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大提琴的美感,一如夜晚的河流,无声无息地流淌(tǎn),如时光和记忆一样悄(qiāo)入人们的心灵。B.他是纯然一副淳(chún)朴自然相,故无须乎尊贵的虚饰;在为官职所羁(jī)拌时,他自称局促如辕下之驹。C.它咆哮(xiào),它奔藤,冲起的雪白浪头比岸上的山头还高,是激流,是浓雾,旋卷在一起浩浩荡荡,凶涌澎湃(bài)。D.我蹑手蹑脚地从藏身的地方走出去,可就是在这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戛(jiá)然而止,鸟和雏鸟全部都没了踪(zōng)迹。【答案】D【解析】【详解】A.“淌”读作“tǎng”;B.羁拌——羁绊;C.“湃”读作“pài”;故选D。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A.大相径庭屏障花枝招展寂寥B.大相径庭篱笆草长莺飞喧嚣C.截然不同屏障草长莺飞寂寥D.截然不同篱笆花枝招展喧嚣【答案】C【解析】【详解】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17
第一空是说两种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毫不相同,应该选“截然不同”,排除AB选项;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篱笆:是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木头,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第二空是说两者之间有巨大的阻挡与不同,应选“屏障”,排除D选项;花枝招展:意思是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草长莺飞: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第三空意在说明阅读的好处,应该用“草长莺飞”比较合适;寂寥: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喧嚣:意思是声音大而嘈杂、吵闹之意。第四空应与“荒凉”相映衬,选择“寂寥”更加恰当;故选C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C.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B.成分残缺,应该在“中国教育”后面加上“的百年之路”;C.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是因为”;D.语序不当,应将“协同推进”放在“周密计划”后面。故选A。4.下列填人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与此相关的还有很多。称对方母亲用“令堂”,称对方弟弟、妹妹用“令弟”“令妹”等。________原来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A.大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吧?B.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C.其实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D.所以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答案】B17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解此题,需揣摩前后文的意思,找出应衔接的关系。本题上文是谈尊称里面都含有“令”的现象,下文“原来……的意思”有解释或回答的意思。因此,“为什么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呢?”一句,可承上文对现象提出疑问,又与下文的回答紧密连接。故选B。5.某班围绕“交友之道”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A.甲:我认为交友要讲原则。管宁割席断交的故事就体现了管宁的交友原则。B.乙:我认为交友须谨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言行会对我们产生影响。C.丙:我认为交友要真诚。诚信是传统美德,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魂,为政之要。D.丁:我认为交友应重志趣。伯牙与子期志趣相投,结为至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答案】C【解析】【详解】“经商之魂,为政之要”与交友无关,因而,偏离议题。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6.C7.诗人表面上写的是松树,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小松自小生长在草丛之中,直到长大以后才被人发觉,诗人是托物讽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解析】17
【分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也体现出它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没有体现活泼可爱的性格;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意思是:松树在小的时候不被人发觉,如今松枝己超过蓬高(野草)了。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是参天大树,等到长大了人们才称赞:这棵树真高!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①,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张吴兴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谢仁祖年八岁,谢豫章将②送客。尔时语已神悟③,自参上流。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一坐④之颜回。仁祖曰:坐无尼父⑤,焉别颜回?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节选自《世说新语》)[注]①令方:使其成方形。②将:带、领。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那时(谢仁祖)言谈中已表现出奇异的领悟能力,跻身于上流社会。④坐:座位。⑤尼父:指孔子。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年()(2)戏()(3)咸()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氏之庐也。(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0.选文中四个孩子,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17
【答案】8.(1).年龄(2).逗弄(3).全、都9.(1)这是何家的房子。(2)就好像人的眼睛有瞳孔,如果没有它眼睛就不会明亮。10.示例1:我最喜欢何晏。何晏从小就聪明,深受曹操喜爱,当他知道曹操想要收他为义子的时候,他聪明地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志向,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示例2:我喜欢谢仁祖。谢仁祖为人谦逊,面对众人的夸奖时,没有被冲昏了头脑,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解析】【分析】【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原句: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年:年龄;(2)原句: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孩子,故意逗他。戏,逗弄;(3)原句:大家都在赞扬他。咸:全,都。【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重点词:庐:房子。(2)句重点词:譬如:如同,好像;瞳子:瞳孔;明:明亮。【10题详解】本题是开放性题型。任选一个并说明理由即可。示:1:我最喜欢张玄之。因为张玄之比较聪明,而且幽默。别人拿他掉牙的事情开玩笑,说他嘴里开了狗洞,他机智地回答说这是为了让你们能够从这里出入。示例2:我最喜欢徐孺子。徐孺子虽然年幼,但是却十分明白事理。别人问他月亮如果没有遮挡,会不会很明亮。但是他却机智地以人瞳孔做比喻来阐述道理。【点睛】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17
