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思想作者:古墓魂http://article.hongxiu.com西方文学史上,莎士比亚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可以这样说,没有莎士比亚,西方文学将会重新书写。莎士比亚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精神的依恃,被当作解读西方基本文化命题的精神源泉。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显示了他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就悲剧冲突而言,莎士比亚所结构的冲突是真正的悲剧性冲突,即内部蕴藏着必然性的冲突,它既显示为外部的、人物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又更主要地是人物自我的、内心的尖锐的冲突。他剧中的人物不仅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而且极具个性特征,体现了人性各层面的矛盾对立和统一,展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其中悲剧创作尤为突出。人文主义原则虽然遭到现实的挫折,但莎士比亚始终未能放弃,一直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只是把人类前途寄托在道德改善上而无力变革现实,因此,往往使自己陷入无法解决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这样的心理矛盾产生了莎士比亚的抑郁愤懑的悲剧创作。一莎士比亚善于建构真正的悲剧冲突和悲剧结局。悲剧性冲突不同于通常的社会冲突。悲剧冲突以尖锐性著称。它不可避免、不容退让。悲剧冲突的双方或几方,都以消灭掉、否定掉对方的生命、思想、意志的存在为目的,因此,悲剧冲突是尖锐的残酷的。莎士比亚在悲剧美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开拓之处在于:他所营造的悲剧冲突大多数是以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为基础,重在表现悲剧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换句话说,就是在充分地营造了外部冲突的基础上,更加刻意地渲染人物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分裂状态。布拉德雷指出:“事实上,差不多所有莎士比亚悲剧的情况都多多少少是这个样子。有人物之间或集团之间的外部冲突,也有主人公灵魂中的各种力量的冲突。……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凡是描写主人公以完整的灵魂来对抗敌对力量的这一类悲剧,并不是莎士比亚类型的悲剧。” 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同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是明确的,也就是外部的。但是,莎士比亚更精心刻画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冲突:他对母亲的态度就是一种矛盾的情感状态,母亲既是母亲,又可能是杀父仇人的同谋;鬼魂可能是父亲灵魂的显现,也可能是魔鬼乔装的形象;奥菲利娅是爱人,同时又是仇敌近臣的女儿;自己无心于权力的争夺,但又不得不承担揭露阴谋和扭转乾坤的责任。这种内心分裂的、矛盾的情感,使他认识到自己身处险恶的环境中,在待人处事时,一旦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真情态度都可能导致错误和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他只有装疯。因为只有在疯癫状态的掩护下,他才有可能在处事待人时做到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既窥测人心了解实情,又能掩护和保存自己。布拉德雷说:莎士比亚的“悲剧的中心可以说是在于由性格产生的行动,同样真实地也可以说是在于行动产生性格。莎士比亚的主要兴趣就在这里。”文艺复兴时代由于对人的重新发现,戏剧由古希腊时代的命运悲剧一变而成为性格悲剧。如果说命运悲剧体现的是人与强大异己力量的斗争,那么性格悲剧就是表现人性不同层面的消长,而莎士比亚正是用他的人物展示了人格的这种层次性与矛盾性。在父王鬼魂的激励下,他决心对奸王复仇。然而他却放弃了唯一一次绝好的向他的叔叔——奸王克劳狄斯复仇的机会。他给自己的理由看上去似乎很充分:“
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这段话从表面来看,是要另选良机,使克劳狄斯死得难看,而此时杀他,反让他升入天国。这样的解释使他心安理得地放弃或说推迟了“杀死”克劳狄斯这个行动。但是他行动的延宕不仅有伦理的和宗教的原因,还有更深刻的心理原因,甚至深入到潜意识层面。死亡的血腥刺激会逐渐产生一些禁忌以避免同类相残。杀人在道德上被视为恶行,会被群体所遗弃,所以克劳狄斯才成为反面角色。因此,哈姆雷特虽然有充分的理由发泄这种攻击冲动,但他所受到的教育仍然使他在真正的杀戮行为前却步。不能果断地亲手杀死奸王替父报仇,其实是源于哈姆雷特潜意识中的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这造成了他的自我在现实中表现为复仇行为的延宕和性格上的优柔寡断。因此,他更像一个思想家而不是行动家,他优柔寡断的性格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莎士比亚创造性地将悲剧冲突从激烈的外部形式的冲突发展为个人内心的冲突与分裂的形式,这种“向内转”的悲剧形式就是他对悲剧美学的巨大的贡献。他对人性的关注和对人性内在心理的开拓与发掘是受惠于文艺复兴思潮中对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推崇与赞美的时代风气。 正是由于莎士比亚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体察,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圆形人物”,他笔下的英雄人物都不是高大全,他们都有致命的性格缺陷,而反面人物也有各自的困惑与辛酸,人因之不能再被简单地划分为好和坏、正与邪,人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之获得全景式展开。