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鲁滨孙漂流记》解读一、解读作者丹尼尔·笛福出生在英国首都伦敦,不信仰英国国教的他因发表了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而被判入狱六个月,还带枷游行三天。后来,他根据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的故事并结合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进行构思创作,于1719年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鲁滨孙·克鲁索》(RobinsonCrusoe),中文翻译为《鲁滨孙漂流记》。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有的人将笛福誉为英国小说之父。这部小说的受众颇广,从儿童到文学评论家,很多人都深深地被这部作品所吸引。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离智利有400英里之遥的安·菲南德岛上达3年4个月之久,四年后,他才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经成为了一个野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的受众颇广,从儿童到文学评论家,很多人都深深地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小说在英国长时间地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据统计,自从《鲁宾逊漂流记》问世以来,共有700多个版本问世;它也是除《圣经》外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在各种文字语言中都能找到它的译本。二、解读作品英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哲学家柯尔律治评价说:“《鲁滨孙漂流记》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性。”作为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诞生后的两百多里,作为消遣来阅读的有关英国人的冒险故事,实际上激发了探寻世界、征服世界和统治世界神话,鲁滨孙作为一个正常的、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已经被这无休止运转的资本物化、异化了。它既是历史的英雄,又是人类的悲剧。1、历史的英雄
《鲁滨孙漂流记》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一曲颂歌。主人公鲁滨孙是笛福时代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他不安于天命,不愿在平凡舒适的家庭生活中消耗生命,而是积极大胆的四处探险。鲁滨孙的内心似乎有一股力量使他不能安静下来,不停地行动、追求。鲁滨孙不是有教养的贵族中间的人物,而是一个平民。他出生于中产阶级,这个阶层的人物没有什么遗产可得,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维持中等地位,才能爬到上层去。/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对鲁滨孙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可以说,鲁滨孙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我生平没有使用过任何工具,然而久而久之,运用我的劳动、勤勉和发明才能,我渐渐发现,我什么东西都可以做出来,只要我有工具。话虽如此,即使没有工具,我也做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他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住处,简直陶醉了。“我不断地带着一种高兴的心情想到我多么像一个国王。第一,全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因此,我具有一种毫无疑义的领土权。第二,我的百姓都完全服从我,我是他们的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他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创造了整个自己的小王国。鲁滨孙堪称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理想的英雄人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说:它(资产阶级)首次证明了,人类的活动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同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以及哥特式教堂根本不同的艺术奇迹;它举行与民族大迁移以及十字军东征完全异趣的远征。鲁滨孙在低矮的灌木丛中,拔群而出,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在于它表现出一种过去的任何作品都没有表现过的人生价值观念,即人活着,应该为增值个人的物质财富而勤勉工作,应该善于经营,敢于冒险,敢于开拓。他是一个历史的英雄。1、人类的悲剧
其实,无论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还是但丁笔下的自己,抑或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珂德,他们的人生追求都是真理、爱情、荣誉这些高尚的东西。然而鲁滨孙的追求则是最现实的财富,是物欲的满足。鲁滨孙在岛上稳固地确立地位之后,便开始加速王国的殖民化,对小岛的资源进行掠夺性的深度开发。他既是人类征服、占有、开发、践踏大自然的象征,同时也是建立在广泛、彻底地掠夺和蹂躏大自然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象征。他勘探了整个小岛,充分发掘和利用岛上的所有资源,并努力将其变成他的财富,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向读者传达着这样一个基本的信息和根深蒂固的信念:征服、改造和占有自然的劳作和生产才是真正和最高的快乐。E·皮尔曼曾指出:一个无法在自己的国家获得成功的懦弱的人,一个生性浮躁、反复无常的人来到异邦,他在国内接受的技术文明很快使他优越于当地人。于是他掠夺土地,屠杀异教徒,用武力使那些改变信仰的人成为他的工具。他蔑视土著人但也害怕他们。如果他的安全受到威胁,他随时准备对他们进行屠杀。的确,鲁滨孙在荒岛的传奇经历,成为殖民主义者仿效的榜样。