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玄之应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谢仁祖(谢尚)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谢鲲)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已经是聪明颖悟、应答敏捷的上流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坐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坐上没有孔子,怎么能区别出颜回呢?”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三)默写(6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岳(岱宗夫如何》中表现杜甫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2)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感叹时光消逝、花儿凋零的句子是:“____,_______”(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_____,_______”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值身学习。【答案】(1).会当凌绝顶(2).一览众山小(3).无可奈何花落去(4).似曾相识燕归来(5).先天下之忧而忧(6).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中“凌”“览”“燕”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高贵的清贫徐贵祥①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②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③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④17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责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⑤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殊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⑥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⑦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这个当年才30多岁的年轻人,在闽浙皖赣四省交界的地方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兴办学校,开设医院,还构建了股市,这一切都是超前的。他是按照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经营着他的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方志敏,掌管着闽浙皖赣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可谓一言九鼎,从他手里经过的真金白银不在少数,可是,在“方志敏式”的苏维埃政府内,节俭却蔚然成风,连铅山县委买了12元黄烟,都受到严厉的批评,被挖苦为“好阔气的铅山县委”。⑧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不,几十年后仍然没有读懂。放眼望去,如今在心里再默默地诵读那些文字,似乎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另一种风景。北上部队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生死考验的关头,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后因叛徒出卖,在藏身的柴堆里被俘。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系一线的因徒,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⑨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记得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的那个情节,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的前后。亚瑟从一开始就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谈笑风生并且评头论足,唇枪舌剑拒绝忏悔。在士兵向他射击时,他一次次地嘲笑和校正士兵的枪法,“来吧,孩子们,不要害怕,朝这儿打!”⑩而在今天,行走在蒙蒙细雨的湖塘村,我清晰地看到了另一个更加伟大的亚瑟。他领导了更多的亚瑟,而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12.具体分析文章⑧~⑨段所展现的方志敏的形象。13.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语句,谈谈你对“高贵的清贫”的理解。17
14.梳理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简要分析文章选材的特点。15.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贵族是什么?不是世代因袭的爵位,也不是显赫的权势,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答案】12.方志敏是一个为了执着追求理想和信仰,放弃荣华富贵,甘于清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13.①“清贫”指方志敏生活清寒贫苦,放弃富裕的物质生活,拒绝名利的诱惑,节俭清廉。②“高贵”指方志敏精神富有,他“创建了革命根据地”“让那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要建设可爱的中国”,是一个贵族式的革命英雄。③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家为了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建设未来美好的中国,坚守贫困、清白节俭、英勇无畏,他们清正廉洁的品质,无比高贵,令人敬仰。14.取材丰富。探访故居,听朋友介绍;陈述故事,介绍优秀事迹;联想亚瑟,进行英雄类比……文章层次清晰,内容具体,体现了散文选材的多样性。15.采用设问、比喻的方式,直抒真正的贵族就是要心怀百姓,要有悲天悯人的善良,要有实现理想的热情,还要有为信仰抗争到底的坚强。【解析】【分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方志敏拒绝脱离部队,拒绝逃生,坚持和同志们战斗在一起”“在敌人的刺刀下面,这个命系一线的因徒,……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因为搜不到铜板而失望的士兵,冷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和表情,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分析概括:方志敏是一个执着追求理想和信仰勇敢与敌人战斗到底,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是一个放弃荣华富贵,甘于清贫的革命者。【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词句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首先理解“清贫”。结合“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清贫是一种境界,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分析,可见“清贫”是指方志敏等革命者为了建设可爱的中国,为天下苍生带来美好的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享受的一种高贵的革命精神。然后理解“高贵”。结合“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他的清贫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清贫,今天的清贫是为了明天不再清贫,这样的清贫才是高贵的清贫”分析,作者所说的“高贵”是指不为名利所动,指为天下苍生谋幸福的伟大精神,。17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取材广泛自由体现在:“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被俘之后”“在方志敏创立的革命根据地,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拍的”“回想小学时代读过的《清贫》,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真正读懂”“尽管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中,作为革命者的牛虻——亚瑟被执行枪决前后的情节”。【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先用“贵族是什么”设问,引起读者思考,然后采用先反面后正面的方式回答“贵族”的内涵。从反面说真正的贵族,不是靠爵位和权势;然后从正面给出了真正的贵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即心怀百姓,心怀家国的善良;“有一腔实现理想信仰的热血”,即要有实现理想的热情;“有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铮铮铁骨”运用比喻,是说还要有为信仰抗争到底的坚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节选)吴宝军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确实道出了读书的乐趣。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她不仅多情,而且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最好的人生伴侣。孔老夫子说,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一语道出了诗歌的真谛(许多人引经据典做了各种解释,其实都离题万里了)。她耐看,她兴业,她能群,她解怨。观之则身心愉悦,用之则事业兴隆,修之则品格超群,知之则心气平和。终人一生,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伴侣?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是令人销魂的天籁,是令人沉醉的芳醪,是令人刻骨的相思。好的诗词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月明风清之夜,吟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幽静绝俗的图画舒展眼前,桂花飘落、山鸟啼鸣的天籁之音也仿佛穿越时空来赴约。孤独寂寞之时,揽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顿生“诚知此恨人人有”的共情之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顿生“诚知此恨人人有”的共情之感。徜徉在诗歌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17
