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2师说 三案合一(鲁人版必修1)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1.积累“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方法。3.养成良好的从师学习风尚。教学策略教学目标1.积累“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方法。3.理解韩愈的“师道观”,培养“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聚焦重点1.积累“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方法。3.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教学建议这是韩愈提倡从师学习的一篇重要论文,文章中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重要,有些语句的含义也比较难以理解,建议老师在教授本课时采用以下方法:1.用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字词,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掌握古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理清文章结构,可以以串讲为主,用读读讲讲、逐段归结的方法,把词句讲解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3.在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就一些难点问题进行再分析,也可以做一些落实与巩固性的练习。自主梳理1.通假字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或师焉,或不焉(通)轻轻告诉你:“受”通“授”,“不”通“否”。2.一词多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③孔子师郯子……师襄()师④吾师道也()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⑦不耻相师()
①择师而教之()②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③古之学者()④师道之不传,可知矣()⑤句读之不知()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③余嘉其能行古道()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轻轻告诉你:师:①名词,老师。②名词,专门技艺的人。③名词,姓。④动词,效法。⑤动词,学习。⑥动词,从师学习。⑦意动用法,以……为师。之:①代词,他们。②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③助词,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表示宾语前置。⑥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①代词,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他。②复指,作主语,他们。③代词,作兼语。④代词,作定语,他们的。⑤副词,表猜测,大概。⑥副词,表感叹,多么。3.词类活用①吾从而师之(师:)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远:)③而耻学于师(耻:)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⑤孔子师郯子(师:)轻轻告诉你:①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②名词用作动词,低于。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可耻。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⑤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古:,今:)②句读之不知(古:,今:)③小学而大遗(古:,今:)轻轻告诉你:①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②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两个词,“句”和“读”。③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5.文言句式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⑥师不必贤于弟子。⑦不拘于时,学于余。⑧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⑨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轻轻告诉你:①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②判断句。……,……也,表判断。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④判断句。无标志判断。⑤倒装句。应理解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⑥倒装句。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⑦被动句。“不拘于时”的“于”表被动。⑧省略句。“爱”前省略主语“人们”。⑨省略句。“则”前省略“士大夫之族”。6.文学常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韩愈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有、、、、、、、。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轻轻告诉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韩愈7.认识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昌黎(今河北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8.熟悉背景 唐代的时候,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集思探究1.解释文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2.分析结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正面说理士大夫言行反面现象归纳推理孔子言行正面实例李蟠情况现实活例古今映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演绎推理3.重点详解(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提示:判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依靠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在主语后面用助词“者”字,以表示提顿(待解释),在句末用助词“也”字,以表示肯定的语气。谓语是“所以”和“传道”“受业”“解惑”三个动宾词组组成的名词性结构,即“所”字结构。“所以”在这里表示跟行为有关的人。“以”当“用”讲,“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可以译作“(是)用来传授道理、讲解学业、解答疑惑的人”。(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提示: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是一个单句,动词“知”的主语“吾”承前省略了,“知”的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作“知”宾语。“于吾”作“生”的补语;“于”作“比”讲,介绍比较的对象。这句话按结构可以译作:〔我〕哪里追究他们的生年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像这样的句子,中学生是比较难于理解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意思,单照课本注释串讲一下显然不够,最好是通过句法分析,即通过成分划分来弄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方能事半功倍。至于介词“于”字作“比”讲,介绍比较对象的句子,可以举过去已学过的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来加深印象,本课后面还有“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可以进一步巩固。古汉语中放在句首的“夫”(读fú)字,本为指示代词,指紧接着提到的事情,作“那”“那个”讲,不过指示性很轻,可以看作发语词。(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示:判断句。主语和谓语都由“所”字结构来充当,两者的不同仅在“道”字和“师”字的一字之差。“所”字是结构助词,它的作用是放在动词(或主谓结构中动词)的前面,表示这个动词(或主谓结构)是作定语,用来修饰那个中心词的。“所存”等于“所存之处”。“道”是“所存”的定语,“之”字表示这种关系。但译成白话,这个“之”字可以不译出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按结构可以译为:道理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意思是:道在什么地方,老师也在什么地方;或什么地方有道,什么地方就有老师。4.难点突破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其”具体指代谁?提示:我们认为“其”作“君子”讲为妥,理由是:(一)作者无疑是站在“君子”的立场说话的,“反不能及”才是他认为“可怪”,这里“反”和“不能”分明是针对“君子”说的。如果一定要把“其”作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么,解释这一句时“乃”字之前仍须补上“君子”,意思才能明确,这岂不是故意多绕弯路!关于作者立场的表现,下边引一例,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设规矩,陈绳墨,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说“君子不如工人”不说“工人胜于君子”,这是因为荀子也自命为“君子”呀!(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语法上是主语,在逻辑上是“君子不齿”的宾语。“其”承“君子”而言君子之智,从逻辑思路上看较顺,从句法上看离所代者则较近。最后说说“巫”和“医”之间要不要用顿号的问题。在唐代,“巫”和“医”应该已有区别,但民间是不是分得那么清楚就难说了。韩愈当然是个熟读《论语》的人,“巫医”两字,会不会正是沿用《子路篇》中的“巫医”呢?(“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我们认为很可能。要知道,那个“巫医”是个双音词,实际上指的是医生。再从“乐师”“百工”来看,“巫医”也以不作两个词看为宜。(“百工”是一种总名称,《考工记,总叙》:“国有六职,百工居其一焉。”“百工”作为一个名词,犹如“百姓”“百戏”。)(2)“术业有专攻”句中,什么是“术”和“业”?提示:“术”是方法,包括技能、技巧。《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帝王之术,指统治国家之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之术。”(养人之术,指治民之法)韩愈是看不起“术”的。他在《送孟东野序》中认为孟轲等人是“以道鸣也”,而孙子、张仪、苏秦等人是“以其术鸣”。因此,“术”在本文应理解为技术、专业才能。“业”是学业,主要指书本知识的学问,也就是“受(授)业”的“业”。本文中“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说明“书”(书本知识)和“句读”知识正属于“业”的范围。当然,“业”的具体内容不是别的,正是作者在《进学解》中借一个太学生之口说出的“文艺之文”“百家之编”之类的东西。(3)“六艺经传”是指什么?提示:“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种课本。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等的“传”字,它是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传”即是阐述、解释的意思,也就是解经的,如《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经的,《毛诗传》是解释《毛诗》的。因此,古书中常说的“ 经传”,即是指经书和古人解释经书的那些文字。5.写作特色 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更值得称道。具体有如下三点:(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2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多维链接《师说》鉴赏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时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议,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越来越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提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视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l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
