的功用”。    袁可嘉的另一些文章如、等也都是径直把矛头对准“浪漫派“、“人民派”的。袁可嘉批评这一派“纯粹以所表达的观念本身来决定作品价值高下的标准”、“以诗情的粗犷为生命力的唯一表现形式”、“以技巧的粗劣为有力”,讥之为“流行眼前的强人相信诗足以引起政变,改善人民生计的洪流”。    此外,唐是针对当时对的一些严厉批评,曾经撰文进行了激烈的反批评。对的这些批评并非全来自七月诗派,唐是也作了一定的区别等待,但从中还是颇能发现两种文艺观的明显分歧的。唐是称“目前出现在中国文坛上的诗作与他批评中有两种貌似而截然不同的方向或流派:清教徒风的严肃,较偏狭,也因而有生命的高突的诗与批评如绿原阿垅的,与他们的拙劣的模仿——乡愿风的产物……”正是这些“乡愿们”,在等杂志上严厉地批评中国新诗派的创作,讽刺杂志为“南北才子才女的大会串”,并“把穆旦、郑敏与杜运燮们诬为‘沈从文集团的精髓’,想用白帽子把他们一笔抹煞”。唐是愤怒地称之为“无耻的诬赖与栽赃”,声称:“以后当然还要尽我们的力量继续下去的,用不到乡愿们卑劣地诅咒与无知的担忧,我们不怕孤独,对于低能的乡愿们,那些俨然以未来的‘权威’自命,用了婢妾争宠的无耻手法与无赖敲诈的下流技术甚至特务手法的人们,我们的坦白与真挚是有权力骄傲的。”    三    如上所述中国新诗派诗人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色及发生的文艺论争,其实可以引申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即中国新诗派文艺思想与京派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我们早已不难从袁可嘉的诗论中嗅出浓重的“京派”的气息。既使从文学活动和现实实际情况看,这两个知识分子群体也颇多纠缠不清的关系。    抗战爆发后,颇具规模的京派文学阵营离心而星散。但一个小中心则形成于随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的南迁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京派文学的一些重要成员或一定程度上具有“京派”文艺思想的冯至、朱自清、朱光潜、卞之琳、沈从文、闻一多、叶公超 等当时均在西南联大任教。而中国新诗派诗人中的“西南联大三星”郑敏、杜运燮、穆旦及袁可嘉则在西南联大就学,辛笛、陈敬容也都有北大、清华或南开的背景和经历,这形成了他们与京派在文化上,精神上的或师承或私淑等的直接间接联系。另外,他们在四十年代后半期的许多诗文,除在、上集中发表外,还颇多见诸朱光潜、沈从文等典型的京派文人所主持的刊物,如、、文学周刊等。袁可嘉后来说过,“自己的诗论写作,首先要感谢当年鼓励我写作,并亲手为我发表习作的前辈著名作家沈从文、朱光潜、杨振声和冯至等先生……”    不难发现,以袁可嘉为代表的这些文艺观念与当时通过国统区革命文艺界、香港、延安解放的文学批评家所传达与阐扬的主流文艺观念的严重冲突。就此而言,这一文艺思潮之被郭沫若、邵荃麟等人归之于“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而加以严肃批评,是势所必然的。正因以上种种原因,有论者直接把四十年代“九叶诗人”归入了宽泛的后期“京派文学”:“九叶诗人在抗战胜利后的崛起,某种程度上标志了京派文学经由挣扎和分化之后的生命力;他们在深巨的时代主潮的冲击下,是一股精致的洄流,在许多问题上表现了对京派文学的明显呼应。”    概括起来,这二者之间在文艺思想方面的相近或相似之处有如下几点:    首先,他们都是承续五四启蒙理想和个性主义精神,坚执现代知识分子精英姿态,仍然顽强地以“反封建”作为他们的启蒙主题的。正如唐是指出的,“与口头上红得发紫的‘人民诗’的不同不止在于文学技术或表现手法的运用,而更在于本质上的存在意义的差异:后者是要求一时的虚浮的功效,为了这,他们甚至公然向封建文化的意识与趣味投降……”这表明,他们与提倡“大众化”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根本的,无法避免的。就如唐是们所已经感觉到的那样,他们只能忍受“现在的孤寂与坚贞”,至于“将来”能否“获得人民的爱情”,他们也似乎信心不足。    其次,在表现论和再现论的对峙中,他们实际上偏向于文艺的表现性。他们自觉地承认对、这一“支流”的承续,“接受了一部分它们的技术上与抒情文字的影响”,而对三四十年代成为主流的现实主义反映论和典型论则不感兴趣并颇有微词。他们虽然也提倡介入现实,但这种介入是以诗人个体的感觉经验为基础的,需要通过诗人主体艰苦细致的工作而在诗歌文本中实施艺术的转换,把现实感受转换为艺术经验。    再者,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禀有抽象的“人性论”立场和“人道主义”思想,有的诗人并因而有着超越偏狭的意识形态的努力。正如王佐良在论及穆旦时指出,“穆旦并不依附任何政治意识。一开头,自然,人家把他当作左派,正同每一个有为的中国作家多少总是一个左派。但是他已经超越过这个阶段,而看出了所有口头是政治的庸俗。”    当然,两者的相异处及作为学生辈的中国新诗派诗人对作为老师辈的典型的京派文人的文艺思想的发展也是明显的。     首先,中国新诗派诗人的主体意识结构更为复杂了,在他们笔下,城市的景象是:“冬夜的城市空虚得失去重心/街道生长如爪牙勉力捺定城门……”(袁可嘉);“走进城就走进了沙漠/空虚比喧哗更响……”(袁可嘉);自然和农村的景象是:“自然是一座大病院/春天是医生,阳光是药……”。“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辛笛)显然,.全无如废名笔下的桃园菱荡,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长河,芦焚的果园所洋溢着的诗情画意和美感。“沈从文式”的单纯、明净,“一点牧歌的谐趣”和“取得人事上的调和”的理想不再可能。相比之下,他们更具复杂性和“现代性”(modernity),即“强调对于现代诸般现象深刻而实在的感受:无论是诉诸听觉的,视觉的,内在和外在生活的。”他们无疑有着更为大胆的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精神。这是因为四十年代无法逃避的严峻现实,使他们无论理论还是创作都渗透了大量的现实因素,充满了现实性和时代感。    其次,他们虽然也持守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绝不“奉承小私有者农民的烂伤疤”,因而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难免龃龉和矛盾,但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中,他们也禀有了作为他们的师辈的“京派”文人所缺乏的“反讽”意识和自我批判的可贵的精神和进步立场。他们尖锐地反思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软弱、势利的劣根性。如杭约赫的,唐是的,杜运燮的都是这一类主题的诗作。尖锐地讽刺了某些知识分子“一片月光、一瓶萤火/墙洞里搁一顶纱帽”式的书斋生活,揭露了他们被“旧长衫拖累住”,“空守了半世窗子”的可悲命运。他们甚至反省自己作为“白手”主人的“不幸”,因为“你不会推车摇橹荷斧牵犁/永远吊在半醒的梦里”,因而,“从今我要天天地打你/打你就是爱你教育你”(辛笛),体现了非常严格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寄寓了“痛苦里我创造一个崭新的自己”(唐是)的理想。    再次,由于文化成长环境和教育素养的差异,他们身上“西化”色彩更为浓厚,更少传统的负累,也更具有反传统的文化精神,对“现代化”更少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穆旦认为,“现代人的许多思想情感用农业社会的传统语言来表达是不够的”。作为理性表达欲望异常强烈的一批诗人,他们的一些诗歌就很鲜明地表现了他们的传统观。如穆旦的写道:“我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没有气流的激变,没有山海的倒转,人在单调疲倦中死去。”郑敏则写道:“太多的骄傲已被西方/的风吹醒,土地不再献出果实,等待新文化的施肥/哦,你们可仍在蹉跎,迟疑/让自己成为这样的民族,营养于旧日光荣的回忆?”()对照郑敏目下的颇不乏“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言论,其中的变化是耐人寻味的。    然而,在当时逐渐走向统一的,愈益强调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为工农兵服务的“大众化”方向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新诗派诗人不愿放弃五四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和立场,与他们所师承的“京派”思想一样,必然难免于被批评排斥的“边缘”的位置及命运。    总之,中国新诗派的思想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矛盾性、二重性,是五四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传统与严峻的社会现实相交杂相融渗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使他们秉持开放的、“综合”的、把“现代性”和“现实性”融合起来的不无“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想,这无疑成就了他们创作的巨大成功,大大加速了“新诗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埋下了他们在下一个时代不得不封笔沉默的萌芽。     是幸耶?是不幸耶?实在难以一言以蔽之。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四、美育渗透目标    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    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    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    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    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    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二、解决办法    ①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    ②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土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二、整体感知    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3.全剧剧情     《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3.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悲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其情节曲折多变。    “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    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    4.【提问】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明确】(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人教(必修4)《哈姆莱特》教案1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207    更新时间:2007-5-8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    (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    5.【提问】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     【明确】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    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    6.【提问】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    【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粤教版哈姆莱特教案作者:高三教案    来源:高三教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年05月06日     :2006年3月20日15:15哈姆莱特(节选)   教学要求   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三、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四、教学课时:3课时。五、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也译为《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三、悲剧的情节:《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 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四、研习课文。(一)  检查预习:1.给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匍匐(pūfū) 意旨(zhī)  暴虐(nuè)   祈祷(dǎo)  轻蔑(miè)   难堪(kān)   怪诞(dàn) 忏悔(qiān) 踌躇(chóuchú) 迷惘(wǎng) 延宕(dāng)  虔敬(qián)  紊乱(wěn)劝诱(yòu)嫁奁(lián)陨落(yǔnluò)横暴(hèng)2.解释下列词语:(1)神魂颠倒:【注音】:shénhúndiāndǎo【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2)紊乱:【注音】:wěnluàn【释义】:杂乱;纷乱:秩序紊乱|言语紊乱。(3)涂脂抹粉:【注音】:túzhīmǒfěn【释义】: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4)鞭挞:【注音】:biāntà【释义】:鞭打。比喻抨击:这部作品对旧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5)当机立断:【注音】:dāngjīlìduàn【释义】: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6)陛下:【注音】:bìxià【释义】:对君主的尊称。(7)殿下:【注音】:diànxià【释义】: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8)创伤:【注音】:chuànɡshānɡ【释义】:1.伤害。 2.被刀剑﹑火器等所损伤。 3.指伤口。 4.比喻战乱或自然灾害等给国计民生带来的破坏。(9)烟视媚行:【注音】:yānshìmèi xíng【释义】: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二)整体分析课文 1.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什么样的典型?(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2.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哈姆莱特的什么性格特征?(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3.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4.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对生命意义作了哪些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5.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具有哪些个性?  (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6.哈姆莱特的人性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五、作业:1.    熟读课文。2.    预习讲义。                       第二三课时一、复习提问:(略)二、分析课文内容: 1.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哪三部分?各部分主要写的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   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   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   2.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什么的冲突进行的?(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  3.这些冲突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   4.台词语言特点是什么?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    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  三、关于练习   一 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   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二 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   参考答案:    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三 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   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拖延)。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台词语言生动丰富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个突出特点,试从文中找出几则例子,说说这些台词对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作的戏剧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他故意用粗俗的语言来装疯卖傻。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哈姆莱特“忧郁彷徨”心事重重,陷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索中。作者这样写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脍炙人口的内心独白,生动地层现了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五 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四、课堂检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三、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    一、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    二、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为课上配音和排课本剧做准备。    三、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    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    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    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简要了解剧情。     二、明确: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三、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学习戏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人物对话多,有时读完后情节不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脑中,而分析人物间关系可帮助我们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请同学们根据剧本出场人物提示和课前自读,说说本剧中的人物关系。    