从此,悲剧创作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而且更关注人的悲剧心理和性格,乃至于有“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也才有“性格悲剧”概念的出现。莎士比亚对复杂的人物内心的挖掘影响了19世纪的文学创作。我们在斯汤达的《红与黑》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作品中明显看到莎士比亚的深刻影响。二莎士比亚的悲剧大都是写人文主义的理想与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悲剧矛盾更多地表现为主人公内心的斗争。人物性格具有发展的特点,它是在与外界和内心的斗争中,随着剧情的复杂进展而被揭示出来的。情节的安排、悲剧气氛的渲染、语言风格的变化,都紧扣着主题。这些特点,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表现得颇为突出。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是莎士比亚笔下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对世界和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智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神!”他欣赏人的美德和才干,为人民所爱戴,他的性格是快乐的。在哈姆雷特和黑暗现实斗争的过程中,他的性格随之发展。原本在他的心目中,老哈姆雷特是人类完美人格的化身,他父母的关系是人类和谐亲密的典范,眼前父死母嫁的现实,使他的美好理想遭到幻灭。哈姆雷特难以理解这样的现实,变得十分忧郁。鬼魂出现后,他找到了罪恶的根源,立志复仇,但同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巨大的悲痛日夜折磨着他,因此他的疯癫并不是完全佯装的,很大成分上是内心痛苦的宣泄。鬼魂再度出现敦促他复仇。国王也行动起来,布置了借刀杀人的阴谋。尽管哈姆雷特力求周密,但事态发展并不任由他延宕下去。最后他被迫行动起来,抱着宿命的想法,任凭命运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因此,哈姆雷特的死,带有很大的必然性。《哈姆雷特》这部悲剧,正是从“人性的深度落笔,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毁灭描写得极为生动”
,深刻地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思想的致命弱点。哈姆雷特有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他看到了封建社会衰亡、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转折中的种种社会矛盾,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带来的罪恶与污秽。他不仅痛恨这些罪恶,而且满怀信心地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他却把社会斗争归结在抽象的善恶与好坏的道德问题上,他的理想因此只能成为抽象的愿望,在残酷的社会罪恶面前只能是软弱无力的,毫无作为。人文主义强调思想的力量,注重道德改善而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尽管哈姆雷特为人民所爱戴,尽管人民已经起来反抗暴君,但他仍只想用自己个人的力量去消灭压迫。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处在孤立无援的处境中,造成他不可解决的内心矛盾和悲剧结局。正因如此,也才真正达到恩格斯提出的悲剧境界,即写出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莎士比亚创作的其他悲剧,也大都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人文主义原则虽然遭到了现实的挫折,但莎士比亚始终未予放弃,一直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他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对封建衰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渡时期的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析和描绘,并给予了痛切的批判,间接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反对暴力,主张人道,但又把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与罪恶,仅仅归结为抽象的善与恶的道德问题上,并对道德改善寄予幻想。因此,莎士比亚使自己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这样的心理矛盾产生了他的抑郁愤懑的悲剧创作,他所写的悲剧,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自身的悲剧。----------------------------------------------------------------------------------------------------------------------大写的人——浅评《哈姆莱特》作者:马明毅枝江市实验中学前苏联莎学家阿尼克斯特在他的专著《莎士比亚的创作》中曾说:“哈姆莱特挑着理性的灯笼在寻找大写的人。”而别林斯基则说:“哈姆莱特!……您懂得这个字眼的意义吗?它伟大而又深刻:这是人生,这是人,这是您,这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在那崇高的或是可笑的、但总是可悯的悲伤的意义上……”。这两位评论家都是从和人生的意义上来论述《哈姆莱特》的,可见在这部作品中,包含了关于人与人生的丰富内容。(一)复仇悲剧与人生悲剧。如果了解莎翁的创作概况,你会发现莎翁的多数剧本都不是取材于他当代的生活,而是取材于历史、传说,或者是他人的作品,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抄袭,而是对那些现成的题材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来了个“旧瓶装新酒”,在旧的题材中灌注进了高扬人性、崇尚理性的精神,展示了处于上升时期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所进行的殊死搏斗,同时也对人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莎翁的《哈姆莱特》就是一部经典的代表作。