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1.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ID:1162043

大小:4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李尔王的故事不一定是史实,像莎士比亚的那种讲法,也不一定令人信服,李尔王一上场,就开始分家产,似乎很随意,三个女儿的表现,也像是三个符号,没有太多的性格基础,各自代表着人性中的“虚情”“阿谀”和“耿直”。但是,莎士比亚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牵强,他想着意表现的是人性中的永恒存在的缺点。哈姆雷特遭遇悲剧,不是个人的缺陷或罪恶,是外界嫁于他身上的。李尔王则是自寻悲剧、自找灾难。人生似乎有几大恒常不变的很“庸俗”的法则:权力只能争不能放,财产只能守不能散,说实话不如说好话,亲骨肉争财成仇人,……这种法则和人类那些关于“善良”“亲情”“爱”“诚实”“淡泊名利”等等优美的法则形成一种非常鲜明的对比。李尔王的悲剧就在于他忘记了这些两面的教训。当不孝的女儿把他拒之城外,抛弃荒野的时候他又一百八十度的诅咒世界的“无情”。莎士比亚用最恶毒的言语表现李尔王的诅咒,莎士比亚发挥语言天赋,把这些诅咒写成一篇篇华丽的宣言。剧情:一生英明的不列颠老王,晚年却做了一件糊涂事,要把自己的疆土全部分给自己的三个女儿,然后自己退休。更糊涂的是,他是按女儿对自己的敬爱程度来分割疆土的大小和好坏。尤其糊涂的是,女儿敬爱父亲的程度,全靠女儿嘴上的说词来判断。结果,老王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失去了支配任何一件小事的权利,错误地把两个口是心非的女儿当成孝女,把真正喜爱他的小女儿当成忤逆,剥夺了这个小女的继承权。最后,他被两个孝女赶出来家门,流落荒野,发疯而死。该作品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围绕李尔王及三个女儿进行;第二条线索围绕葛罗斯特伯爵及两个儿子进行。李尔和葛罗斯特都是先昏后明,先恶后善,先富后贫,先福后苦;而李尔的三个女儿和葛罗斯特的两个儿子都真假有别,善恶显见,或前后不一,或始终如一。当名存实亡的李尔王不过是李尔的时候,当伯爵不过是凄惨难民的时候,他们自己才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恢复了人的良知,也就在这样的时候才能看出他们周围人的本来面目,看出周围人的原形。这个老王叫李尔,这个故事就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李尔王》的素材.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特伯爵不事暴政、弃暗投明以示忠贞不二,不折节操,因此惨遭挖眼酷刑,饱受流放自然的落泊颠沛,甚至求死不得求生无望;他虽认识到自己的轻信之罪,终因得知被迫害的儿子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困苦无援的自己,又得到了真相后,由于承受不了悲喜交集之情的重荷而逝。这似乎是自咎之因所致,但似乎也属善无善终之例。这与李尔王不察善恶不分真假而导致无处安身,浪迹荒野,与乞丐为伍,最后在悔恨的刺痛中,在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中,在失去所爱而无法承受的悲哀中结束他八十岁的生命相比,二者都令人同情,促人思索,可见官场的邪恶,可知人心的险恶了。世事无常至于使悲喜在瞬间交替,而命运无常至于使乞丐与国王一夜之间换位。恩将仇报,认敌为友,美貌黑心,丑相热肠,魔性假语,佛性真言,这就是人类的智愚善恶,这就是生物的弱肉强食,这就是宇宙的相生相克。苍苍者天,茫茫者地,轮回之中,皆循真理。善报者恶尽,恶报者善哉。今世前因,后世今果。得等于失,善同于恶。迷于五行中,醒于三界外。苍苍者生,茫茫者命,存亡谁握,贵贱何别,人物非异!“李尔王的诅咒:”当两个女儿公然剥夺老父亲的伺从卫队,公然拒绝老父亲生活在自己的城堡的时候,莎士比亚在这种具体情境中自然引出对女儿的愤怒:“天啊,要是你爱老人,要是凭着你统治人间的仁爱,那么不要漠然无动于衷,降下你的愤怒来,帮我申雪我的怨恨吧!”“但愿上天蓄积的愤怒一起降在她的无情无义的头上!但愿恶风吹打她腹中的胎儿,让它生下来就是个瘸子!”“迅疾的闪电啊,把你的眩目的火焰,射进她的傲慢的眼睛里去吧!在烈日的薰灼下蒸发起来的沼地的瘴气啊,损坏她的美貌,毁灭她的骄傲吧!”李尔是有理由愤怒、有资格发出这样凶狠毒咒的,因为刚刚两个星期之前,李尔王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了两个“孝女”,两个“孝女”就是在驱逐老父亲时还是信誓旦旦地说敬父亲、爱父亲,这样的虚伪和无情,如此快速的忘恩负义,应该诅咒。但是,女儿的虚情假意和忤逆不孝,为什么会成功,老李尔为什么会落到如此下场,这不能不说是由于他的糊涂。一生英明的他,竟然在老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可以依靠的物质“力量”,而只想靠“亲情”来养老。更糊涂的是,他要根据三个女儿对自己的情感“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表态”来分封土地,本来三个女儿三分天下,只因小女儿说了实话,而没有像两个姐姐那样满嘴阿谀,李尔王便剥夺了小女的继承权。于是,李尔王的诅咒便有了另外的内容:“女儿,你是我的肉、我的血,或者还不如说是我身上的一个恶瘤,是我的腐败的血液里的一个疖子、一个瘀块、一个肿毒的疔疮”。