明确:哈姆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    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同学们在朗读他的台词时要深深体味他矛盾的感情,体会他的复杂情绪。    四、利用多媒体,观看话剧片段(节选相关内容,放时隐去声音,为学生配音留有余地),请两名同学为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配音。    请同学们为二位配音者点评,教师相机进行朗诵指导。然后放原剧作配音(最好是孙道临的)从语气语感、节奏的把握等方面找差距,为进一步品味作品诗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分析后,可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选几组同学即兴配音,互相点评。    五、布置作业:从课后的“理解·鉴赏”四道题中任选二题,为下节课讨论作发言准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给话剧配音很出色,大家应注意到,分角色配音的内容并不完全是对话,还有独白和旁白,括号里的则是舞台说明。它们一起构成戏剧语言,那么什么是独白和旁白呢?请以本课为例说明。    明确:独白是戏剧中角色表白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话。旁白是戏剧中角色假定在场的其他角色听不见而面对观众说的话。     本课中最经典的独白是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话,此外还有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对话后的一段话“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    旁白除了书上标注的国王的话外,还有奥菲利娅在与哈姆莱特对话过程中的插话:“哎哟,天哪!救救他!”和“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表现出奥菲利娅相信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和她由此产生的极为担忧痛苦的心情。    二、再说“生存还是毁灭”一段,请选作“理解·鉴赏”第一、第三题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这是莎翁戏剧中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既能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段独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第二层次是他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索。这之前,他已决定复仇,但他毕竟置身于种种矛盾旋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这段独白正是他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反抗或自杀了之。而即使选择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哈姆莱特历数资产阶级社会种种不平等和非正义现象,表现“活”也并不容易,但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热”的决心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而退”。    三、讨论第三题时,请同学们谈自己对哈姆莱特性格的分析,可自行做出对人物的评价,教师再介绍不同时期人们对哈姆莱特的不同评价。让学生认识每个个人,每个时代的个人都会因不同的境遇和个性、思想文化构成而在不同意义上与哈姆莱特发生共鸣。由此出现了“一千个人眼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也正是这个艺术形象塑造成功之处。    四、请选作第二、第四题同学说学习体会。    参考答案见“课文说明”。    五、“说不尽的哈姆莱特”留给后人无限的话题,课文虽为节选,我们仍有许多讨论中未涉及的地方。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题中选一个或自行设题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    哈姆莱特——超越时代的艺术典型    我看奥菲利娅    是社会悲剧还是性格悲剧    六、请同学们自行选择角色,自愿结合组成演出小组,课下排练本课的课本剧,一周后演出。 哈姆莱特[教学目的]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许多其他诗歌。主要代表作有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的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等。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三、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á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1、注音积累:吮舐(shǔnshì)砧(zhēn)石傀儡(kuǐlěi)同衾(qīn)觊觎(jìyú)蜥蜴(xīyì) 2、词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3、理结构。(一)戏前安排。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二)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三)戏中。由“开场词”至“伶后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这是“戏中戏”的上演。(四)戏后。由“哈姆莱特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五、作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第二课时一、哈姆莱特的形象、性格。哈姆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作品通过他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的斗争,全面地展示了人文主义的先进性、战斗性及局限性。哈姆莱特是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就出身讲,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但是他离开朝廷,在号称新思潮堡垒的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并在那里全面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一整套对待人类、人生、爱情、友谊等的人文主义观点。他天资聪颖,为人正直,英俊健康,多才多艺,对世间一切都抱乐观态度,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在情人奥菲利娅的眼里,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实际上,他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 回到丹麦以后,一系列意外事故接踵而来:父王的暴死,母后的匆忙改嫁,叔父的篡位娶母。这使他感到悲痛、耻辱、气愤。父王鬼魂对叔父阴谋诡计的揭露,又给他以沉重的打击。他越接触现实,就越感受到整个丹麦充满了罪恶:宫廷里小人得势;他的好友摇身一变成了新王的帮凶;而恋人又做了敌人的工具。这一切使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化为泡影,产生了精神危机,变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但是,他内心没有消沉,没有绝望,而是面对现实,深入思考,探索答案,寻找出路。宫廷内外的乌烟瘴气和全国的混乱局面,使哈姆莱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报杀父之仇,而且要重整乾坤。他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了。为此,他曾以装疯来试探敌人,以“戏中戏”来揭露敌人,证实了叔叔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但是他未能采取果断行动处决敌人,甚至放过了最为有利的时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实现重整乾坤这一伟大目标,一直处于决心行动百又不知如何行动的矛盾之中,于是哈姆莱特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一直到敌人采取新的阴谋步步紧逼的时候,他才断然反击。他首先处理了送他去英国的两个帮凶,又果敢地迎接决斗的挑战,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报了杀父之仇,而重整乾坤的任务却没有完成。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从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这暴露了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哈姆莱特的形象明显带有个人的、时代的色彩。18世纪评论家眼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明智、富有理性的人,而19世纪则又成了一个忧郁的、梦幻的、冥想的、缺少行动的青年,是一个感伤主义者。到了20世纪,他又成为现代派的悲观绝望的虚无主义者,或者成为富有斗争经验的革命者。哈姆莱特形象意义A、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B、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C、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二、鉴赏课文要点。(一)戏前。演戏前哈姆莱特的语言,特别是回答国王“你过得好吗,哈姆莱特贤侄?”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话有何特点?多是疯话,这是哈姆莱特故意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二)戏中。上演“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三)戏后。1、国王看戏时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 国王先问“情节”:有没有要不得的地方?因为他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2、国王看戏后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国王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明了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躁的复杂的心理状态。总之,课文节选部分的戏剧情节是丰富的。这场戏包含着几组矛盾线索。在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情节主线外,还写了他与奥菲利娅间的不幸爱情,他和霍拉旭间的真诚友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揭示了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也增强了剧作的可读性。三、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剧本具有了像诗一样的语言。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钻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残酷的现实使哈姆莱特的理想变得黯然失色);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应付以国王为代表的人所过的装疯生活);借喻如“一响空枪”(一场假戏)。课文中类似的比喻句还有:明喻如“(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讽刺情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感情的背叛。借喻如“让那有毛病的马儿去惊跳退缩吧,我们的肩背者是好好的”,借“有毛病的马儿”喻“国王”。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幽默,这种语言风格与哈姆莱特装疯时的精神状态相一致。【资料链接】《哈姆莱特》剧情介绍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并用借刀杀人法,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密使带去一封信。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分析及其造成悲剧的原因《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已经在西方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导演和批评家往往把这出戏当作自己的毕业课题;翻译家总想译一译这部作品;演员总想演一演这个角色。三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种种不同的译本,种种不同的演出,真是五光十色。《哈姆莱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被人们讨论最多的一部悲剧了。并且还由此而产生了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悲剧主要是讲哈姆莱特复仇的故事。从德国人文主义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学毕业回国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经历了人世间的极大痛苦:首先是父亲的去世,而且是死的不明不白;然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下嫁给了她的弟弟——哈姆莱特的叔叔——新的国王。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承受,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就像他与好友霍拉旭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对话中谈到的:霍拉旭:殿下,我是来参加您的父王的葬礼的。哈姆莱特:请你不要取笑,我的同学;我想你是来参加我的母后的婚礼的。霍拉旭:真的,殿下,这两件事情相去得太近了。哈姆莱特:这是一举两便的方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宴上的宾客。①老国王哈姆莱特品德高尚,治国有方,是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哈姆莱特心目中最完美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无愧于哈姆莱特关于人的那段赞美的:“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父死母嫁,叔叔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沉重的打击。从他心爱的母亲迅速改嫁,使他联想到女性的共同弱点,说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第一幕第二场)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他把自己的私仇和社会上普遍的罪恶现象联系起来,看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第一幕,第五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座监狱”(第二幕,第二场)。他想维护理想,改革现实,靠自己个人力量“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第一幕,第五场),又觉力不从心,结果引起内尽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一再思考,犹豫,延宕,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Tobe,ornotto be.)”(第三幕第一场)的问题。重重的顾虑使他的精神越来越忧郁。他深怕被叔叔看出破绽,有所提防,就装作失恋后发疯。他又怕鬼魂所言不实,就把鬼魂讲的谋杀情节编成戏,叫戏子扮演给国王和王后看,国王看了果然脸色大变,不等终场便仓惶离去,说明他心里有鬼。接着哈姆莱特单独会见他母亲,当面斥责她无情无义,随后发现帷幕后有人偷听,以为是叔叔,就一剑刺去,结果错杀了他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由此觉察到哈姆莱特可能对他不利,于是便想除去他。他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结果哈姆莱特发现了他的阴谋,中途折回。这时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他哥哥雷欧提斯受克劳狄斯挑拨,决心找哈姆莱特决斗,并在剑上涂了毒药,要杀死哈姆莱特以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又准备了毒酒,万一哈姆莱特逃过毒剑,再用毒酒把他毒死。决斗时,雷欧提斯和克劳狄斯均为哈姆莱特所杀,他母亲误饮了毒酒,他自己也中了毒剑,四人同归于尽。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人公哈姆莱特。他是一个受过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新人。他从威登堡大学回来,心里有的是全新的思想。他一回家就看到了巨大的变故:父死母嫁,叔叔成为了新的国王。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来的太突然了,让他没有时间来适应,没有思想准备去接受。然而他的一次与父亲的鬼魂的交谈却使他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又起一层波澜。他的父亲告诉他,他的叔叔弑兄篡位!这使得哈姆莱特不得不开始了为父报仇的计划。为了不引起叔叔的疑心,他首先装疯,然后又用“戏中戏”的方法证实了父亲的鬼魂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就下定了决心为父报仇。然而报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的叔叔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家伙。他人面兽心,骗得了他母亲的信任,使她甘心受他反指使。他还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骗得了一帮朝臣的拥戴,像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正像老王的鬼魂对他评价的那样:“那个乱伦的、奸淫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无耻的兽欲。啊,哈姆莱特,那是一个多么卑鄙无耻的叛徒!”(第一幕,第五场)。所以,对哈姆莱特来说,他的复仇行动是有阻力的。其实如果他不是丹麦的王子,只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话,他的复仇也不会如此麻烦,他只要找个机会把他的叔叔克劳狄斯一剑刺死即可。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是丹麦的王子,他不仅仅担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把他的国家从他叔叔的手中解救出来。于是复仇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他也没有退缩,他在努力地寻找机会。有一次,他的叔叔在进行忏悔,哈姆莱特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他一剑刺死。可是他说“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第三幕,第三场)其实我们可以想像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因为他是一个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不可能笃信那些旧的宗教迷信。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一方面。可见,他的性格中的弱点使他的思考多于他的行动,他是思考得太多了。