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1

ID:1168135

大小:7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6新人教版必修1导入:我们大家都知道,河水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受地壳强烈活动断裂的控制,造成湖南省南高北低的地势。因此,湘江便向北流入长江。作为湖南的一个盛景、奇景,作为湘湖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它寄托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梦想。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有位伟人曾历游湘江,并写下了掀起改天换地新浪潮的宏篇。今天就让我们踏寻伟人的足迹行走湘江,追溯那辉煌岁月中的一盏明灯——《沁园春?长沙》。首先,我找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面对湘江的一片大自然瑰丽的景色,联想着革命的形式,追忆1911—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词。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形象地指出了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今天我们的学习将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比赛分为必答题30分、抢答题70分和风险题50分三部分,将班级同学分成A、B两组,每一节我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按各组同学回答的情况予以加分表扬。在课程结束前,我会总结今天的竞赛,并根据大家的表现评出获胜的团队,希望大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师:好,首先让我们一同欣赏这篇课文的泛读。师:我们看到,这首词的上阙描写了湘江美丽的秋景,下阙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情怀。我找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上阙,在他朗读时,大家想一想上阙都写了什么?(一马当先)师:好,由于××同学一马当先,为×组赢得了必答题的提权,必答题是30分,答对加30分,答错不扣分。在×组同学答题时×组同学也不要放松,如果他们有答的不足的地方,你们可以补充,补充得当加双倍分数,让我们看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哪位同学能叙述这三句的大意?生: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师:老师想问问你,在这里,作者都向我们交代了什么?生:独立——作者;寒秋——写作时间;橘子洲——地点;湘江北去——环境。师:我们看“独立寒秋”这句语法采用了倒装,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么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个词呢?生:独立。师:“独立”这个词在这里有什么含义呢?生:独立不仅表明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可以让读者想象出诗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而倒装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毛泽东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临危不惧的伟人形象。师:分析的很好,现在进入讨论环节,请大家为第一节想一个小标题,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把你们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为第一节起个题目——独立寒秋图。同时也把第一局的胜利奖给×组。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抢答题阶段。抢答题是70分,规则与必答题一样,希望各组同学都加一把劲。让我们注意一个“看”字,它一直领起到那一句?生:万类霜天竞自由。师: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句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我们分析时要注意情与景的交融。谁能告诉我,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生: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师:我们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遍”、“染”写出了什么?突出了山的色彩有什么特点?生:遍—写出了红之广;染—像工人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师:看到“红“字,我们会想到什么呢?,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生:会很自然地想到革命的火炬。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师:回答得很对,这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式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命运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那么接下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呢?生:“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师:好,江指湘江,“漫”字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状态?生:溢满之状。师:我们都知道,春天的水会涨,而秋天的水应该是消退的,那么为什么湘江水还这样盛呢?生:这里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来象征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师:那再看“碧透”,通过这几幅画面,想一想写出了江水什么特点?生:写出了湘江之水澄、清澈见底的特征。师:“遍”“透”属于什么用法吗?有什么意思?生:“遍”与“透”为互文,都是副词,含有“极”的意思。师:那“百舸争流”中,“百舸”、“争流”又指什么?生:“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师:写出了江中怎样的场面?生:写出了湘江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扬奋进,热闹、壮观的场面。师: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什么?生:千帆竞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象征革命战士在力争上游、努力奋斗的精神。师:我们再看下一句“鹰击长空”此时诗人用了一个“击”字,形容了雄鹰展翅的什么特点?生:矫健、迅猛有力。师:那么“鱼翔浅底”,鱼儿在水中应该是游动的,为什么这里是用一个“翔”字呢?生:江水很清澈,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看上去鱼儿像是在天空中游动一样,表现了江底鱼儿的自由和江水的广阔。师:从修辞上看,这些句子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对偶。诗人从远景、近景,天上、水中为我们进行了有序的描写,互有照应,相映成趣。师:那么诗人此时眼中的景象是怎样的呢?生:“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大好生活。师:“万类霜天”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又突出了什么?生: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师:“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的事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有什么深层含义?生: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其实就是对人民的一种号召和呼唤。师: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这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风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下面请大家发挥团队精神,为这一节起个小题目。生:生机勃勃的秋景——“湘江秋景图”。(加分总结) 师:我们的比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双方的比分是不分伯仲,关键时刻已经来了,现在让我们进入风险题阶段,风险题50分,答对加50分,答错倒扣50分,希望大家要谨慎!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的肃杀悲凉,清冷、惨淡,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呢?生:身份,党的领导者;性格,胸怀大志;心境,广阔崇高;胸襟,以天下为己任师:接下来我们再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设问。师:我找同学解释一下“怅”、“寥廓”、“谁主沉浮”三个字词是什么意思?生:“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寥廓”:指宇宙的辽阔无边;“谁主沉浮”: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师:很好,那位同学能说出这三句的大意:生: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师:前面作者主笔写景,这里笔锋一转,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他问了什么?生:谁来主宰你的沉浮荣衰、掌握民族的前途、主宰国家的前途。师:诗人的这一发问是诗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自然界中的万物尚且不畏寒冷而“竞自由”,显示自己的生命力,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们呢?“主沉浮”,就是要主宰大地,那么作为青年,如果你处在那个时代,你应该怎么做呢?生:就是拼搏争取,就是改天换地,就是进行革命斗争。师: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能提出这样忧国忧民地深度思考,这显示了什么?生: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远志向。师: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鸿鹄大志,这么大的革命气概,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最后加分,总结竞赛)最后,我们把这首词的上阙齐声朗读一遍。下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