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2.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请填空(古代描写秋天的诗句)⑴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2.词的有关知识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3.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二、检查预习:1、正字音百舸(gQ)怅(chang)寥廓(lido峥蝶(zhengrdng)挥斥方遒(qiU)浪遏(d2、辨字形zhou:亚洲洲际导弹沙洲苏州cang:沧海桑田仓储仓皇逃命苍松翠柏hou:诸侯候补气候kuo:辽阔寥廓3、释词义(查字典,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沁(qin)园春翅(xiang)江橘子遡(zhou)漫(man)江碧透kud)苍茫(mdng)飞舟—自治洲层林漫江百舸怅寥廓苍茫峥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遏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正音。2.学生试读课文(至少三遍)。3.检査学生读课文。4.学生齐读课文。
四、赏析探究:1.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蝶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参考答案:上片通过寒江、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霜天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击水中流、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2.《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诗与前边写秋景有什么关系?由赞美秋景到提出问题,其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参考答案:面对秋景和苍茫的大地,诗人却把“景”抛开,问出“谁”是大地的主宰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自是不同凡响。这是由自然过渡到人事,诗人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从而进入深沉的思考,提出主宰大地的是谁的问题。自然界的万类尚且显示自己的生命力而“竞自由”,何况我们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呢?主宰大地,就是拼搏进取,就是进行革命斗争,这一发问,显示了青年革命者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心胸和高远志向。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蝶岁月稠”,这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携来百侣曾游”承上片所写的景物,过渡到叙事,十分自然。接下来就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对一大批年轻战友的思念,进而抒发革命豪情。由此可见,这两句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4•仔细阅读全词,找出其中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来品读。参考答案: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一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一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五、当堂检测: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浪遏飞舟(0)峥蝶(zh@ng)沁园春(xin)寥廓(lido)B.百舸争流(gQ)摇曳(yd)惆怅(chdu)彷徨(pdng)C.颓圮(jl)挥斥方遒(qid)明澈(chd)嬉游(xi)D.跃动(ydo)瞳孔(tong)驯服(xta)混浊(him)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漫江碧透苍茫大地精壮公民风雨凄历B.开天辟地不屈不挠狂妄自信峥矇岁月C,风华正茂激扬文字书生义气絮絮叨叨D.拣拾贝壳撩起长发发泻忧伤拨开风尘3、在括号内写出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2)粪土当年万户侯。()(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4、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湿的泥土中苏醒,,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乙.阳光融化了河水,细雨润泽了山色,①春风吹绿了柳枝②春风把柳枝吹绿A.甲一②乙一③B.甲一③C.甲一©乙一®D.甲一@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③柳枝被春风吹绿了乙一①乙一②A.词又称诗余、长短句、乐府,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B.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C.《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长沙”为词题。D.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参考答案:1、B(A、沁qinC、圮plD、跃yuO)
2、B(A历一厉C义一意D泻一泄)3、(1)夸张(2)借代(3)对偶4、B5、D六、延伸拓展:阅读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完成以下各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1、依次写出这首词押运的字。2、毛泽东出生于湖南,可这里说“千里来寻故地”,该怎样理解?3、摘出这首词写景的句子,并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①写景的句子:②景物的特点:4、谈谈你对“过了黄洋界(黄洋界,在井冈山西北,地势险要,是当年红军的五大哨口之一)险处不须看”的理解。参考答案:1、山、颜、端、看、寰、间、还、攀2>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了38年重游,所以这么说。3、①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②生气蓬勃,充满活力。4、不仅是说黄洋界是井冈山的最险处,过了此处,其他地方就不用看了;也是说经过了革命战火严峻考验的中国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是任何艰难险阻也吓不倒的。七、附加资料:1.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是景象,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1)人物形象。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它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想象去进一步补充。如:(2)事物。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3)景观场景。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2.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以鲜明的艺术形象,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使欣赏者一步步走进诗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氛围和境界之中,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般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曲,一定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媒介,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并进行鉴赏评价。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则景、境、情三个方面面缺一不可。具体步骤如下:•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常见意境术语有: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清新自然安谧美好恬静优美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孤寂凄清萧瑟凄凉凄婉迷离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卜•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