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第二课劝学 国学常识 一、孟子与荀子 二、先秦诸子对人性的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六册第二课劝学 国学常识 一、孟子与荀子 二、先秦诸子对人性的

ID:1162920

大小:55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冊 第二課 勸學國學常識2一、孟子與荀子2二、先秦諸子對人性的看法3三、九流十家的比較3四、劉向簡介5作者面面觀6一、生平簡介6二、「荀子」一書的介紹7三、重要學說7四、文學成就9五、荀子散文集評11段落大意12注釋補充資料12形音義彙整14一、同義詞語14二、義近成語14三、一字多義14四、與學習相關的成語格言16修辭纂要17一、譬喻17二、排比18三、映襯18四、轉品19五、頂真19延伸閱讀19v 學記  禮記19考題觀摩2326 國學常識一、孟子與荀子孟子荀子時代戰國戰國國別鄒人趙人承繼學承子思,重道法學承子夏,重文辭思想主性善:人雖然有與禽獸相同之處,但每個人仍然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善性。這種善性就是孟子中不斷強調的惻隱、是非、辭讓、羞惡之心。主性惡:認為人是性惡的,必須用禮樂制度來節制人的欲望。又認為人的善性不是人所固有的,都是後天學習的結果。政治觀法先王:「言必稱堯舜」,論王政必以三代聖王,即是以堯、舜、禹、湯為典範。法後王:為政者必須取法近世的王道,即是文王、武王、周公所立的制度。天道觀贊天命:天是道德性的天,人性就是根源於完美的「天」。非天命:天只是一個自然的天,本身並無人格或道德。所以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應該「制天命而用之」,使自然為人所用。教育觀欲人之盡性而樂於善欲人之化性而勉於善擅長通古今,長於詩書主隆禮,精於典章制度著作傳有孟子七篇著有荀子三十二篇相同處1.尊王道,賤霸術。2.主仁義禮樂,教人為善。3.以修齊治平為倫理一貫之目的。26 二、先秦諸子對人性的看法人主張對人性的看法荀子1.以禮為宗,以善為目標。2.認為人性本惡,而矯性的工具就是禮,矯性的步驟是「學」和「積」。人之所以向善,必須靠後天的努力修為。因此,接受教育、從事學習,是當務之急。對於莘莘學子而言,好的老師、好的教本是不可或缺的;猶如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外在的一套禮法規範也是必要的。莊子1.主張達觀,宜順天而適自然,得以養生。2.破除有我之偏執,與萬物齊一,主張返璞歸真,復於自然。3.常寓深奧哲理於寓言故事中,想像玄妙,說理高超。許多人並不了解,人只不過是自然大化的一部分。在莊子看來,「性善」、「性惡」其實是無謂的爭論。面對當前的昏濁亂世,重點是怎樣能活得自在啊!做人只要隨順本性,因任自然,就能無所成心地快意遨遊,融入天地不言的大美之中。韓非子1.韓非之學出於荀子,源本於儒家,而成為法家,又歸本於道家。2.只信用法,而排斥仁義;只有消極的限制作惡,缺乏積極的導人向善,極易造成暴君專政。人與人之間,即使親如父子,也不可能不講利害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好行為給予獎賞,壞行為給予懲處,就是最合乎人性的管理方式。三、九流十家的比較派別源出(漢書藝文志)主張代表人學說舉例儒家司徒之官(掌教育)貴禮治、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孟子、荀子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26 墨家清廟之官(掌祀典)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尊天、明鬼墨子(孟子評其「無父」)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墨子兼愛)道家史官(掌記錄典籍)崇尚自然、清靜無為、以虛無為本老子、莊子、楊朱(孟子評其「無君」)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傷人,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老子六十章)法家理官(掌刑法)嚴賞罰、貴法治,推本於黃、老商鞅、申不害、慎到、韓非(集大成)人主之大物,非法則術也。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潛御群臣者也。(韓非子難三)名家禮官(掌禮秩)主張正名定分。名學即理則學公孫龍、惠施曰:「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公孫龍子白馬論)陰陽家羲和之官(掌星曆)以「五德終始」為主,順時敬天鄒衍、騶奭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農家農稷之官(掌稼穡)君民並耕、市價不貳許行市價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篇上)縱橫家行人之官(掌朝覲聘問)以合縱、連橫為外交政策,遊說天下諸侯鬼谷子、蘇秦(合縱)、張儀(連橫)「從」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而「衡」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皆非所以持國也。……是故,事強則以外權士官於內,救小則以內重求利於外。國利未立,封土厚祿至矣;主上雖卑,人臣尊矣;國地雖削,私家富矣。事成則以權長重,事敗則以富退處。(韓非子五蠹)雜家議官(諫官)採各家精采學說而成呂氏春秋26 賢主愈大愈懼,愈彊愈恐。凡大者,小鄰國也;彊者,勝其敵也。勝其敵則多怨,小鄰國則多患。多患多怨,國雖彊大,惡得不懼,惡得不恐?故賢主於安思危,於達思窮,於得思喪。周書曰:「若臨深淵,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呂氏春秋慎大覽)小說家稗官街談巷議,道聽塗說山海經(最早神話小說)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四、劉向簡介名字初名更生,字子政。生卒年約西元前七十七~前六年。籍貫沛(今江蘇沛縣)人。文學成就1.成帝河平三年(西元前二十六年),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我國最早的分類目錄,全書共二十卷,今已不存。2.劉向去世後,哀帝使劉歆(劉向之子)嗣其父領校群書,撰成七略,其內容為: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與方技略,共約三萬三千餘卷。七略乃刪別錄為七卷,今亦亡佚。但班固漢書藝文志是刪七略為一卷而寫成,其序說:「今刪其要,以備篇籍。」3.劉向、劉歆父子編輯審讀圖書的著作,雖已亡佚,其主要部分仍保存於漢書藝文志中。著作新序、說苑、列女傳、洪範五行等書。