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沁园春·长沙》共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词的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探究这两首词是如何做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毛泽东的伟人情怀,感受词人豪放雄奇的风格。教学重点体会《沁园春·长沙》是如何通过特定的意象表达诗人豪迈的情感的。教学难点把握词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话下,谈笑间,钟山风雨一派蒙情礴看重,战地的黄花。”你知道这首诗里所写的诗人是谁吗?(毛泽东!)赏鉴诗词的方法1、诵读领会,感知内容2、知人论世,体味意境3、运用联想,借助想象4、品味语言,分析技巧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写作背景长沙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革命形势日趋高涨,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读准字音沁园春:橘子洲:百舸:怅寥廓:苍茫:携来:百侣:峥嵘:稠:挥斥方遒:遏:朗诵欣赏这首词的朗诵录音。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并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刚才我们听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能感觉到作者的豪情壮志。请大家推荐一位班上朗读能力最强的同学为我们现场倾情表演。理解字词,疏通文意。理清思路《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人手,理清思路。请同学们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立、看、怅、问、携、(写景述怀)忆、记。(言事抒情)
小结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也形象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全词主旨《沁园春 长沙》一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写法分析情与景的交融壮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豪情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象征)波澜壮阔的革命潮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象征)争取自由的革命理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象征)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语言赏析1、妙字生辉,极富表现力。例(1)、一“立”一“看”,一“怅”一“问”,一“忆”一“记”,互相联缀,环环相扣,上下贯通,前后呼应,起承转合,异常自然。2、映衬对照,形象鲜明。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动作的对照同学少年-万户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人民被压迫(未点明)——暗比拓展引申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
•都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佳作。•《沁园春·长沙》 形象——物大、量多,色彩绚丽;写景顺序——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仰视到俯视;思想感情——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寄托了革命豪情;•《天净沙·秋思》 形象——物小、量少、色彩黯淡;写景顺序——由近及远,侧重静态;思想感情——清冷凄凉、孤独无依,对亲人的无尽思念。课后作业•1、背诵这首词。•2、自选词中一景,发挥想像,画一幅写意图。•3、收集毛泽东的诗词,诵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