“当雨点淋湿了我,风吹得我牙齿打颤,当雷声不肯听我的话平静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了她们,嗅出了她们。算了,她们不是口信如一的人;她们把我恭维得天花乱坠。”在这些诅咒里,李尔王已经捎带上自己。李尔王的错误在于他的糊涂,在于他的刚愎自用,在于他的专横傲慢,在于他的自以为是,因此不辨忠奸。不过莎士比亚没有仅仅停留在剧情里面,让李尔王诅咒女儿、诅咒自己,他还借李尔王的嘴,在荒野的狂风暴雨里诅咒了整个世界:“吹吧,风啊!胀破了你的脸颊,猛烈地吹吧!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吧,浸没了我们的尖塔,淹沉了屋顶上的风标吧!你,思想一样迅速的硫磺的电火,劈碎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了我的白发的头颅吧!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了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遗留在世上。”随后,莎士比亚又大段大段地抒发了对人类虚伪恶德的批判:“一个人就是没有眼睛,也可以看见这世界的丑恶。你没有看见那法官怎样痛骂那个卑贱的偷儿吗?我告诉你,让他们两人换了地位,谁还认得出哪个是法官,哪个是偷儿?一条得势的狗也可以让人惟命是从。你这可恶的教吏,停住你的残忍的手!为什么你要鞭打那个妓女?向你自己的背上着力抽下去吧;你自己心里和她犯奸淫,却因为她跟人家犯奸淫而鞭打她。那放高利贷的家伙却把那骗子判了死刑。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切。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我说,没有一个人……”至此,李尔王的诅咒已经发展到对整个人类的否定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有的时候很不讲究“分寸”,常常借主人公的嘴随意挥洒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所以他的台词往往脱离剧情生发开去,形成他对人性总评价。亚里士多德的情节论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文学的贡献功不可没。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他的《诗学》。在这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部作品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对悲剧进行了系统、详尽、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其悲剧效果的强弱要依赖情节的产生和发展。《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力作之一,这个悲剧故事至今读来仍让人潸然泪下。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对《诗学》的情节论进行了应用和发展,使《李尔王》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悲剧的结构方面,莎士比亚独具匠心,多层次、多线索地展开情节,使剧情紧张生动,扣人心弦。《李尔王》典型地反映出情节多样化对增加该剧悲剧色彩和感染力度的伟大作用。剧中两条平行线索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对表达主题思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李尔王》沿用《诗学》理论的背景莎士比亚生活在英国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当时戏剧是其最辉煌的文化成就。戏剧中双情节的布局已出现并被广泛采用。大卫·拜文托曾指出,“双情节的出现主要是满足主题和人物多样性的需要,把具有戏剧性的多个人物和行为糅合在一起。”1当时的剧作家把这种双情节结构用于各种各样的戏剧形式:历史剧、家庭剧、喜剧和悲剧。有的剧作家在其戏剧中用双情节结构反映一个主题而彼此又相互独立。比如:海伍德的《如果你不了解我就谁也不了解》,还有许多剧作家使用双情节结构不仅仅是使故事更加丰富多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双情节中并列的场景、行为和语言,让观众对其进行比较、联系,从而使主题的意义更加深刻。这种形式的戏剧经常出现在当时马尔森、查布曼和米德尔顿的笔下。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应运而生。《李尔王》的成功除了双情节的使用之外还包含了莎士比亚对悲剧更为深刻的理解。文艺复兴后期,英国许多不同的思想同时形成、出现。大卫·马格里斯曾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是兼容并蓄的”。2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曾失传几个世纪后于文艺复兴时期重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广泛采用亚里士多德的方法研究悲剧。”3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既采用了当时广为采用的双情节结构,又把《诗学》的情节论用于这种结构。