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短章回音壁陶 然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中央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粼粼地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油然升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十分诧异于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它甚至有些斑驳得古老了,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差距,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那一刻就回响在耳畔。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明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一直保留到踏足这里,这才怀着既亲切又神秘的心情,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犹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以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喧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振出生命之歌而已。然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
赏读:只要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事,做起来可以不顾自身。赏读:对国家的事我要恭敬、谨慎,用尽全力去做,一直到死,才停止。赏读:保住天下的事,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有责任啊!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却往前呢?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为“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同年,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评价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2.文体知识文艺评论,又称文学批评,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按文艺评论的表现形式,文艺评论可分为论文式、随笔式、对话式、书信式、诗体式、问答式、评传式、故事式、剧本式、序跋体、评点体、札记、读后感、座谈记要等。按文艺评论的客体和范围,文艺评论可分为社会评论、作家或艺术家评论、艺术作品评论、接受主体评论等。
3.审美视窗艺有雅俗之分,人有雅俗之别。勿执于雅,莫甘于俗,两相忘却,是真境界。雅俗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更多的人身上往往是半雅半俗,似雅近俗,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努力追求雅,但不鄙视俗;坦然承认俗,但并不满足于俗。我们一方面脱俗趋雅,一方面也可能将雅就俗。雅与俗当然不是一回事,但雅与俗各有千秋,若做到“雅俗共赏”,则“善莫大焉”。
kuǎtuìkèyìqíjuéhuìzǎncuánqiǎnɡjiànɡ蜕兑碜惨诲晦垮夸夸
3.近义辨析(1)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两个成语都表示“下定决心,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但是“孤注一掷”偏重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行动;“破釜沉舟”侧重在有坚定信念,坚决行动。“孤注一掷”含有贬义,“破釜沉舟”一般用于略带褒义的句子。明确了两个词语的不同,在使用或辨别时,结合语境语意和语句色彩就能够正确处理。例句1:他想了又想,最后下定决心,觉得现在只有______背水一战了。例句2:敌人__________,把全部兵力都用了上去,但这也没能挽救他们覆灭的命运。破釜孤注一掷沉舟
(2)简洁·简捷 二者都有简明之意。简洁:侧重指“干净整洁、不啰唆、不拖泥带水”,指说话或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如“他的文笔很简洁”。简捷:侧重指快捷,有两个用法:①简便快捷,②直截了当。例句1:有业内人士认为,“天龙S”在稳定性能、超强安全、________易用方面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例句2:考生在这里应用________的语言对全文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以使论点更加突出。简捷简洁
4.词语解释(1)举一纲而张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虚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寒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雅俗共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奇制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语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人之常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荒诞无稽。相当于现在的“寒碜”。本文中是丢脸、不体面的意思。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一句话就说明关键。的,箭靶,比喻关键。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指一般人通常的思想感情。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任何事情都要抓重点,抓主要环节,也作举纲张目。
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对不同时代雅、俗文化实际情况的论述,探讨了文学作品的“雅”“俗”如何界定的问题,并指出“雅俗共赏”是由社会及文学本身决定的,要达到共赏,就必须贯彻“文艺为大众”的原则。
提示文学的雅俗共赏是由社会和自身两个方面决定的。社会的变革,导致士人阶层的扩大,一些出身贫寒的俗人难免会将原来的欣赏习惯融入到文学的解读中,促进了雅文化向俗文化的靠近。而雅文化本身也受到俗文化的影响,俗文化也会受到雅文化的渗透,从而形成了文化本身具有雅俗共赏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进步,“文艺为大众”的原则促进了雅士需要迁就“俗”的趣味,而俗士也需要学习、享受和蜕变。
