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是英国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大戏剧家和诗人,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至17世纪的英国现实,集中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为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哈姆莱特》是他创作最辉煌时期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体现了莎士比亚悲剧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的典范。它取材于十二世纪末丹麦王为父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以人文主义观点处理原来的题材,把只是单纯地为父复仇的故事改编为社会悲剧,使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二、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剧情发生在丹麦,剧中描写了宫廷内荒淫无度,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克劳狄斯不仅是封建暴君,也是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中的野心家。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是全剧的主要冲突,其实质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同新旧社会邪恶势力,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社会尖锐矛盾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在社会的普及,以及哈姆莱特的内心对于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哈姆莱特在剧中没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存意义在于为父亲报仇。对仇人的憎恨和与仇人的斗争成为哈姆莱特的感情基础,这是这部悲剧的主题。在体味《哈姆莱特》悲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哈姆莱特个人的悲剧,在他的悲剧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压抑在人们心中的仇恨与愤怒,对人行为的影响。真正的人文主义关怀来自于读者的内心,这就是读者开始了对自己的关怀。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很高程度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克服了人类自身的弱点呢?战争、犯罪、杀戮以及人们的仇恨与愤怒,这些都是人类发展中不利于我们自身的东西。怎样才能克服,怎样才能把人文主义的精神深化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自由地生活呢?莎士比亚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莎士比亚是赞成人文主义者的观点的。他的所有作品都浸透着这种对生活和人的使命的新看法。中世纪时期把人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种,莎士比亚却不承认这种等级偏见,他说:“把不同人的血液混在一起,在温度上,在重量上,在颜色上,是没有法子区分的。”他摆脱了“来世思想”对生活的影响,他说:“我们常常可以在自己的心里找出补救的办法,但我们却把它归之天命。”他和教会的黑暗势力作斗争,他说:“就是魔鬼也可以引证《圣经》里的论据。”黄金在他看来是“最厉害的毒药”。他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点,他了解并且提出了人类情欲的力量,他说:“人天生就有情欲,它的威力是不能镇压的。”在他看来,“知识就是力量,它把我们升到天堂”。这是莎士比亚的信念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他提倡人类的自由解放,以及人性的充分展现。他的悲剧是深刻的,是发人深省的。他在中世纪的文化压制下提出这样的观点,创作出这样深刻的戏剧,是令我们折服的。我们今天的文明成果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伟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他的作品在今天读起来也同样令我们深思。三、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在哈姆莱特的形象里,莎士比亚体现了他的时代最优秀的进步的人类特点,哈姆莱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他出身上层统治阶级,却接近人民;他痛心周围社会的丑恶现实,抱有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同时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形象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他心目中,他父亲老哈姆莱特正是这样一个“人”的典范:“他是一个堂堂男子,整个说起来,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了。”他热爱所生活的世界,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天地,天空是“一顶壮丽的帷幕”“金黄色的火球点燃着庄严的屋宇”,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
。他对人与人的关系,对友谊、爱情与传统观念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他爱朋友,爱下级。他的士兵表示对他尽忠时他说:“让我们彼此保持着不渝的交情。”别人自称是他“卑微的仆人”时,他愿以朋友相称。他要御前大臣“照你自己的名誉地位对待”跑码头的戏子,他甚至认为“胖胖的国王”跟“瘦瘦的乞丐”对于蛆虫来说,只是“一个桌子上的两道不同的菜”。他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先进人物一样崇尚科学,重视理智,不轻信,不盲从。父亲鬼魂出现之后,他仍然冷静观察,冷静思考,提醒自己“要先得一些比这更切实的证据”。他说:“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他告诫自己:“活动起来吧,我的脑筋!”在别人眼里,他也是当时多才多艺的人文主义者的典范。