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沁园春-长沙》课程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优秀教案-《沁园春-长沙》课程教学设计

ID:1167704

大小:143.6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学习目标】1.调动自己的情感反复朗读认真领会和体验诗人在诗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如《沁园春•长沙》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恋情,《再别康桥》的别情,《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的赤子之情。2.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3.广泛阅读诗歌,培养自己对诗歌的艺术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意象的分析;2.体验并理解诗歌中诗人所抒发思想感情。【教学时数】9课时说明:《沁园春•长沙》2课时、《雨巷》《再别康桥》共3课时、《大垠河一一我的保姆》2课时,余下2课时可以作教学过程中的机动时间,主要用于包括问题探究时间超量,举办诗歌朗诵会,处理作业等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1、使用多媒体,用以播放诗歌朗诵的课件。2、以朗读为主,兼以必要的交流、讨论。3、达标检测方式:课时作业检测与单元检测相结合《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时学生已有了一定量诗词的积累,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诗词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生在如何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诗,如何通过读诗去感受,去品味,去鉴赏,尚未形成独立能力。这就给高中的诗歌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如何指导学牛读诗,不可忽视,更要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木方法,并在训练中形成能力。【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要“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木词上阕实写眼前之景,描绘了色彩绚丽、牛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由此引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一一“怅寥丿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抒发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壮志凌云和革命情怀。语言精练,意境优美,革命豪情慷慨激昂。木教学设计着力于指导学牛通过诵读、思考、分析与对比联想等方法,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和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对诗词的阅读感悟与体验,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并在 实践中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景中显志的特点。2、唤醒学牛对蓬勃秋景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对诗歌中的湘江秋景展开个性化品读活动。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并结合诗歌潜藏的背景寓意,知人论世,在群体审美活动中共赏诗歌愿意,实现与诗歌情感的高度融合共振。2、在鉴赏的同时进行理解性的诵读,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2、激活学生对木首诗歌的个性化心灵解读意识,建构诗歌丰富多元的意义。【教学重点】1、把握木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2、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引导学生以美读美,以情品诗,与诗歌诗人展开深入深刻的心灵对话。【教学难点】作者眼前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一一美读一一成诵。2、点拨法:抓关键词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形象;抓住词中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描绘的意象,突破重点。了解抒情方式,体会情感特征。【课前准备】1、学生回忆初中所学《沁园春•雪》,熟背。2、借助助读材料,了解相关文体知识和“意象、意境”的概念。【师生活动设计】1、教师范读,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导入设计(1)我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当代诗,诗的队伍庞大而瑰丽。诗能给人美好的情感体验。古典诗词发展到了近现代,出现了旧体新诗这一形式,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词大大开拓了古典诗词的意境,题材。他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诗人。他在各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势和中国人 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导入设计(2)古代有才学之-上、有抱负之丄,一旦登高望远,必定牛出很多感慨。曹操登上碣石山,诗兴大发,写下《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时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二、题解幻灯片显示,填空,检查课前预习效果。三、整体感知、指导朗读:1、词最初是用来配乐演唱的,所以学习诗词离不开朗读。听教师范读,初步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听完范读后,请学牛用一个词谈谈自己对词作内容的整体感受(豪迈等)。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3、教师作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4、学生齐读,老师指正不足之处。5、提问:以词人的活动(动作)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上阕:立、看、怅、问(眼前景)下阕:携、忆、记(忆往事)6、概括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哪四幅图画?(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蝶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四、赏析上阕:(一)鉴赏独立寒秋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请一生朗读上阕,其余学生思考:前三句有何作用(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怎样的?(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解析: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2、讨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育立”?明确:不能。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决不妥协的决心。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1、一个“看”字,领起了哪些内容?明确:共7句。在古诗中,这叫一字起领,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请同学读一下。注意“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的抑扬顿挫,最后一句是哲理概括,要读出感叹之情。)请大家找一下,“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借助资料解析“意象”)(山、林、江、舸、鹰、鱼)在这几句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好?明确:遍、染、透、争、击、翔①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像火一样。遍:写出红之广。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②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染:用了拟人的手法。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描绘秋林,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③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透:突出江水清澈见底。争:写出群舟争相行驶,盎然奋进之动态,充满活力,展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④鹰击长空:击,能否改为“飞”字?明确:不能。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出来,“飞”太一般了。⑤鱼翔浅底:“翔”是不是改为“游”更准确一些,鱼怎能像鸟一样飞翔呢?明确:“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畅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⑥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竞争、竞相。竟:出人意料。(板书:竞、竟)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牛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2)这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动有静,有颜色的对比(红,碧),有动作的对比(击、翔)小结:景物描写的技巧:2、比较鉴赏: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幻灯片)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一杜甫《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一李煜《相见欢》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总是悲凉的、伤感的,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彩,生机勃勃?(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①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肓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己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革命的大好形势,作者忆起往昔的与战友们在这里的战斗岁月,不仅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作者把这种心情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写下这首词。情景交融。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②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怀、性格、身份也有关。毛泽东与众不同。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风范,有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气势磅礴,充满豪情,笔下的秋景也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三)品读上片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牛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明确:词人面对着牛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板书:问: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景中寓情,情中显志)(四)小结:上片写景,借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体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五、赏析下阕:(-)具体研习“峥蝶岁月图”。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明确: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其承接过渡的作用。