26 作者面面觀一、生平簡介荀子,名況,趙國郇邑(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人,約生於西元前三一五年前後,是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古代典籍中,史記說他姓「荀」;而韓非子、戰國策、韓詩外傳都說他姓「孫」。關於荀子的姓氏,之所以有「荀」、「孫」兩種,說法有二:一說是為了避漢宣帝(劉詢)的名而為後人所改,也有一說是因為「荀」、「孫」二字古時同音,本可通同。但是顧炎武日知錄及謝墉荀子箋釋中,都說漢人不避諱「嫌名」(即字音相同,字型不同),所以一般學者都認為之所以有「荀」、「孫」兩種說法,是因為兩字音近相通的緣故。現在大多數人採用史記的說法,稱他為荀子。荀子的生卒年代不可考,其一生的經歷,也只能從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以及劉向的孫卿新書序錄中作大略的整理和推斷。荀子是戰國時代趙國人,趙國在歷史上被稱為戰國七雄之一,當時七雄相互爭戰,人民飽受兵禍的痛苦,孟子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就是對當時戰爭慘烈的寫照。因此一些有志之士便想辦法要有所作為,希望能改變那個時代,解除百姓的苦難,荀子便是其中之一。當時趙國有平原君在招賢納士,荀子卻未進入平原君門下,他一直沒沒無聞待在趙國。荀子曾經遊歷燕國,可惜也沒有受到燕王的賞識,更沒有受到重用,一直到了五十歲才從趙國前往齊國。戰國時代,齊都臨淄的稷下學宮,是當時學術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稷下學宮由齊桓公──田午所創建,以招攬天下賢士,到了齊威王、宣王之際,隨著國勢的強盛,發展達到鼎盛階段,一時之間人才薈萃,彬彬大盛,當時天下名士、百家之學,皆會集於此,自由講學、著書論辯。戰國中後期各主要學派的重要人物,如:荀子、宋鈃、尹文、魯仲連、田巴、鄭奭等,幾乎都來到過稷下。荀子來到齊國時,正是齊國被燕國樂毅打敗的時候,齊襄王力圖恢復,大力延攬人才,任命荀子為「祭酒」。因為荀子備受齊王的賞識,引起齊國許多小人的嫉妒,於是有人向齊王進讒言,荀子被迫離開齊國。:荀子曾三次做齊國的祭酒。「祭酒」是古代官名,其職責是祭祀時,引領參與祭祀的人向神明獻酒。祭祀在古代是國家重要事務,慎重的程度與用兵打仗相同,因此擔任「祭酒」的人道德、學問都十分崇高,所以「祭酒」也常是國君的最高諮詢。之後,荀子便開始奔走於列國,大約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應聘至秦,他對秦王說,一個真正的大儒若「埶(勢)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以強調儒學的可貴。秦相范雎問荀子:「入秦何見?」荀子稱道26 秦國風俗淳樸,官吏公而忘私,行政效率佳,但亦道出其「無儒之短」,國將「憂患不可勝校也」的缺失。荀子離開秦國後,來到了楚國。在楚國獲春申君的賞識,任命為蘭陵令。後因讒言被春申君辭謝後,荀子赴趙。楚將臨武君與荀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臨武君根據孫子兵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認為善用兵者在權謀勢力、攻奪變詐的運用;荀子則認為「善附民」(即得民心)才是「攻戰之本」,「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趙孝成王命荀子為上卿,但趙孝成王是個急功好利的人,並未採納他的意見。幾年後,荀子回楚國,重任蘭陵令,充分發揮他的政治才能,將蘭陵治理得井然有序。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春申君被殺,荀子被免官,這時候他年事已高,再也沒有精力去遊歷四方,家居蘭陵至死。在這期間,荀子開始教書與寫書,有名的韓非和李斯就是他這時候的學生,他也在這段時間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一書。二、「荀子」一書的介紹荀子是一部非常有條理的著作,包含的範圍非常廣泛:有勸學修身的、有論政議兵的、有探索人性的、有批評諸子的、還有寓含道理的賦篇等等,書中每一篇章都有其明確的中心主題,幾乎可以窺見當時百家爭鳴所涉及的所有問題,荀子針對主題進行的嚴密邏輯分析與推理、論證,充分展示其治學的態度與風格。荀子一書,經劉向的校閱整理,編定為三十二篇,取名為孫卿新書。唐代中葉的楊倞將孫卿新書分為三卷,重新編排,並加以注釋,定名為荀子,為我們今日所見到的版本。三、重要學說荀子是先秦思想的批判者,也是先秦思想的綜合者。「天道自然觀」,是由道家的天道觀而改進;「名辨思想」中,有墨家、名家的成分;「隆禮重法」,形成由儒到法的一道橋梁。今存之荀子,共三十二篇,大部分皆為荀子所親撰,其中討論的問題,廣及先秦各家。(一)天道觀荀子的天論篇極為特出,他認為天有常規的變化,但沒有目的性,故而人民不需要恐懼。天體運行有自己的常規,這種規律是客觀存在的,它不依人的意志而轉移。人世之治亂現象,是為政者的傑作,不是天之所為,所以治亂勿求於天,而應求諸人。他在天論篇中提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他反對把天看作是有意識的主宰,也反對天能干預人事的天命論思想,主張「明於天人之分」,不要崇天、頌天,而是要在尊重天的客觀規律基礎上,去利用自然,為自己造福。26 是故天有天職,人有人職,天的職能不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而是自然形成;人的職能是深謀遠慮,精思密察。如果人「不務於人,而務於天,是則惑矣。」所以荀子說「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他認為君子與小人之別,在於求之於己或求之於天,求於己者,日有所進;求於天者,日有所退,這是為君子或為小人的重要關鍵。「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君子所重者,在體此常道常數,戡天役物,制天而用之,小人卻緊緊地計算自己作了多少好事,能得多少報償。顯見荀子已明白地劃開了天人之間的關係。故此,人的生存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荀子此說,完全由人獨立地撐起存在的實在意義,天完全是客觀的存在,人的生活目標完全來自於自己,人的生存意義也不是由天的安排與保護下才有的,這是一個絕對的人本主義宣言,由此可知荀子的學說具有冷靜的科學精神,毫無迷信色彩。荀子的最大貢獻是提出「天人相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天人關係上,荀子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即主張在自然界面前,發揮人的主動性,掌握並運用規律為人類造福。荀子的這一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人勝天論」思想。(二)性惡說荀子性惡篇中所說的「性」是指生來所固具,尚未受到薰陶,而且是人人所同的。「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榮辱篇)「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性惡篇)「故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性惡篇)這些是說明了大家的「天性」是相同的,不因人而異。