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925年
这首词写于1925年,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惨案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创作背景
注意“舸、寥廓、峥嵘、遒、遏”的音形思考:上下阕写作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间、地点、人物见景—生机勃勃之景生情—济世沧桑之情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追忆—当年革命盛景感怀—往昔壮志豪情过渡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也形象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中心思想:
艺术特色:多种对比,形象鲜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精练表现力强
采桑子.重阳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两首写于秋天的词有怎样共同的特点?2、《采桑子重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你觉得这首词中哪里写得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