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学案主备人:审核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词的基础知识。2、诵读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握词句意思。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内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课文助读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1976年9月9日在北京去世。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毛泽东的诗词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2、背景介绍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到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目标的新民学会。:L919年起他先后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任教。五四运动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了《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惋惜军阀张敬尧斗争。:L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L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续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头,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沁园春•长沙》之作。3、关于词①名称:词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②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①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②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③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④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不过240字。⑤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课前预习1>掌握下列字音:沁()园春百舸()怅()寥()廓()携()来百侣峥()蝶()方遒()浪遏()飞舟数量()数典忘祖()数见不鲜()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寥廓:峥蝶:风华正茂: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粪土:中流:课堂研讨一、诵读欣赏诵读提示:朗诵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心悟口诵”。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品饱含着的思想感情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朗诵,首先要作品的感情基调,然后通过揣摩语音、语调的高低、停连、快慢、轻重,找到恰当的声音表现形式。《沁园春•长沙》格调高昂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上片“看"字、下片“忆〃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忆"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篇。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二整体感知(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4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漫江”的意思是:。“霜天”BP:o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o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它们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o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答:O(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这里用来表达O2."沉浮”同意思相近,这里指o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o(三)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万户侯”本义是,这里指。2.“粪土”的意思是,用法是o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答:o
(四)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一3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中流”的意思是;“遏”的意思是o2•“记”字领起的下文是o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答:(五)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上下阙的意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辨析领悟,把握形象特点,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2、学习多角度写景方法,揣摩形象语言的含义。3、品味语言,感受语言丰富的表现力课文导学1、了解“意象''和“意境”“意”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指客观物象,“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意境是诗人通过各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课堂演练一、辨析领悟1、独立寒秋图前3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2、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①提问: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景物有什么特点?
①从这壮阔的深秋意境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呢?(比较: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彳以湘江水北流)3、“询问大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峥蝶岁月图①“携”、“侣”“同学”;“峥蝶”、“稠”;“恰”;“粪土”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②“携”、“忆”、“记”怀人忆事,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②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5、研习仲流击水”图,揣摩其深意。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二、品味语言这些写秋景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试简要说明。课堂检测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gG)飞翔(xidng)遒劲(qid)咽(yo)B.橘子(jd)廖廓(1ido)漫江(mdn)急燥(zdo)C.携手(xie)静寂(j1)遏制⑹苍茫(mdn)D.峥蝶(zeng)沁园春(qln)砥柱(di)姓曾(z©n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C.百侣(僧侣)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D.击(击打)水峥嵯(不平凡)岁月稠(多)3.下面是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词的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下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图画。C.《沁园春•长沙》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力量。D.本词“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类”的自由自在,这些都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和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由此转入写游泳,激起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4.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有三句话可以回答“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
问题,这三句话:,,°3.《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慨和、、的豪情壮志。6・“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这些语句为读者提供了、、、、六个意象,这些意象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尤其是一个“”字,写岀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7.词的下阕的统领字是“”,该字主要统领了几句,这几句从、、三个方面写中心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檣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8.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概和开阔的胸怀。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诗人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C.“子在川上曰”的“子”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前景。
7.“截断巫山云雨”的“巫山云雨”是指()A.巫山上的云和雨B.长江上空的云和雨C.长江上游的水D.巫山神女早为云,暮为雨10•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写在大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B.诗人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C.词的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的成果。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卜•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