聖人與眾人具有同樣的性,君子與小人亦具有同樣的性,這種對物質利益追求的相同天性,是性惡論基本的主張。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性惡篇表示人的本性是惡的,如果順著人的本性去發展,就會產生爭奪、殘賊、淫亂。因此需要靠後天的禮義教化才能化惡為善,這就是「化性起偽」。人們在後天環境的陶冶下,通過主觀的學習和修養,才可以化惡性為善德,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三)隆禮重法荀子從「性惡論」出發,提出「隆禮重法」的主張,強調「禮」、「法」的重要。他認為人生來都有物質欲望,如果這種欲望要求沒有限制,就會發生爭奪,造成社會混亂。為了防止爭奪和混亂,就要建立「禮儀」、「法度」等社會制度和社會規範。26 荀子認為「禮」是先王為了節制人們的欲望、避免戰亂而制定出來的,「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禮論篇)「禮」的內容包含了「事生」、「送死」、「祭祀」、「師旅」等等,實質不外乎「養」(養人之欲)和「制」(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荀子強調,「禮」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標準和治國的根本,同時也是至高無上、永恆存在的最高原則。荀子主張隆禮的同時,也提倡法治,他說:「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而禮與法之間的關係,他則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認為禮是法的基礎,法是根據禮的準則而制定的。(四)重視教育荀子重視教育和學習的功能,這是他「天道觀」及「性惡說」的邏輯延伸。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唯有透過自身後天的努力學習,才能夠「化性起偽」,成為有德的君子。因此,對於人學習的態度、方法、目的等等,多所著墨。「學不可以已」、「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荀子認為天生的「性惡」是相同的,所以教育決定了人後天的成長、成就。「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他指出,知識和德性修養是通過積累而成的,所以要長期而專一的努力。又因為「聖人」的境界是一個至高無上、難以企及的目標,所以荀子認為學無止境,並說「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這些都可以看出荀子對於後天學習的重視及積極性。四、文學成就做為中國文化史上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的荀子,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學家。他的文學成就一方面大量地反映在他的長篇巨制的理論著作中,另一方面則具體展現在他對文學樣式的創新之作中。(一)長於說理荀子三十二篇,大多數是說理性質的文字,其體式不同於論語、孟子那樣的語錄體,而是據題抒論,布局嚴整的專題論文,其文章提綱挈領,言之成理,外平實而內奇宕,是典型的學者之文。夏麟勳率先對荀子的文體特徵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認為:「先秦散文發展到荀子,結構嚴密,發展並奠定了散文的藝術形式。從荀子開始,就可以不用問答體,不用述言體,而能很有條理地組成一篇結構比較嚴密的文辭。因此,荀子的散文內容充實,論點突出,論證充分,組織嚴密,邏輯性強。同時語言生動,辭彙豐富。既質樸又富麗,既儒雅又雄奇。使得周秦散文發展到荀子26 ,完成了嚴謹的論辯說理的體制。無論在結構上、主題的集中上,都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為後代說理文樹立了楷模。」(夏麟勳試論荀子散文的風格,人文雜誌第五期)荀子在論證方法與技巧上也是推陳出新、開拓創造,為後代議論散文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經驗:一、提出論點,逐層剖析;二、先總結,後分述;三、多方舉例,反覆說明;四、設問辯答,鮮明有力;五、層層推論,步步深入;六、引經據典,持之有故。(論荀子散文的文學成就,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荀子三十二篇基本上屬於專題議論散文,是在明確的寫作目的和一定的文章理論指導下產生的,它的顯著特色是綿密富贍,嚴謹周到,具有強大的邏輯力量。(二)善用譬喻章滄授論荀子散文的文學成就中,把荀子使用譬喻,概括為五大特徵:一、廣比博喻,荀子很少用一物喻一理,擅長於一連串地用多種事物從不同角度來說明一個道理。二、喻體源於生活而富於哲理。三、善於將喻體作生動的描繪,給人以可見可觸的具象。四、用同一事物多側面地喻明某種事理,通過多面類比,尋找出共性特徵,喻理顯得豐厚深刻。五、多方對比設喻。譚家健在荀子的議論散文中提到,荀子議論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博喻和群證。他指出:荀子比喻往往引類聯篇,一舉一大串,有如落英繽紛,蝶舞蹁躚(音ㄒㄧㄢ,行走盤旋而舞的樣子),使人應接不暇;不但用於解釋,而且據以說理,深入淺出,生動巧妙,使讀者既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又在情緒上受到感染;荀文用喻又有例證的作用,以證代議,寓議於證,議證交融,合為一體,使文章更有光彩,理論更加深化。(三)駢文之祖荀子中的排比句極多,不論論說、敘事、譬喻、用典均以排比句來表達,其格式靈活多樣,有並列和承接的排比,有同類和正反的排比,以及字句整齊和參差的排比,這些排句大多字數相等,句式相似,重語反復,因而具有明快的節奏,讀來雄健有力,鏗鏘入耳,具有音律之美,近乎韻文,而且往往連接而起,綴句成段,集段成篇,使荀子長篇大論的散文條理井然,層次分明,文勢雄健,豪放自如,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夏麟勳在試論荀子散文的風格中提到:「荀子的散文中對稱整齊,音節和諧的排句特別多,有時甚至全段或全文的大部分都是。或以排句將所論問題的另一面提出,使之相互映襯,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或用排句鋪陳事實,使所論問題全面周密;或用一連串的排句將問題一口氣說出,以創造氣氛,加強語勢;排句中多有韻語,或雙句句末用韻,或句中用韻,具有極強的音樂性,加之長短相間的句式,抑揚頓挫,錯落有致,駢化傾向十分明顯。」因此陳柱認為:「荀卿之文富有駢文化,為後世駢文家之祖。」26 (四)漢賦之先聲班固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總序中說:「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咸有惻隱古詩之義。」