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教案

ID:1164384

大小:6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6-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滕王阁序一、内容与解析(一)内容:《滕王阁序》(二)解析:《滕王阁序》通过洪州地貌的描写,展示了滕王阁的气象万千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寄托了作者的身世之苦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二、目标及解析(一)目标:1、了解作者王勃及其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其中的文学典故。  3、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文章的美感。  4、透过字面含义,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5、 体味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炉的特点。分析并学习本文的抒情方式。     6、 理解作者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二)解析:王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他的这篇《滕王阁序》更是千古流传的美文,因此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王勃及其作品,把握骈赋文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并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三、问题诊断分析本文语言音韵和谐,易于朗读,但内容上借景抒情,多用典故,含蓄慰藉,难以理解,因此需要熟读成诵,理解典故,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文意。四、教学条件支持在创造教学情境的情况下,需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通过声、画把学生带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投影仪、三大名楼图片。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文导入 在初唐时期有一位才子,他是初唐四杰中的一个,曾经有过这样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他是谁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他的另一佳作《腾王阁序》。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而腾王阁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王勃笔下的腾王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二.文学常识介绍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唐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名传千古。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星移物换,人世沧桑。滕王阁迭废迭兴达28次之多,1989年10月第29次重建落成。重建的滕王阁,巍然屹立于赣江之滨。新阁仿宋代建筑,高57.7米,共9层,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碧瓦重檐,层台叠翠,以其特有的雄姿迎接八方来客、四海宾朋。三.关于文章的写作背景典籍故事都督阎公大宴滕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公大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jué左右惊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四.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五.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六.通读课文1.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瓯(ōu)越翼轸(zhěn)睇眄(miǎn)捧袂(mèi)台隍(huáng)舸(gě)舰 遄(chuán)飞   潦(láo)水   簪(zān)笏 桑梓(zǐ) 帝阍(hūn)   懿(yì)范 彭蠡(lǐ)虢(guó)州2.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明确: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 “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3.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七.具体学习与讨论1.整体把握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腾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2.局部思路揭示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对。”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3.段落分析(1)第1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2)第2段,第3段写景。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习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平添了一份洒脱之气。(3)第4、5段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 ,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最高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4)第6、7自然段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八.精彩语句揣摩(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九.体会文中写景“四美”《腾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之句。(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上下浑成之美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十。文言文知识积累(一)、重点字词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②恭疏短引(名词,序)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五)成语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六)体会文章中的用典1、“徐孺下陈蕃之榻”。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7、“冯唐易老,李广难封。”8、“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9、“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0、“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1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1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5、“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16、“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7、“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18、“他日趋庭,叨陪鲤对。”19、“今兹捧袂,喜托龙门。”20、“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21、“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22、“兰亭已矣,梓泽丘墟。”23、“请洒潘江,各倾陆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