。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大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讥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这就使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因此,可以想像,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做,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4),韩愈任监察御史,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连阳),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激发思维[联想引申]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阐释:韩愈在《师说》中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联想引申:文中有关“尊师”与“重道”的观点,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完全适合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激增,每个人都要从别人那里直接或间接(主要是后者)
学习知识来丰富自己,以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独抒己见]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我们应该不断地建立信心、希望和无条件的爱,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从生命中的枯井脱困并找到自己的工具。书山有路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C.老聃(dān)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鄙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怡之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A.名词作动词,B.意动用法,C.形容词用作名词。①吾师道也( )②吾从而师之(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而耻学于师(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6.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余嘉其能行古道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①知之②,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③为惑④,终不解⑤。生⑥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⑧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也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给文中空缺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处选填恰当虚词。8.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4题。进学解韩愈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拥有、占有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花费、消耗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明:阐明、表明D.忘己量之所称 称:相当、相称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占小善者率以录 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B.①冬暖而儿号寒 ②有牵牛而过堂下者C.①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②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D.①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②惟弈秋之为听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方今圣贤相逢B.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C.言虽多而不要其中D.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B.第一段是国子先生教诲学生的第一句话,激励学生应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这也是韩愈认为的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C.第二段写学生针对国子先生的教诲提出质问,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文章从肯定到否定,显出波澜起伏之美。D.第三段写国子先生针对学生驳诘的辨析,其中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译文:(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译文:(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译文:三、语言运用15. 给下面的语句加标点。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答李翊书》)16.翻译文中加横线的语句。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①”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②。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③。(苏轼《答谢民师书》)译文:①②③1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答:四、直通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湖北卷)涉务①
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與,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坡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徒高谈虚论徙:只是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任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1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A.①品藻古今,若指诸掌②出则车與,入则行步B.①肤脆骨柔,不堪行步②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C.①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②晋朝南渡,优借士族D.①体羸气弱,不耐寒暑②多迂诞浮华,不涉事务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吏。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廷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译文:(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译文:(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译文:五、激扬文字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学习方面,我们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还需要善问善疑。但是古人说:“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疑人勿使,使人勿疑。”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说明,有时不能“疑”,有时又必须“疑”。请以“说‘疑’”为题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书山有路1.A(B项“从兄”的“从”读cóng,C项“吐蕃”的“蕃”读bō,D项“近谀”的“谀”读yú。)2.B(A项“授”应为“受”,C项“鄙”应为“卑”,D项“怡”应为“贻”。)3.D(D项“道”应为儒家的思想学说或道理。)4.①A②B③C ④A ⑤B ⑥C5.A (从师学习的风尚。)6.C(C项“其”都是作定语,“他们的”。A项第一句中“其”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他”;第二句中“其”作主语,“那些”。B项第一句中“其”复指,作主语,“他们”;第二句中“其”作兼语,“他”。D项第一句中“其”表猜测,“大概”;第二句中“其”表感叹,“多么”。)7.而、者、其、也、矣、乎、夫、所8.C(第一个“惑”是名词,第二个“惑”是动词。第一个“所以”是表示“……的原因”,第二个“所以”是表示“……的依靠”。)9.B (“只是小学而已”说法不当。)10.B(B项“捐”的意思是“放弃”。)11.C(A项①连词,表承接;②介词,把。B项①表转折;②表修饰。C项都是介词。D项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12.D(A项“相逢”的意思是“正赶上”。B项“百家”指“诸子百家”。C项“其中”的意思是“要害”。D项古今意思相同,都是“不足、缺点”。)13.C(“从三个方面进行有力的反驳”错。)14.(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2)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3)骑马行路时,奴仆跟在后面。自己不费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饭。15.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16.①语言没有文采,就不会流行很远。②只要求语言能表达意思,就怀疑会导致不要文采,这种怀疑是不对的。③语言到了畅达的地步,文采就不能够用尽了。17.答案示例:(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18.C(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19.A(B项均为“养尊处优”;C项前者为“崇尚空谈”,后者说的晋的上层统治者,不是“士大夫”;D项前为“养尊处优”,后为“崇尚空谈”,与题干不符。)20.C(从“举朝以为放达”可以推断,应为批评。)21.
(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3)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