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致大海》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0课《致大海》

ID:1170003

大小:5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致大海》暨诵读大比武【授课时间】【授课班级】轨道1001班、轨道1002班、电子1001班、电子1002班、计网1001班【课时】4课时【课型】诵读分析课【内容及学情分析】教材简析:《致大海》是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文章,本单元是外国诗歌单元。该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深沉而强烈,是一篇朗读与鉴赏的好教材。编者的主要意图之一是通过朗读,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审美感知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调动学生朗读热情,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诗音美,形美,意美,同时通过诵读大比武,也提升学生诵读诗歌的水平。学情分析我认为制约职专学生学习本文的两点不利因素是:①客观因素:学生普遍不喜欢诗歌诵读课,普通话训练稍弱。②主观因素:学生诵读水平不高,缺少诵读激情。【教学目标与任务】知识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2、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3.掌握诵读技巧,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审美感知能力。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诵读技巧,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德育目标1.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学习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2.学生培养感受美的能力。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2.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学难点1.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情感。2.掌握诵读技巧。【教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阅读法【学法】朗读体悟法、课外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方法渐入佳境1.设置情境──放映带有大海图象的影片,优美的大海呈现在大家眼前,海浪声此起彼伏。2.巧问导入──(师):海浪在我们耳边讲述那古老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为什么喜欢大海?谁能谈谈?学生自由畅谈。3.教师总结──适时引出普希金的《致大海》。此环节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及想象力,增强学习兴趣。此环节教师在导入时配合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唤起同学内心对大海的情感,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默契,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将学生带进诗的境界,引领学生准备欣赏优美的散文诗。直观教学法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师:那么普希金对大海有什么感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致大海》。作者背景1.介绍作者:师:首先,谁能告诉我普希金是哪国人?生:俄国人。2.师:正确,请同学朗读详细介绍。(教师补充)19世纪的俄罗斯,沙皇专制,人民苦不堪言,普希金是作为诗人反对专制,写出了很多追求自由的诗篇,多次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他有很多让沙皇头疼的诗篇呢,代表作是什么呢?人们对他有何赞誉?大家课前做过预习,谁来试着回答?明确: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由于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有很大影响,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3.师:普希金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致大海》的?学生可以根据预习回答出一部分内容,教师加以补充。明确:1820年,普希金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在进步青年中广泛流传,引起沙皇的恐惧,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气急败坏地说:“把这个家伙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弄得全俄罗斯到处都是煽动性的诗,所有青年都在背诵这些诗。”由于普希金老师的求情,他被放逐到了南高加索。在这里,他依然不愿阿谀奉承当地的总督奥德萨,于1824年被遣送回乡,这就是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同学们平时很少接触外国诗歌,为使学生对作家生平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让学生对普希金有一定的了解,为理解本诗奠定基础。此方法是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此外,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形成常规。自主合作探究法指导诵读1.听读,初步感受诗的意境。诗歌一定要读得投入,读出感情来,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别人。所以有感情地诵读是本节课的重点。2.教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感情的调控和节奏的把握)。(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诵读时应以什么样的语调?此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明确每学一篇诗歌,学生的诵读热情都会很高,竞赛意识也会高涨,通过及时的指点,适时的点拨,学生的诵读水平定会大幅度提升,也会增强学习兴趣。诵读法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强烈的,有浓厚的抒情气氛。诵读时语调应舒缓、深沉、有力。此外还要注意停顿和重音。(2)读好停顿和重音是表达诗的情感的重要方法。我们以前四小节为例。请看幻灯片,斜线表示停顿,红字是需要重读的词语。我找个同学把红字念出来。大家体会为什么这些词语需要中重读呢?师: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词语,为什么“自由奔放”需要重读?明确:因为这个词语突出了大海的特征。师:为什么两处“最后一次”需要重读?明确:因为两处“最后一次”突出作者不忍离去又不得不去的复杂情感,表现诗人对大海的一往情深。师:为什么“蔚蓝色”、“娇美”需要重读?明确:因为两处突出大海的美丽、温顺,这样的大海多么令人神往啊!普希金能舍得离开吗?师:为什么“朋友”需要重读?明确:因为在诗人笔下,大海被人格化了,它作为诗人的朋友展现在我们面前。师:为什么“悲哀”需要重读?明确:因为诗人离去使大海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师:为什么“召唤”需要重读?明确:因为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大海鼓励诗人去寻求自由解放,所以发出了自由精神的召唤。师:同学们理解的都很深刻,其它重音,同学们自己细细体会。3.个别学生诵读,教师再次强调朗读技巧。请同学诵读,师生点评。4.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朗读。请同学自荐当朗读组长,再自行选拔4名同学作为组内成员。每组读两小节。然后同学共同评价。5.教师范读部分语段,带领学生入境。6.学生齐读。注意朗读技巧。