可見班固將荀子與屈原的作品視為辭賦之祖。一般而言,屈原作離騷等二十五篇,為我國最早的辭賦;而真正以「賦」名篇,則是由荀子開始,荀子賦篇是首先直稱為「賦」之賦體文字。賦篇包括禮、知、雲、蠶、箴等五篇。其中,有對禮、知(智)等抽象的精神形象化描寫,也有對雲、蠶、箴(針)等具體事物的逼真摹寫。在形式上,採用主客問答方式,句式以四言為主,雜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韻散間出。在手法上,則鋪陳回環,繪聲繪色。這些都是後來漢賦作者所全面繼承並發展的大賦特點,這應該是嚴格意義上的最早的賦。清人王芑孫在讀賦卮言中說:「相如之徒,敷典摛文,乃從荀法。」說明了荀子不僅是賦的創名者,也是賦作的創制者。五、荀子散文集評(一)散文集評朝代評論者出處對荀子的評語清劉熙載藝概文概引宋司馬光語孟子好詩書,文直而顯;荀子好禮,文富而麗。王先謙荀子集解序探聖門一貫之精,洞古今成敗之故,議論不越几席,而思慮浹於無垠。吳汝綸初月樓古文緒論荀子說理致醇,而文章近於淮南。民國郭沫若十批判書荀子的批判以思想家而兼長文藝,在先秦諸子中,(荀子)與孟軻、莊周可以鼎足而三。再加上相傳是他的弟子的韓非,也可稱為四大臺柱了。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峭拔,而拿文章來說,實在是各有千秋。郭預衡中國散文史荀子的文章,雖然善辯,卻不但和戰國策那縱橫捭闔之辯不同,也和孟子的高談闊論不同,和韓非子說難篇也不一樣。別人都不免縱橫之氣,而荀子則始終不失其為儒者。這樣的文章對於秦漢之際的儒者解經之文大有影響。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質樸簡約,謹嚴綿密,剖析事理,非常透闢。程千帆先唐文學源流論略荀子之文,部勒整齊,排比密麗。26 (二)「勸學」集評朝代評論者出處對勸學的評語明歸有光諸子匯函佳言格論層見疊出,如太牢之悅口,夜明之奪目。令荀子無性惡之說,無以堯舜為偽,無以子思、孟軻為亂天下,其勸學之功豈終外於名教哉!民國郭預衡中國散文史荀子文章的特點是構思周密,例如勸學篇。由構思的周密,文章也就寫得周密。這一點在戰國諸子中也是比較凸出的。另一個特點是引物連類,設喻說理,只是簡單比況,而不講寓言故事,這是「學者之文」的特徵。段落大意第一段、說明「學不可以已」,及後天教育之效果。第二段、說明學重於思,人欲成為君子,亦必善假於學。第三段、言環境的好壞,對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君子當謹慎,不可輕忽。第四段、言物各從其類,且榮辱自招,故君子必慎其所學。第五段、言學貴累積、持之以恆,亦貴專一不移,不可心有旁騖。第六段、說明為學在專一及積累之下的成效。第七段、為學的方法、意義和目的,並言經書為學術之大本。主旨:用以勸「學」,勉勵士人要努力為學,以成為一位學問淵博、品德高尚的讀書人。注釋補充資料1.君子曰 引用前人的言論,或發表自己的見解,往往稱「君子曰」。左傳中最多,共四十八處;周易、國語亦有之。君子,指學養俱佳之人。2.梧鼠五技而窮 (1)楊倞(音ㄌㄧㄤˋ)荀子注:「梧鼠,當為鼫鼠。蓋本誤為鼯鼠,後寫又誤為梧耳。」(2)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鼠部」稱梧鼠:「能飛,不能過屋;能緣(攀緣樹木),不能窮木(爬到樹頂);能游,不能度谷;能穴(打洞),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3)「五技而窮」或「梧鼠技窮」,皆指技多而不專。3.尸鳩 詩經曹風尸鳩篇:乃曹人讚美其君之詩。26 【原詩】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尸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其帶伊絲,其弁伊騏!尸鳩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尸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說明】詩人以尸鳩有七子而能飼之平均如一,以興君子能理萬物,亦因其心專一之故。且此君子既有端莊之外貌,亦有善良之內在,足為國人之楷模,因此祝福他能長壽萬年,以為人民之表率。雖是讚美其君,但無阿諛之詞,於平淡樸實的文字中,表現出曹人對其君王真誠的敬愛。1.伯牙 (1)伯牙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成連乃將伯牙帶到蓬萊山孤島上,對他說:「你暫且留在這兒練琴,我去找我的老師方子春來教你。」他為伯牙留下食物和飲水,一去竟是十多天後才回來。伯牙孤獨一人面對大自然,日日只聞海濤之洶湧,群鳥之悲鳴,終於領悟原來老師是要他以自然為師,自此學得妙絕天下的琴藝,乃撥琴而作水仙操,從此成為琴藝界之高手。(太平御覽引樂府解題)(2)鍾子期與伯牙同是春秋時代楚國的高士,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有次伯牙彈著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又有一次,伯牙彈琴,志在流水。鍾子期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心有所念,發於琴絃,鍾子期必然心領神會,深相交契。(3)有次伯牙與鍾子期同遊於泰山之北,突遇暴雨,就暫棲山巖之下。伯牙悲從中來,就開始彈琴,「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起初音調輕緩,如同連綿不斷的久雨;接著突然音調一變,奏出又急又重,一如山崩的聲音)。每次彈奏,鍾子期都能曲盡琴趣。伯牙於是放下琴,嘆著氣說:「善哉!善哉!你的鑑賞力真是高明!你心中的想像如同我心,我的琴音逃脫不出你的想像啊!」(列子湯問篇)鍾子期死後,伯牙破琴絕絃,他認為世上已經沒有知音了,而終身不再彈奏。(說苑尊賢篇)2.六馬仰秣 「六馬」的解釋有三種:(1)眾多的馬。本課宜採用此說。(2)古代天子之車用六匹馬拉。秦以後,皇帝之車駕用六馬。(3)六種類型之馬,指:種馬、戎馬、齊馬、道馬、田馬、駑馬。鄭玄注:「玉路(帝王所乘玉飾的車子)駕種馬,戎路(古代帝王軍中所乘的車)駕戎馬,金路(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飾金之車)駕齊馬,象路(以象牙為飾的車子,為帝王所乘)駕道馬,田路(凡王遠行出國門則乘田路)駕田馬,駑馬給宮中之役。」