词的上下片下发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木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 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渡非常得自然,衔接也是非常的巧妙的。2、“峥蝶岁月”指的是什么?简析“稠”。明确:①“峥蝶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毛泽东在长沙生活、 学习、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1—1925),国内外发牛了许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立的一座又一座的峥蝶的高峰。②“稠”形象地说明了世界变化的风起云涌。3、下阕为我们描绘了一群怎样的“同学少年”?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明确:描绘了一批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革命劲头十足,把当时的军阀官僚视如粪土的青年。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生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二)引导学生研习“中流击水图”。1、解析: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肓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彷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2、思考:最后三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设问结尾,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含蓄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乘风破浪,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表达了立誓振兴中华气概豪情,表现了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3、学生再次朗读整首词,体会豪迈的气势。下阕小结。七、总结:f独立寒秋图景中寓情情中見+PAA心人丄=1/XUE亠卄〉土昭「4+承小土工口冃.AAfAmh+m冃•工仃4予,情结合问一谁主沉浮?上阕Y、湘江秋景图_@1、町〔峥蝶岁月图j答—同学从牟!沁园春长沙IS(独立寒秋图问一谁主沉浮?I湘江秋景图_设问「峥蛛岁月图一答一同学少年!.中流击水图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答一同学少年!中流击水图【知识链接】―、文体1、古诗按咅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一楚辞一汉赋-汉乐府一魏晋南北朝民歌一建安诗歌一陶诗等文人五言诗一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即律诗和绝句,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屮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屮I'可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现代诗是用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英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小令(58字以内);②屮调(59字〜90字):③长调(91字以上)。宋人将词分为令、弓I、近、慢四种。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词题:前人作词时加于词前的题目。盛唐至晚唐时的词,词调与词题基本上是合一的。到了北宋,词的内容逐渐与词调脱离,光有词调不足以表明该词的内容,这才另加词题。如苏东坡的《更漏子》(词调名),外加《送孙巨源》,以说明该词为何而作,后者就是词题。词牌: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名字,这就是词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格式是一个词牌。区别:词有单调、双调、三叠、I川叠的分别。 不分段称为“单调”,分段称为“双调”“三叠”“I丿L|叠”。又叫“片”或者“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像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词派: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徳,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陈亮,陆游等。(现有雅、俗词之分)明代徐师把词的形式概括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朿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牛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词调当以北宋京都之沁园为名。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i百十四字,代表作有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二、诗词意象1、“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z寄托给•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一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2、意象意境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屮的两个重要概念,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屮,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英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三、作者毛泽东,字润红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口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四、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在全国十几个省蔓延开来。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先后在韶山等地建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成立雪耻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一一屮共韶山支部。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国民党右派势力想篡权立功,而 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军阀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途经长沙吋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蝶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品读鉴赏】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2、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作业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B•浪遏(阻止)飞舟C.百侣(同伴)D.击水(击打水)••主(主宰)沉浮激扬(激浊扬清)••峥蝶(不平凡)••漫(满)江鹰击(搏击)长空万户侯(地位很高的人)•••岁月稠(多)2.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有志革命的人绝不能,寸功不展。(2)国庆节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O(3)毛泽东主席一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人物。A.蹉舵岁月光风霁月峥蝶岁月B.蹉舵岁月峥蝶岁月光风霁月C.峥蝶岁月蹉舵岁月光风霁月D.光风霁月峥蝶岁月蹉蛇岁月3.下列句子屮,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文一开篇,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中。B.毛泽东创作的诗词,大多有他自己的书法手迹留世,这就便于把他的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來欣赏。C.读毛泽东的诗词,诗人的豪情和政治家的浪漫,无时无刻不显现在我们的脑海中。D.《沁园春•长沙》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1.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用了借代,用“江山”代“国家”。C.粪土当年万户侯: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军阀、大官僚比喻为万户侯。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设问,下阙回答了上阙的问题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內容。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3.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广阔、深沉的基调。B.作者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来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了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C.“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观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來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D.“曾记否,到屮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谁主沉浮”的问题。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貼切,逻辑严密。在《沁园春•长沙》里,词人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却,不禁满腔悲愤:“”。祖国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呢?对于这个问题,词人虽然没有正面作答,但读者可以体会,祖国大地应该由那些“”的"同学少年”,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无产阶级代表人物来主宰。这个问题的提出,像,唤起了人民的觉醒。8、秋天,万物凋零的季节纤弱的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等,说说你对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的感受,或写写你自己对秋天的感觉(任选一项,不少于100字)【至上篇】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屮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D.《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10.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1935年10月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望断”,望尽,一直到望不见了,表示望得久、远。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行程”指长征己走过的路程。C.“红旗漫卷西风”,“漫卷”,随风翻卷,有旌旗猎猎的雄伟气势。D. “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太岁星的别名。古代以太岁星为凶神恶煞,这里喻指日本帝国主义。(2)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雁群渐飞渐远,消失在南方天际,可是词人还长久凝望,这寄托了诗人对过去南方生活及革命斗争的回忆及眷恋。B.“不到长城非好汉”,语言通俗,表达了钢铁的誓言和雄心,表现出藐视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所描绘的景物与“天高云淡”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色彩鲜明,境界壮阔,表现出胜利在望的欢跃情怀。D.“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抒情委婉含蓄,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气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