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舞》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诸暨市浣纱初中翁晔暑假接近尾声的时候接到陈老师通知,要我上一节《春之舞》的展示课,与另两位极出色的老师一起同课异构,心里就万分惶惑。上半年在市里举行优质课也是这个内容,帮组里成员备课的时候,已经见识了这首诗,但说实话对这首诗真的没有好感。这下,是赶鸭子上架,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去解读《春之舞》了。这首诗是中国当代诗人多多的作品。这首诗题为《春之舞》,但是却没有一点春天的美感,不知道他写这样一个独特的春天,是为了什么,真是一头雾水。自己都是如此迷茫,那学生又会如何呢?该如何为学生搭建一条进入诗歌的桥梁呢?读了n遍《春之舞》之后,突然灵光乍现:诗里有三个“我听到”。“我听到你嘹亮的声音”,那是树木的声音,可能是风吹树木的声音,也可能是枝头鸟儿的叫声,更可能是诗人用心听到的树木在春天拔节生长的声音。从这嘹亮的声音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听到滴水声”,那是屋檐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融化成积水,从还挂在屋檐下的冰棱上滴下的声音吧,诗人听到这个声音,心里一阵激动,因此有了下面的想象:太阳的光芒像刚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它的光线从巨鸟展开双翼的方向投来。那一定是个温暖的、阳光明媚灿烂的世界。但仅仅是温暖吗?这都让人感觉炽热了,春天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这是诗人听到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咆哮。只是这声音震耳欲聋,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那这是什么声音呢?是积雪突然滑落的声音,是狂风暴雨,是春雷阵阵,这一切都是那么地有力量,充满气势,甚至让人害怕了。是的,这是一个有很多声音的春天。还有雪锹铲雪的声音,还有巨蟒摔打肉体的声音,还有窗框想要挣脱束缚的声音。这一切声音加在一起,成了一支独特的舞蹈。那诗人喜欢这个充满生机和力量,想要挣脱束缚的春天吗?他肯定是喜欢的。那为什么要推拒呢?是因为太快乐了,他怕自己会迷失,他会在热烈的春天里忘记什么。他到底是不想忘记什么呢?又为什么不能忘记呢?翻看历史,我们就会了解到多多的那个青春时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多多不满14岁,红卫兵、武斗、插队,如此起伏动荡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成长期,构成他的生命背景,也即他的诗歌底色。他的诗自然不自然地都会触碰到那一块禁地。到了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天沐浴中国的时候,多多对于社会的忧虑就自然地流露了,他怕人们很快就把这些沉痛的历史忘记,被改革开放大好的形势冲昏了头脑。他警醒地发现,自己也在这个春天里迷失了,但他即时地发现了,所以他要推拒春天。有位伟人曾经说过:谁要忘记过去,谁就是背叛。过去的疼痛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产要铭记这疼痛,认识这段历史,这场灾难,今天我们才能避开它,铲除它。看来,多多是担心人们沉迷在快乐中忘记了疼痛啊,这是一种对国家的担忧,是一种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啊。有人说:在我们普遍对一件事物迷恋或认同的时候,多多总是发出超于我们的声音,他在用满头的银发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向前的姿态。丧失了精神超越性价值的艺术,是暗夜中失明而不再展开思想羽翼的猫头鹰。多多用他独特的诗歌展示出他大爱的情怀!基于这样的文本解读,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和品味字词,感受多多笔下这个充满张力的春天;2、质疑问难,理解诗歌主题。激发学生爱上读诗。教学重点:通过字词的品读,走进诗歌的内核。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歌的主题。教学流程设计:一:从姓名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多多。当然,这个多多可不是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里的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多多,他呀,已经是一个64岁的银发老人了。他几乎和我们的新中国同龄,他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经历了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浩劫,带给他一生都难以磨灭的疼痛记忆。他的原名叫栗世征,他总是这样介绍自己:西木栗,世界的世,征服的征。这位老人的身上似乎真的有一种可以征服世界的力量,不过,他可不是用武力征服世界,而是用他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写于1985年的一首抒情诗《春之舞》。二、诵读——说春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把这首诗读上三遍,带着你的理解和体会,读出你的情感。2、这首诗是写春天的,说说你对这个春天的第一感觉。