26 形音義彙整一、同義詞語須臾剎那/頃刻/俄而/既而/未幾/頃之/斯須/頃而/少焉/片刻利足疾足/健足/捷足/能足/健步/善走質的正鵠/射的/射靶/標靶/射侯/射招/招質/鵠子/射帖/箭靶衢道歧路/衢路/叉路/岔路/歧旁/歧途/衢途招禍致禍/賈禍/惹禍/速禍/引禍/召禍/召災/引患蹞步跬步/頃步/半步/小步冥冥惛惛/專默/專一/專精/專誠/專注赫赫昭昭/顯赫/顯耀/顯豁/昭明/昭彰/赫奕/赫然/彰彰二、義近成語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橘於淮而為枳/淮橘化枳/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臭/入芝蘭室,久而必香/藪中荊曲止於至善盡善盡美/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嘆為觀止/無懈可擊/至高無上/超臻上乘/無以倫比/臻於化境鍥而不捨自強不息/黽勉不已/切磋琢磨/砥礪精進/夙夜匪懈/夜以繼日/焚膏繼晷/孜孜矻矻/孳孳不倦積漸以成積土成山/積水成淵/駑馬十駕/蹞步千里/跬步千里/水滴石穿/滴水穿石/磨杵成針/繩鋸木斷/心堅石穿/積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頃步千里/跛鼊千里/金石可鏤/勤能補拙青出於藍後來居上/青甚於藍/冰寒於水/後生可畏/後起之秀三、一字多義形音義例句、例詞結ㄐㄧㄝˊ繩結,形容心志堅定心如「結」兮。專注故君子「結」於一也。憂傷思緒糾纏難解之處心有千千「結」26 施ㄕ放置「施」薪若一,火就燥也。施加刑戮「施」於小人。(歐陽脩縱囚論)張揚願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治長)布施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錢公輔義田記)慢慢地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喜悅自得的樣子「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孟子離婁下)施展雖有賁、育,無所復「施」。(蘇軾留侯論)ㄧˋ延「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賈誼過秦論)迂迴曲折走路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孟子離婁下)數ㄕㄨˇ計算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韓愈張中丞傳後敘)責備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而殺之。(劉向說苑)ㄕㄨˋ方法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數目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技藝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孟子告子上)形容數量之多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司馬光訓儉示康)天命、天數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蘇洵六國論)ㄕㄨㄛˋ屢次、常常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司馬光訓儉示康)ㄘㄨˋ細密「數」罟不入洿池。(孟子梁惠王上)暴ㄅㄠˋ急遽、猛烈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詩經終風)欺凌則夫彊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譁之。(荀子性惡)毀壞、蹧蹋「暴」殄天物空手搏鬥「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論語述而)殘酷凶惡殘「暴」急驟的「暴」飲「暴」食、「暴」風雨ㄆㄨˋ晒,同「曝」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顯露「暴」露26 貉ㄇㄛˋ中國古代東北部族名干、越、夷、「貉」之子。ㄏㄜˊ獸名,外形似狐,毛棕灰色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論語子罕)中ㄓㄨㄥ內心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蘇轍黃州快哉亭記)一半「中」途而廢ㄓㄨㄥˋ符合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考取、錄取鄉舉進士第一,遂「中」其科。(曾鞏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假ㄐㄧㄚˇ藉助、利用1.「假」輿馬者,非利足也。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抄襲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曹丕典論論文)借用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不真、虛假二行者在一處,果是不分真「假」。(西遊記)偽托、假冒「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禮記王制)代理、非正式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漢書陳勝項籍傳)四、與學習相關的成語格言(一)成語成語意義懸梁刺股比喻人發憤努力學習。鑿壁偷光比喻刻苦勤學。囊螢映雪形容在困苦的環境中勤奮讀書。映月讀書形容勤奮苦讀。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牛角掛書比喻勤勉讀書。手不釋卷比喻勤奮好學。韋編三絕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目不窺園比喻治學刻苦專心。口舌成瘡,手肘生胝比喻刻苦勤學。26 (二)格言格言出處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篇人之不學,猶谷未成粟,米未為飯也。王充論衡耳有所聞,不學而不如聾;目有所見,不學而不如盲。馬總意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學問之功,貴乎循序漸進,經久不輟。梁啟超為學好像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胡適苦學能夠戰勝一切,學問的宮殿不分貧富都可以進去。巴金一技之長走一輩子的觀念,已經落伍了,現在你必須學會繼續學新東西的能力。李遠哲我們要終身發展,不能停止學習,一定要一直學下去,才能保證我們不停往前走。英特爾董事長貝瑞特修辭纂要一、譬喻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譬喻可分為四種:(1)明喻:凡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具備。(2)隱喻:只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語如「是」、「為」代替者。(3)略喻: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4)借喻:省略喻體、喻詞,只剩下喻依。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借喻)2.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借喻)3.