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案【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初中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古代诗词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并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诗词所表达的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能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古代诗词中的运用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法】情景创设法、设疑导思法、讨论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趣味导入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轮圆月,边画边要求学生回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诗句,如果有困难也可与同学小声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然后找学生起来回答,同学补充。师引导学生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蕴。2、简介苏轼中秋词的影响。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3.、师介绍词的有关知识。二、诵读品味《水调歌头》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3、 疏通全文(1) 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 小小组交流问题(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4) 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
4、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教师预设穿插问题:①解读小序,从“兼”字入手,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与“无眠”的细读;③赏析上阙,抓住“不知”“归去”读懂词人内心祈愿,从“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④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⑤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5、能力训练(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6、音乐欣赏(1)播放王菲的
《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7、学生总结(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2)由学生从主题及写作特色等方面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三、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以“遥望夏夜的星空……”开头,写一篇短文,寄给宝岛台湾的少年朋友们,也让那皎皎明月送上我们对台湾同胞满腔的思念、真诚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