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船舱(cānɡ) 藩属(fān)棕榈(zōnɡlǘ)国玺(xǐ)B.阿谀(ēyú)嗣(sì)位戕害(qiānɡ)蟊贼(máo)C.天谴(qiàn)恭聆(línɡ)禀赋(bīnɡ)词藻(zǎo)D.吮吸(shǔn)揩干(kāi)山鹬(yù)昭告(zhāo)【答案】 C(谴qiǎn,禀bǐnɡ)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因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B.正如专家分析认为,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考虑,环评机构只需对建设项目的业主负责,而一些环评机构已经成为业主单位的“雇佣军”。C.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征地拆迁补偿问题被提及,是国家释放出的更为严厉的新楼市政策即将粉墨登场的信号。D.生命来去匆匆,犹如惊鸿一瞥,昙花一现,而且似乎往往越是那些美丽的东西,越总是得不到上苍的错爱和尘世的挽留。【答案】 B(B项,雇佣军:原来指不顾国家民族利益和一切后果而受雇于任何国家或民族并为之作战的职业士兵。本句是指拿了业主的经费而忠心为业主干活的单位。A项,“因而”应为“反而”。因而:表示结果;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C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此处应改为“出台”。出台:(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D项,惊鸿一瞥:意思是人或者物,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却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山市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舒先生表示,与前段时间相比,近期全市流感样病例检测数据呈上升趋势,约上升了4.7%左右。B.从曹禺的一部《雷雨》中,反映出的是当时中国风起云涌的历史大潮流。C.近期,加拿大多地流感肆虐,不断传来人员感染和死亡,已知已有上千人住院治疗。D.做美容已经不只是女人的专利——男人同样需要美,需要花时间、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加阳光俊美。
【答案】 D(A“约”与“左右”重复,B“从……中”取消主语的独立性,导致句子缺主语C句子成分残缺,“传来”缺宾语“消息”。)4.下列选项,对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把地上的州郡邦国与天上的星空区域相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B.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礼貌。C.《赤壁赋》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其中“壬”指十天干,“戌”指十二地支,“望”指每月十五。D.古人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中就有详细的记叙。【答案】 B(自称称名,称人称字)5.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B.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答案】 D(了解背景是解读《哈姆莱特》的关键。A、B、C三项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读该剧,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6.对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漫画式的笔法把奥斯里克这个年轻廷臣的无耻帮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B.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与整个悲剧的氛围不相协调,这应是莎士比亚的败笔。C.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具有某些喜剧色彩,这是莎士比亚敢于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创造。D.“崇高和卑下、可怕与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一个品评,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答案】 B(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对其说败笔应是慎而又慎的,而且对于这种语言风格早有定评,如D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7.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所导致的。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D.虽是悲剧结尾,但读者或观众的感受却是悲壮而不悲观,这也正是这部杰作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鼓舞着人们的原因。【答案】 A(虽然哈姆莱特是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既不相信暴力也不相信群众,他孤军奋战,最终抱恨而死,但他的悲剧中仍有社会因素在里面,因为当时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8.填空。(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国别)最伟大的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代表作有历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喜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悲剧有“四大悲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译作《麦克白》),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2)《哈姆莱特》也译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答案】 (1)英国 戏剧 诗人 《亨利四世》 《理查三世》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哈姆莱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佩斯》 (2)《王子复仇记》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完成9~11题。