他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所以,他的行动是迟缓的,是犹豫的。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优点,可以使克劳狄斯不会过早地发现他的计划,我们暂且把它叫做镇静。他可能正在寻找一种比较完美的解决办法,他想把这件事情妥善地解决,他想尽量地考虑得周到一点。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考虑过周,才给了克劳狄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才使他意识到了哈姆莱特对他不利,才使他想出了让英王替自己把哈姆莱特杀死的阴谋。如果这时哈姆莱特在回国之后,像雷欧提斯一样,立即召集群众,反抗暴君的统治,其实这样是很简单的,因为连克劳狄斯都不止一次地承认他是受国民的拥戴的 ,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是他没有,这是他又一次失去了机会。一次次的丧失良机,使他的复仇计划终于泡汤了。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悲剧的所在。语言特色1.充分发挥独白和旁白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独白是戏剧中角色表白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话。旁白是戏剧中角色假定在场的其他角色听不见而面对观众说的话。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安排独白或旁白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内心活动,把人物矛盾推向白热化。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P75-76大段独白,反映哈姆莱特痛苦、矛盾的心情2.个性化而又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适合人物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迪斯的阴沉和邪气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P77-78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话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幅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为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也流露了对国王的仇恨和对母亲的怨责。3.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这些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第三幕第一场)这是莎翁戏剧中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既能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段独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第二层次是他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索。这之前,他已决定复仇,但他毕竟置身于种种矛盾旋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这段独白正是他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反抗或自杀了之。而即使选择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哈姆莱特历数资产阶级社会种种不平等和非正义现象,表现“活”也并不容易,但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热”的决心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而退”。一、 知识教育目标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三、德育渗透目标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四、美育渗透目标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 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解决办法①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② 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土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二、整体感知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3.全剧剧情《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3.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悲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其情节曲折多变。“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4.【提问】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决斗) 【明确】(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5.【提问】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明确】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 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6.【提问】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教学目的]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许多其他诗歌。主要代表作有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的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等。二、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三、悲剧的情节: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á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1、注音积累:吮舐(shǔnshì)  砧(zhēn)石 傀儡(kuǐlěi) 同衾(qīn)  觊觎(jìyú) 蜥蜴(xīyì)2、词语积累: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觊jì觎: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3、理结构。(一)               戏前安排。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二)               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三)               戏中。由“开场词”至“伶后   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这是“戏中戏”的上演。(四)               戏后。由“哈姆莱特   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五、作业。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第二课时一、哈姆莱特的形象、性格。    哈姆莱特和克罗迪斯名为叔侄,实为仇人;哈姆莱特和葛忒露德虽是母子,但又有母嫁仇敌的隔阂。    克里迪斯和葛忒露德原为叔嫂后为夫妇,二人间又有毒杀亲夫和企图谋害其子的矛盾。    另一个家庭波洛涅斯一家同样既有自身的矛盾又与哈姆莱特一家关系错综复杂。    波洛涅斯既是国王帮凶又是哈姆莱特挚爱的女友的父亲。    奥菲利娅挚爱哈姆莱特又与父亲有骨肉亲情。    雷欧提斯本是哈姆莱特朋友,后又因与其有杀父害妹之仇而成仇人。    由此可见,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作品通过他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封建恶势力的斗争,全面地展示了人文主义的先进性、战斗性及局限性。哈姆莱特是一个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典型。就出身讲,哈姆莱特是丹麦王子,属于封建统治阶级。但是他离开朝廷,在号称新思潮堡垒的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并在那里全面接受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一整套对待人类、人生、爱情、友谊等的人文主义观点。他天资聪颖,为人正直,英俊健康,多才多艺,对世间一切都抱乐观态度,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在情人奥菲利娅的眼里,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实际上,他是一个理想的人文主义者。回到丹麦以后,一系列意外事故接踵而来:父王的暴死,母后的匆忙改嫁,叔父的篡位娶母。这使他感到悲痛、耻辱、气愤。父王鬼魂对叔父阴谋诡计的揭露,又给他以沉重的打击。他越接触现实,就越感受到整个丹麦充满了罪恶:宫廷里小人得势;他的好友摇身一变成了新王的帮凶;而恋人又做了敌人的工具。这一切使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化为泡影,产生了精神危机,变成了一个“忧郁的王子”。但是,他内心没有消沉,没有绝望,而是面对现实,深入思考,探索答案,寻找出路。 宫廷内外的乌烟瘴气和全国的混乱局面,使哈姆莱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报杀父之仇,而且要重整乾坤。他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了。为此,他曾以装疯来试探敌人,以“戏中戏”来揭露敌人,证实了叔叔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但是他未能采取果断行动处决敌人,甚至放过了最为有利的时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实现重整乾坤这一伟大目标,一直处于决心行动百又不知如何行动的矛盾之中,于是哈姆莱特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一直到敌人采取新的阴谋步步紧逼的时候,他才断然反击。他首先处理了送他去英国的两个帮凶,又果敢地迎接决斗的挑战,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报了杀父之仇,而重整乾坤的任务却没有完成。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从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这暴露了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哈姆莱特的形象明显带有个人的、时代的色彩。18世纪评论家眼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明智、富有理性的人,而19世纪则又成了一个忧郁的、梦幻的、冥想的、缺少行动的青年,是一个感伤主义者。到了20世纪,他又成为现代派的悲观绝望的虚无主义者,或者成为富有斗争经验的革命者。意义A、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B、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C、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二、鉴赏课文要点。(一)   戏前。演戏前哈姆莱特的语言,特别是回答国王“你过得好吗,哈姆莱特贤侄?”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话有何特点?多是疯话,这是哈姆莱特故意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二)戏中。上演“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三)戏后。1、国王看戏时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国王先问“情节”:有没有要不得的地方?因为他担心杀人阴谋被人揭穿。2、国王看戏后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国王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明了罪恶被人揭穿时烦躁、害躁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总之,课文节选部分的戏剧情节是丰富的。这场戏包含着几组矛盾线索。在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情节主线外,还写了他与奥菲利娅间的不幸爱情,他和霍拉旭间的真诚友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揭示了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也增强了剧作的可读性。三、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剧本具有了像诗一样的语言。明喻如“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钻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残酷的现实使哈姆莱特的理想变得黯然失色);暗喻如“我过的是变色蜥蜴的生活”(应付以国王为代表的人所过的装疯生活);借喻如“一响空枪”(一场假戏)。课文中类似的比喻句还有:明喻如“(开场词很短)正像女人的爱情一样”;讽刺情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感情的背叛。借喻如“让那有毛病的马儿去惊跳退缩吧,我们的肩背者是好好的”,借“有毛病的马儿”喻“国王”。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哈姆莱特的机智、幽默,这种语言风格与哈姆莱特装疯时的精神状态相一致。 【资料链接】《哈姆莱特》剧情介绍《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并用借刀杀人法,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密使带去一封信。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分析及其造成悲剧的原因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已经在西方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导演和批评家往往把这出戏当作自己的毕业课题;翻译家总想译一译这部作品;演员总想演一演这个角色。三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种种不同的译本,种种不同的演出,真是五光十色。 《哈姆莱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被人们讨论最多的一部悲剧了。并且还由此而产生了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悲剧主要是讲哈姆莱特复仇的故事。从德国人文主义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学毕业回国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经历了人世间的极大痛苦:首先是父亲的去世,而且是死的不明不白;然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下嫁给了她的弟弟——哈姆莱特的叔叔——新的国王。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承受,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就像他与好友霍拉旭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对话中谈到的:霍拉旭:殿下,我是来参加您的父王的葬礼的。哈姆莱特:请你不要取笑,我的同学;我想你是来参加我的母后的婚礼的。    霍拉旭:真的,殿下,这两件事情相去得太近了。哈姆莱特:这是一举两便的方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宴上的宾客。① 老国王哈姆莱特品德高尚,治国有方,是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哈姆莱特心目中最完美 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无愧于哈姆莱特关于人的那段赞美的:“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父死母嫁,叔叔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沉重的打击。从他心爱的母亲迅速改嫁,使他联想到女性的共同弱点,说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第一幕第二场)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他把自己的私仇和社会上普遍的罪恶现象联系起来,看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第一幕,第五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座监狱”(第二幕,第二场)。他想维护理想,改革现实,靠自己个人力量“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第一幕,第五场),又觉力不从心,结果引起内尽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一再思考,犹豫,延宕,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第三幕第一场)的问题。重重的顾虑使他的精神越来越忧郁。他深怕被叔叔看出破绽,有所提防,就装作失恋后发疯。他又怕鬼魂所言不实,就把鬼魂讲的谋杀情节编成戏,叫戏子扮演给国王和王后看,国王看了果然脸色大变,不等终场便仓惶离去,说明他心里有鬼。接着哈姆莱特单独会见他母亲,当面斥责她无情无义,随后发现帷幕后有人偷听,以为是叔叔,就一剑刺去,结果错杀了他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由此觉察到哈姆莱特可能对他不利,于是便想除去他。他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结果哈姆莱特发现了他的阴谋,中途折回。这时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他哥哥雷欧提斯受克劳狄斯挑拨,决心找哈姆莱特决斗,并在剑上涂了毒药,要杀死哈姆莱特以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又准备了毒酒,万一哈姆莱特逃过毒剑,再用毒酒把他毒死。决斗时,雷欧提斯和克劳狄斯均为哈姆莱特所杀,他母亲误饮了毒酒,他自己也中了毒剑,四人同归于尽。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人公哈姆莱特。他是一个受过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新人。他从威登堡大学回来,心里有的是全新的思想。他一回家就看到了巨大的变故:父死母嫁,叔叔成为了新的国王。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来的太突然了,让他没有时间来适应,没有思想准备去接受。然而他的一次与父亲的鬼魂的交谈却使他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又起一层波澜。他的父亲告诉他,他的叔叔弑兄篡位!这使得哈姆莱特不得不开始了为父报仇的计划。为了不引起叔叔的疑心,他首先装疯,然后又用“戏中戏”的方法证实了父亲的鬼魂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就下定了决心为父报仇。然而报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的叔叔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家伙。