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沁园春•长沙》中自由奋发的秋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全诗充满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昂扬向上、豪气凌云之感,与传统的悲秋之诗很不一样。对于这首词解读的重点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这样的感觉?教学凝结点也应集中于此。一领字及“击”等十二个独特用字。1.领字。这是向来专家解读中会提到的,但中学教学中不少人却未对此作出教学处理。如上片的“看”字,从“看万山红遍……”一直“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气读之,有一种气势,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下片的“恰”字。从“恰同学少年……”一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股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股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因为这领字,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诗词的教学重朗读,尤其像《沁园春•长沙》这样奋发激昂的诗作。其中这领字,本身就是要靠读,才能更好地体味其感觉,领略其好处。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这七句应读得比较连贯、舒展、急促些,以展现那种•气呵成的气势。随之,略作停顿,再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并应读得沉缓、有力些,以体现那种深沉思索和慷慨心绪。2•上片的“击”等一系列独特用字(“击”、“翔”、“浅”、“遍”、“尽”、“透”、“争”、“万”、“层”、“漫”、“百”、“竞”等十二个独特用字),可能是全诗最精彩Z处。我们说,下片因苴直抒胸臆,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等一系
列显而易见的奋发用语,给我们带夹了昂扬向上感,而上片是意象,除了“万类霜天竟自由”一句直接道明了自由奋发外,其余意象是怎么给我们自由奋发之感的?我们知道,许多年来,流行的教参喜欢说这些意象的色彩感,有红有绿,视角感,有上有下,有远看、近看,有仰视、俯视;许多教学也喜欢说这些。但这些与我们上述自由奋发、生机勃勃的兴奋感并不搭界。细读,就会发现,这些意象所产生的自由奋发、充满生气的感觉其实是如上所言的独特用字带来的。第一,首先看最着名的“击”、“翔”二字及相关的“浅”字。本来如客观描述,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水里游的。现在,加上了主观的意态,变成了“鹰击长空”,雄鹰像人一样搏击、奋斗于长天,正像许多专家解读的,这是“奋振健羽,自由飞翔”,是“像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鱼呢,是“鱼翔浅底”,也像鸟一样地飞起来了,多口由啊!口由得简直无遮无拦,正像专家们解读的,是“任意遨游”,是“轻快自由”,也如鹰一样是“争取自由似地活动着”,所以,其鹰之动作用了“拟人”,鱼之行动则用了“拟物”,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表达出这一彻底的自由奋发感。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发现了一“好”二“不足”。其“好”是许多解读及解读教学都注意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二句应当脱化于《诗经•大雅•旱麓》的“莺飞戾天,鱼跃于渊”;但更应进一步指出,这化得好,将“飞”、“跃”的客观描述变异为主观意态的“击”、“翔”,乃更好地表现了那种彻底的自由奋发之状,教学中对此未予指出,是“不足”Z-O第二个“不足”是很少有解读和解读教学注意到,将“鱼跃于渊”中的“渊(深水)”改为“浅底”之妙。——清澈见底谓之“浅”,清澈见底疑“无水”(《小石潭记》云“潭中鱼可百许
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清澈“无水”犹如阻力最小的空气,既然让鱼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干脆让它像鸟在空中那样自由、任意得毫无阻拦地任其遨游,任其飞翔!这完全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主观之需,一种主体精神的展现,诗中上片不是还有一句“漫江碧透”吗?既“漫江碧透”就处处深绿,处处深不可测,深不见底,何来“浅底”?这“矛盾”矛盾得好,“无理而妙”无理得妙,这不是写实,不是实录,而是文学,是诗歌,是诗人主体精神的表达之需,该“碧透”就“碧透”,该“浅底”就“浅底”,总之要让“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叫客观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或主体精神同化了客观特征。第二,上述这种自由奋发、生机勃勃、无遮无拦的表达,使我们发现了“遍”、“尽”、“透”、“争”、“万”、“层”、“漫”、“百”8字同样的好处。这就是——万山是红“遍”:层林是“尽”染:漫江是碧“透”:百舸是“争”流。都是一幅彻底的自由之态、奋发之状;而且“万”、“层”、“漫”、“百”也一样——是“万”山都红遍:是“层”林都尽染:是“漫”江尽碧透:是“百”舸在争流,千帆竞发。
