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哈姆莱特》ppt课件

ID:1161977

大小:1.78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哈姆莱特 中外名家对《哈姆莱特》评论名言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恩格斯)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屠格涅夫)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英国有句谚语:“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虽然这话有浓厚的殖民色彩,但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国谚语莎士比亚故里 感知作者1564年4月23日出生,默默无闻。1616年4月23日去世,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他的剧本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生日的那天,每年都有许多国家在上演他的剧本纪念他。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大师。 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雕塑 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伦敦前生活的地方 莎士比亚出生的房子的正门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一。这些都说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 代表作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全集精装本插图 文艺复兴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特点的反封建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思想体系是人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其思想基础为人性论:肯定人的价值,赞美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推崇知识,主张平等。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水平的就是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除此以为还有但丁、薄伽丘、塞万提斯等一大批文学巨匠。背景知识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是西方哲学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包含三个元素:人性,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理性,以科学的意义来说,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够思考真理,追求真理;超越性,以宗教的意义来说,人是有灵魂的,可以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在他们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作品简介《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的情节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留学德国时,从老国王的鬼魂那里,得知了叔父克劳狄斯阴谋毒死了他的父亲,骗娶了王后,篡夺了王位的罪行;他回国后,老国王的鬼魂显灵,嘱其复仇。为了拯救国家并为父报仇,遂决心担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于是哈姆莱特装疯卖傻,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说的话是否真实。 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亚因父亲死、爱人远离而疯癫,坠河而死。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克劳狄斯暗中备下毒酒毒剑。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哈姆莱特又用毒剑刺中克劳狄斯,王后也因误饮毒酒身亡,四人同归于尽。哈姆莱特临死前,嘱咐好友霍拉旭将真相告知世人。 课文节选的是《哈姆莱特》中的两场戏,按情节结构,课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心怀鬼胎、惊疑不定的国王与侍臣商量如何探察哈姆莱特疯狂的原因。第二部分写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以及奥菲利亚被狡猾的国王和父亲利用,前来试探装疯卖傻的哈姆莱特。第三部分写国王与波洛涅斯试探哈姆莱特后密谋除掉他。第四部分写王后试图劝诫哈姆莱特,反遭哈姆莱特痛斥。 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确哈姆莱特的性格,并思考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品味文学大师的语言特色。出场人物:哈姆莱特:王子国王:克劳狄斯,杀害哈姆莱特父亲的凶手,老国王的弟弟,王位篡夺者。王后:乔特鲁德,哈姆莱特的母亲,此时已嫁给新国王。波洛涅斯:哈姆莱特未来的岳父,新国王的帮凶。奥菲利亚:哈姆莱特的恋人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曾是哈姆莱特的好友,现在成了国王的密探。鬼魂:哈姆莱特的父亲 人物性格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在世界戏剧人物画廊中有“忧郁王子”之称,可是,他起初却是一个“快乐的王子”。“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物性格:忧郁犹豫 这说明哈姆莱特曾经是一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思想,使它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便是理想与爱的结合,这样的世界自然是“美好的花园”。然而,剧本一开始,世界便已“颠倒混乱”,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精神颓唐,痛苦和忧虑使他变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可见,梦幻破灭的哈姆莱特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 哈姆莱特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哈姆莱特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也看到了自己的心灵同样是黑暗的。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报仇、“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斗争对象就不只是一个克罗迪斯,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人。而完全消除人身上的恶,也就否定了人的现实存在,那么“重整乾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人生也是没有结果的虚无。既然人生无异议,哈姆莱特又觉得不如“早早脱身离去”,他想到了自杀。然而,想到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界,而且灵魂也得不到安宁,这又使他心头升腾起对死亡的恐惧。于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声音,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 总结:造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两方面:一、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统治集团及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亲情的背离,朋友的背叛,爱情的无望,险恶的环境导致了哈姆莱特性格上的忧郁,行为上的延宕。反映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还处于弱势,推翻封建大厦的时机尚未成熟,揭示了萌芽时期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二、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僭王,而是要负责起重振乾坤的责任,因而感到力不从心。 朗读并体会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理解哈姆莱特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这段独白是整个悲剧的核心,极富哲理性,展示了哈姆莱特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生存,要“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剑”,毁灭则要容易得多,然而,具有思想家气质的哈姆莱特一直深深思索人的生存的意义:倘若如宗教所言灵魂不死呢?那么毁灭以后,活着时的诸多苦难不依旧存在、依旧要“忍受”吗?更重要的是,如果选择毁灭自己的生命,怎能担当起消灭世间不义、重建乾坤的责任?所以他选择了活着,表现出他的人文主义者的胸襟。对这个悲剧的创作,也表现了作者本人作为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深度。 品味语言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课文中的对白、独白、旁白交相辉映,铺陈排比、比拟、隐喻,精彩纷呈;诗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包含哲理,激情澎湃,极具感染力。 “《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光辉的钻石。”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所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经受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最悲惨的命运,这一切不只是他个人的不幸,而是不合理的社会造成他不合理的人生。于是他决心“重整乾坤”,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家庭、爱情随之毁灭。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与邪恶黑暗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对人类生活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概括。全文总结 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