他人面兽心,骗得了他母亲的信任,使她甘心受他反指使。他还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骗得了一帮朝臣的拥戴,像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正像老王的鬼魂对他评价的那样:“那个乱伦的、奸淫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无耻的兽欲。啊,哈姆莱特,那是一个多么卑鄙无耻的叛徒!”(第一幕,第五场)。所以,对哈姆莱特来说,他的复仇行动是有阻力的。其实如果他不是丹麦的王子,只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话,他的复仇也不会如此麻烦,他只要找个机会把他的叔叔克劳狄斯一剑刺死即可。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是丹麦的王子,他不仅仅担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把他的国家从他叔叔的手中解救出来。于是复仇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他也没有退缩,他在努力地寻找机会。有一次,他的叔叔在进行忏悔,哈姆莱特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他一剑刺死。可是他说“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 ”(第三幕,第三场)其实我们可以想像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因为他是一个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不可能笃信那些旧的宗教迷信。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一方面。可见,他的性格中的弱点使他的思考多于他的行动,他是思考得太多了。他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所以,他的行动是迟缓的,是犹豫的。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优点,可以使克劳狄斯不会过早地发现他的计划,我们暂且把它叫做镇静。他可能正在寻找一种比较完美的解决办法,他想把这件事情妥善地解决,他想尽量地考虑得周到一点。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考虑过周,才给了克劳狄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才使他意识到了哈姆莱特对他不利,才使他想出了让英王替自己把哈姆莱特杀死的阴谋。如果这时哈姆莱特在回国之后,像雷欧提斯一样,立即召集群众,反抗暴君的统治,其实这样是很简单的,因为连克劳狄斯都不止一次地承认他是受国民的拥戴的 ,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是他没有,这是他又一次失去了机会。一次次的丧失良机,使他的复仇计划终于泡汤了。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悲剧的所在。 语言特色1.充分发挥独白和旁白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    独白是戏剧中角色表白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话。旁白是戏剧中角色假定在场的其他角色听不见而面对观众说的话。    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安排独白或旁白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内心活动,把人物矛盾推向白热化。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P75-76大段独白,反映哈姆莱特痛苦、矛盾的心情2.个性化而又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适合人物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迪斯的阴沉和邪气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P77-78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话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幅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为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也流露了对国王的仇恨和对母亲的怨责。3.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这些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第三幕第一场)这是莎翁戏剧中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既能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段独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第二层次是他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索。这之前,他已决定复仇,但他毕竟置身于种种矛盾旋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这段独白正是他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反抗或自杀了之。而即使选择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哈姆莱特历数资产阶级社会种种不平等和非正义现象,表现“活”也并不容易,但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热”的决心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而退”。 【资料链接】《哈姆莱特》剧情介绍《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并用借刀杀人法,让监视他去的两个密使带去一封信。要英王在王子上岸时就杀掉他,但被哈姆莱特察觉,半路上调换了密信,反而叫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却跳上海盗船,脱险回来。哈姆莱特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奸王利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雷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临死遗嘱好友霍拉旭传播他的心愿。 《哈姆莱特》主要人物分析及其造成悲剧的原因    《哈姆莱特》这个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已经在西方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导演和批评家往往把这出戏当作自己的毕业课题;翻译家总想译一译这部作品;演员总想演一演这个角色。三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种种不同的译本,种种不同的演出,真是五光十色。 《哈姆莱特》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被人们讨论最多的一部悲剧了。并且还由此而产生了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悲剧主要是讲哈姆莱特复仇的故事。从德国人文主义新文化中心威登堡大学毕业回国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经历了人世间的极大痛苦:首先是父亲的去世,而且是死的不明不白;然后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父亲死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下嫁给了她的弟弟——哈姆莱特的叔叔——新的国王。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承受,让他觉得不可思议。就像他与好友霍拉旭的极具讽刺意味的对话中谈到的:霍拉旭:殿下,我是来参加您的父王的葬礼的。哈姆莱特:请你不要取笑,我的同学;我想你是来参加我的母后的婚礼的。    霍拉旭:真的,殿下,这两件事情相去得太近了。哈姆莱特:这是一举两便的方法,霍拉旭!葬礼中剩下来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宴上的宾客。① 老国王哈姆莱特品德高尚,治国有方,是人文主义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哈姆莱特心目中最完美 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无愧于哈姆莱特关于人的那段赞美的:“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父死母嫁,叔叔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沉重的打击。从他心爱的母亲迅速改嫁,使他联想到女性的共同弱点,说出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第一幕第二场)这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他把自己的私仇和社会上普遍的罪恶现象联系起来,看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第一幕,第五场),丹麦和全世界都是“一座监狱”(第二幕,第二场)。他想维护理想,改革现实,靠自己个人力量“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第一幕,第五场),又觉力不从心,结果引起内尽的激烈斗争和痛苦。他一再思考,犹豫,延宕,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not to be.)”(第三幕第一场)的问题。重重的顾虑使他的精神越来越忧郁。他深怕被叔叔看出破绽,有所提防,就装作失恋后发疯。他又怕鬼魂所言不实,就把鬼魂讲的谋杀情节编成戏,叫戏子扮演给国王和王后看,国王看了果然脸色大变,不等终场便仓惶离去,说明他心里有鬼。接着哈姆莱特单独会见他母亲,当面斥责她无情无义,随后发现帷幕后有人偷听,以为是叔叔,就一剑刺去,结果错杀了他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由此觉察到哈姆莱特可能对他不利,于是便想除去他。他派他去英国,想借英王之手杀死他。结果哈姆莱特发现了他的阴谋,中途折回。这时奥菲利娅发疯落水而死,他哥哥雷欧提斯受克劳狄斯挑拨,决心找哈姆莱特决斗,并在剑上涂了毒药,要杀死哈姆莱特以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克劳狄斯又准备了毒酒,万一哈姆莱特逃过毒剑,再用毒酒把他毒死。决斗时,雷欧提斯和克劳狄斯均为哈姆莱特所杀,他母亲误饮了毒酒,他自己也中了毒剑,四人同归于尽。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主人公哈姆莱特。他是一个受过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新人。他从威登堡大学回来,心里有的是全新的思想。他一回家就看到了巨大的变故:父死母嫁,叔叔成为了新的国王。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来的太突然了,让他没有时间来适应,没有思想准备去接受。然而他的一次与父亲的鬼魂的交谈却使他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又起一层波澜。他的父亲告诉他,他的叔叔弑兄篡位!这使得哈姆莱特不得不开始了为父报仇的计划。为了不引起叔叔的疑心,他首先装疯,然后又用“戏中戏”的方法证实了父亲的鬼魂的说法是正确的。他就下定了决心为父报仇。然而报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他的叔叔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家伙。他人面兽心,骗得了他母亲的信任,使她甘心受他反指使。他还用自己的政治手腕骗得了一帮朝臣的拥戴,像波洛涅斯这样的老臣对他是忠心不二。正像老王的鬼魂对他评价的那样:“那个乱伦的、奸淫的畜生,他有的是过人的诡诈,天赋的奸恶,凭着他的阴险的手段,诱惑了我的外表上似乎非常贞淑的王后,满足他的无耻的兽欲。啊,哈姆莱特,那是一个多么卑鄙无耻的叛徒!”(第一幕,第五场)。所以,对哈姆莱特来说,他的复仇行动是有阻力的。其实如果他不是丹麦的王子,只是一般平民百姓的话,他的复仇也不会如此麻烦,他只要找个机会把他的叔叔克劳狄斯一剑刺死即可。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是丹麦的王子,他不仅仅担负着为父报仇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他还要把他的国家从他叔叔的手中解救出来。于是复仇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他也没有退缩,他在努力地寻找机会。有一次,他的叔叔在进行忏悔,哈姆莱特在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他一剑刺死。可是他说“不,我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 ”(第三幕,第三场)其实我们可以想像这只是他的一个借口。因为他是一个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不可能笃信那些旧的宗教迷信。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优柔寡断的一方面。可见,他的性格中的弱点使他的思考多于他的行动,他是思考得太多了。他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他知道凭他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办到的。所以,他的行动是迟缓的,是犹豫的。或许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优点,可以使克劳狄斯不会过早地发现他的计划,我们暂且把它叫做镇静。他可能正在寻找一种比较完美的解决办法,他想把这件事情妥善地解决,他想尽量地考虑得周到一点。可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考虑过周,才给了克劳狄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才使他意识到了哈姆莱特对他不利,才使他想出了让英王替自己把哈姆莱特杀死的阴谋。如果这时哈姆莱特在回国之后,像雷欧提斯一样,立即召集群众,反抗暴君的统治,其实这样是很简单的,因为连克劳狄斯都不止一次地承认他是受国民的拥戴的 ,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可是他没有,这是他又一次失去了机会。一次次的丧失良机,使他的复仇计划终于泡汤了。所以最后,他只能用最后的力量,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受伤之后,用毒剑刺死了他的仇人。结果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正是悲剧的所在。 语言特色1.充分发挥独白和旁白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    独白是戏剧中角色表白个人的情感和愿望的话。旁白是戏剧中角色假定在场的其他角色听不见而面对观众说的话。    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都安排独白或旁白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内心活动,把人物矛盾推向白热化。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P75-76大段独白,反映哈姆莱特痛苦、矛盾的心情2.个性化而又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适合人物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迪斯的阴沉和邪气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P77-78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话哈姆莱特故意坐在奥菲利娅身边装出一幅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为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也流露了对国王的仇恨和对母亲的怨责。3.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这些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第三幕第一场)这是莎翁戏剧中最经典的哲理性独白,既能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又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这段独白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第二层次是他对思想和行动之间关系的思索。这之前,他已决定复仇,但他毕竟置身于种种矛盾旋涡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这段独白正是他思想转变期激烈的矛盾斗争的产物。面对邪恶,是坚强还是软弱,是拼死作战还是消极忍受,在哈姆莱特看来,这是生死选择,或挺身反抗或自杀了之。而即使选择拿起武器挺身反抗,也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哈姆莱特历数资产阶级社会种种不平等和非正义现象,表现“活”也并不容易,但由于惧怕不可知的死后世界,人们并不情愿结束自己的生命,顾虑使人们变成懦夫。这是哈姆莱特在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对决后转而思索决心和行动的关系,告诫自己过于“审慎”就会使“赤热”的决心蒙上“灰色”,复仇的大业也会“逆流而退”。成立教学要求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二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阅读指导外国戏剧作品本课是初次接触,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莱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义。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详讲详析。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哈姆菜特》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学生讲解便于巩固预习成果,进一步深入到剧情的分析之中。戏剧冲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讲评,归纳总结 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这样步步深入,一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二则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全面地欣赏作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下的课文讲析可供参考: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描绘人类心灵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挖掘得惟妙惟肖,且这种个性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的。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 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关于练习一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 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五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经商。1587年左右到伦敦谋生,起初在戏院里充当杂役,后来成了演员、编剧和剧团的股东。1613年前后从伦敦告退还乡。 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完成了全部诗歌创作,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他写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愿望和爱国思想。