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歌》教学设计之一(北京新课程改革实验版)(高一必修)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 新中国时期的诗人、诗歌有那个时代鲜明的特色:一、歌颂时代、歌颂祖国与人民的主题;二、诗人与生活距离的拉近;三、艺术手法上的“中西合璧”。通过本诗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正确认识这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能够发现其诗歌所具有的特殊魅力。 重点:一、理解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对本诗作者公刘并扩展到对那个时代诗人的了解;二、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巧,并能够具体到写作手法的层面进行感悟式的分析;三、了解“意象”这个概念,让学生体会“意象”选取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布置学生背诵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重音等暂不做强调) 2、课堂教学 (1)通过意象把握特征 播放流行歌曲《北京一夜》,学生也可以即兴哼唱。 启发学生:这个歌曲同学们都很熟,可能不自觉地就会哼上两句。其实这首歌有“味儿”,和它的歌词很有关系,歌词里运用了哪些能够体现北京“味儿”的关键词? 参考答案:历史、老人;出征、城门;把酒…… 启发学生:昨天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上海夜歌》这首诗,作者是通过哪些词汇体现“上海味儿”的? 参考答案:钟楼、百宝箱、灯…… 引导对比:同样是“夜”,这两个作品中,“北京”和“上海”的“夜”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北京”突出了历史感,上海则突出了城市的繁华。 小结:刚才所说的“城门”、“灯光”等词汇在诗歌中叫做“意象”。意象的选用对事物特征的表达至关重要。(注:“意象”可能初次接触,仅简单提及,不给准确的定位)公刘很善于抓住典型意象来突出上海的“味儿”。这种善于抓住典型意象来“提味儿”的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要留意学习。 (2)通过写作手法体悟作者构思之巧 布置小组讨论题:很多人都说公刘有“才华”,他的诗很有“特色”。你认为是不是?为什么?(无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小组讨论 各小组派出代表谈本组的看法。 参考答案1:是。比如说比喻非常新奇。①
将钟楼上的时针和分针比喻为铰碎天空的巨剪、将夜色比喻为可以“挂”下来的垂帘,具有通感的特点,变无形为有形,让画面更具有动感。(学生能够体会变无形为有形,但能回答不出“通感”的概念,可由老师补充。)②将上海的灯光比喻为女人打开了她的百宝箱,视觉上二者均珠光闪闪,十分形似;气质上使上海富有了娇媚女子的特征,更是神似。③“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名词直接罗列的比喻兼具排比的气势,给人强烈的印象。④
“街道是诗行,灯是标点”这关系型的比喻将距离较远的街道街灯和诗歌标点拉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参考答案2:是。“上海关。钟楼”、“灯的峡谷,灯的河流,灯的山”等名词直接罗列的形式特别有诗味,类似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和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如果改为一般的表达方式就没有诗歌跳跃感和特有韵味,比如“在上海关的钟楼上”、“这是灯的峡谷、灯的河流和灯的山”。 参考答案3:是。三组诗好比跳跃性较强的蒙太奇(镜头)。第一组,钟楼上时针和分针的特写;第二组,上海夜色的全景;第三组街道的中景。三组形成“近—远—中”的关系,三组的变换给人较强的视觉冲击。 参考答案4:不是。…… (3)通过主题领会和拓展阅读来“知人论世” 引发讨论:①作者为什么要写上海之夜的繁华?②题目“上海夜歌”中的“歌”是什么意思?③请猜测作者名字“公刘”有何含义? 参考答案:①作者为什么写上海之夜的繁华是为了歌颂中国人民建设祖国的业绩,根据是“六百万人民写下了壮丽的诗篇”这一句。②题目“上海夜歌”可做两种解释,第一种的“歌”是名词,诗歌。第二中的“歌”是动词,歌颂。第二中似乎更贴切。③“公刘”是笔名,取自《诗经.公刘篇》,用以激励自己像周人酋长公刘那样为祖国人民奉献终身。 引导生生互动:同学们还了解公刘的哪些情况?知道他的哪些诗歌?或者对五十年代的诗人有所了解? 教师提供的拓展阅读(ppt或事物投影展示):①公刘自我总结说,他在全部创作中,始终追求三个目标:第一是有大脑,第二是有骨头,第三是有灵气。②诗歌《皱纹》是什么样的蜘蛛,/在她的脸上织了一张网,/然后在一点一点地/把它吃光。/蜘蛛啊,/蜘蛛啊,/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做希望。③
公刘散文《中国病人》我正是一个得了“中国病”的中国病人。所谓中国病,就是政治病。/说起来,我的政治病史也不算短了,最早当从1945年底算起罢。这年12月,全中国大闹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北京课程改革北京上海课程改革北京上海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