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略喻)以上三則以自然物理為喻,正面說明學習可以變化氣質。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略喻兼排比)26 荀子勸學篇廣泛以動、植物做譬喻,其中有正面可取法的,也有反面足以為誡的。動植物意義正面取法射干雖僅莖長四寸,卻生於高山之上,望似高大,乃因有利的生長環境使然。蓬生於麻中,不扶而直。蚯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乃因用心一也。螣蛇無足而飛,用心一也。尸鳩餵養七子有成,因用心專一。反面為誡蒙鳩以羽為巢,繫之葦苕,導致卵破子死,因未能慎選環境。芷雖為香草,但若泡在臭水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蟹六跪而二螯,但若非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梧鼠五技而窮,不夠專一。二、排比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達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念。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三、映襯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映襯的修辭方式分為兩類:(1)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以描寫。(2)對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3)雙襯:將同一人、事、物的雙重性質、相對性質,放在一起,使之凸顯。1.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3.強自取柱,柔自取束。4.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6.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7.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8.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26 四、轉品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原來的詞性。1.假舟檝者,非能「水」也。(名詞當動詞)2.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名詞當動詞)五、頂真語文中,以前一句的結尾,來作下一句的起頭。※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延伸閱讀v 學記  禮記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游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其此之謂乎。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26 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脩;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語譯】引發思慮,廣求善良,只能做到小有名聲,不足以感動群眾。親自就教於賢者,體念遠大的利弊,雖能夠感動群眾,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從教育入手。玉如果不經過琢磨,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肯學習,不會明白道理。所以古君主建設國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為最優先的工作。尚書兌命篇說:「要自始至終常常想到學習。」就是這個意思。26 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雖然有至善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後才能反省。知道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發憤圖強。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尚書兌命篇說:「教別人能夠收到一半學習的效果。」就是這個意思。古時候教學的地方,一家中設有「私塾」,一黨中設有「庠」(五百家為黨),一個術中設有「序」(一萬兩千五百家為術),一國之中設有「太學」。每年都有新生入學,隔一年考試一次。入學一年之後,考經文的句讀,辨別志向所趨;三年考察學生是否專注於學業,樂於與人群相處;五年考察學生是否博學篤行,親敬師長;七年時考察學生在學術上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及對朋友的選擇,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小成。九年時知識通達,能夠觸類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違背師訓,就可以稱之為大成。這時候才能夠教化人民,移風易俗,使附近的人都心悅誠服,遠方的人也都來歸附。這是大學教育的步驟。古書說:「螞蟻時時學習銜泥,然後才能成大垤。」就是這個意思。大學開學的時候,學生都穿著禮服,以蘋藻之菜祭祀先聖先師,表示尊師重道;先練習詩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歌,以蒞官事上之道勸勉學生;擊鼓召集學生,正式打開書篋(書包),希望學生以謙遜謹慎的態度學習;夏楚(教鞭)兩物是用來警惕鞭策學生,收到整肅威儀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實施以前,天子、諸侯不急著到學校去視察,為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發展志向;教師常常觀察學生,但是並不輕易發言,等到適當的時候再加以指導,是要使學生自動自發;至於年幼的學生,只聽講而不能亂發問,是因為學習要按照進度順序進行。這七項,是教學的大道理。古書說:「凡學習做官,先學習管理事情,要作一個讀書人,先學習立志。」就是這個意思。大學施教是順著時序而教的,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學生下課及放假的時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課業。