这本书在表面情节上与历史的传说并没有多大区别,讲的还是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充满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剧中人霍拉旭所说:“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修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曲折选宕的情节,紧紧围绕着复仇而展开。哈姆莱特从德国的威登堡匆匆赶回国内,是来参加他父亲的葬礼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赶上父亲的葬礼,却目睹了母亲与叔叔克劳迪斯的婚礼,这已使哈姆莱特疑窦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宫城堡的露台上与父亲的亡魂相见,亡魂哀诉,这桩暴行是哈姆莱特的叔叔所为,并要他为父报仇。至此,他开始了艰难的复仇历程,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最终,向克劳迪斯发出了复仇之剑。莎翁用他特有的手法,使生活在中世纪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思想——
人文主义,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人们,作者并不拘泥于中世纪丹麦的历史,而是要表现文艺复兴时代的现实斗争;克劳迪斯也不再仅仅是谋权篡位的奸王,而是与新兴资产阶级对立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作者对冲突双方的重新定位,使作品突出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尖锐激烈的阶级冲突,也使后人从哈姆莱特的失败中总结出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两大阶级之间的冲突是作品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作者从哲理的高度表现了在这场斗争中生与死、善与恶、人的坚强与软弱、理性正义与疯狂邪恶之间的斗争,从而把中世纪的复仇悲剧演绎成了新时代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二)艰难的思想跋涉者。剧中的哈姆莱特一上场就是一个忧郁王子,因为他已经遭逢了父死母嫁的变故,在这样的打击面前,他不可能再有好心情。但是,从他此后的言谈话语中,我们又可窥见他在此之前的思想状态,他所信奉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他曾是一个乐观向上、无忧无虑的青年。对于他来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相信美好的理想。而最重要的,首先,是相信人!所以他对“人”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如此赞叹人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来自他对父亲和对父母之间恩爱的崇拜。他曾这样对他的母亲讲到他的父亲:“你看这一个形象是多么高雅优美:太阳神的卷发,天神的前额,像战神一样威风凛凛的眼睛,像降落在高吻穹苍的神使一样矫健的姿态;这是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界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而父亲对母亲也百般宠爱,“简直不允许天风吹痛她的脸蛋”。正是对人的美好的看法,使得他追随父亲,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完美的人。他多才多艺,品德高尚,以至奥菲莉娅她赞美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百、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追求爱情。他爱奥菲莉娅就像他的父亲对待母亲一样,他写给奥菲莉娅的信中说道: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在墓地,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发生争执时,哈姆莱特说:“我爱奥菲莉娅!四万个弟兄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都怀着美好理想的王子,却面临着生活的无情打击,尤其这打击是来自他的亲人,就更使他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对他原来赞若神明的“人”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不能相信谋杀自己父亲的会是自己的亲叔叔,而且也不能理解当初那么恩爱的双亲,一旦父亲死去,母亲竟会投进一个杀人凶手的怀中。他不能容忍这种背叛行为,把她称作“好毒辣的女人”!单独面对母亲时,他总是极力用言语刺痛她,想让她有所悔悟。他感叹道:“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他一声沉重的感叹已经不再是只对他的母亲,而是对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人,可见他的绝望和苦痛。从他的叔叔和母亲身上,他看到他理想中的“人”已经变得不成样子了,但是,现实比他想象得还要残酷得多。当他用充满忧郁的眼光再去看眼前的世界时,人性的卑劣和软弱简直让他目不忍睹,然而这又是他所无法回避的。他看到御前大臣波洛涅斯对克劳迪斯一味地奉迎;他所深爱的奥菲莉娅无意中成了敌人试探自己的工具;夕日的同窗也卖身求荣,充当了奸王的走狗。他更看到,“丹麦是一所牢狱”,世界也是“一所很大的监狱,里面有许多监房、囚室、地牢;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这不能不使他心生绝望,他说,人世是一座荒废的花园,其中生长着“芜秽的蔓草”;大地是“一座荒凉的山呷”;天空是“