师:到现在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机会大声诵读,我们一起来读前四节。7.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与意境。师:这首诗比较长,我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由诵读。此环节目的是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不使一位同学掉队。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该诗抒情气氛浓厚,感情深沉而强烈,是一篇朗读与鉴赏的好教材。编者的主要意图之一是通过朗读,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审美感知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调动学生朗读热情,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这首诗音美,形美,意美,也教会学生学习诗歌重要方法──诵读法。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实现教学目标2,即“学生掌握诵读技巧,提高诗歌鉴赏水平。”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学生讨论四个思考题,大家来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下面同学大声诵读,讨论交流各自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1.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大海有没有象征意义?明确:大海有宽阔的胸怀,壮美的景色,惊人的威力,更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2.作者对大海的礼赞反映了什么?明确:对自由的热爱和追求。3.诗人面对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明确:诗人触景伤情,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4.诗人由大海而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拿破仑和伟大诗人拜伦,这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拿破仑是用剑开辟自由的英雄,拜伦是用诗歌呼唤自由的歌者,诗人对二人的讴歌,表明诗人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教师补充: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囚孤岛而死;拜伦一生为自由而呐喊,在斗争中死去。诗人从二人悲哀惨淡的结局中感到了壮志难酬的哀叹。诗歌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会破坏诗歌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诗歌就避免了上述缺点,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诗歌的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我设计了这四个问题进行导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从而带着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力求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重在点拨,辅之以简明的提问和必要的小结,即可完成教学目标3、4,即明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既可以通过诗句学习课文,也可以与周围同学互相讨论,协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求帮助,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点拨法、分析法阅读《观沧海》1.我们来听听曹操的《观沧海》。师(提问):曹操笔下的大海是什么样的?面对大海,曹操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正所谓言为心声。如果普希金没有对自由的热烈向往,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他是写不出充满自由激情的《致大海》的;如果曹操没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他是无论如何写不出《观沧海》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到这里,我们聆听了普希金、曹操的心声,同学们是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你们对未来有何憧憬?有何追求?可以说出你的心声吗?(同学畅所欲言,情绪高涨。)师(总结):考虑到本诗主题的含蓄和学生年龄、阅历、思想的限制,我将教学难点定为:体会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情感。教师通过学生的分析比较,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地结合。同学可以明确同为大海,但是不同人物在不同的时间可以有不同的情感。教师的指导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要领的理解,使学生逐步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同时两位大文豪的精神品质更是值得同学学习的,所以通过启发式思想品德教育更显得尤为关键,同学的心灵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渴望成为更加优异的新时代人才。小组讨论法 语文版中职语文优秀教案设计同学们都很有志向,很有追求。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你们一定会实现远大的理想。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奋发进取,在人生的海洋中勇搏风浪,奏响华丽的篇章。(完成德育渗透)课堂训练根据本课的体裁特点,主要进行诵读训练,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进一步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随着背景音乐,自己轻声诵读。进行诵读大比武,全员参与,教师记录成绩,作为技能大比武纳入期末考试成绩之一。这部分先找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诵读,可以再次给学生做示范,其他学生朗读热情也高涨起来,启发学生带着感情去诵读,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学生通过技能大比武锻炼了诵读水平,提升外国诗歌的鉴赏能力。诵读法、技能大比武总结扩展欣赏诗歌,首先必须把握诗歌的意象。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把握了这点就等于掌握了解读许多诗歌的钥匙。另外要欣赏品味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佳妙之处,还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只有这样才能探微览胜,深入佳境。布置作业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上网搜索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抄写两遍,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小作文:《我心目中的大海》。4.拍摄精美图片。本堂课我布置了四项作业,同学可以根据特长和喜好完成其中之二即可。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也可以提升作业质量。板书设计致大海普希金诵读指导:1.要领会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出对大海的赞美,对现实的苦恼。◇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强烈的。◇诵读时语调应舒缓、深沉、有力。2.读好停顿和重音是表达诗的情感的重要方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