奥菲利娅描述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这样的一个“可爱的王子”,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这点,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克劳狄斯一再说:“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他从威登堡回国后所看到的一切使他非常失望,国内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生活对他来说,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他认识到世间混乱的同时,他幸福而美满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变,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亲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很快就同他新登基的叔父结了婚,叔父登基后过着“酗酒取乐”的糜烂生活,而且还得到朝臣的拥护。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宫廷腐化堕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时刻。这一系列事件使他认识到了生活中的丑恶与阴暗,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正是形成他独特人格的因素,同时,在他心中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是鞭策他的动力。为了他的父亲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戏剧里,他父亲的鬼魂成为他行动的指导。为什么要设计鬼魂来给哈姆莱特指路呢?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吗?我认为,《哈姆莱特》中之所以要引入鬼魂这一角色是由于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的。他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无疑是给了他巨大的打击,哈姆莱特的内心始终坚持着自己崇高的理想,虽然眼前的现实让他感到“无聊、乏味”,但是,假如没有父仇,他的性格就不会被充分展现出来。作者把哈姆莱特置于矛盾冲突的顶峰,在极端的愤怒中,哈姆莱特真正地完善了自己。虽然,他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父亲的仇恨以及叔叔的残害使他无从选择,但是,在他的言语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智慧的闪光和他内心对人性的呼唤,这也增加了戏剧的悲剧色彩。四、《哈姆莱特》深刻的社会意义。在鬼魂出现之后,他知道父亲是谁害死的,并立志复仇。对于哈姆莱特来说,复仇既是自己作为儿子的责任,又因为凶手是当今的国王,是专制王朝的代表,推翻了国王,也就扭转了这混乱的局面,拯救了这濒于崩溃的国家,因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他勇敢地承担了这一责任,同时也深感这一责任的重大:“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一方面表达了他作为王子要为父复仇的坚定决心和作为人文主义者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的气魄;另一方面,表现了他面对黑暗现实,对所负重任的悲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哈姆莱特的装疯说疯话,一方面适应了内心的忧郁,一方面针对的是外界的罪恶社会现象。社会上是非黑白,完全颠倒,小人得势,大才受侮。在这种情况下,真话也只能当疯话来说,于是哈姆莱特从全面讲来倒是最清醒的。装疯可以迷惑阴险的克劳狄斯和廷臣的视听,装疯可以
畅所欲言,暴露丑恶的现实,揭发黑暗的社会,借此作弄国王和他的左右,看他们的反应,给他们以鞭挞。因此,忧郁并不是绝望,而是正视现实,深入思考,寻找答案。他在忧郁的沉思中,因个人的不幸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黑暗,从为父报仇认识到改造社会,从被压迫的广大人民的苦难形象,感染到一种超乎个人的力量,同时他指出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并决定肩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就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他反复思考,一再延宕,成了一个延宕的王子。他这样拖延并不是他不爱父亲或对父亲被害不感到憎恨,而是他的敌人是一个掌握了政权而又奸诈阴险的国王,周围又布满爪牙暗探,他在斗争中不可能轻举妄动,因此他借父亲之死而悲痛的时机假装疯癫。这样既可以迷惑奸王和朝臣,以使敌人对自己能够放松警惕而伺机报仇,又可畅所欲言地揭露社会罪恶和谴责敌人。哈姆莱特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老同学,甚至心爱的情人,也竟然变成了奸王的帮凶。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了,他说“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他甚至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刻忘记复仇的任务。在安排了“戏中戏”之后,他行动起来,但变革现实的途径仍未找到。最后在一场比武中杀死了克劳狄斯,自己也牺牲了。“重整乾坤的责任”最终未能完成。他虽然杀死了敌人,但仅仅是除掉了一个恶人,而不是整个人文主义者整个理想和事业上的成功。他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临死前他希望好友霍拉旭把他的故事讲述给世人,让人们认识社会的真实面貌,更好地正视它、改造它。哈姆莱特所处的封建势力虽然已经腐朽但仍占统治地位,并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的新的罪恶势力与之结合,在力量对比方面暂时还大大超过人文主义所代表的新生力量。而哈姆莱特所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本身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把社会的斗争看作“善”与“恶”的斗争,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孤军作战者。这就决定了哈姆莱特只能以悲剧告终,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莎士比亚善于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起来,《哈姆莱特》对自然和人的赞颂也都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同时莎士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这个主要情节之下,还配合了爱情、友谊、家庭关系等次要情节,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和提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人文主义在中世纪被广大学者提出,人文主义的巨著在这一时期也层出不穷。