是遍地自由之花,处处生机勃勃。正如着名语言学家、北师大王宁教授解读的:“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地尽染,漫江的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而且“仅仅这六件事(指山红、林染、江碧、船行、鹰飞、鱼游)本身,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王宁的意思就是文本解读要落实到语言,要细读到用字,方能体会到该诗艺术的奥妙(只是不知他为何不说“击”、“翔”,而说“空”、“底”)。遗憾的是,现行教参和教学少有如此细读上述“遍”等8个字,少有如王宁那样精彩解读的。第三,进而我们发现,这“竞”字要如王宁、陈U亮Z解才能发现其真正的妙处,才能与上述彻底自由、处处自由相配。我们过去把“竟”字仅仅解读为“竟相”、“竞争”,但王宁指出,“竞”字“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Z间。'注:'竟,并也。‘这里的'竞'是'并和'的意思,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并享自由。”田陈日亮亦作此解,他在引述王文后,又作了自己的研究,指出这“竞”之本字乃“兢”,其原始意乃“并列”,也就是这“竞自rtr不仅是竞相自由,而且是都自由。王、陈解得好,鹰、鱼、山、林、江、舸……大自然的各等“生命”、万事万物不仅在竞相奋发,在争取自rti,更重耍的是都实现了它们口由生命的展示;所以,我们可以在王、陈之解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这“竟相”与“并相”再糅在一起,亦即这不仅是万物祁自由,
而且是万物在比显自由,在展演、比赛谁更生机勃勃。只有这样咬文嚼字出“竞”字如此彻底的自由、骄傲的自由,才能与上述“击”等11字展现的彻底自市、遍地自市相配,才能更衬托后续“怅寥廓”三句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感慨。“竞自由”和“怅寥廓”的承前启后,上片最后三句的深沉意蕴和开头三句的诗人形象,“争”字王宁之解的新意,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现在,诗人的眼前、我们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万类霜天都口由、比自由、壮阔自由、万物奋发、各等。生命”任意表达其自由意志的寥廓江天。如此彻底自由的自然界多好!多令人感慨!面对这样的自然界,我们理解了诗人'怅寥廓”的深沉思索和激昂慷慨——江天如此自由辽阔,自然界如此生机勃勃,人间何如?苦难的中国、不幸的人类何时得“人间遍种自由花”?我们人间的苍茫大地,谁来主宰,谁来创造,何时打造岀一个如“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新世界?毛泽东的冋答当然是我们,只不过“怅寥廓”三句是潜在回答,即'谁主沉浮”,言外之意就是“我主沉浮”,下片则是明确回答。这才是青年革命家、未来的领袖毛泽东写下这“竞自由”之“万类霜天”的创作意图、深沉心境、博大思想,这才是革命家诗人的真正心迹。因此,“万类霜天”写得越自由,“怅寥廓”三句的思索就越深沉,感慨就越激昂,这止是该诗最高妙的艺术奥秘之一。如果说,这“怅”字用得好,并且正如人教版课本注“怅”字为“由深思而引起激昂慷慨的心绪”,那么,对应的“竞”字不仅如前所述用得好。而且
一定要如王宁、陈日亮所解才解得到位,解得妙,才解得与“怅”字完全对接,浑然一体。所以,“竟口由”既是承前对“万类霜天”之状的总结,又是对“怅寥廓”的深沉思索、激昂感慨的开启;同样,“怅寥廓”既接续“万类霜天竞自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主体精神,又开启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伟人之间以及整个下片对此响遏行云的回答。只有这样,诗人的主体精神才从头到尾贯彻于整个上片以及整首诗,才不是断裂的,我们才能将整个上片、整首诗的意脉连贯起来,才能揭示全诗统一的艺术手法o我们仅懂得了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懂得了这一切都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还不行;仅读懂了在别人眼里的萧瑟悲秋,在毛泽东笔下满眼是自由竞发的胜色,就像《沁园春•雪》里,别人眼中冰天雪地的严冬,在诗人的笔下却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红妆素裹,分外妖嫌”的壮丽(这许多教参、教学都做到了),还不够。这一切都不够,甚至远远不够,必须把这“情语”、这精神世界是什么,这“自由竞发”自由到何种程度,诗人为什么要写得那么自由,诗中隐含着什么手法,都解读出来;并且不能杂乱,应凝结、集中,不能粗疏,应细读。由此,我们就发现,开头三句,不要像许多教参、教学那样,做那些无多大意义的拆解,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而应指出,这是诗人形象的登台亮相。第一句“独立寒秋”,抒情主人公的傲然形象破空而来,“寒秋”为其屹立形象增添了壮色,与那叶长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壮怀激烈的青年革命家的形象遥相呼应。