一大堆结聚在一起的乌烟瘴气”;而人也只不过是“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艺儿”。在这种情况下,哈姆莱特的理想破灭了,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愿那永生的真神并没有制订严禁自杀的法律”,“但愿我也能够向我的生命告别”,“碎了吧,我的心!”他怀疑人文主义的理想还能否实现,他的思想陷入了危机当中。阿尼克斯特说:“我们感兴趣的并非丹麦王宫里在发生什么事,而是哈姆莱特的心里在想什么。”“《哈姆莱特》最突出的特色是具有无比丰富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代表首先是哈姆莱特本人。……莎翁完成了一项无比困难的艺术任务——塑造了一个思想家的形象。”忧郁的王子,在危机关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在他的思索中,闪烁出了思想家的光辉。他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正逐渐丰满起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驱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考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把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人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这段著名的独白表面上是谈生与死的,但实际上是思考,在深重的人生灾难面前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忍受顺从还是反抗斗争的问题。他所谈到的人生苦难,也不再是一个王子的苦难。此时,他。个人的苦难已经无足轻重了,经过一系列的灾变,他的心胸已经大为开阔,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广大民众的苦难,以及如何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在他的思想中,自杀的念头已经消失,行动的意念已经形成。别林斯基说:“哈姆莱特已经并不软弱,他的斗争已经结束;他已经不是要努力决定什么,而是事实上已经决定了。因此,他已经没有愤怒,没有对自己的内心分裂,剩下的只有悲伤,但是在这悲伤里面可以看到平静,这是一种新的更好的平静的征兆。但他仍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感叹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时,作为思想家形象的哈姆莱特已经完成,而作者所要塑造的大写的人的形象也是到此才完全矗立起来的。读者应该看到的是,经历灾难洗礼之前的王子是一个可爱但十分幼稚的王子,他对人生的看法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而经过艰苦的思想跋涉之后,他才变得成熟起来,他的眼光尽管是忧郁的,但却看到了人生的真实和苦难,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选择重整乾坤、搏击奋进的道路,这,正是这个形象的闪光之处。
(三)思想家与斗士。历代评论家都有关于哈姆莱特长于思考而短于行动的议论,甚至歌德也认为哈姆莱特缺乏行动的能力。忧郁的王子,以大段的内心独白向观众展示他的精神世界,他似乎陷入了重重思虑之中,以至在有机会除掉克劳迪斯的时候,他也在思前想后,未能采取果断的行动,因此,有人认为他犹豫不决,错过了除掉敌人的机会,是行动上的延宕,“延宕”问题因此成了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实际上,在他深入思考的同时,他也并未失去行动的能力,阿尼克斯特认为:“哈姆莱特不仅长于思考,但也不短于行动,而且他是全剧中最积极主动的行动者。”他还引用别林斯基的话说:“从天性上来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的愤怒的讥刺,他的一刹那的感情发作,他和母亲谈话时的充满热情的议论,对叔父傲慢的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这一切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在他对生与死的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之前,他已经在行动。首先是装疯。一般人认为,王子装疯是为了麻痹对方,实则不然,他装疯主要是为了惊醒对方,使对方自己露出马脚。他表面上疯言疯语,实则话中带刺,句句都刺向对方的痛处。其次是授意戏子们演出《贡扎古之死》,并特意在其中加进一段台词。这出戏的演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克劳迪斯半途而退。最后,他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一切都说明哈姆莱特自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行动,但问题的焦点是,当克劳迪斯对天祈祷时,哈姆莱特本来有机会除掉他,但他却欲刺又止,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有人就此指责哈姆莱特犹豫不决,但这些人并没有充分注意到哈姆莱特这样做的思想动机,应该说,莎翁正是通过这一情节,将哈姆莱特长于思考又不短于行动的特点突出了出来。因为像哈姆莱特这样具有思想家特质的人物,是不会简单从事的,他了解简单任务的全部复杂性。在一般人看来,他的任务很明确,就是为父报仇,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哈姆莱特不单单要为父报仇,他的每一步行动都要服从于“重整乾坤”的大业。这就使得他不屑于采取敌人所曾用的暗杀手段,而要在光明正大的场合,在众人都明了克劳迪斯的邪恶的时候,把他作为一种势力,而不仅仅是作一个恶人铲除。如果采用暗杀的手段,哈姆莱特的斗争便失去了意义。哈姆莱特崇高的思想与经过深思熟虑的行动的统一,正是他作为思想家形象的显著特征。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总之,《哈姆莱特》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几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哈姆莱特》的探究,也没有人能够穷尽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不同时代的人都从中获得过分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我们完全可以用本。琼生评价莎翁的话来评价这部作品:“它不属于一个时代,而高于所有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