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错误》郑愁予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ID:1169282

大小:35.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6-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错误》郑愁予语文教学设计精选 【学习任务分析】:本文被选入高一人教版必修课本中,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适合同学们通过分析诗中意象的象征含义,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游子”情怀,从而理解此类现代诗歌的特点。 【学情分析】: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备给解读诗歌的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学习初步感悟文本。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从“诵”、“赏”、“悟”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诵读词篇,赏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并从中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一个小镇上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遗憾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鉴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并针对其中鲜明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好的诗歌应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 对郑的诗歌创作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能通过炼字炼词,准确找出诗中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通过对诗中意象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述《错误》的故事。3、情感与态度目标:能说出诗人借“归人”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能够把握文中意象,并理解这些意象在文中所表达的象征含义。【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借“归人”这一形象要表达的情感故事内涵。【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陶冶法【课时安排】:10分钟 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台湾当代诗人。祖籍河北宁河,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在北平长大,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2、词语解释:①底:通“的”,多见用于民国时期。②跫(qióng)音:脚步声。二、文本感知:(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山水空灵,暮色渐近,烟波江岸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吱呀”一声,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推开木窗,眼神急切而伤感,她在期盼着谁?又是谁的马蹄声惊扰了她寂寞的心?(课件展示江南美景图) (二)引导赏析(8-10分)1、时间、地点、人物是一个完整故事的基本要素,请同学们翻开今天我们要学的诗《错误》,这首诗就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一遍,找 到这三个要素。 主问题:请同学们思考,《错误》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美丽的故事? 学生:时间:春天(三月)地点:江南人物:“我”和女子 老师总结补充:找得很好,在诗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体现时间的词,如“东风”(指出象征春风),“柳絮(一般在春天飘零)”,“春帷”。这首诗讲述了在江南的春天我和一位女子间发生的故事。 2、大家讨论1分钟,猜一猜诗中的“我”和“女子”是怎样的身份?(将大家讨论的结果先写在黑板上,“我”指代游子,“女子”是一位思妇。) 3、那么,我和女子最初是如何“相遇”(点出相遇可能是作者的想象)的呢?诗人第一次提到女子是在哪里? 学生:“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4、你从哪个词看出了女子呢?学生:容颜。 5、对,容颜是女子的象征,那么此时女子的心情是怎样的?是平静的还是有起伏的?学生:是有起伏的。“如莲花的开落” 老师总结补充:这里用莲花的开落象征着女子的心情。(PPT上显示出莲花盛开和凋零的图片,以及《爱莲说》),大家还学过《爱莲说》,莲花有着美丽纯洁高雅的意象,所以这里我们猜测也隐隐象征着女子的品行。 6、请大家仔细朗读这句诗,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开落的莲花,而用莲花的开落呢?(引导学生读诗) 老师回答:这是倒装手法,起强调作用,重点在开落,显示出女子等待的时光漫长。这样安排,不仅显得音韵谐美,而且写出了思妇由期望之高兴到失望的落寞在容颜上的表现和变化过程。形象贴切,比喻恰当, 清秀隽巧。 7、女子的心情由期望、高兴变为了落寞,大家猜一猜女子的心情有没有再次发生转变呢?学生回答:没有。 8、好,请大家齐声朗读这一段从“东风不来到小小的窗扉紧掩”。看一看作者究竟是如何描写女子的心情的。 (大家有感情的齐读) 9、东风不来,我们之前说,东风指代了春风,大家猜一猜,东风还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它还指代谁呢?学生:女子所思念的人。 10、三月的柳絮不飞,大家知道,三月柳絮本来是满天飞的。我们学过的《世说新语·咏雪》中有这样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所以柳絮本来是很轻,这时却因为没有东风而不飞,积了厚厚一地。(PPT展示落了一地的柳絮)大家想一想,柳絮又指代什么呢?学生:女子的心情。  老师补充:这正是象征女子心中的离愁别绪。因等不到意中人而忧愁。柳絮是无根之物,只能飘荡,柳又带有“留”的谐音,我们的古诗词中常常借柳絮来表达离愁别绪。(PPT展示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11、随后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直接描写出女子的心情,哪位同学愿意赏析一下这一句?学生: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女子的心情比作寂寞的城。老师补充助兴:请同学回去听一首歌《空城》,想象感受一下这种寂寞的情绪。 12、紧接着,他再次运用比喻“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大家想象一下青石板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潮湿、冰冷。 13、向晚(解释是夕阳)呢?(提醒我们之前学过带有夕阳的诗歌)学生:柔和的,悲伤的,离愁别绪 14、是的,这里表现出女子的心情依然是失望的,没有改变。后面两句话与这两句相似,哪位同学能够赏 析一下?(补充帷一般指代女子室内的帷幕)学生:“跫音”不响,说明脚步声没有真正来到,“三月的春帷不揭”,春帷象征着女子心中的高洁和坚贞,依然在守候着男子归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心比作“紧掩的窗扉”也说明了女子的坚贞高洁。 15、这时,我们的故事画面切换到作者,作者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的马蹄成了美丽的错误呢?此时的“我”又有着怎样的心情呢老师解答:这正是对第一句的回答。而这种回答又必须回归到“女子”的心理感受中才能得到解释:因为马蹄声引起了女子的期盼,让她错以为是归人;但是这马蹄声却是过客带来的,所以,这女子必然又重新陷入更深的失落中去。这种失落也引起了游子心中的同情。(结合板书再次解释)这一节有两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一是明暗线的设置:明写“我”的感受,暗写“女子”感受,女子的感受解释了游子的感受;二是照应的运用:“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跫音”的照应、“美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全诗的情感脉络 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道出了女子心情“开落”的原因,女子认为来者是归人,而来者只是个过客。(完善板书)请同学们设想这样的场景:闺中女子枯寂的等待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这声音像曾经有过的无数次一样,引起了她的满心期盼,她听着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却又越来越远,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个归人,只是一个过客。她又一次体会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煎熬,仿佛让人看见这个女子期盼时迅速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凝神侧耳倾听,多么像一朵莲花的绽开;又仿佛看见她在马蹄声远去之后失望地、颓然地重新坐到椅子上,像一朵莲花的花瓣在风中凋零。 16、请哪位同学完整的讲一讲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游子路过江南,他的马蹄声惊扰了一个正在思夫的女子。但游子并不是女子要等待的人,这场相遇,只能成为一个“美丽的错误”。 (二)文本总结:(3-5分钟)   三、课后作业:1、今天我们这首诗是从思妇和游子来讨论的,同学们已经预习了郑愁予的人生经历,请同学们课后回去思考。作者郑愁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借游子表达什么?诗中的女子除了是思妇,还有可能是谁? 2、根据今天这首诗所描述的故事,以“美丽的错误”为话题,回去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字数不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