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_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_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ID:1162803

大小:20.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_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劝学》是同学刚入高中是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盼望对你有关心。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  设计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高中阶段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吸取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养分,二是应领会古代典籍的博大艰深,三是必需积累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汇语法常识。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在学习中获得教养'的主题,首先了解古代贤哲在此问题上的看法,然后以文本为平台,致力于同学在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感悟,从而详细感知古代文化典籍的魅力,汲取人生成长的精神养分。  正是强调同学感知的需要,教学中要突出诵读、涵泳的方式,透过文本建立与思想情感沟通的渠道。力避老师一包究竟的传统讲授的方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是完善自我,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了解比方、对比在表达中的详细作用。  3.在理解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精确     背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辩证熟悉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详细理解比方和对比手法在语境中的作用。  3.了解文中"于'"之'"而'以及"绝'"劝'"日'"知'的意义及用法。  课时支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识课文  1.同学自由朗读。第5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同座相互指导。  3.同学自愿表演朗读。  4.同学和老师一起争论订正朗读中暴露的错误。  5.老师朗读,也可由同学品评。  (二)介绍  1.题注,明确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荀况,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系荀子和门人共同编著。  2.补充介绍  (1)稷下: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四周,是战国齐都临淄西边南首门,一称稷门。因地近稷山,设馆其下,故名稷下。为战国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荀子曾三次担当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2)兰陵令:春申君任命荀子为兰陵令,开头了他一生中短暂的仕途生涯。兰陵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原为鲁地,鲁灭亡后归于楚。荀子在兰陵一边做官,一边著述,同时收徒讲学,进入学术制造的一个.。  (3)孙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荀子为孙卿。  (三)争论第一段  1.争论几组比方的作用  (1)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比方:说学习可以提高自己。  (2)糅木为轮的比方:说学习可以转变自己。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方:本体是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学习可以修身益智。  (4)第一段5个比方,都是正面设喻,从正面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5)比方的表达效果: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白的比方,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索,接受所说的深刻道理。第5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争论首句"学不行以已'与比方的关系:开宗明义,提出中心;从规律关系看,是因果关系,首句是果,结论,5个比方是因。  3.争论"可以'"以为'古今意义是否相同:"可以'这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都是能够的意思。"以为'这里与现代汉语不同,文中是"拿它做',现代汉语是"认为'。  (四)结合自身状况,用比方说出学习可以提高自己、转变自己、修身益智的作用。  1.分组。  2.争论。  3.由同学自行评价。  (五)当堂背诵第一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鼓舞同学在大致能背的时候英勇的尝试背诵。  3.找出背诵过程中暴露的共同问题想出奇妙的背书方法。  其次课时  (一)争论其次段  梳理5个比方的内部关系  1."登高博见'与"跂而望'为一组,本体是前面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跂而望'喻"终日而思',"登高博见'喻"须臾之所学',说学习能事半功倍。  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为一组,说擅长借助外物则效益倍增。  3.5个比方就是5组正反对比,都是阐述学习的作用。  (二)当堂背诵其次段  1.在理解基础上熟读。  2.组织背诵竞赛,比速度,比正确率。  (三)争论第三段第5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1.争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方意义及写法:前两个先正面设喻,后两个再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积累,其本义在四个比方的中间,"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  2.骐骥驽马、锲朽木及锲金石的比方的意义和写法:骐骥驽马的比方先正面后反面,锲朽木锲金石的比方先反面后正面,都是说学习要持之以恒。  3.蚓与蟹的比方的意义和写法:蚓是正面设喻,蟹是反面设喻,都是说学习要专心专一。  4.明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定语后置,"之'为结构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5.第三段的比方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四)当堂背诵第三段  1.理清层次结构来关心背诵。  2.集体背诵。  3.理解性背诵。  (五)课文的规律结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行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绽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行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其次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行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阐述学习应持注意积累、持之以恒、用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胜利,从而证明"学不行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可见先秦荀子散文达到极高的理性思维水平。  (六)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谈谈对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的理解。  (七)作业:整理课文里有关语言现象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同煣第5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  (4)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  2.词类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别句式(同学口译,老师重点点拨翻译留意点)  (l)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方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看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劝学》教案'的人还看了:1.高一语文上《劝学》教案2.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特色鉴赏3.高中语文荀子《劝学》教案设计4.苏教版高一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之劝学篇5.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斑纹》教案设计6.高中语文荀子《劝学》教案设计(2)7.高中语文必修三《劝学》教学设计.第5页共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