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三单元 《荀子》选读

ID:1163080

大小:6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教学目标:1.掌握蕃、辍、啜菽、秽、籴、雩、筮、楛、愆等字的读音,掌握匈匈、知、错、县、队、党、见、常、袄、枯、尔、晖、瑳等通假字,掌握启、荒、体、道这、修、节、楛、治、赫、理、康、敬、怪、日、隆、大、物、本事、白等词的意义用法及判断、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后置等句式。2.理解把握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疏理并概括文章每一段的内容。3.理解并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排比的方法。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解荀子“错天而思人”的思想在当世的现实意义。5.熟读课文。教学设想:课前布置预习要求,让学生充分预习,完成字词的积累与整理;教学重点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尤其要让学生理解“错天而思人”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与影响。计划用二课时,主要采用学生自读、交流、讨论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步骤:预习指导(完成下面预习作业):1.读课文2-3遍。2.对比较陌生的字加注读音。3.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文言特殊句式。4.思考: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他认为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5.思考: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一、导入1.回忆背诵《劝学》。2.乱世哲人荀子。二、自读(检查预习作业,学生讲解或板书)1.注音蕃长于春夏fán  辍广chuò  啜菽chuòshū 秽稼恶huì 籴贵民dí雩而雨yú 卜筮然后决大事shì 楛耕伤稼kǔ  礼义之不愆兮qiān2.重点字词第一段:治乱天邪?(治:安定。乱:混乱)禹以治,桀以乱。(治、乱:使天下安定,使天下混乱,使动用法)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状语后置)大王荒之。(太)文王康之。(形容词使动)此之谓也。(宾语前置)第二段: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通“汹汹”)地有常数矣。(古今异义) 君子道其常。(名作动,遵循)礼义之不愆兮。(愆,名作动,违背;宾语前置)第三段:非知也/知虑明(通智)小人错其在己。者(通措)是以日进也/是以日退也(名作状)一也(数作动,一样)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古今异义;悬)第四段:星队(通坠)物之罕至者也(定语后置)怪之(形容词意动)风雨之不时(古今异义)怪星之党见(通“傥”“现”)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尝)第五段:物之已至者(定语后置)人祅则可畏也(妖)枯耘失岁(楛)田岁稼恶(秽)夫是之谓人祅(宾语前置)本事不理(古今异义)勉力不时(古今异义)其说甚尔(迩)则日切瑳而不舍也(磋)第六段:雩而雨(名作动,下雨)第七段: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于礼义(状语后置)则光晖不赫(辉)则功名不白。(显著)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使动;名作动)第八段:大天而思之(形容词意动)孰与物畜而制之(名作状)因物而多之(形容词使动)孰与骋能而化之(动词使动)思物而物之(名词使动)3.翻译句子(1)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2)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3)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勉力不时。(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三、朗读(可先听读,再齐读或自由读,学生标注字词理解之疑难点)四、教师点拨(课文字词理解、疏理,检查翻译)五、学生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概括课文内容、给我们的启发)1.概括每一段的观点。第1段: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第2段: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2.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荀子所说的天为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天”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顺应和利用“天”和规律而生存发展。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人应当在哪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而言之,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其固有规律,按规律办事;治理国家应以礼仪规范人的行为,避免人的失误导致混乱。小而言之,治理家庭应该重伦理道德的修养;个人的工作学习,应相信自我,努力奋斗,克服盲目崇拜和自卑的心理,以自己的行动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4.文章的中心是人定胜天,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文章开始以设问的形式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律,它不能主宰人世的吉凶祸福。从而得出“敬其在己者,而不幕其在天者”的正确结论。然后又从天不可畏,人言可畏的角度,强调对人事应该重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后作者得出“放弃人的努力而思慕天,就违背了万物的实情”的结论,告诫人们应“制天命而用之”。课堂小结(概括文章内容):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六、拓展(一)阅读素材1、名人名言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2、学生佳作“人定胜天”吗?“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提出的,号召人们增强征服自然是信心。许多年来,这句话一直被视为一种唯物主义的气壮山河的 至理名言,在它的激励下,人们大规模地开始了征服自然的斗争。但是,就在人类以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向自然界发起进攻,并日益取得成就的同时,一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悲剧开始了。在人类的干预下,2000年前曾与荀子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现已荡然无存,其中三分之一是近50年灭绝的。可见,人口的急剧膨胀,是以生物物种灭绝为代价是。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到本世纪末,估计——仅仅是估计:全球现有生物的五分之一将可能永远告别我们的世界!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荀子。2000年前,荀子的脑海里萦绕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动人故事,于是颇有气魄地喊出“人定胜天”。但当他极目四望,只见到人类尚未进入封建社会的原始耕作,又怎能想象人类真正把“制天命而用之”极度发挥时,大自然所造受的破坏程度呢?他始料未及的事太多了:环境污染是日益严重,土壤的流失和沙化,绿色植被的减少,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的破坏;我们不应归咎于荀子,我们又该归咎于谁呢?还是将忏悔的十字架戴在“人类”的胸前吧!上述现象,仅是人类无限制攫取大自然能量所造成的一部分后果罢了。现代工业社会人类的目光开始转向生物技术了。但是,技术不应当毁坏生物圈的组织原则。过去,人们正是过高地估计了技术的作用,把这种估计和唯意志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自然的“征服论”。“人定胜天”本来已不适应现代生产的发展状况,结果在震天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山河饮泣,大地呻吟。其实,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种可怕的结局:“我们不严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请注意,我们是在一艘飘荡于无限空间的“飞船”上,这艘飞船目前已是千疮百孔。如果我们五十多亿乘客都“义愤填膺”地抡起“征服自然”的板斧,愚蠢地“向地球开战”,我们这艘飞船还能安全航行吗?如果人人竞相盲目地去“胜天”,我们会不会遭到灭顶之灾?设想一下:因为要征服自然,我们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明朗的清晨,恬静的湖泊和绿色的山峦,失去了云雀的欢歌,孔雀的彩屏,皎洁的月光和两岸的猿声;那么最后,是我们征服了自然,还是自然剥夺了人类的生存权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将何去何从?所以,在我们尚未开辟出新的生存空间,掌握新能源技术之前,请先来维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唯一的地球吧!人终不能胜天,但人可以用天。只有遵循大然的客观规律进行生产,人类才能把不完美的东西改造得更完美。正如大禹治水,不使用人工的堤坝去“堵”泛滥的洪水,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导”百川以归海。倒是道教的“天人合一”似乎才应该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恰当的写照。(二)写作练习通过本文的学习以及对荀子其人及其思想的了解,以“事在人为”为话题写一篇700字的议论文。七、教学后记: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