从“(奥斯里克上)奥斯里克 殿下,观迎您回到丹表来!”到“哈姆莱特 不敢,不敢。(奥斯里克下)”原文见课本9.为什么奥里斯克一会儿说“天气真热”,一会儿又说“真的有点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因为他是国王的走狗帮凶,此时实施阴谋,心里很虚所以说天热。又害怕暴露,只好逢迎哈姆莱特说“冷”。10.霍拉旭说:“自己所用的语言,到了别人嘴里,就听不懂了吗?先生,你有话直说了吧。”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你别装糊涂了,赶快把你们的阴谋说出来吧。11.简析霍拉旭这个人物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霍拉旭是一个诚实可信、机敏聪明,对邪恶深恶痛绝的形象。他时时发现奥斯里克的谬言,及时给以反击,而对哈姆莱特则敬重有加,总在暗中给主人公以提醒,他热爱哈姆莱特,他支持正义的行动。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非常罪[美]海因茨·利普曼两个月前我来到纽约,和另外两位也是来自德国的朋友合租了一间阴暗破旧的房间,房主是一个身材肥胖、脾气暴躁的爱尔兰人莫菲。我们当时既没有钱又没有固定职业,全靠做点临时工维持生活。莫菲是个鳏夫,独自带着五个小孩,吉米是最小的一个。我们住的房子位于南曼哈顿一个落后贫穷又拥挤的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像这样子的大型租赁住宅。我们在莫菲那里住了将近三个月的时候,吉米突然一病不起,病情看来不甚乐观。来美前,我的房友古特是柏林有名的儿科医生,但他表示不能替吉米治病,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美国的国家医生执照考试。莫菲请来的医生是个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意大利人,他一共来了两次:一次是上午十点,一次是下午。午夜一过,吉米的热度不断升高,气息渐如游丝般微弱。古特催促莫菲再去叫大夫。一会儿后,莫菲却独自回来了。“他不愿意来。”莫菲喃喃说道,无助愤怒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上次看病的费用我还没付清,他坚持要先看到钱才肯来……”此时低矮的房间挤满了人。邻居臃肿的意大利妇人、白髯的犹太人和波兰的传教士都站在门边,他们窃窃私语并忙着凑钱,最后却失望地摇头叹息。莫菲怔怔地望着垂死呻吟的孩子,猛然转过身对古特吼道:“好歹你也是个医生,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死掉!”在场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在古特身上,古特脸色惨白。
我了解古特此刻的复杂心情。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参加美国国家医生执照考试,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如果他站在法律这一边,可以看到的是他灿烂的将来;如果站到另一边,他就会辜负这个提供给他新家园的国家,违反法律并失信于政府。而且万一被捕,他会丧失居留权,陷入无边的困境中。现在夹在中间的却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孩,在发烧和痛楚中瑟缩。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决定。古特终于作出决定。他为吉米的小生命奋战了十天十夜,几乎未曾合眼,两眼深陷,面容变得枯槁憔悴。吉米总算度过危险期,捡回一条生命,不过真正的故事才刚要开始。正好在吉米可以下床的那一天,警察来到莫菲的家里,逮捕了古特——是那个意大利裔的老医生告的密。同一天在邻居街坊和我们家引起了一阵少有的骚动,一张张历经沧桑的苍老面孔因愤怒而涨红。隔天这批人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去上班,大伙全都赶往纽约市立法院,我们把法庭挤得水泄不通,据我估计大概超过一百个人。古特被传讯时,这些人蜂拥而上,法官坐在法庭高台前,惊讶地望着下面这群奇怪沉默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罪还是没有罪?”法官问道。古特还没来得及开口,一百多个人就齐声喊道:“没有罪!”“肃静!”法官呵斥道,指着站在古特背后的莫菲说:“你说说看。”莫菲开始叙述——孩子生病,意大利医生的见死不救,自己无奈请求古特医生施救……法官专心听着,并环视着一张张老迈的脸孔。“……所以我们就来到这里,”莫菲在结束时说道,“我们来这里就是要保释我们的医生。如果你判他坐牢的话,我们已经凑足了钱。如果他因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拯救一个小孩的生命——而被判罚金的话,我们已经准备好68块美金了。”法官面带微笑站起来,举起槌子敲向桌面。“古特先生,您违反法律!”法官说,“原因是为了要遵循另一个更高的律法。我因此判您——无罪!”(选自《穿行在历史丛林中》,有改动)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全文的线索,是古特医生救治吉米的见证者,更是小说高潮的推动者。B.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也为后文吉米生病后无钱医治埋下伏笔。C.小说刻画古特医生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既有正面描写,如街坊邻居为他辩护;也有侧面描写,如“脸色惨白”。D.古特医生对是否要救治吉米非常矛盾,经历了准备救治——犹豫彷徨——决定救治的心理变化过程。E.结尾法官说的“更高的律法”,指的是人们心中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答案】 EB(A.“更是小说高潮的推动者”表述有误。C.“脸色惨白”应是正面描写,“街坊邻居为他辩护”应为侧面描写。D.开始并非“准备救治”,而是“无可奈何”;但“犹豫彷徨——决定救治”还是符合原文内容)13.小说以“非常罪”为题,有哪些作用?