这样,《李尔王》的内涵更为深刻,意义更为深远。作品是时代的产物。莎士比亚的作品没有脱离他所处的时代。《李尔王》既是那个时代文艺思想的体现,又是当时戏剧创作的最高体现。2.突变和发现论与《李尔王》的情节发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情节是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5。他同时指出突变和发现是情节的两个要素。突变指“行动转向相反的方面”6;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戚关系或仇敌关系。”7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同时指出最好的悲剧应该是“突变和发现同时出现。”古希腊著名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报信人安慰俄狄浦斯的时候,也就是他“发现”事情真相的时候,与这种“发现”相伴而生的结果就是整个情节的“突变”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情节安排,亚里士多德极为推崇。我们在亚氏悲剧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李尔王》,会发现莎士比亚在情节的安排上既遵循了《诗学》的情节论又对其进行了发展。《李尔王》不朽的艺术魅力也随之产生。李尔王》的主线和辅线都包括了悲剧情节的两个要素:突变和发现。主线中的突变在第一幕第一景中出现,那就是李尔王在宫廷上愚蠢昏聩的“爱心测试”。在三个女儿之间瓜分他的土地和权力是主线中整个事件的转折点,莎士比亚用“地图”作为“突变”的象征。李尔王对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瑞根邪恶本性的认识并没有与事件的突变同时出现,主线的“发现”一直到第三幕才出现。李尔王的彻底醒悟是在其经历了诸多精神上和肉体上痛苦和折磨后才得以实现。辅线中的“突变和发现”与主线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它的“突变”出现在第一幕中,爱德蒙伪造的信件是辅线“突变”的象征。他的父亲格劳斯特受他的蒙骗,对他的亲生儿子爱德迦产生怀疑和愤恨,迫使他不得不隐姓埋名、乔装改扮。而格劳斯特对真相的认识一直延续到第四幕,与李尔王一样,格劳斯特在经历了精神上的绝望和肉体上的极端痛苦后,才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从主线和辅线的发展来看,它们的“突变和发现”都没有同时出现,而在李尔王和格劳斯特对真相认识之前所发生的事情,真正地让观众的心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振颤,并随着主人公的心态变化充分体味父女之间、父子之间的悲剧所带来的强烈的艺术感染。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尔王》的情节安排更加震撼人心,悲剧效果更加强烈;它的双情节布局代表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身体痛苦和精神痛苦。李尔和格劳斯特的经历“使这个剧本由个人的痛苦转化为世间的一种形象。”8T.R.Price教授说:“李尔王的故事本身,自分割国土并与考狄地娅争吵以后…….仅仅是一篇心理研究……只是一幅图画,描写一个神经错乱的老人,因受虐待而逐渐趋于颓唐,以至于疯狂而死。……所以这故事本身缺乏戏剧的意味,这是莎士比亚所熟知的,绝不能编配成剧的。我想即因此之故,莎士比亚乃以格劳斯特与哀德蒙的故事来陪衬李尔与考地利亚的故事。……经过此番揉和,故李尔个性的描写以及其心理溃坏的写照成为此剧美妙动人之处,而爱德蒙的情绪动作以及成败之迹成为戏剧的骨骼和活动。”3.单一结局论与《李尔王》结尾的魅力李尔王》的结尾历来是评论家争论的问题。萨米尔·约翰森说:“考地利亚的死让我太震惊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忍受再读此剧的最后一幕。”10纳姆·泰德改编了此剧,结尾变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他的改编本曾上演了一百五十七年之久,但Schlegel否定了这种结局,对此剧的结尾做出了著名的评说:“我不能想象……我们能从一个悲剧的双重结局中得到陶冶……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后,李尔只有死亡;还有什么结局能比李尔死于考地利亚死亡所引发的悲哀更具有悲剧性?如果他能得救并且安享晚年,整个悲剧就失去了它的意义”。11在施莱格尔的评论中提到了“双重结局”,它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否认了这种结局,他认为悲剧的“完美的结局应有单一的结局”。12“单一的结局”指悲剧的主角由顺境转入逆境的结局。《李尔王》中主线的主角李尔和辅线的主角格劳斯特的命运正好符合了《诗学》了理论。在处理《李尔王》的结尾上,莎士比亚没有采用大团圆的结局,而是让读者随着整个情节的发展,与主人公一起感受身体与情感的煎熬,在主人公死亡的悲剧中使灵魂和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而这样的悲剧效果正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的悲剧所要追求的最佳效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