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论民本》教案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二、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四、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一、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今天以民为本思想的异同。 二、特殊文言句式的规律。 [教学方法] 在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整体感知与精细分析相结合来理解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孟子学说中最富进步性的部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将群众观点当作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将群众路线当作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今天,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本课除了教学必要的文言知识,特别是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的规律外,还宜补充一些资料,结合本课内容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初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容、它的积极意义和它的历史局限性,并认识中国当代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核心是“仁爱”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时隔百余年之后,生活于战国中后期的孟子,由于时代不同及学术发展的原因,极大地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学说及德政主张。孔子的仁爱更多的侧重于伦理意义,政治上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表现得有些保守。而孟子立足“以民为本”的原则,将其更多地应用于政治之中,他的很多观点都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和现实社会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丰富而具体的“仁政王道”思想——这也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组孟子关于以民为本的言论。 关于孟子,同学们都知道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谁能来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孟子和他的民本思想。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 二、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句读并正音。 板书或投影生字和易错字词正音正字 社稷粢盛桀纣圹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獭 鸡豚狗彘庠序孝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三、阅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句读。 2请五名同学分别朗读五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可指出朗读不当之处。 3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解之处可与周围同学讨论。分别请同学串讲大意,要求直译。一名同学译完,其他同学可指出不当之处。教师适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板书。 第一部分: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帝王都要祭祀社稷,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是故:因此。 祭祀以时:介宾结构后置句,“以时”,按时,译为“按时祭祀”。 参考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第二部分: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这是个判断句,判断句可以表示某某的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表示某某是什么。此句译为“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后面句子与此相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古文中常出现这个词,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此处译为“方法”。 斯:那么,就。 所欲与之聚之:第一个“之”,代词,百姓;第二个“之,代词,代“所欲”。全句译为:“(百姓)想要的,给他们积蓄起来”。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就,接近,靠近,趋向。此处译为“流向”。两个“之”字均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爵”通雀,这两句现已成为固定成语,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虽欲无王:“虽”,常译为“虽然”和“即使”,全句有假设意思时应译为“即使”,已成为事实时译为“虽然”。“王”,名作动,称王。全句译为“即使不想称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苟:如果。 参考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第三部分: 莫之死: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译为“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效死的”。 不可胜诛:“胜”,尽。不能杀尽。 壮者散而之四方:之,动词,到,往。译为“壮年人逃往四方”。 仓廪实,府库充:仓廪,盛粮食的仓库。府库,存放财物的地方。 莫以告: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对待你。后成为固定成语“出尔反尔”,常指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死其长矣:为动用法,为长官赴死了。 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填尸沟壑,壮年人逃往四方,将近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回报你的。’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赴死了。” 第四部分: 从而刑之:随之用刑法处置他们。刑,名作动,施刑。 焉:疑问代词,哪里。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乐岁、凶年:收成好的年份、收成不好的年份。 驱而之善:引导他们向善。 奚暇治礼义:哪里有闲暇学习礼义。 盍反其本:盍,兼词,何不。本,根本基础的东西,古时指农桑业,与“末”所指的工商业相对。译为“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句,译为“把桑树种在那里”。树,名作动,种。 衣帛:穿丝织的衣服。衣,动词,穿。 百亩之田:相当于现在三十亩左右。 未之有也:没有这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能保持一颗恒定的向善之心,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如果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是在坑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要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引导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四、布置作业。 1小结本课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宾语前置句,小结通假字,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五题。 2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每段内容,思考课后练习三、六题,为下节课讨论发言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订正练习一、二、五题。(略) 二、请同学们讨论课文各部分大意,教师归纳。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一部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它的意思是说,不论是诸侯还是社稷神灵,在百姓面前都不足论起,即使贵为天子,也需得到民心民意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而诸侯一旦危害社稷就要撤换他;若社稷之神不能保佑邻国,也要换掉它。唯一不可变的是百姓,其他无论地位多么显贵,他的存现都要以是否得民心,合民意为取舍标准。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民意识,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肯定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老子的名言“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从哲理层面诠释了贵与贱、高与下的本末关系。先秦哲人明确指出:“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吕氏春秋·用众》)。正因为君由民立、国由民兴,所以孟子才有这“民贵君轻”的震古铄今之论;荀子还曾将民与君形象地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第二部分: 主要谈“得民心”与“有天下”间的关系。孟子认为君王要施仁政,才能吸引天下百姓的心。他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指出,那些不修仁政的暴君,就像为渊驱鱼、为丛驱爵(雀)一样为有道的明君驱赶来百姓。以此提醒国君要“志于人”。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是深远的,像西汉初年从刘邦到汉景帝所实行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和唐初“贞观之治”的种种措施,都是直接地从孟子的思想得到依托。这种思想一直成为两千年封建社会开明政治家以“仁”大治天下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 主要讲百姓有反抗君主暴政的权力。君主府库被粮食物资充满,而百姓却或流离失所,或暴尸荒野,百姓因此不为君主出力,这是天经地义的。