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外国诗二首
加入VIP免费下载

19 外国诗二首

ID:1166550

大小:336.79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2-06-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9外国诗二首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导入新课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照在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我们叮咛和嘱咐。今天我们就学习普希金的一首小诗,看看他是怎样面对人生的。 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伟大的诗人,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俄国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另外,还有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短篇小说《黑桃皇后》、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历史题材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被流放的日子里,它题在一个邻家小女孩的纪念册上。短短的八行诗,既是诗人对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年代里的座右铭。 新课讲授整体感知师生共同赏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教师朗诵,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意。2.学生集体朗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诗的感受。生1:这首诗节奏清新明快,诗意简洁明了,劝说我们在生活失意时,要保持镇静,要乐观向上,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现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生2:这首诗简单易懂,与以前读过的诗相比,显得“平易近人”,能消除我们读诗时紧张的心理。 生3:我觉得丑小鸭可以作为这首诗的代言人。丑小鸭在忧郁的日子里,镇静从容,乐观处事,终于迎来了“快乐的日子”。当他成为一只白天鹅时,那过去遭遇的歧视、打击竟成了他亲切的怀恋。文学大家们对人生的认识,实乃“英雄所见略同”。生4:诗人似乎在劝说我们:当生活欺骗了你的时候,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我似乎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看到诗人坚定的眼神、刚毅的表情。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诗歌的感悟能力相当高,这首诗已叩响你的心扉,接下来让我们细心品味这首诗。 问题探究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的时候。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但只是暂时的,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怀恋。 3.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面对逆境,诗人只能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来临。 5.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必须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规律所捉弄不是一个概念。6.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可从多角度理解。一方面它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即使是那些痛苦的。 文章脉络第1节:诗人谆谆告诫涉世未深的孩子,在被生活欺骗时应如何面对。第2节:现在虽身处逆境,但时过境迁后,往事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写作特点寓理与诗,直抒胸臆。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几句,都是以劝告的口吻在诉说――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中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口吻和娓娓诉说的语气来写,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闪烁着诗人思想的光辉。 课堂小结本诗以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写出学完这首诗的体会。 第二课时 未选择的路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明白了面对人生挫折,应当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面对选择的尴尬和困惑,应该怎样做呢?就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告诉我们吧! 作者简介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白桦树》《修墙》,诗集《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写作背景1912年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新课讲授整体感知师生共同赏读《未选择的路》: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2.学生默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3.学生齐读诗歌,体味诗情。 4.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诗的感受。生1:这首诗好像在说在歧路口,该选择什么样的路。生2:我的看法与前面这位同学不一致。诗歌不是在谈选择什么样的路,而是在谈“选择”本身,选择给人带来的困惑。生3:诗人在谈自己的人生体验,他一旦作出选择,同时就意味着失去,对失去的事物,总是追怀再三。生4: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有哲理韵味。教师总结: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多义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孰是孰非,留待下一步研讨。 问题探究1.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原因有二:一是人生的道路有许多条可供人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二是未选择也就是一种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已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重点写未选择的路,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 2.诗中的“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诗人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悟出的道理有: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条,必须慎重;人生的选择,要深思、慎取,忌草率、盲从;路靠自己去走,越是荆棘丛生的道路,越能令人想念,也越能磨炼人。 3.品味诗歌,鉴赏诗歌的美点。教师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这首诗最吸引你的是什么?”生1:平易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邃的哲理。生2:优美的意境最能吸引人。“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如画面一般,形象地写出了选择的诱惑。生3:浓郁的抒情、深邃的哲理相交融。诗人的经历是独特的,感受却是典型的,那淡淡的忧郁、惆怅为全诗带来了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生4:形象性、哲理性是诗歌成功的关键。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鲜明的艺术特征。教师顺势点拨:诗人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哲理性。 文章脉络第1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第2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路,路上的风景更诱人,更美丽。第3节:着力描写未选择的路,道出常人的普遍心理。第4节: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写作特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是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未选择的路》一诗,诗人抓住林中岔路口这一具体形象,用象征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口这一具有哲理意味的艺术形象。诗人借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路口,来阐发“如何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课堂小结本诗借写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人会面临许多选择,只有不畏艰难、敢于探索的人,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诵《未选择的路》。2.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