他还创作了《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等10部喜剧,赞美忠诚坚贞的友谊和爱情,提倡个性解放和享受现世幸福。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有喜剧的因素和乐观的气氛。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受重重剥削,经常起来暴动。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也开始破裂。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土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写下一系列悲剧,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丑恶(《哈姆莱特》),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奥赛罗》、《雅典的泰门》),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与人之间“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破灭和个人野心家的邪恶凶残(《李尔王》、《麦克佩、、、、、、、、、、、、、、、、、、、、、、、、、成立教学要求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二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阅读指导外国戏剧作品本课是初次接触,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莱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义。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详讲详析。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哈姆菜特》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学生讲解便于巩固预习成果,进一步深入到剧情的分析之中。戏剧冲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讲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这样步步深入,一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二则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全面地欣赏作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下的课文讲析可供参考: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描绘人类心灵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挖掘得惟妙惟肖,且这种个性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的。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关于练习一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 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五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经商。1587年左右到伦敦谋生,起初在戏院里充当杂役,后来成了演员、编剧和剧团的股东。1613年前后从伦敦告退还乡。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完成了全部诗歌创作,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他写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愿望和爱国思想。他还创作了《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等10部喜剧,赞美忠诚坚贞的友谊和爱情,提倡个性解放和享受现世幸福。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有喜剧的因素和乐观的气氛。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 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受重重剥削,经常起来暴动。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也开始破裂。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土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写下一系列悲剧,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丑恶(《哈姆莱特》),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奥赛罗》、《雅典的泰门》),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与人之间“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破灭和个人野心家的邪恶凶残(《李尔王》、《麦克佩斯》)。写在这一时期的喜剧,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也笼罩着背信弃义和尔虞我诈的阴影,实际上成了悲喜剧。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三部“传奇剧”。莎士比亚处在理想同现实尖锐对立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乌托邦式的幻想来加以调和。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剧本对黑暗的现实虽有所揭露,但都以宽恕和谅解作为主题,人物和背景富有传奇色彩,戏剧矛盾冲突的解决常借助于偶然的机缘巧合。马克思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这是对莎士比亚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大部分根据旧剧本、散文故事、编年史或民间传说改写,但反映的却都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现实。特别是他的历史剧,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即“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广阔背景,从而使他的剧作成为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鲜明图画。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丰富而鲜明的人物性格。他塑造的人物各具个性,互不雷同,主要人物的性格更是十分鲜明突出,如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戏剧情节十分丰富生动。他经常在一出戏里组织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传统分界,将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场面相互穿插,构成波澜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吸收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有时还独创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脍炙人口。(摘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二关于《哈姆莱特》 表现现实的思想——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之口谈到过戏剧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也就是说,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取材于古代或外国的故事,但它表现的却是当代英国的生活和斗争。莎氏让哈姆莱特这个古代的王子去与莎氏同时代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这个大学在当时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大学之一。莎氏故意以这种跨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英国的“伊丽莎白盛世”已经过去,不再是“快乐的英国”,而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深深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悲剧一开始,莎士比亚就向观众展现出丹麦宫廷的混乱局面。老王驾崩不久,新王就与寡嫂结婚;敌军压境,宫廷中却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鬼魂揭示出为了王冠亲生兄弟杀死手足的惨剧,把宫廷中尔虞我诈的现状形象地表现出来。社会矛盾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波洛涅斯被哈姆莱特误杀后,他的儿子雷欧提斯从法国赶回丹麦,登高一呼,就号召起大批暴乱群众杀进宫去,其声势之大,正如侍臣向国王报告的:“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哈姆莱特在墓地里与好友说:“凭着上帝发誓,霍拉旭,我觉得这三年来,人人都越变越精明,庄稼汉的脚指头已经挨近朝廷贵人的脚后跟,可以磨破那上面的冻疮了。”指的就是这个现实。因此,哈姆莱特说:“丹麦是一所牢狱。”又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所说的丹麦指的正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 人文思想——《哈姆莱特》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睿智和光彩,在该剧中涵纳了不少像哲学家培根《论说文集》中优秀散文的内容,其中包含着论人、论人生、论生死、论友谊、论爱情、论宿命、论命运、论艺术、论读书、论交际等,而这些又都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哈姆莱特成为一个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范畴有其共同的内涵。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派别林立的。哈姆莱特那段独白涉及到两种类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类是赞美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肯定人在宇宙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1463—1494);一类是揭露和批评人的弱点、缺点的,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埃康·蒙田(1533—1592)。这两方面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们达到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从哈姆莱特的那段关于“人”的独白中似乎可以听到蒙田与皮科争论的声音。皮科属于文艺复兴中期,他在著名的演说《论人的尊严》(1486)中高度歌颂人的尊严和价值。蒙田属于文艺复兴晚期,他针对皮科的演说写了著名的文章《为雷蒙·塞邦辩护》。他认为人是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由此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呢?”“假如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他强调研究自我,确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蒙田和皮科的意见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的。他们的争论属于同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范畴内,全面地塑造出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的“人”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与蒙田的思想相近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强调人的卑微和渺小因而主张“认识自我”的思想家。作者通过他既赞颂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又揭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哈姆莱特》的艺术风格——《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剧多情节、多线索的结构特征。该剧有三条复仇情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真诚的友谊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友谊的背叛;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戏中冲突的展开是以交替的原则而向前发展的。先是哈姆莱特略占上风,接着克劳狄斯作出反应;哈姆莱特挫败奸王刺探,并成功试探国王,国王将他流放国外,并设计杀死他,这又是两方交替占领上风的较量。这种振荡运动的结果常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 该剧的悲剧冲突是建立在性格冲突之上的,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哈姆莱特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使他把替父复仇、重整乾坤当作他生命的整个存在。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性格注定哈姆莱特走向灭亡。哈姆莱特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是个快乐王子,而不是忧郁王子,和他叔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着继位就可以了。正因为他的伟大的本性和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哈姆莱特》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混合,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语言风格一改前期剧作中的平稳和简易,转向一种更迅猛、更激烈的风格。哈姆菜特的著名独白就表现出淋漓酣畅、气势磅礴的特色,文体也变得高亢激昂,句式结构更加自由,常常出现语序的倒置和省略,使整个戏剧表现出崇高和悲怆的气氛。(摘自《中外名著解读——哈姆莱特》)三名家论《哈姆莱特》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不当机立断——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莱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摘自《哈姆莱特》,浙江文艺出版杜1991年12月版) 浪漫派批评家——19世纪对哈姆莱特的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派批评家,他们笔下的哈姆莱特也带有十足的浪漫派的气质,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识到这些是哈姆莱特的缺点,但对这些缺点,他们是欣赏、共鸣和陶醉,甚至拿哈姆莱特来比附自己,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然,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的不仅止于浪漫派,而是相当普遍的。19世纪进步的作家、批评家也从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了理性的、理想的、革命的力量,因此认为哈姆莱特和自己志同道合,或者就是自己的化身。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广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E.琼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下意识动机和原因。E.琼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一书中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他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哈姆莱特热衷从事的都是别的事情,而不是复仇。他的理论是:“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做他良心告诉他应该做同时他也有强烈愿望去做的事,那么这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隐蔽的不想去做的理由,这个理由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意识到,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哈姆莱特的情况就是如此。” 他指出哈姆莱特总有借口。“一会儿假托自己太怯懦,不能履行这一职责,一会儿他又怀疑鬼魂的真实性,而另一个时候当机会自己来到时,他又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最好等国王牙巳罪的时候把他杀死等等”,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他认为这一情况就是哈姆莱特自己也难以承认的某个深藏的理由,那就是他“在孩子的时候,对他必须和甚至是自己的父亲分享母亲的爱都感到极大的不愉快,把他看作一个敌手,并且暗中希望能把他除掉,以便自己能享受到无可争辩的不受干扰的爱的垄断,而现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却被他的叔父抢去”,在他看到自己渴望去做的事,却被别人做了,夺了这个位置,“这就激起了在他对母亲的爱中取代他父亲的长期压下去的欲望,这一欲望在他潜意识中非常活跃”。琼斯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的罪恶心理阻止他完全谴责他的叔父……事实上,他叔父和他自己个性中埋藏得最深的东西是连为一体的,因此,他杀死叔父,也就不能不是杀死他自己。……只有当他已到最后牺牲时刻,并把自己带到死亡的门前时,他才义无返顾地实践了他的义务,报了父仇,杀死了他的另一个自己——叔父。”他把哈姆莱特分为两个,一个是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个是潜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莱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等待戈多  一、课文悟读初读《等待戈多》,你会觉得它太没“戏”了。你看,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 但是,当我们联系本剧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就可理解到,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以两个流浪汉为主要人物有深刻的用意。