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
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全诗。2、抓住意象,体会诗人情感。3、学习诗歌语言形象、凝炼的特点,体会其丰富的表现力。
一、词的有关知识1.词,形成于唐五代而,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始称,又称,还有之称。2.词有多种词调,又叫,各种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字数与句数是多少多少,平仄押韵等。(如:水调歌头、江城子、一剪梅、卜算子)3.,词的标题名称,它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如:密州出猎)4.,词的一段叫一阙(片),我们所见的词一般分上下两阙(片)。盛行于宋“曲子”“曲子词”“长短句”“乐府”词牌词题阙(片)
5.词按字数的多少分:(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只一段,也叫一阕)、(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段)、等。宋代时形成两大流派:。: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小令中调长调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婉约派(李清照)、豪放派(苏轼)沁园春
(一)词:1.别称:“乐府”、“长短句”或“诗余”。如《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2、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文体知识
解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二、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异常,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注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军阀阎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三整体感知聆听配乐朗读,感受诗歌节奏韵律。正字、正音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E:\沁园春·长沙朗诵.flv
1、模仿范读,带有感情地大声自读这首词。疏通字词的意思。给下面加线字注音(1)沁园春()(2)峥嵘岁月()(3)百舸争流()(4)怅寥廓()()(5)沉浮()(6)挥斥方遒()(7)浪遏飞舟()qìnzhēngrónggěliáokuòfúqiúè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漫江碧透(2)百舸争流(3)万类霜天竞自由(4)怅寥廓(5)谁主沉浮(6)峥嵘岁月稠(7)恰同学少年(8)书生意气(9)挥斥方遒(10)指点江山(11)激扬文字(12)粪土当年万户侯(13)到中流击水(14)浪遏飞舟满江船竞相感慨;宇宙的广阔主宰;盛衰不平凡,不寻常;多正当正强劲有力激浊扬清意动,把……看作粪土江中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意志和气概评论国家大事
“意象”简释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境=意象构成的画面+情感)重点提示:赏析意象
整体了解课文:这首词上阕描述了几幅画面?分别选取了那些意象?给每幅画加一个小标题?“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独立寒秋图
课文分析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时间、人物地点环境
独立寒秋图这几句诗刻画了一个傲霜斗雪、顶天立地的诗人形象: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道永恒,人生苦短,独立于天地之间,“我”的价值何在,感人深思。
湘江秋景图
思考:上阕写景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或者说上阕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作业:要求:1、意思完整,但是不能流于翻译2、展开联想,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事物,适当调整语序3、注意语言的准确和优美
争流上阕写景:红遍尽染碧透鹰——鱼——远眺山上近观江中仰视天空俯瞰水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机勃勃、绚丽多彩山——林——江——舸——击翔
湘江秋景图(意象与意境)诗人运用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天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的畅游。宇宙万物都在这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见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生情见生机勃勃之景生济世沧桑之情表现了诗人胸怀祖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技法探讨:(练字)找一找在这一节中,你认为作者哪几个字用的最富有表现力,试简析。语言极富表现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作用是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山林江舸鹰鱼红染碧争击翔静景(颜色)动景(动作)远景近景仰视俯视
小组交流: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个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层林尽染写出了色彩浓烈百舸争流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鱼翔浅底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竞自由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思考:这一问在全诗中的作用?
怅、问——对祖国命运的关注“谁主沉浮”的意思是?谁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即革命领导权归谁怅: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作者也因感慨祖国山河寥廓而发出深沉的思考: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小结: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他的博大情怀,暗示了毛泽东于天下为己任、决心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壮志豪情。结合前面所写的景象,联想到当时各地蓬勃发展的工农革命运动和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形势,尤其是中国的命运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毛泽东含而不露的指出了只有富有进取心和革命斗争的青年人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才是中国革命的主宰。
《采桑子/重阳》
男女同学交替朗读下阙,思考:作者回答了上阕的问题没有?答案是什么?领字同学少年
学习下阕:请思考:如果说上片侧重写景,那么下片侧重什么?
探究思考: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哪些话是回答?已作含蓄的回答。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即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
思考:“恰”字统领了几句话?表现他们精神面貌和活动志趣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写出了早期革命者怎么样的特点?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活动志趣: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春年少、朝气蓬勃、才华出众、抱负高远、热情奔放关心国事激浊扬清蔑视敌人
最后三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实写回忆当年在此游泳的情景,既是深情怀念,同时也虚指激励自己和一切革命者应激流勇进,搏击风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显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表现了诗人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抱负。情中显志
携来百侣同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追忆感怀忆当年革命盛景感往昔壮志豪情
思考: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凄惨,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绚烂多彩、充满生机?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词句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全词内容梳理:起句:“看”(写景)山上鱼(俯)天空江中树(远)船(近)鹰(仰)水底“问”:谁主沉浮(述怀)铺叙:小结:换头:铺叙:结句:“携游”所历写文章论国事蔑权贵击中流“忆”(言事)“记”:浪遏飞舟(抒情)“独立”所见
艺术特点政治与艺术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星火燎源的革命火炬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象征)波澜壮阔的革命潮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象征)争取自由的革命理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象征)勇往直前的革命理想(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统一(情)交融
总结纵观全词,诗人用词形象精炼,风格大气豪迈,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壮烈情怀。全词上阕写景,意境开阔,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思,气魄豪迈,;下阕抒情,通过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精神,胸怀博大,斗志昂扬。艺术手法:上阙——景中寓情下阙——情中显志有感情地齐读全诗,注意语速和语调。
课堂内外:鉴赏诗歌技法概括流畅诵读知人论世推敲词句、捕捉意象揣摩语言理解文意分析技法体会韵味理解感情展开想象,合理推断。
高考例题(意象与意境)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008年辽宁卷)〔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两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两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动静角度的给2分。
2、(09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概述)。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具体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