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一:词的有关知识简介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路,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规格。 有水调歌头 采桑子沁园春等。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基础知识一:字音百舸(gě)舸--大船寥廓(liáokuò)指宇宙的广阔峥嵘(zhēngróng)不平凡,不寻常恰同学少年(qià)正当,正值挥斥方遒(qiú)奔放 强劲有力浪遏飞舟(è)阻止
诵读并思考: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
一、立……1.诗人这一“立”,都交代了什么内容?人物:毛泽东独自一人时间:寒秋地点:橘子洲头周围环境:湘江北去寒秋(时节)(我)独立(于)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独”一“独”表明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特殊境地。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从容镇定。
二、看……1.词人这一“看”,“看”到哪呢?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宏伟辽阔、生机勃勃、绚丽鲜艳、浓墨重彩的湘江秋景图。2.赏析“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赏析“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舸争流”描写出了千帆竞渡、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鹰击长空”表现出了雄鹰翱翔天空时的自由和矫健有力的身姿;“鱼翔浅底”表现了鱼儿的自由自在,用一“翔”字也能准确表现出蓝天倒映水里时正如翱翔天际的鸟一般;
三、怅……思考一下:词人为何会“怅”?高远辽阔的天地底下,万物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显示出生机勃发的生命力,使作者不禁思绪万千,引发了他的沉思。
四、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究竟是谁主沉浮呢,本词最终有没有给出答案?
五、忆……同学少年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劲头十足;他们敢于评论国家大事,创办刊物,与反动军阀做斗争;敢于在湘江中流,搏击风浪,兴致高昂;这些表现了包括作者在内的有志青年什么样的特点?
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青年时代潇洒倜傥的精神风貌和浪漫而有意义的学生生活。表现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年轻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表现了有志青年那种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伟大气概和对革命的决心和斗志。这其实也是间接回答了“谁主沉浮”。
“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沁园春长沙》的意象一、意象美来自景物的选取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以壮景抒豪情
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山红水绿的静景的色彩美事物动态的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竟”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三、意象美来自意象的组合并置式看:山、林、江、舸、鹰、鱼忆:指点、激扬、击水、浪遏飞舟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辐射式诗人(我)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看忆万类同学少年各种并置景物各种并置活动
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
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背景资料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二渡赤水,24日攻占桐梓,25日凌晨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相遇,敌军败退,红军继续进军,与敌激烈拼搏,反复争夺,红军终于占领高地。此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娄山关。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一个四十三岁的男人,带着红军离开遵义,过娄山关,想从川南渡过长江与其他队伍会合,没想到另一个四十八岁的男人集结重兵,封锁了长江。于是他挥师东进再次向娄山关挺进,娄山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夺取谈何容易,在挺进的征途上,该是不平坦的吧?在一个黄昏,一场激烈的拼杀过后,这个男人带着他的军队夺取并占领了娄山关,在娄山之上,放眼四方,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他此时的心情又会是怎样啊?
忆秦娥•娄山关主题理解通过对娄山关军事行动的描写,歌颂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预示着道路的曲折和前途的光明。
忆秦娥•娄山关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红军进逼娄山关的举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途中的艰苦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气氛。写过娄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了中间的战斗过程,写出了胜利越关的情景。上阕——下阕——结构理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残月天边明的拂晓时刻;西风凛冽,天宇辽阔;雁叫凄厉,寒霜铺地;造成了一种紧张热烈而有带几分肃穆、凄厉的气氛。景中见人,表现了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的行军过程,也可看出红军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地势不平、山路崎岖、步伐零乱咽:形容西风中的军号声若断若续、忽高忽低,显得悲壮深沉从听觉上来写,强化了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
上阕触目所见长空、残月、雁阵、寒霜、雁叫、马蹄声、喇叭声,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凄美而悲壮的如画意境;烘托了环境的艰苦,气氛的紧张和压抑,写出了战地行军的肃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漫道:不要说。从头:重新开始。对险阻的蔑视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自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颇为成功,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印象与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实然遇合的。读这两句话的时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奠定了自己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以后,攻打娄山关的情况。这是当年二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认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艺术特色1、风格上,这首词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为一体2、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3、以景传情,情景并茂。4、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