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Z41,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如此看来,剧中的两个流浪汉正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的缩影”;他们无聊的动作、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正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外化;他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在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再次赏读作品,就会领悟到,剧作有意打破传统戏剧常规,既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又无情节结构;有意让剧中人物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和做一些无聊的动作,这恰恰是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这种非理性夸张,再加上舞台、灯光、道具、剧中人物荒诞的外形,使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难怪,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真实可信,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却只能在等待中死亡的苦闷绝望的心态和惨淡的人生。二、亮点探究1.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对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这两个流浪汉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 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的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3.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戈多究竟指什么?探究学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白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救世主”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寄托物,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4.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那不能够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展范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 三、选题设计1.《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1)应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情况探究“荒诞派戏剧”产生的原因。(2)应理清它产生、发展的过程。(3)应重点探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简述他们的创作情况。(4)在研究具体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荒诞派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读书目:(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2)《写作知识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3)《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4)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荒诞派戏剧是一个反传统的戏剧流派,试研究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研究方法: (1)可重点比较二者在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设置与刻画等方面的不同。作者邮箱:wchenlijuan2005@yahoo.com.cn一、 知识教育目标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三、德育渗透目标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四、美育渗透目标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反复诵读哈姆莱特的台词,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一、一、一、一、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难点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二、解决办法①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 ②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土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二、整体感知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 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3.全剧剧情《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艺术大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最主要的代表作《哈姆莱特》。(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3.概述节选部分紧张的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剧。悲剧是一部典型的悲剧,其情节曲折多变。“比剑”这一关键情节包含有若干悬念:哈姆莱特是否会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哈姆莱特能否察觉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诈?雷欧提斯会不会按照和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每一个悬念都关系着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成功、哈姆莱特能否避免厄运,读者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在大臣来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成全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同雷欧提斯比剑的时候,哈姆莱特正和霍拉旭讲到他对雷欧提斯的同情和歉意。对于比剑,他可能把它单纯理解为雷欧提斯要向他报仇,为了平息雷欧提斯的愤怒,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了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毒计,因此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接下来是比剑。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哈姆莱特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求得他的谅解。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氛较为友善,但是危险并没有解除。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根据事先安排换了一把剑,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读者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比赛开始了,第一回合哈姆莱特击中了雷欧提斯,国王用毒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拒绝了。第二回合仍是哈姆莱特取胜。读者的心里稍感宽慰。可是风云突变,王后喝下了那杯有毒的酒。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剑来也刺中了他,王后倒地。雷欧提斯倒地,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特用有毒的剑刺克劳狄斯,并用毒酒灌他,克劳狄斯死去。这一部分情节更是变故迭起,波澜起伏而扣人心弦。4.【提问】本剧人物语言的动作化和性格化是如何表现的?【明确】(1)动作化。比如,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一番话富有动作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而在全剧里他一贯的语言风格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他产生了由衷的同情。透过这段话语,我们感受到哈姆莱特善良、美好的天性。同时,它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也产生影响:雷欧提斯被他的话感动了,一意要复仇的心犹疑起来,所以第一、第二回合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姆莱特的时候,旁白是“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临死前,他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使得哈姆莱特能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又如,哈姆莱特连续两次击中雷欧提斯后,既有些得意,又对雷欧提斯的状态有些纳闷,因此脱口说了一句:“你怎么说?”雷欧提斯被这句话激起了斗志。他对克劳狄斯说:“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这句话表明他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莱特,想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而克劳狄斯对他使用了激将法:“我怕你击不中他。”然而雷欧提斯还是迟疑不决。光明正大、毫无猜忌之心的哈姆莱特又一次提醒他:“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终于,雷欧提斯冒失地刺出致哈姆莱特死命的一剑。(2)性格化。哈姆莱特的语言有这样几个特点: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克劳狄斯是个惯于耍阴谋诡计的人,他包藏着可怕的祸心,却做出亲热和善的样子。他的一些语言,如“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我们的孩子,定会胜利”等都是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话。5.【提问】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明确】课文里,哈姆莱特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两点非常引人注目,二是天命思想,一是无所顾忌地同意了克劳狄斯设下的赌局——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两点之间有着二定的联系。先看天命思想。在这全剧的最后一幕里,哈姆莱特似乎忽然变成了宿命论的信徒。他说过这些话:“……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他如此强调天命,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其一,对于罪大恶极的克劳狄斯,哈姆莱特没有信心让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而不殃及别的无辜的人,因为此前他曾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间接导致了奥菲莉娅之死。他觉得自己在除“恶”的时候,同时也在作恶;因此无法摆脱良心上的不安,便把一切归于天意。其二,哈姆莱特接连遭到巨大的灾祸的打击,先是父王被叔父暗害,母后改嫁给叔父,接着是奥菲莉娅落水身亡,他不明白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也只好把一切都视为上天注定。从去英国的途中逃回来的哈姆莱特虽然意识到事情很危急,他必须尽快对克劳狄斯采取行动,可是在脑子里充满了天命思想的情况下,他似乎无法确定一场周密的复仇计划,也不能很好地应对克劳狄斯设下的圈套。他对于比赛虽然有不好的预兆,但是他对生命、对世界都不觉得值得珍惜和留恋(“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不是更好吗?随它去”),为父亲报仇的念头也根本被抛到了一边。所以,对于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之间的打赌,即使他本能地意识到其中有阴谋,也不愿去深究,或想办法拒绝,他毫不迟疑地答应和雷欧提斯比赛,也许是希望一切都尽快结束。临死前,他对霍拉旭说:“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关于哈姆莱特,一般认为,忧郁、延宕(犹豫、拖延)是他性格中的两大特征。以上所讲的两点,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忧郁、延宕性格在特殊时刻的一种表现。6.【提问】奥斯里克是一名善于逢迎,说话文绉绉的宫廷大臣,他来询问哈姆莱特是否愿意和雷欧提斯比剑时,哈姆莱特狠狠地捉弄他一番。这个情节轻松诙谐,但并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怎么看待这类情节的存在?【明确】奥斯里克来征询哈姆莱特的意见时,拘谨守礼,套话连篇,咬文嚼字,而且反应迟钝,根本意识不到对方对他的嘲讽,哈姆莱特本来就很反感他,因此借机大大捉弄了他一番,制造出不少笑料。其实奥斯里克来哈姆莱特这里的任务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作者却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他自以为文雅知礼实则拘谨呆笨的表现,以及哈姆莱特对他的嘲弄。这种情节是插科打诨性的,具有调节欣赏者的情绪、活跃场上气氛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戏曲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成立教学要求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二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阅读指导外国戏剧作品本课是初次接触,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莱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义。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详讲详析。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哈姆菜特》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学生讲解便于巩固预习成果,进一步深入到剧情的分析之中。戏剧冲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讲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这样步步深入,一则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二则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以便于更好地全面地欣赏作品,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下的课文讲析可供参考: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生于英国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爱好。20岁后他来到伦敦,先在剧院当勤杂工、马夫,后在剧团做演员、导演、编剧,晚年回到故乡,1616年逝世。莎士比亚勤奋好学,他接触了古代文化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这些都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一生共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创作,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领域新兴的资产阶级文艺对封建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就是这一时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展示哈姆莱特性格的重要场次。哈姆莱特被看作是既勇敢又忧郁的典型。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味到热情激昂的背后,他软弱犹豫的性格特征。戏中国王和奥菲利娅的父亲设下圈套,让奥菲利娅探问哈姆莱特内心的秘密,为了不泄露自己的心事,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他也只得装疯卖傻。一方面作者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如“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人文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又通过哈姆莱特内心的独白,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的独特个性。这一场戏中的哈姆莱特,心事重重,言不由己。他既要重整乾坤,又要面对强大阴险的对手,他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求助的是自我思想的力量,所担负的责任与实际上的力不从心,在他内心深处掀起阵阵波澜。这时他不得不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段内心独白脍炙人口,它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剖析自己,“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独白人们常常拿它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66首相比,这是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诗,作家借哈姆莱特之口,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钥匙。我们根据背景和情节的介绍知道哈姆莱特是个富于理想、敢于行动的人,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在这里却可以发现他的“迟疑”“忧郁”“孤独”——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这种并不单一的个性,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作为描绘人类心灵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挖掘得惟妙惟肖,且这种个性是合乎情理、合乎人物身份与情节发展的。因为他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奉命复仇,然而任务是如此艰巨,对手是如此强大,他主观上反对暴力却又脱离群众,造成他在积极行动之中常常产生力不从心和难免失败的感觉,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通过这段独白,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在这里,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理想的说教者,不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他是反映时代共性的典型的“这一个”,他有着丰富复杂、矛盾统一的性格内涵。节选的这场戏在情节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主要是国王与身边的侍臣及王后之间的对白。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密谋商量试探是否“因失恋而疯狂”的哈姆莱特。