请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题目新颖,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②高度概括了情节,并为小说结局做了暗示。③揭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14.小说中意大利裔医生的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和古特医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古特医生的高尚品格。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使情节发展更加跌宕起伏”)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唯利是图的医生的憎恶和批判之情。15.法官最后判决古特医生“无罪”,你赞成他的判决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赞成。理由:①古特虽然触犯法律,但他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法官的无罪判决无疑是对他这一行为的肯定。②古特医生的救治行为是情势所迫,最终也得到了法庭上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法官判决时可依据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判决。③法律的作用是惩恶扬善,法官的无罪判决维护了法律的这一特性。不赞成。理由:①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古特医生确实违法了,法官应依法判决。②法官出发点虽然值得肯定,但方式不可取;法官可依法判决之后,通过其他方式来褒扬古特医生的善行,这样可两全其美。③一旦开启有法不依的先例,将会破坏法律的威严,有可能导致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四、高考热点16.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7月1日
,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外观美、人性化(舒适性)、速度快、噪音低。(①外观美:答“具有流线美…‘流线型设计”正常给分;②人性化(舒适性):答“设施先进…环境好,设施先进”(本点仅答“环境好”不给分)亦可,但仅答“座椅可调节”等不给分;③噪音低:答“没有噪音”不给分。)17.看下面漫画,根据要求答题。(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漫画内容(不超过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则漫画意在提醒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围坐在一起的家人,各自嘻嘻哈哈玩着手机,却无人顾及孤独愤怒的老人。(2)不要沉迷手机(网络)疏淡亲情。18.下面是关于“朴素”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朴素者难觅,是因为太多的人对“朴素”没有真正的理解。如果说珠光宝气不是朴素,那么衣衫不整也不是朴素;__①__,那么清汤寡水也不是朴素;__②__那么蓬门筚户也不是朴素。其实,朴素是一种简约,而不是粗陋;__③__,而不是伪饰。真正的朴素是一种至诚,一种境界。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如果说山珍海味(或“生猛海鲜”等)不是朴素②如果说高楼大厦(或“华居美室”等)不是朴素③朴素是一种本色(或“自然”等)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报载,近来很多种作文类软件争相抢滩登陆,很有市场。学生使用时,只需要简单地设定写作范围和要求,点击鼠标,几分钟,就能不用思考“写”出一篇精美的文章来。对此,很多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你的看法如何呢?请就此现象写一篇文章。【佳作赏读】精神产品能批量生产吗?逐级设立写作范围和要求,轻轻点击鼠标,几分钟的时间,一篇语言优美、立意深刻的文章就“写”成了:这就是时下风行的作文类软件的魔力。(现状简述)对此,许多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我的观点是作文类软件害多利少。(提出总的论点)写作,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活动,文章,是个人情感、认识积淀而生的精神产品,是精神产品就不能像作文类软件那样批量生产……(分论点一)作文,是独创性的精神产品,作者以自己独到的阅历、修养等分析和认识问题,进而以文章的形式把情感态度表达出来,带有鲜明的独创性……(分论点一的子论点一)作文,是个体情思的流溢,写作,首先是情的涌动,然后才是辞的勃发,而情思绝对是个性化的。当年,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同时写下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名篇,情思不同,自然文章风格不同……(分论点一的子论点二)作文,是思考过程的文字展示。如果不用思考就能写出精美文章,那“作者”得到的,不是思维的历练,恐怕是惰性的累积,离开了写作软件的拐杖,可能一步一个跟头……(分论点一的子论点三。三个子论点是从分论点一中平行并列分割开来,没有主次和从属关系)这类软件的诞生,有其背景因素……(分论点二)从本质上看,作文软件的诞生,是市场化的结果。市场化的含义之一就是有“利”的就生产,恐怕没有顾及到写作本身特殊的规律性……(分论点二的子论点一。是以从现象看本质的角度分解而出)从背景上看,作文类软件的风行,与时下作文难写难以提高关系密切,作文是一个慢功夫,也许努力很长时间收效都不明显……(分论点二的子论点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作文这种精神产品,如果像作文类软件那样批量生产,会带来很多弊端……(分论点三)弊端之一,是对作文本身固有规律的悖逆。暂时的“成功”削弱了将来提高的基础,违背规律必然要遭到惩罚……(分论点三的子论点一)弊端之二,使迷恋作文软件的学生头脑傻瓜化,精神惰性化……(分论点三的子论点二)(以上三个分论点呈现层进思考)看来,作为精神产品的作文,是不能靠软件来批量生产的。偶尔看一看,学一学,借鉴一点有益的知识,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味依赖,是万万不可的……(总结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