學習的方法,如果不從「操、縵」這些小曲學起,指法不純熟,琴、瑟就彈不好;不學譬喻,詩就作不好;不學會灑掃應對,禮節就不恰當;對於六藝等技藝沒有興致,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君子在學習方面,要藏之於心,表現在外,不論休息或遊樂的時候,都念念不忘。能夠這樣,才能安於學習,親近師長;與同學相處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學的真理。這樣,雖然離開了同學師長,也不會背棄道義。尚書兌命篇說:「恭敬謙遜,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這個意思。現今之教人者,口裡雖然唸著書本,心裡並不通達,故意找些難題來問學生,講一些枯燥無味的名物制度,讓人聽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學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時不誠心誠意,又不衡量學生的程度與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教導違反情理,對學生的要求也乖戾不通。如此一來,使得學生愈來愈厭惡學習而且憎惡師長;但覺學習困難,而不明白學習的好處。雖然課業勉強讀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乾二淨。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26 大學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惡的念頭未發生之前,就用禮來約束禁止,這就是預備、防備的意思。當學生可以教誨的時候才加以教導,就叫做合乎時宜。依據學生的程度,不跨越進度,不超出其能力來教導,就叫做循序漸進。使學生互相觀摩而學習他人的長處,就叫做切磋琢磨。這四種教學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興盛的原因。邪惡的念頭已經發生,然後再來禁止,因為錯誤的觀念已經堅不可拔,教育亦難以勝任。適當的學習時期過了才去學,雖然努力苦學,也難有成就。東學一點西學一些,卻不按照進度學習,只是使頭腦混亂毫無條理而已。沒有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單落寞而少見聞。結交不正當的朋友,會導致違背師長的教訓。不良的習慣,會荒廢自己的學業。這六項,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君子知道教育興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衰落的道理,然後就可以為人師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於曉喻,只加以引導,而不去強迫別人服從;對待學生嚴格,但不抑制其個性的發展;加以啟發,而不將結論和盤托出。只引導而不強迫,使學習的人容易親近。教師嚴格而不壓抑,使學生能夠自由發揮,得以充分發展。只加以啟發而不必全部說出,使學生能夠自己思考。使人親近又能自動思考,這才是善於曉喻了。學習的人易犯四種過失,教導的老師一定要知道。人在學習時,或有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知道一些就滿足的毛病,或有認為太容易,生起輕忽,不認真學習的毛病,或有自我設限,不求進步的毛病。這四種心理都不相同,必須先明白這些心理,然後才能挽救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優點、挽救過失的。善於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聲中流連不忘;善於教學的人,能使人繼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師的言語雖然簡要卻通達曉暢,含蓄而允當,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繼承其志了。君子知道求學深淺難易的順序、個人特性高下的差異,然後才能廣泛的曉喻。能廣泛地曉喻,然後才有能力作老師;能夠作老師,才能做官長;能做官長,才能作領袖。所以能作一個好老師,就是學作領袖的開始。所以選擇老師不可以不謹慎。古書說:「三王(伏羲、神農、黃帝)四代(虞、夏、殷、周)對老師的選擇都很慎重。」就是這個意思。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學問才會受到敬重。真理學問受到尊敬,然後人民才會敬重學問,認真學習。所以君主不以對待部屬的態度來對待臣子的情形有兩種:一種就是在祭祀時,臣子擔任「尸」的時候,另一種就是擔任君主老師的時候,就不能以待部屬的態度來待臣子。大學的禮法,對天子授課時,老師不處於面朝北的臣位,就是為了表示尊師重道。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安閒,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學生更把功勞歸諸26 老師教導有方;對於不善學的人,老師教得很辛苦,效果卻僅得一半,學生反而歸罪於老師。善於發問的人,好比砍伐堅硬的木頭,先從容易下手的軟處開始,慢慢的擴及較硬的節目,時間久了,木頭自然分解脫落;不善發問的人,使用的方法剛好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有如撞鐘,輕輕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較小,重力敲打,則響應的聲音就很響亮,一定要打鐘的人從容不迫,然後鐘聲才會餘音悠揚,傳之久遠;不善答問的人剛好相反。這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自己沒有獨到見解的人,不夠資格作老師。一定要學生提出問題,才加以解答;學生心裡有疑難,沒有能力表達時,老師才加以開導;老師開導了,學生仍然不明白,雖然暫時放棄指導,等待將來也是可以的。良匠的兒子,必先學習補綴皮衣(古代工藝相近);良弓的兒子,必先學習製作畚箕;剛學駕車的小馬,都事先把小馬繫在車後,而車子就在馬的前面,讓馬跟著學習。君子觀察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古時候的學者,能夠分析比較事物的異同之處,匯整成一類。譬如:鼓的聲音並不相當於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沒有鼓的調和就顯得不和諧。水的顏色並不相當於五色當中的任何一種,然而五色的配合,沒有水為之調和就無法鮮明。至於學者並不等於政府的任何一種官職,然而任何一種官職,不經過學習就沒有辦事的能力。又如老師,他不是人倫中的任何一種親屬關係,但是任何一種親屬,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不懂得人倫之間的關係了。君子說:偉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種職務;偉大的道理,不局限於一種事物;真正偉大可貴的誠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恆久的四時雖不相同,卻運轉不停,是最準確的守時。