第二部分,主要是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对白。写的是奥菲利娅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主要是国王与波洛涅斯的对白。写的是他们试探后的密谋。 分析整个剧本,归结起来看,全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课文节选的这场戏,也将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放在主要冲突的位置上。戏中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及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这些冲突实际上都是当时现实矛盾的真实反映。在当时来讲,这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社会过渡时期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较量。从表面看来,冲突是在一对恋人之间展开,但表现的却是对人生的思索。通过冲突塑造了人物,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通过人物,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总之,这场戏戏剧冲突尖锐复杂,情节生动曲折,波澜起伏,有力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形象的塑造,是戏剧通过冲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最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我们在阅读理解时,一定要注意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他的人物形象在课文节选部分虽说着墨不多,但也是个性鲜明。比如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波洛涅斯的吹牛拍马故弄玄虚,奥菲利娅的单纯多情,都塑造得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在阅读人物台词对白时,深刻体会到这些人物的鲜明个性。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如课文中哈姆莱特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的语言,就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的心理活动和他复杂深沉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他的那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更在揭示他内心的矛盾的同时,展示了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人物之间富有强烈的对比性的语言,来突出人物形象。有正反面形象之间的对比,也有正面同类人物之间的对比。如哈姆莱特的激情和深沉与克劳狄斯的阴沉和邪气,哈姆莱特的矛盾与优柔寡断和奥菲利娅的单纯与深情惋惜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语言都适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及个性特点,真可谓各如其人,各有个性。莎士比亚还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如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就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莎土比亚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她说:“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例子很多,同学们可在阅读欣赏中注意品味。关于练习一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理解剧本情节结构,领会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参考答案: 哈姆莱特为报父仇、为了“重整乾坤”,必须同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宫廷集团展开一系列的斗争。这场斗争,哈姆莱特不仅要面对凶狠强大、阴险狡猾的奸王,而且要面对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才不得已装疯卖傻,斩断情丝,以免使自己的恋人卷入复仇的漩涡,而受到更大的伤害,使自己“重整乾坤”的重任失败。剧本通过对宫廷王室颠倒混乱、腐朽不堪的描述,揭示了封建王朝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新兴的资产阶级尚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未成熟。它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社会的矛盾,突出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二设计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欣赏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三此题意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典型。参考答案: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先进人物还处在弱势,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原因之二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动上的延宕。哈姆莱特在探索社会出路时往往转为寻找摆脱个人精神痛苦的途径,重重的顾虑使他变得犹豫不定。四本题意在训练学生对台词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人物,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课文中可举的例子较多,如哈姆莱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波洛涅斯的台词,都是极为个性化的语言,且都显示了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与生动性。同学们可举几个例子来说,答案不必强求一致。 五这一题主要是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扩充知识积累的同时,培养对剧本的阅读欣赏能力,充分领略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魅力。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学过一点拉丁文、修辞学和文学。后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经商。1587年左右到伦敦谋生,起初在戏院里充当杂役,后来成了演员、编剧和剧团的股东。1613年前后从伦敦告退还乡。莎士比亚一生共创作了两篇叙事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154首十四行诗和37部戏剧。他的作品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英国的社会生活图画,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解放的理想和愿望。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一般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主要创作诗歌、历史剧和喜剧。当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鼎盛时期,英国空前统一、强大,资本主义顺利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结成了暂时的联盟,政治局势比较安定。这时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是可能实现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情绪。他完成了全部诗歌创作,歌颂友谊,抒写爱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想。他写下《亨利六世》、《理查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等9部历史剧,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愿望和爱国思想。他还创作了《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等10部喜剧,赞美忠诚坚贞的友谊和爱情,提倡个性解放和享受现世幸福。写在这一时期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带有喜剧的因素和乐观的气氛。第二时期(1601—1608),主要成就是悲剧。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 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受重重剥削,经常起来暴动。资产阶级与王权的联盟也开始破裂。面对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莎土比亚感到人文主义的理想难以实现。因此,他在这个时期加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写下一系列悲剧,愤怒抗议和猛烈抨击现实的黑暗丑恶(《哈姆莱特》),描写人文主义理想的爱情、友谊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奥赛罗》、《雅典的泰门》),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人。与人之间“宗法的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破灭和个人野心家的邪恶凶残(《李尔王》、《麦克佩斯》)。写在这一时期的喜剧,如《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也笼罩着背信弃义和尔虞我诈的阴影,实际上成了悲喜剧。第三时期(1609—1613),主要作品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三部“传奇剧”。莎士比亚处在理想同现实尖锐对立而又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乌托邦式的幻想来加以调和。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剧本对黑暗的现实虽有所揭露,但都以宽恕和谅解作为主题,人物和背景富有传奇色彩,戏剧矛盾冲突的解决常借助于偶然的机缘巧合。马克思明确提出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致斐·拉萨尔》,1859年4月19日),这是对莎士比亚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虽然大部分根据旧剧本、散文故事、编年史或民间传说改写,但反映的却都是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的现实。特别是他的历史剧,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即“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广阔背景,从而使他的剧作成为广泛、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鲜明图画。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丰富而鲜明的人物性格。他塑造的人物各具个性,互不雷同,主要人物的性格更是十分鲜明突出,如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戏剧情节十分丰富生动。他经常在一出戏里组织几条平行交错的情节线索,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传统分界,将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场面相互穿插,构成波澜起伏的剧情,引人入胜。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吸收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语,有时还独创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脍炙人口。(摘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版)二关于《哈姆莱特》 表现现实的思想——莎士比亚通过哈姆莱特之口谈到过戏剧的目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也就是说,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反映时代,反映现实。莎士比亚的戏剧一般取材于古代或外国的故事,但它表现的却是当代英国的生活和斗争。莎氏让哈姆莱特这个古代的王子去与莎氏同时代的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这个大学在当时是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大学之一。莎氏故意以这种跨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英国的“伊丽莎白盛世”已经过去,不再是“快乐的英国”,而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深深感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悲剧一开始,莎士比亚就向观众展现出丹麦宫廷的混乱局面。老王驾崩不久,新王就与寡嫂结婚;敌军压境,宫廷中却通宵达旦地酗酒取乐。鬼魂揭示出为了王冠亲生兄弟杀死手足的惨剧,把宫廷中尔虞我诈的现状形象地表现出来。社会矛盾激化,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波洛涅斯被哈姆莱特误杀后,他的儿子雷欧提斯从法国赶回丹麦,登高一呼,就号召起大批暴乱群众杀进宫去,其声势之大,正如侍臣向国王报告的:“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哈姆莱特在墓地里与好友说:“凭着上帝发誓,霍拉旭,我觉得这三年来,人人都越变越精明,庄稼汉的脚指头已经挨近朝廷贵人的脚后跟,可以磨破那上面的冻疮了。”指的就是这个现实。因此,哈姆莱特说:“丹麦是一所牢狱。”又说,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牢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所说的丹麦指的正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 人文思想——《哈姆莱特》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睿智和光彩,在该剧中涵纳了不少像哲学家培根《论说文集》中优秀散文的内容,其中包含着论人、论人生、论生死、论友谊、论爱情、论宿命、论命运、论艺术、论读书、论交际等,而这些又都和哈姆莱特的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哈姆莱特成为一个文艺复兴晚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范畴有其共同的内涵。同时,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派别林立的。哈姆莱特那段独白涉及到两种类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类是赞美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肯定人在宇宙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德拉·米朗多拉(1463—1494);一类是揭露和批评人的弱点、缺点的,它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埃康·蒙田(1533—1592)。这两方面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人的认识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们达到了完整意义上的人类自我认识。从哈姆莱特的那段关于“人”的独白中似乎可以听到蒙田与皮科争论的声音。皮科属于文艺复兴中期,他在著名的演说《论人的尊严》(1486)中高度歌颂人的尊严和价值。蒙田属于文艺复兴晚期,他针对皮科的演说写了著名的文章《为雷蒙·塞邦辩护》。他认为人是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由此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呢?”“假如我们连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他强调研究自我,确认自己的本来面目。蒙田和皮科的意见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又是相互补充的。他们的争论属于同一人文主义思想的范畴内,全面地塑造出既伟大又渺小、既高贵又卑贱的“人”的形象。哈姆莱特是与蒙田的思想相近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强调人的卑微和渺小因而主张“认识自我”的思想家。作者通过他既赞颂了人性中“善”的一面,又揭露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哈姆莱特》的艺术风格——《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剧多情节、多线索的结构特征。该剧有三条复仇情节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爱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真诚的友谊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友谊的背叛;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 戏中冲突的展开是以交替的原则而向前发展的。先是哈姆莱特略占上风,接着克劳狄斯作出反应;哈姆莱特挫败奸王刺探,并成功试探国王,国王将他流放国外,并设计杀死他,这又是两方交替占领上风的较量。这种振荡运动的结果常伴随着希望和恐惧的交替,使观众深深地为戏剧情节所吸引。该剧的悲剧冲突是建立在性格冲突之上的,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哈姆莱特嫉恶如仇的高尚品质,使他把替父复仇、重整乾坤当作他生命的整个存在。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性格注定哈姆莱  特走向灭亡。哈姆莱特如果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也许是个快乐王子,而不是忧郁王子,和他叔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等着继位就可以了。正因为他的伟大的本性和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导致了悲剧的结果。《哈姆莱特》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混合,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的语言风格一改前期剧作中的平稳和简易,转向一种更迅猛、更激烈的风格。哈姆菜特的著名独白就表现出淋漓酣畅、气势磅礴的特色,文体也变得高亢激昂,句式结构更加自由,常常出现语序的倒置和省略,使整个戏剧表现出崇高和悲怆chuàng的气氛。(摘自《中外名著解读——哈姆莱特》)三名家论《哈姆莱特》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不当机立断——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哈姆莱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摘自《哈姆莱特》,浙江文艺出版杜1991年12月版)浪漫派批评家——19世纪对哈姆莱特的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派批评家,他们笔下的哈姆莱特也带有十足的浪漫派的气质,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识分子。