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
学习目标: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读懂词内容,体会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词开放一派,对后代有很深的影响。
当时苏轼(41岁)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中秋佳节,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作此词。写作背景
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对月吟诗,走近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ǐShèng(旧读shēng)chánmián
朗读训练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到天亮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文本对话:1、理解“小序”。“子由”是谁?“达旦”是什么意思?
作者此时在密州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弟苏辙也已七年没有见面。中秋对月,怎能不思绪万千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什么年月,什么日子。暗含多好的日子之意。经受不住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哪里比的上上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什么地方能比得上人世间呢?上阕:
上阕的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上阕→望月(写景)→写词人月下欢饮时的和想象联想之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雕花的窗户不能入睡在只是希望下阕: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下阕:
这样层层推进,愈进愈深,于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能够不为离愁别绪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别离的人们各自珍重,远隔千里,一同欣赏中秋明月之夜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恨所束缚的豁达的思想。
——明确:下阕→怀人(抒情)→写词人月下“无眠”的情状及对人生的沉思、探求。下阕的主要写了什么?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与作者对话:
可采用如下格式: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与环境对话:(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考讨论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欲乘风归去”李白:东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流水。”
谢谢大家!思考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