(老师不过多地介入,让学生自由畅谈。)三、析语——听春(过渡)这个春天带给我们许多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读诗。每一个人读诗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呢?1、请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用你的心去倾听这个春天里的声音,感受这支独特的春之舞。(师范读,生听)2、睁开眼睛,请同学们说说你听到了这个春天里的哪些声音?你从这些声音里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师生交流,老师点拨学生理解诗人用了极度夸张的语言,用了极富有冲击力的意象,写出了一个热烈、喧腾到让人害怕的春天。同时指导朗读)3、师小结:这是一个充满声音的春天,它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充满生命的力量,它挣脱了漫长冬天的束缚,就这样势不可挡地“哗”地一下来了。我们无法阻挡它前行的步伐,这温度、这速度、这声音、这气势甚至让我们感到有一点害怕。这种感觉绝对不是我们江南春暖花开、桃红柳绿、蝴蝶蜜蜂这些事物所能带给你的。让我们把诗的前三节一起来朗诵一下,读出这种气势。(生齐读前三节)四、质疑——悟春1、面对这样的一个春天,你觉得诗人是怎样的态度?自由朗诵后三节诗,我相信同学们肯定有问题想要问问多多。大声地说:我想问问多多——(学生提问)教师备问:•“我曾得到过一阵疼痛”,这“疼痛”是指什么?是什么使“我在忘记”“疼痛”?这里的“在”字能去掉吗?•春天这么富有生机,这么热烈,为什么我要“推拒春天”?•春天来临时,为什么“我怕我的心啊,会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师过渡: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问问多多,如果多多在现场就好了。是不是?但事实上,多多说:他其实并不比任何人有多一点的资格来解读他的诗。他说:“有时候,我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再看,还真怀疑是否是自己写的。”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解读这首诗,来解开这些问题。当然,即便今天不解开,也没有关系,读诗,本来就不一定要把它读懂。多多也曾说过:如果诗都读懂了,那诗就死了。
2、你们对这些问题有些什么想法?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点拨)老师小结:生活中确实有些东西,它很美好,比如爱情、功名、财富、青春等,当它向你强势来袭时,我们往往会因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诗人告诉我们要记得经历过的疼痛,要随时保持警惕啊!3、诗读到这里,我们已经从这首诗里明白了一些人生的道理——快乐的时候不要忘记疼痛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更要保持理智与清醒。但是多多曾说:诗是直观、瞬间的感受。他当时写这首诗,是想要表达什么呢?(出示背景资料: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多多不满14岁,红卫兵、武斗、插队,如此起伏动荡的生活贯穿了他整个成长期,构成他的生命背景,也成了他的诗歌底色。多多始终关注着他们这一代人以青春献祭的命运;他认为,真正的悲剧还不在作无谓的牺牲本身,而在于这一血写的历史为全社会所遗忘。)诗人经历的疼痛是什么?这首诗写于1985年,国家已经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了。诗人又在担心什么呢?师小结:这个春天是改革开放的春天,是祖国的春天,也是他人生的春天来临。他害怕自己在这样的春天里忘记了经历过的疼痛,当然他最担心的是我们很多人忘记了这一段历史。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是背叛。不忘记曾经的疼痛,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行走在发展的道路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这是诗人对于中国的担忧,也是对全人类的担忧呀。让我们怀揣着多多的担忧,一起朗读后三节诗。(生齐读后三节)五、以姓名结束你觉得,多多,比我们普通人多了一点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师总结:诗人的这一点“多”,成就了他,成就了他的诗歌。2010年,多多获得了“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这个奖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只限一人,以表彰其终身成就,而多多是目前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让我们再次读响他的诗,表达对他的崇高敬意!(师生共读诗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