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东校区的语文教师王鹏,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我愿意是急流》。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设计,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一)大纲要求《我愿意是急流》是中职教育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高教社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中的一首外国诗歌。关于诗歌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要求:1.了解诗歌的特点,体会其丰富内涵,掌握基本的诗歌阅读与欣赏方法。2.阅读优秀诗歌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二)单元分析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把握文体的特点,所选的5篇文章虽文体不同,但主题都与“爱情”有关。之前通过《致橡树》一诗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学好本诗,可以加深巩固诗歌阅读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时对于其他有关“爱情”的作品的学习,也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三)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诵读训练敏锐的语感,了解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能力目标:感悟诗中的意象,恰当的展开联想与想象,并能与同类题材进行比较,进而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四)重点、难点的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诵读。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难点:1、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二、学情分析1.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量。2.通过《致橡树》一诗的学习,对阅读欣赏诗歌的技巧及方法已有所了解,对于爱情观,也已有所触碰。3.作为高一新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4.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5.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在爱情观上难免有些不成熟,不了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待他们的必要性。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听读、名家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将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穿插在教学环节之中。(二)学法协作探究法:通过分组研讨,小组竞赛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联想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同类主题诗歌作品,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教学手段:教材、课件、评价表、学案、多媒体。四、教学过程分析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准备、布置预习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丁四组,并由本组推选一名朗读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并布置课前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为课上朗读比赛做准备。要点:A.感受诗歌情感。B.品味诗中美点。C.感悟“爱”的真义。
2.查找文章相关背景资料要点:A.裴多菲生平和创作。B.本诗的写作背景。C.裴多菲的代表诗作。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用时1分钟)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利用金庸武侠小说中故事情节作为导入,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以《致橡树》的爱情观为切入点,引发对本课文章内容的好奇。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便从爱情观的教学目标着眼,来品味本诗,并为其后进行比较阅读的环节提供铺垫。教学环节2:知人论世,美美地听(用时9分钟)结合课前预习及课下注释,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作品,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从分析背景及作者入手,把握关键词,整体感知课文。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听诗的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将播放名家诵读,组织学生听三遍。第一遍,创造视、听觉美感,引领学生静听名家范读,整体感受,想象诗的画面之美,以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第二遍,重在引领学生把握本诗朗诵的节奏和停顿等朗诵特点,用笔划注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词语,以扫清阅读障碍,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第三遍,重在理解诗中的形象。静听名家范读,用笔划注文中的形象,并轻声跟读。设计意图:听是为了把握读的要点,明确读的要求,聆听名家范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为由美听到美读的转化奠定基础。教学环节3:把握特点,美美地读(用时15分钟)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完成“学生通过诵读训练敏锐的语感,了解读诗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的教学能力目标,解决教学重点1—指导诵读,突破教学难点1—读诗的技巧与方法而设计。我将以诵读竞赛的形式完成本教学环节,竞赛规则如下:1、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以抽签形式确定参加朗读竞赛顺序,并各从每组同学中抽签选取一名同学担任比赛评委。(给评委下发《朗读评价表》,供学生评委评价)2、竞赛共设立三关:第一关:教师从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中各抽取一名学生朗读。(4分钟)要求:将本首诗歌流畅地读下来,并且不读错字,不漏字添字。第二关:甲、乙、丙、丁四组以组为单位整体朗读。(4分钟)要求:把握节奏、语气和停顿。
第三关:请四组的组长找出认为最美的一节,投入感情,美美地读。(4分钟)要求:体会情感,进入情境,注意轻重抑扬和抒情,语音饱满圆润。3、评委依据《朗读评价表》进行打分,依次表明态度,并陈述理由,认真填写《朗读评价表》,并以组为单位将三关成绩汇总,确定朗读竞赛最佳状元组、最佳榜眼组、最佳探花组、最佳传胪组,而作为评委的四名同学将获得最佳公正评委奖。而后由教师作总结表彰。(3分钟)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提高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以活跃课堂;并通过小组竞赛协作的方式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环节4:体会美点,美美地品(用时7分钟)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突破教学难点2—感悟诗中的意象群,我将主要以学案的方式来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以诗歌的意象的分析作为主要突破口,(下发学案)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互相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回答问题,本组同学可作适当补充,教师作点评总结并将学案答案投影到ppt屏幕上。设计意图:用学案的方式明确学习要点,以把握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诗歌感情与主旨。并通过组内交流合作补充的形式来调动课堂,既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5:鉴别欣赏,美美地比(用时5分钟)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完成“展开联想与想象,并能与同类题材进行比较,进而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的能力目标,进而解决教学重点2—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我将先请男生齐读《我愿意是急流》,女生齐读《致橡树》,通过讨论,对两首诗进行比较,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后完成学案内容。我将适时地补充总结,最后全班齐读两首诗歌以欣赏两首关于爱情诗歌的内在之美。设计意图: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比较中鉴别、欣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教学环节6:体味爱情,美美地说(用时5分钟)本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我将以即席发言的形式请学生说一句对“爱”理解的话语,我将及时的点评与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真正含义,进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由对爱的理解引出作者的另一首代表作品—
《自由与爱情》,请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诗歌《自由与爱情》,以组为单位合作尝试将《自由与爱情》翻译成英文,并推选一代表朗诵译文,由其他组同学作为评判。FreedomandloveLifeisdear,loveisdearer.Bothcanbegivenupforfreedom.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高中生早恋问题起到一定地疏导作用;与学生专业特色相结合,通过对诗歌作品韵律、结构上要求的体会,进而体会诗歌的艺术之美。教学环节7: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我愿意是激流》是诗人献给他的未婚妻尤丽娅的,尽管裴多菲走了,但他的诗,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思考,尤丽娅也走了,但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曾经拥有真挚而忠贞的爱情。我想我们应该把这首诗送给我们的爱人和爱我们的人。(全班深情朗诵)布置作业:模仿例句再仿写两句,内容是:我愿意是……只要我的…是…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安排一段学生的仿句作文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中美好纯真脱俗的感情的感悟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写作表达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四、教学特色分析学习本首抒情诗时,我采用听配乐朗诵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弥漫着浓浓抒情意味的独特情境,这是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重视听读感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明确诵读的要求;通过与同类题材的比较阅读,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比较中鉴别、欣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并从思想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附:板书设计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急流小鱼荒林小鸟我(愿意是)废墟爱常青藤(只要)我的爱人草屋火焰附件1:学生朗读评价表第一关评分标准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10分)读音准确,不读错字别字(10分)不随意增、删、调、换字词(10分)通顺流利(10分)第二关语速适度(10分)语气连贯(10分)停顿准确(10分)第三关语音饱满、圆润(10分)重音准确、注重抑扬(10分)语调语气,符合语境(10分)总分评委签名附件2《我愿意是急流》学案一、分析意象:1、诗中有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3、两类意象分别有何特点?4、这些意象之间的关系怎样?5、这样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二、比较阅读:比较角度《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作者主要意象意境意蕴爱情观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