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短章美丽的烙印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世间美丽的事物太多,然而真正能带走的却又是那么少。灿烂的流星在划破天空的绚丽中熄灭;美丽的昙花在惊醒夜的娇艳中凋零;壮观的大浪在优美的翻身中消失……这些,我们都留不住,带不走。那敢问,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带走的呢?这个问题,不急回答。先听听我们自己内心的回忆吧!哈姆莱特(节选)
当我们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时,你可曾有一股甜蜜涌上心头。当寒冷的冬季,穿上奶奶为你一针一线缝起的棉袄时,你可曾感到春日里的温暖。当我们用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时,你可曾有一阵热血沸腾,立誓一定要报答他们养育之恩的热情。当我们在沮丧之际,面对朋友的一声关心、一句问候,你可曾感到内心顿时充满阳光。
当我们出门在外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陌生人伸出的手,你可曾感到了无限的勇气充满心田。敢问,这些东西,你忘得掉吗?我想,对于这个世间,唯一能让我们带走的恐怕只有这心中的美丽烙印。
修身名句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李咸用《送谭孝廉赴举》赏读:好事都是从艰难处得来的,所以年轻人不要去贪图那轻而易举的事情。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要少年自负,妄想轻易取得成功。劝诫之言,含有一定哲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孙光宪《琐言引古语》赏读:好事或者一个人做了好事,往往得不到传播;坏事、恶事,或一个人做了坏事、恶事,往往不胫而走,很快传播出去,满城风雨,甚至传之千里。
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白居易《反白头吟》赏读: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明志之言,足供借鉴。贞玉:坚美的玉石。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赠崔纯亮》赏读:镜虽破,其光不改,兰虽死,其香不变。喻指情深挚,坚贞不渝。亦可喻指高洁自持,矢志不改的情操。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莎士比亚(1564-1616)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理查三世》等,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2.写作背景《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本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
3.审美视窗理性的忧郁王子——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既是个身负为父复仇、扭转乾坤重任的“英勇果断”的王子,又是个具有“延宕”迟疑多虑性格的“忧郁”王子。他既富于理想、敢于行动,勇敢果断使他具有“英雄”的个性,但又“迟疑”“忧郁”“孤独”,这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屈原曾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正可以说明哈姆莱特在颠倒混乱的时代和社会中保持着一颗理性而纯真的心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试图改变那个社会,知其不可而为之,确实难能可贵!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会是一个智慧的人,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将会是一个腾飞的民族。幼稚的思想总比没有思想好,偏激的观点胜过一切不假思索的结论。思考让我们成熟,让我们深刻,让我们个性回归,引我们走向真理。我们要善于思考,培养美好的品性,有一双理性的慧眼,有一颗积极健康的心,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社会和民族的人!
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shǔnshìsàochóuchúzēngwùjìyúhānkuǐlěizhēn
2.辨形组词驰骋松弛长相厮守撕心裂肺虐待戏谑玫瑰傀儡惭愧
3.近义辨析(1)坦然·泰然 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泰然:形容心情安定。例句:①其实生活赐予我的,并没有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呈现在我视野里的生活,每个人其实都一样,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________。②“得之________,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我觉得这四句是对他最好的描述。坦然泰然
(2)篡改·窜改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故意曲改(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古书、文件等)。例句:①不管怎么样,历史总是________不了的。②优秀的作品需要经过反复________才能形成。篡改窜改
4.词语解释(1)身无长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察择贤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受之泰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郁郁寡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共枕同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除自身外,所拥有的东西极少。形容贫穷或俭朴。共用一个枕头,同盖一条被子,形容极其亲密。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郁郁,发愁的。接受(东西)心情安定。考察选择贤良的或不贤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背道而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举目无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情同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毫不相识的人。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指单身在外,见不到一个亲人。形容孤单无依,人地生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有代表性的悲剧。悲剧冲突围绕着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中心事件进行。节选部分哈姆莱特为查清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事实真相,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最终正义得到了捍卫,邪恶得到了惩戒。
重点突破本文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请结合剧本简要分析。提示本文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集中表现在哈姆莱特与其叔父即国王身上。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嫂嫂。哈姆莱特回国以后,下决心要查清真相,为父亲报仇。因此他安排了这场演出,目的是试探他叔父的反应。果然,克劳狄斯看完戏后,忍耐不住了。哈姆莱特的怀疑终于变成了现实,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这场激烈的冲突既写出了国王的心虚和恐惧,也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智慧、勇敢和谨慎,塑造了一个内向深沉、有着痛苦与彷徨复杂情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的典型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图画,深刻地反映了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黑暗现实尖锐复杂的矛盾。
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导演这场“戏中戏”?他为上演这场“戏中戏”做了哪些安排?提示哈姆莱特导演这场“戏中戏”的主要目的是试探其叔父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权夺位的真实性。其次,敌方势力的强大使其必须小心从事。为了这场“戏中戏”的上演,哈姆莱特做了精心的安排,让好友霍拉旭暗中观察国王看戏过程中的容色举止,自己装疯卖傻,与仇人虚与委蛇。
如何看待哈姆莱特这一形象?提示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是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具体地说,他表现出如下特点:①阶级特征: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互爱,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霍拉旭以朋友相称。强调智慧和理性,安排“戏中戏”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②性格特征:犹豫、延宕。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
考点链接把握戏剧的人物形象在鉴赏戏剧冲突、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不应忽视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1)欣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关注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同一个人物的性格是多侧面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欣赏人物形象时,首要的是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
(2)要揣摩人物的语言。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载体。(3)要顺着剧情发展的线索,理清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心路历程。
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而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
1.文本审美(1)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哈姆莱特》虽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所涉及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内的限制。(2)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其间的起伏变化不是外加的,而是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在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中人物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性格。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使“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
(3)人物的个性化。为了塑造好人物的性格,莎士比亚一是把人物放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二是善于在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三是充分发挥独白的作用,通过独白,有力地揭示了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和他思想性格发展的过程。(4)语言丰富多彩。一是语言的高度形象化,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二是语言的个性化,人物的语言符合其身份地位及其所处的情境。如哈姆莱特的语言有时富于哲理,有时则是充满市井俚语,因场合、心境不同而不同。莎士比亚剧作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
2.写作迁移【角度】刻画人物形象题目:请选取你身边或你熟悉的人写一个片段,注意刻画出他(她)的形象特点,200字左右。【示例】语文课上只听见椅子不轻不重地响了一下,他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一句话没说就先“嗯”了一声,随即右手在鼻子尖上抹了一把,同时就听到鼻子的抽气声;紧跟着,那穿土黄色新潮裤子的右腿利索地向外撇了不远,看上去真像汉字的一捺,恰巧和左腿构成不规则的弓箭步。他环视一下同学们,开始回答老师的问题: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石井栏,高大的——高大的……”“嗯——皂荚树。”他的头微微向上抬起了一些,似乎是想看看黑板,或是寻求回答问题的灵感。然而头又没有完全抬起来,只是眼皮儿尽量向上抬高,浓眉下显出一双大睁着的眼睛。只这一下,就又低下脑袋看着书本,给人的感觉是那脑瓜子太重了。在一阵抓耳挠腮抹鼻子之后,又不得不抬起头来,用焦急的目光扫向左右,那神情分明是请求援助。
见Word版活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