如果能瞭解這四種情形,就可以立志於學習了。夏商周三代王者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後祭海,河是水的源頭根本,海是河流的歸處,先本而後末,這叫做「務本」。考題觀摩1.儒家思想,一脈相傳。下列前後文句意義相近的選項是:(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B)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不教民而用之,謂殃民(C)仁者先難而後獲/勞苦之事則爭先之,饒樂之事則能讓(D)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E)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100學測)【標準答案】(A)(B)(C)(D)或全【試題解析】(A)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施加在別人的身上。出自論語衛靈公/不願意施加在自己身上的事物,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出自中庸。兩句皆有不要將禍端、傷痛加諸在別人身上之意。(B)不教導人民就讓他們去作戰,這就叫捨棄人民。出自論語子路/不教導人民就使役人民,這就是讓人民遭受禍害。出自孟子告子下。二句皆有「如果不會栽培教育百姓綱常倫理,那就是放棄了人民百姓,百姓會陷入墮落痛苦深淵中」之意。(C)有仁德的人遇到艱26 難的事,會率先去做。意謂仁者具困苦艱難在先而後酬報的襟懷。出自論語雍也/遇到勞累辛苦的事就率先去做,遇到富裕安樂的事則先讓給別人。意謂仁者勞苦之事爭先去做,逸樂之事則謙讓予人。出自荀子修身。二者意思相近。(D)講話必定信實,做事必定果斷,雖然意志堅定,但只是擇其自以為善而固執不知權宜變通,這只是才短識淺的人啊。出自論語子路/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都講信用,做事不一定都果斷。出自孟子離婁下。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二者意思相近,但對象不同。(E)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始作俑者:最初製作俑來殉葬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執政者為民父母卻率獸食人,這樣如何為民父母呢?率獸食人:比喻為政者對人民的暴虐。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二者意思相近。2.下列文句「」中的文字,結構為「動詞+名詞」的選項是: (A)齊民要術:其樹大者,以「鋸鋸」之 (B)史記: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C)荀子: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D)左傳:庸勳、「親親」、昵近、尊賢,德之大者也 (E)三國志: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100指考)【標準答案】(B)(D)(E)【試題解析】(A)名詞+動詞。語譯:樹長得高大的,就用鋸子鋸斷它。(B)動詞+名詞。語譯:陛下您不擅長率領士兵,卻擅長率領將軍。(C)形容詞+形容詞。語譯:沒有專一的行事,便沒有顯赫的功業。(D)動詞+名詞。語譯:酬賞功臣、親愛親人、接近近臣、尊敬賢人,這是德行中的大德。(E)動詞+名詞。語譯:建安二十年,孫權因劉備已經得到益州,於是派遣使節表達希望得到荊州。3.下列各組文句中,「」內的字義相同的選項是:(A)諫逐客書:不問可否,不論「曲」直/典論論文:「曲」度雖均,節奏同檢(B)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C)孟子滕文公上: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D)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後漢書黨錮列傳序: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E)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始得西山宴遊記: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98指考)【標準答案】(B)(D)(E)【試題解析】(A)彎曲/樂曲。(B)回家。(C)往、至/享受。(D)借。(E)遊玩。26 4.先秦諸子召開一場學術思想座談會,請依據甲、乙、丙三則發言內容,推斷依序應是何人的主張?(A)韓非子/孟子/老子  (B)孔子/荀子/老子(C)韓非子/荀子/莊子  (D)孔子/孟子/莊子(97指考)【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甲)從「人與人之間,即使,親如父子,也不可能不講利害關係」可知說者強調「功利」的重要;又從「好行為給予獎賞,壞行為給予懲處」可知說者重心落在「賞罰嚴明」,而法家思想以法為本,重「功利」、「賞罰」,故此說接近韓非的主張。出自韓非子揚權:「以賞者賞,以刑者刑。因其所為,各以自成。」(乙)從「人之所以向善,必須靠後天的努力修為」、「接受教育、從事學習,乃是當務之急,可知說者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荀子以為人之所以向善,必須是靠後天的努力修為所得來的,即「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道理。同時為了讓人性能夠「化性起偽」。所以荀子特別強調「禮」,強化學習的重要性故此說接近荀子的主張。出自荀子性惡:「故聖人化性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丙)從「人只不過是自然大化的一部分」、「無謂的爭論」、「活得自在啊」、「隨順本性,因任自然」、「無所成心地快意遨遊,融入天地不言的大美之中」等觀念可知與莊子「自然無為」、「逍遙自得」的想法不謀而合,可參考莊子逍遙遊。5.文章中常會以一、二關鍵字,做為凸顯該段或該篇文章主旨的樞紐。閱讀下文,選出其中的關鍵字: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26 (A)山、海  (B)神、聖  (C)積、成  (D)不、無(97指考)【標準答案】(C)【試題解析】本段文字強調「積」的功夫,(C)選項切中文中因「積」而「成」的五個因果句,至於「山、海」為其映證主題之例證,非作者之主意所在。語譯:累積土石成高山,風雨就從這裡產生;積聚水流成深淵,蛟龍就在這裡生長;累積善行成為美德,自然可以達到神智清明而不被矇蔽的境界,聖人的道德修養也就具備了。所以不半步半步的累積,就無法走到千里之遠;不積聚細小水流,就不能成為江海。2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