这是人类的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正将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展现了出来。权力、地位、仇恨、愤怒、战争等等,这一切都是长时间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当我们为了目标奋斗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我们最终会得到什么呢?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什么也没有。剧中争夺王位的人,王位的守护者,为正义奋斗的人,他们的下场是一样的——死亡。这不意味着莎士比亚的悲观,而恰恰相反,正是这样的悲剧才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发自内心的深省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深刻之处,也是他的悲剧的感人之处。(摘自《莎士比亚戏剧研究》)哈姆莱特:性格决定命运将“全部人格的各个侧面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歌德语)的莎士比亚而言,哈姆莱特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只有一个。“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们看到的不过是哈姆莱特的某一种性格的某一个侧面而已;而我眼中的哈姆莱特,是一出性格导演的命运的悲剧,是一个充满了高贵的人性的灵魂在意外的变故和无常的命运打击下,性格骨子里的小丑一起涌出,在热血里澎湃、奏响的一出悲剧。我们无须花费过多的笔墨去描绘哈姆莱特的性格,因为这是无益而多余的;细读过《哈姆莱特》的读者都会发现,哈姆莱特的性格不能用一个或几个或几组简单的形容词来形容。他拥有世俗的一切光辉的品质,假如爱人奥菲利娅的赞誉“一个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的娇子;时尚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瞩目的中心”还没有说服力的话,国王和波洛涅斯对他的忌惮则可显示民众对这位英武的王子的拥戴;直到变故发生前,他还有一位拥有“太阳神的毛发、天神的前额、阿波罗的身躯”“完善卓越的仪表”的堪称“世间男子汉的典范”
的父亲,他还拥有一位美丽贞洁的母亲,父亲的英勇让国人骄傲,让自己自豪;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完美无瑕;作为丹麦的王子,他继承的不仅是丹麦的国土和臣民,还有父母的美德和国人的赞颂。——上帝,这是一个完美的人——在魔鬼的灵魂从地狱里爬出来释放毒瘴之前——然而父亲被害,凶手竟是叔父;母亲变节,元首还是叔父。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不能夸口自己还能在这样的变故中保留自己一贯的优秀品质,即使他是一个像哈姆莱特这样完美的王子,三十岁的拥有智慧的青年。想一想他会怎样地发狂吧!所有的美好的事物突然间一下子露出他们的獠牙,而过去他们是那么的温文尔雅;天使成了撒旦,人间变成了“监狱”,而丹麦,只是其中顶坏的一间。哈姆莱特在变故中窒息了,在“监狱”中就要绝望了,他甚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但他是坚强的,虽然这在后来变成了残忍;他是机智的,虽然这在变故之后多了几分狡诈和世故;他是勇武的,乃至好几次受了鲁莽的蛊惑。他的骨子里的各种小丑性格——人性,总是如此,没有什么美德是骨子里没有的,也没有什么恶劣的品质是灵魂的角落里不具备的,它们可以遏止,而不可以从灵魂里涤除——它是如此的复杂,乃至仁慈和残忍在血液里沸腾,果敢与鲁莽共同支配着理智,机智与狡诈在行动中反复交替出现,忍受与冲动在骨子里交战。“忍着吧!我的心!我的全身的筋骨!不要一下子变成其他,支持着我的身体!”强烈的悲伤和复仇的愿望激烈交战。结果,是哈姆莱特内心的复仇的誓言,和行动上对世俗的背叛:即使骨子里依然有几分依恋和软弱——和最终的悲剧的上演。即使下了恶毒的复仇的誓言,哈姆莱特的骨子里对“梦”还有这样的畏惧,乃至于让它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和行动。梦,就是死后的魂灵,生前的美德,世俗的道德;对此哈姆莱特怀有怎样的尊敬崇拜乃至恐惧。可是命运让他不再做梦,他在悲惨的变故后认为“这种理智会使我们变成懦夫,决心的炽热的光彩,会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样一种顾虑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原来,他的复杂而矛盾的性格根源是在这里:一方面是对命运的服从和恐惧,另一方面是对命运的蔑视和背叛于是我们就不会对下面的事情感到难以理解了。他相信父亲的鬼魂的言语,然而借助了伶人的表演他才确信叔父的罪恶,因为他在命运“这个娼妓”面前学会了审慎。他残忍地利用奥菲利娅的爱情,使它成为自己装疯的工具;而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意识到爱情的失去的哈姆莱特抑制不住悲伤而现了自己的行踪,勇敢,鲁莽,却单纯得让人感动。母亲的变节甚至比父亲的死亡还让他难过,“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母亲的容颜和话语,在他看来,是为了掩藏里面那个丑陋和恐惧的灵魂;但是他宁愿“用利剑一般的词语刺伤她的心”,也“不愿伤了她的一根发毛”。他用妙计杀了吉尔登斯吞二人,固然令人拍手称快,但是他对朋友的猜忌却不免令人齿寒。他杀了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而让爱人发狂……这一切,全是为了复仇。但是当一个复仇的绝妙时机,叔父正在祈祷的时候,他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功,可他却放弃了,因为这会让仇人在祈祷中死亡后升入天堂……这不是忧郁,不是软弱,这时候的哈姆莱特,已经给复仇的火焰烧得只剩下一个念头:将仇人“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复仇的怒火使哈姆莱特成了马基雅维利的“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的忠实效行者。当然,我们还欣慰地看见,哈姆莱特即使在最危险的境地,还保留了人性的美德。对霍拉旭的友谊,对奥菲利娅的爱情,与戏子的真挚的交往,乃至在临死前原谅了他的母亲“不幸的王后”。性格在导演了一场人伦和命运的悲剧的同时,并没有让人们对“监狱”般的人世感到绝望,至少,人们看到了人性和美德的光辉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哈姆莱特是一个与恶劣的世俗同归于尽的悲剧英雄,因此他的最后的死,已经不成为悲剧了。(摘自《莎士比亚戏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