孟子在这里强调统治者必须把人民的幸福放在首位,勤政爱民,“与民同乐”,而反对统治者的任意作为、营私谋利和不顾百姓死活,否则便可“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可见孟子对君臣关系,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忠君”,而要求互相尊重。他曾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也体现了孟子重视人格平等而不以势观人的超俗品格。 第四部分: 孟子的这段话,讲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走险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罚惩罚,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君主应该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有一定的财产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来。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孟子是实实在在地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作为儒家学派的“亚圣”,孟子主要继承并发展孔子“仁政”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而反对施行“暴政”。孟子认为,首先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即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他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三、讨论三个问题。 1孟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举例说明这一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教师归纳: 第一,平民性。孟子的学说是平民利益的代表,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有尊重民权的意味;强调统治者应尊重民心、民意。将人民置于国家和个人之上。这一“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批判性。孟子过分夸大了道德力量在社会历史活动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孟子依此来批判不义之战和暴政,对后世督导君权、激励贤良及封建社会的自我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来,它一直成为明君贤臣进行自我反省、追求治国安邦理想的理论武器,为其统治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警醒作用。 第三,进步性。孟子重视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平等性,并且以德抗位,尚道蔑势;提出制约君权的思想;提出了许多以利民为本的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显示了其高度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理性主义精神,具有进步意义。 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 (不限于这几点,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倾听,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以上仅为参考。) 对后世的影响: 例1,太宗李世民采用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实行均田制,还农民以一定的土地;采取科举制,选贤与能。从而出现了初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例2,唐代柳宗元“反苛政”。 例3,宋代范仲淹“忧民之忧”。 例4,明代张居正“为民请命”。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孟子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老百姓始终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可言。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只是产生了重民、贵民的思想萌芽,并没有真正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也没有在政治统治中得到体现。其理想目标是使统治者成为“民父母”,把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转化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同时,孟子毕竟是封建士大夫,他的学说客观上对百姓有利,但其出发点仍是为了巩固君王的政权。对他的一些学说应一分为二的看,比如孟子认为,百姓与士人不同,士人没有恒产也能有恒常之心;而一般百姓则是无恒产便无恒心。这其中虽有唯物的一面,但歧视百姓的一面也是很明显的。 3讨论练习第四题。(略) 四、带领学生有选择的朗读背诵。 五、作业。 阅读印发的资料,也可上网自查资料,思考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今天的民主思想有何异同。 [附] (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从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等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深深植根于人类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 总的来看,传统的民本思想最基本的内涵包括了保民、养民、富民、教民四个层次,其核心是“重民”,把“民”视为政治的根本。但是,民本思想虽然包括民有、民享的成分,但却不包括“民治”的成分;虽然具有民权思想的意味,却没有民主民权的制度。因此,自先秦以至近代,民本思想始终难以被真正贯彻到底,人民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吸收西方人本思想合理因素的同时,打破了其历史局限性。与一般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作为出发点不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从现实的人出发,直接面向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强调通过实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解放,这是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和理想境界,是人本思想的历史性飞跃。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人不应当是物的奴隶,而应当是人所创造出来的文明和社会的主体的本体论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石。从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出发,提出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预见;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阐释人的解放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明确个性自由的发展目标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专制政权的终结和人民政权的诞生,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真正实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将最终占有自己全部本质的人本思想,吸收了当今国际社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反思的积极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发展思想。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新中国建设史上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发展问题的艰辛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利益,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明确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阐明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谋发展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同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谋发展的新理念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根本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二) 民本与近代民主有本质差别,二者不可混淆,但又有内在一致性和相通之处。孟子的民本思想于当今时代仍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孟子的勤政爱民、与民同乐的思想对执政党的思想建设有教育意义;第二,“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对于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禁止乱摊派、乱收费的力度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三,孟子提出制约君权的主张对我们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范以权谋私的贪污腐败现象有启示意义;第四,孟子重视教化百姓,于当今时代我们重视教育、提高人民素质、以科教兴国有相同之处。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人治、德治社会向法制社会迈进。其实无论是哪种社会,也不论是哪种经济发展方式,“人的生存状况”应是其出发点,而“人的幸福”应是其目的;无论是人治、德治还是法治,其“应以民为主”的宗旨是一样的。而且法治也不可能离开德治而独立发展,很难想象在一个道德水准不高的社会里,法治会起作用;也很难想象在一个道德水准不高而“法律”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横行的社会里,人民的生存状况会如何。在这样的时期,江泽民主席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之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这一思想的提出很有时代意义,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