他们也认识到这些是哈姆莱特的缺点,但对这些缺点,他们是欣赏、共鸣和陶醉,甚至拿哈姆莱特来比附自己,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当然,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的不仅止于浪漫派,而是相当普遍的。19世纪进步的作家、批评家也从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了理性的、理想的、革命的力量,因此认为哈姆莱特和自己志同道合,或者就是自己的化身。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广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E.琼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下意识动机和原因。E.琼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一书中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他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哈姆莱特热衷从事的都是别的事情,而不是复仇。他的理论是:“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做他良心告诉他应该做同时他也有强烈愿望去做的事,那么这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隐蔽的不想去做的理由,这个理由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意识到,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哈姆莱特的情况就是如此。”他指出哈姆莱特总有借口。“一会儿假托自己太怯懦,不能履行这一职责,一会儿他又怀疑鬼魂的真实性,而另一个时候当机会自己来到时,他又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最好等国王牙巳罪的时候把他杀死等等”,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他认为这一情况就是哈姆莱特自己也难以承认的某个深藏的理由,那就是他“在孩子的时候,对他必须和甚至是自己的父亲分享母亲的爱都感到极大的不愉快,把他看作一个敌手,并且暗中希望能把他除掉,以便自己能享受到无可争辩的不受干扰的爱的垄断,而现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却被他的叔父抢去”,在他看到自己渴望去做的事,却被别人做了,夺了这个位置,“这就激起了在他对母亲的爱中取代他父亲的长期压下去的欲望,这一欲望在他潜意识中非常活跃”。琼斯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的罪恶心理阻止他完全谴责他的叔父……事实上,他叔父和他自己个性中埋藏得最深的东西是连为一体的,因此,他杀死叔父,也就不能不是杀死他自己。……只有当他已到最后牺牲时刻,并把自己带到死亡的门前时,他才义无返顾地实践了他的义务,报了父仇,杀死了他的另一个自己——叔父。”他把哈姆莱特分为两个,一个是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个是潜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莱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等待戈多  一、课文悟读初读《等待戈多》,你会觉得它太没“戏”了。你看,剧中人物就是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这两个流浪汉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白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最后,戈多没来,于是他们又在第二天 晚上等待,但第二天戈多仍没来,他们只好继续等待。如果说这也算是戏剧情节的话,情节就这么简单,就这么荒诞!如果说有所悟的话,只能说,剧中写的两个流浪汉卑微、低贱,生活毫无着落,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尊严。但是,当我们联系本剧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就可理解到,作者萨缪尔·贝克特以两个流浪汉为主要人物有深刻的用意。本剧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二战”中骇人听闻的法西斯暴行,原子弹在广岛的爆炸,600万犹太人的被屠杀,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产生根本的怀疑。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仍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Z41,革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大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空虚,对未来失去信心。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力图通过本剧反映这一“社会真实”,弹出“一个时代的失望之音”。如此看来,剧中的两个流浪汉正是被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的缩影”;他们无聊的动作、莫名其妙的梦呓之言,正是人们精神空虚的外化;他们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在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再次赏读作品,就会领悟到,剧作有意打破传统戏剧常规,既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又无情节结构;有意让剧中人物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白和做一些无聊的动作,这恰恰是荒诞派戏剧作家贝克特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的精神危机;这种非理性夸张,再加上舞台、灯光、道具、剧中人物荒诞的外形,使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恐怖更深沉更强烈。难怪,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真实可信,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却只能在等待中死亡的苦闷绝望的心态和惨淡的人生。二、亮点探究1.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弗拉车米尔  他们没揍你?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的何种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对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这两个流浪汉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的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3.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戈多究竟指什么? 探究学习: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白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救世主”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的一种寄托物,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4.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苦苦“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探究学习:两个流浪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永无休止地等待那不能够实现的希望,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展范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三、选题设计1.《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派文学,源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在20世纪世界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试收集相关资料对荒诞派戏剧作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法:(1)应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的社会情况探究“荒诞派戏剧”产生的原因。(2)应理清它产生、发展的过程。(3)应重点探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简述他们的创作情况。(4)在研究具体作家作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荒诞派戏剧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参读书目:(1)《百部世界文学名著赏析》,北京燕山出版社。 (2)《写作知识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3)《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三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4)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荒诞派戏剧是一个反传统的戏剧流派,试研究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研究方法:(1)可重点比较二者在戏剧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人物设置与刻画等方面的不同。作者邮箱:wchenlijuan2005@yahoo.com.cn《哈姆莱特》教学设计作者:林碧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4    更新时间:2007-8-19福建师大文博附中林碧莲贴近文本,贴近学生——关于文学名著导读的思考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4第一单元第4课《哈姆莱特》背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中必修课程部分的“阅读与鉴赏”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为此,我们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从文本出发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义。而现实是文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的考验而流传至今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必然导致阅读的难度,我们的学生面对文学经典名著时难免有一种畏惧的心理,特别是其中的长篇大作,更让学生感觉到文本阅读费时费精力;同时文学经典名著在流传的过程中历经历代大家的解读,因此经典的背后是极其强势的解读言论,这些言论对学生有着很强的震慑力。于是很多学生放弃了对文本的细致阅读,。而选择了对强势的解读言论的认同,努力在文本与评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这样的阅读既背离了文本,更远离的学生自己的心灵,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发展的要求相违背。问题的提出2007年5月9日上午,在高一(3)(4)班上《哈姆莱特》,这是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一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话剧的学习任务是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重点:品味哈姆莱特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学难点:把握戏剧的复杂的矛盾冲突,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预习作业:利用“五·一”假期阅读《哈姆莱特》全剧,写了一篇关于哈姆莱特的人物评论。教学过程:自读课,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评论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教师引导小结。在课前检查预习作业时,发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中没有自己的体会,多是借鉴来的有关哈姆莱特性格的经典评价,如“为了正义而复仇的王子”、“人文主义的英雄”、“思考者”、“忧郁王子”“敏于思考而懦于行动的人”等等。这些结论显然超越了学生可能的阅读高度。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观点如出一辙,没有个性,无须交流;而当我质疑他们的观点时,他们无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可靠的细节依据——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认真阅读作品,只是了解了故事情节;学生没有解读作品的信心和能力,只好借别人的言论来应付作业,而当他们看了那些经典评论后,越发丧失信心,彻底臣服于这些言论,最终造成强势的解读言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颠覆。主题的确定经过思考,我认识到教师在指导高一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时,需要细致地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亲近文本,亲近自己的心灵,尊重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正确看待别人的解读言论,避免阅读个性被强势的解读言论所扼杀。问题的解决认真阅读《哈姆莱特》后,我决定修改教学设计,2007年5月11日重上这堂课,引导学生贴近文本,贴近自己来阅读。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教学重点:品味哈姆莱特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学难点: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都可以对哈姆莱特提出自己的理解,但“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每一种理解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聆听哈姆莱特的心声,理解哈姆莱特的行为,感受哈姆莱特的形象。二、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哈姆莱特的对白片断(出自“上译经典”台词忠实于原文,人物表现到位),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体会人物语言,思考问题:·片断:哈姆莱特得知母亲再婚后的独白——问题1、哈姆莱特在这一场变故中失去了什么?他此时会是什么样心情,他不断强调“还不到一个月”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他想到“自杀”这个词意味着什么?·片断:哈姆莱特见到父亲亡魂后的独白——问题2、哈姆莱特此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片断:哈姆莱特装疯后,叔父利用莪菲利亚来试探他,孤立无援的他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问题3、哪些语句是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痛苦?是什么让他又一次思考“生存与死亡”的问题?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片断:叔叔忏悔时他关于“杀与不杀”的思考——问题4、哈姆莱特放弃此时复仇是因为懦弱吗?·片断:哈姆莱特在母亲房里误杀大臣波洛涅斯并指责母亲的片断——问题5、哈姆莱特为什么杀波洛涅斯,他是个拖延行动的人吗?哈姆莱特对母亲是什么感情?·片断:比剑(高潮及结局,也是课文内容)——问题6、哈姆莱特接受比剑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弱点?他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这一结局哈姆莱特能否避免?三、讨论交流,回答以上问题。要求:(1)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人物的心,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2)在语境中理解人物的语言,从哈姆莱特的身份、地位的变化中去体会语言的涵义。(3)将思考得出的结论和你所借鉴的评论进行对比,看哪些观点一致那些观点不一致,为什么?(这个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白阅读原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重要的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而不是结论。)四、将讨论中形成的对哈姆莱特的评价整理成文,要求观点清晰明确,言之有据,论据充分。主要观点如下:哈姆莱特无非就是一个不幸的青年,陷入了命运的陷阱。 哈姆莱特是个善良的人,有应付问题的心机却无复仇的计划,他注定要失败。哈姆莱特的忧郁的性格是他的致命弱点。哈姆莱特曾经的优越决定他的懦弱,他是一朵温室里的花。哈姆莱特长于思考,但绝非懦弱。哈姆莱特是一介书生,绝非英雄。哈姆莱特是一个迷信命运的人,这让他难有作为。教学反思:经过对戏剧的鉴赏,对语言的品味以及交流讨论,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人物性格的评价,或许有些失之偏颇甚至肤浅,但在阐述的过程中大都理直气壮且言之有据。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个性有别,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的深度和褒贬也就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千文一面,而是各有千秋,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摆脱了强势的解读言论对他们个性的颠覆。但由于课堂上老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难免会带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来,所以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的独立阅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对经典名著的导读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参照文学评论来理解作品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高一的学生,更需要具体实在的引导,在学生通读作品,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等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精华部分尤其是精彩细节进行细读鉴赏,有利于学生贴近文本感受体会。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解读经典的自信。哪怕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或全面,但学生只有拥有了自我,理解能力才有成长的空间,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培养其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的目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