第二句、第三句,北去的浩荡湘江、中流砥柱的橘子洲是这位“看万山红遍”、感“万类霜天竞自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指点江III”……歌唱者的壮阔背景、独立傲世的背景。王宁说:“'百舸争流'的'争,与'竞'同义,郭璞《江赋》'缠组争映',《文选》刘良注:'争,交也。‘就是相并相共地在江流中交相追逐。如果按现代汉语理解为'争夺'、'争斗',意思全拧了;'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不足,而交并,反映的恰恰是空间的开阔。世界的空间这样茫远、空畅,可以容纳万物,谁想干什么,都可以由着口己的性子去干,由此才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王宁此解,不仅有道理,而且甚妙,它与我们前面解读“竞”及其他11个字所得出的不仅竞相自由,而且都自由,不仅都自由,而且比显自由,展演谁更生机勃勃,任意表达每一“生命”的自由意志的那种情景、意境很统一。相反,仅作“竞相”解,在整片的彻底、任意、展演口由的万类霜天屮,倒显得突儿、打格。由上解读、细读,我们发现,下片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实乃“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风华正茂的青年革命家们身上的实现和展现。第一,好的艺术品是既统一又丰富的,在上、下片的关系中,它尤其表现在,上片以意象为主,下片基本上是直接叙述,直抒胸臆,以直抒胸臆为主,二者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但给读者的阅读感觉却几乎一致。细读之,上片在总的自由奋发感中,涉及人间社会的最后三句却隐
含着人间的种种不平等、不自由,这才有“怅寥廓”的深思、感慨、激奋,才有“谁主沉浮”之天问,而下片全为自由奋发状;上片的自由奋发主要表现在自然界,实际是诗人赋予口然界的,是诗人的主体精神对客观特征的同化,或者说是诗人的“感觉”,是诗人的假定,而下片的自由奋发表现在人身上,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真实写照,是其主体精神的直接呈现。在毛泽东的眼里,革命者们,尤其是血气方刚、意气风发的年青的革命者,就耍像“鹰击长空”那样心态自由、奋发自由地战天斗地;知人论批,这其实就是毛泽东向有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独特精神品质的反映。所以下片自由奋发的表现形态呈现为更具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前所述的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总之,全诗的自由奋发都是诗人主体精神的体现。第二,表现这昂扬气概、意气风发、傲然自信的直抒胸臆、直接叙述由于活用了不少典,即使未用典Z处,也配Z与典相称的富有文采的语句,因而丝毫不给人“白开水”的感觉。犹如李清照的诗词,多是眼前景、口头语,却又多有典出,使得雅量灵然,如《声声慢》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等等,均为眼前景、口头语,却又都脱化于名诗、熟典。第三,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表现的是青年革命家奋发口信的气度。这样解,不仅与全诗的口由奋发,与下片的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概相一致,而且有毛泽东自己的注释。陈一琴先生在其《毛泽东诗词笺析》中指出,“击水”指“游泳”,并引
述了毛泽东木人于1958年12月对此词的批注:“那吋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口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作者这一口注,不仅说明“击水”乃“游泳”,而且道出了青年革命家当年“到屮流击水,浪遏飞舟”时奋发自信的气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及上片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以此说明当年毛泽东的气概、胸襟,是不是极妙的创作背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