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ID:1168677

大小:20.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6-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授课人:陈颖教学设计理念:《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的理论指导,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对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等要求,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让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并且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乐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过程与方法方面:1.学习欣赏古词的方法。2.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课外查找资料,自主探究,拓展迁移等。   2)诵读品味法:在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听录音,并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2、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配乐FLASH动画等。3、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天后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感受歌中的深切情谊。师:在众多咏月的诗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被公认为中秋词中的绝唱,宋代曾有诗歌理论家说过,“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词,和东坡居士做一次深入的 对话。(师板书课题)(指示生看课题)“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复习词的相关知识)1、交流作者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   2)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P111注释1)——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二、生字词检查:宫阙()琼楼玉宇()朱阁()绮户()不胜寒()婵娟()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划节奏。 2、学生自由试读。3、学生齐读。4、播放配乐FLASH动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意境、情感及音乐美。(可以边看画面边想像词的意境)5、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词意,说说词中,你喜欢的字、词、句。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1)上半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宫阙(qùe):宫殿。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不胜(shēng):经不住,承担不了。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大意: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   2)下半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不该。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大意: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永久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3)赏语言:学生自主发言,展示喜欢的字词句,并说明理由。师: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生自由发言。师:为人耿直率真的苏轼,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虽然22岁就中进士,入朝为官,但他始终不能迎合皇帝和当时王安石领导的新法,以至一贬再贬,在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候,他的弟弟苏辙正北上密州,二人终不得见,正值中秋,作者仰望明月,睹物思人,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师: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四、主题探究:师: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师读小序,女生齐读上阕,男生齐读下阕。)回忆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及主题(分析写作方法)――(板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主题)(两联联系)(主题)上阕:望月-思归(写景)借景抒情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下阕:责月-怀人(抒情)情景交融豁达的情怀。 五、课后巩固:在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用原句回答)由怨月,到感悟人生:,,。最后又说,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胸襟。六、拓展延伸:还有哪些有名的咏月诗句呢?"月"相关诗句积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七、课堂小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