鲁滨孙的形象鼓舞了十八世纪无数的英国人,他们以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侵略性人格、以征服者的姿态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进发。而正是这种鲁滨孙式的挑战、开拓、冒险精神,使得英国的资本主义疯狂扩张,成就了19世纪幅员辽阔的日不落帝国。因此,英国征服世界的真正象征寓于鲁滨孙,整个盎格鲁·萨克逊精神也寓于鲁滨孙:男子气的独立与下意识的冷酷;坚韧不拔;沉稳而有效率的心智;性欲的冷漠;务实而平衡的宗教精神;以及精明的缄默。纵观鲁滨孙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类文明史的缩影。他经历了人类从采集、渔猎、畜牧到种植等生产发展过程,彻底改变了自己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正是鲁滨孙式的探索和追求,才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然而不可讳言的是,文明的背后也伴随着罪恶和危机。鲁滨孙出海远航是为了贩卖黑奴,他利用《圣经》和枪支来教育他的仆人“星期五”,他的冒险精神是他的私有欲的孪生兄弟……而且,与物质的征服和追求相伴随的,是鲁滨孙情感的枯竭,想象力的衰微,而且所有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态都成了赤裸裸的经济关系。他的三个孩子的出生和妻子的去世都没能让他过分激动,唯一能使他热血沸腾的就是金钱。鲁滨孙作为一个正常的、具有七情六欲的人,已经被这无休止运转的资本物化、异化了。它既是历史的英雄,又是人类的悲剧。一、解读教学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十二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一、加强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从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外读物推荐,到了解名著与学习课文相结合,再到现在“作品梗概+精彩片段”新型课文的出现,教材通过编撰的变化不断加强了对读“整本书”的引领力度。因此,现在教《鲁滨孙漂流记》,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也就是借助于“梗概”与“精彩片段”进行高效的“名著导读。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借鉴“读书会”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气氛宽松一点,把教与学的过程更多地处理成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多组织与观察,多听少说。例如,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说说“精彩片段”中哪一处最精彩。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梗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故事全貌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或提出也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自己的疑问。二、加强“作品梗概”与“精彩片段”之间的教学关联首先,我们阅读小说的过程,实际就是阅读“梗概”和许多个“片段”的过程,将“作品梗概”与“精彩片段”联系起来读是一种实用的阅读整本书的技巧。其次,《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和以前的“名著节选”还是略有区别的。例如,《猴王出世》《景阳冈》等课文,故事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故事全貌也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这些课文虽然是节选,实际已接近“单篇短章”。而《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显然更长,并且“碎”,没有前因后果,阅读时如果不加强对“梗概”的回顾,理解上会出现情节空白以致无法连贯。那在教学时怎么做才能促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可以试着让学生试着判断“精彩片段”大致在“作品梗概”所记述的故事情节的哪个阶段,判断的过程实际就是把握小说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过程。或者在学生阅读“作品梗概”和“精彩片段”
时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鲁滨孙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读梗概,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鲁滨孙的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但是这份感受是流于表面甚至是概念化的,缺乏深入人心的细节的支撑。因此,围绕同一个主干问题反复回环读“作品梗概”和“精彩片段”,既丰富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让学生明白:要真正读懂一部作品、读懂一个人物,既要把握整体,也要深入细节。三、加强对主流价值取向的把握。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前提下,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和时代的价值观念,确定一个方向引领学生体验、感受。也就是说,学生的想法都可以“说来听听”,但“随便聊聊”不宜过度。鲁滨孙写的“好处与坏处,这张对照表中“聊对照表”以自慰”的一番对比“算账”,使鲁滨孙从悲观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对现实,考虑如何生存下去。如今,我们像鲁滨孙那样孤身一个流落荒岛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将遇到相同特质的困难:黑暗,恐惧,孤独……届时,我们要学会像鲁滨孙那样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克服困难。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评价《鲁滨孙漂流记》时说:“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其实,不管是谁,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就是阅读一种成长,阅读一次蜕变,阅读一场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