社会等级的不同,为什么是造成“雅”和“俗”的原因?提示社会等级的不同,人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也有差异,历史上等级森严,上流社会的人不屑于街谈巷议,下层社会的人们获得文化的途径只能依靠口语传达,这就形成了“雅”和“俗”的差异。随着社会的文明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范围扩大了,对那些表现形式低俗的艺术也有了一定的批判能力,从而使“俗”向“雅”靠近,雅俗共赏的局面也就越来越好了。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拘一格,有诗一般的《荷塘月色》,有画一般的《春》《绿》,也有白描式的《背影》。作为理论散文,你认为《论雅俗共赏》在风格上又有什么特点?提示《论雅俗共赏》充分体现了朱自清作为作家和学者双重身份的风格特征:感性与理性、趣味性与学术性的完美统一。
风格特点解读“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指津名家风格分类:豪放:苏轼、辛弃疾 婉约:柳永、李清照 隽永:李煜、刘禹锡 自然:谢月兆、谢灵运 豪放飘逸:李白 沉郁顿挫:杜甫现代作家:鲁迅—冷峻,孙犁—朴实,赵树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1.文本审美(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说明“雅”与“俗”的碰撞与交融。首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从唐朝说起,说明社会变乱、印刷术发明、科举考试等对“雅俗共赏”的影响;然后谈到中唐的“语录”、唐朝的“传奇”、宋代的“做诗如说话”“诗余”“词余”的出现,《三国演义》等俗化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等;再谈到《西厢记》《水浒传》等表现“人之常情”的俗文化的出现。线索非常明晰,层次结构分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
(2)语言平实,深入浅出作为一篇文艺评论,怎样将高深难懂的“雅语言”变成大众易于接受的“俗语言”,一直是困扰很多文人的难题。但本文却做到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语言平实,选材注重大众化,善于依据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尽量做到“化雅为俗”,所以读者易于接受。
2.写作迁移【角度一】铁骨铮铮的朱自清【示例】西汉刘向云:“书如药也,善读可以治愚。”朱自清的文章珍藏着人生思想的精髓。捧读他的散文,我感觉他是文坛最绚丽的一朵奇葩,依稀看见一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青年,站在船头,仰望北大母校,清风吹皱湖中的道道柔波,吹开他幽幽的思绪……朱自清其人更是我们精神家园里一颗耀眼的明星。读着他的故事,我心潮澎湃——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不仅是高贵人格的体现,更是伟岸国格的表现。“贫贱不能移”的骨气铸立了一座不倒的丰碑。
【角度二】大众化就是要达到雅俗共赏【示例】以往都认为是“大俗”的二人转,为何现在备受人们的青睐?难道是平民大众的欣赏眼光不行,都“低俗”,还是“东北二人转”太“媚俗”?我想两者都不是,而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太需要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太需要能演绎人民大众平常生活的演出内容了。开放的社会让人的生活富足起来,但快节奏的生活、严酷的竞争,又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压抑,现实生活中人们更需要“宣泄”,需要在紧张之余获得片刻的“愉悦”和快乐,而东北二人转能给人们带来的就是“快乐”,“生产快乐”是二人转的一个宗旨,无论在专业演出场所还是休闲广场,伴随二人转的是一拨又一拨的“欢乐”,你没有笑,人家也能给你“搞出笑”来,你说大家能不喜欢“东北二人转”吗!
至于“大俗”还是“大雅”,我看只是倏忽间的事,二者没有明显的界限。二人转能够用艺术的形式去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去表现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我想“大俗”之中即是“大雅”。
【漫漫古典情】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
诗人将经雨水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的明镜,比喻中有拟人,这比常见的“水面如镜”的比喻,更显新意而更见意境。略带动感的“淡磨”,不仅凸显了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情态,同时也让人联想到此前蒙蒙细雨随着微风拂动池面的轻盈的柔姿,给人以清新美好的艺术享受。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地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间风穿杨柳而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出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
中国古典音乐和唐诗宋词在风格多样的各类音乐中,我独偏爱极富东方神韵的中国古典音乐。我喜欢笛跳跃的灵动,喜欢箫伤感的低沉,喜欢古筝空灵的宁和,喜欢琵琶的塞外风尘。那韵味独特的旋律,在一片热闹的喧嚣中,以唐诗宋词所描绘的意境,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圣乐和净土。在我看来,中国古典音乐是流动的诗词,而唐诗宋词则是永久恒定下来的圣音。用心聆听,你便会发现,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境界,或是醇厚秀雅,极尽苍茫之致,或是古意磅礴,充满雄浑之气。无论《广陵散》还是《大浪淘沙》,无论《汉宫秋月》还是《夕阳箫鼓》,那弓弦中流淌出来的是诗词一般的境界。那种音乐与诗词的交融,是自然的,融合的,犹如开花结果,犹如鸟鸣枝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听一曲古乐,吟一首佳词,心弦自然地被触动。眼前会出现古道西风,驿路客栈,一匹瘦马于塞外风尘中踽踽前行……“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皇甫松《梦江南》轻倩婉约,最适合配上竹笛吹奏的江南小调,轻轻的,如燕语低喃。微湿的空气似水雾若有若无地飘悬着,温润空灵的笛声像江南春雨沁渗心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吟诵着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个女孩也会想象自己手执铜琶铁板,放声高歌。耳边仿佛响起了伯牙的《高山流水》,于是“念奴”声声,高唱入云;“流水”滔滔,气势磅礴,将东坡居士的豪迈之情引向极致。《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渔舟唱晚》的闲淡欢畅,《雨打芭蕉》的清丽柔和,还有《哀郢》的苍凉凄冷,无不带有几分诗情几分意境。
若没有词的描绘,音乐就不完美;若没有音乐的旋律,词便少了灵动。苏轼的词配上古筝,豪放间多了一些壮志疏狂;辛弃疾的词配上琵琶,便多了大漠孤烟的塞外风情;而李煜的词总是笼罩于哀凄之中,笛子吹来太欢,琵琶弹来太疾,古筝悠远似流水,唯有箫,悠悠的,低沉而不失圆润,呜咽着如泣如诉,最能表现这化不开的愁。日之将夕,风物趋静。月照荒原之时,听一曲古典音乐,读一首唐诗宋词,心中便会充满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