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调歌头》。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准备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教学难点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在教学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几点:1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翻译课文、教会学生总结相关知识点是我教学的目的。2充分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边欣赏边学习。按照以上思路,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诵读品味法 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 3讲授法 因设计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课堂上老师的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安排这样几个板块: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弯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轮满月,会使人联想到美好和圆满;月亮的皎洁又常常让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自然,中秋之夜的月也就成了人们倾诉的对象,于是无数咏月诗词应运而生。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以前所学过关于“月”的诗句。之后自然导入新内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苏轼对月抒怀的诗。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旧知,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课堂一开始就有了浓厚的文学氛围。2作者、文体、背景知识的介绍作者和文体知识都是以前讲过的东西,所以这里只是做一下展示,不花费过多的时间,对于背景知识要让学生深刻了解,这对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十分有效。3反复诵读,走入文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先请两名名学生朗读,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之后让学生听视频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的划分,把握诗的语气语感,然后集体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奠定良好的基础。4感知、理解课文这个环节,我采用传统的方式,边翻译边讲解,我觉得这样能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相关知识。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每讲完一部分内容时,我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这部分内容和诗人的感情、胸襟以及词的艺术特征。本首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想象与联想的应运,所以我准备结合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让学生来理解这一写作手法。5课堂拓展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准备了三个场景对话,情同学们用原文填空。6看图片背诵课文。7作业布置——与诗人对话,主题升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有一片皎洁的月光。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那我们都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的挑战?(300字左右)将这一环节安排为课后作业,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应该比课堂上要深刻一些。8
在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中结束本节课,最后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指导,以更好的上好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