“不知诗,无以言。”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诗词。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句“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对未来的充满信心;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句表达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总书记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中韩关系发展会有新机遇、新境界,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共鸣,等等。“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从小就嵌在学生们的脑子里,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慰问走访时,习总书记如是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诗人词客的各领风骚是自然的,不过,李杜文章在,依旧光焰万丈长。而且,从屈原到李杜,到苏轼,到陆游,伟大的诗人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高度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人物,甚至比帝王将相更得人心。对诗词的热爱,侧证了中国人尤其知识分子群体对诗意生存的向往。而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也正是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它比儒释道思想更为深入人心。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诗歌已经渗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代一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旅途中如果没有诗歌,脚步便会凝涩;生活中如果没有诗歌,岁月便会褪色;成长中如果没有诗歌,青春便会萎缩;生命中如果没有诗歌,心灵便会干涸,诗歌是中国人须臾不可分的人生伴侣。有了这位伴侣,永远不会感觉寂寞孤独。夜深人静时,一个人独坐窗前,诗在左,词在右,相濡以沫,感觉欢乐而又充实。读几页诗书,啜几口清茶,时而摇头叹息,时而颔首赞许,仿佛是有人在与你喁喁对话。读到妙句或者偶得佳句时,拍一下桌子,叫一声好,那种快乐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得诗歌为样,今生足矣。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徜徉在诗歌的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要是任何其他文学体戏所不具备的。B.文章第四自然段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诗词的例子,证明了“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的观点。C.诗词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将会失去。D.文章为了论证观点,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17.结合你平时阅读诗歌的体验,谈谈你对“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这一观点的看法。17
【答案】16.C17.示例:以诗为伴,可增长知识。通过读诗,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文学常识、风土人情等,这些知识,很多都与诗词有关。古代诗人,多以写实为主,贴近人们生活,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现状和思想动心。以诗为伴,可培养气质。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诗,忘却烦恼,让自己安静下来,给自己减减压,找回继续前行的动力,达到精神和现实的契合,培养我们的气质,提高我们的修养。认认真真过好日子,把平凡的生活过成诗,就读懂了生活,读懂人生。以诗为伴,可提高表达能力。古人云:诗读百遍,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是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诗无疑是最精华的存在,前辈们智慧思想的结晶,更是历史存在的最好见证。凡是诗词能力强的人,在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待人处事等多方面,都会表现出过人之处。以诗为伴,可提高审美能力。读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我们读懂了诗,有了诗心,就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让自己静下心,感受和古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没有任何顾虑,不带功利色彩,纯粹体悟那份触动和暖意。那些小桥流水、台楼阁、青檐白瓦、苍松翠柏、长河落日,本身就是一首首优美的诗。【解析】【分析】【16题详解】C.“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将会失去”表述错误。根据第6自然段“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知,诗词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第2自然段“她耐看,她兴业,她能群,她解怨。观之则身心愉悦,用之则事业兴隆,修之则品格超群,知之则心气平和”知,人生以诗歌作伴,能使身心愉悦;从第3自然段“徜徉在诗歌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知,以诗歌为伴,获得极致的审美享受;从第4自然段“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知,以诗歌为伴,我们的语言将更丰富多彩,表达将准确而深刻;17
从第6自然段“而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也正是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古典诗词”知,以诗歌为伴,可孕育和继承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感受到独到语言魅力。综上分析,再结合文段最后两段的抒情内容,结合自身体验作答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2004年正式启动的嫦娥探月工程,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随着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T1试验器等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嫦娥工程成功完成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并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和巡视月球背面的壮举。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在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后,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最终收获了1731克样本,不仅时隔44年(上一次月球采样是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为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品,而且样品量超过了苏联三次无人采样任务的样品总重量(301克)。嫦娥五号还实现了中国航天五大技术突破:1.地外天体自动采样封装;2.地外天体起飞并精准入轨;3.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4.携带月球样本高速返回地球;5.建立中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材料二】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升空,标志着历时26年研发,经历三代系统、共计发射50颗卫星的北斗系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整个北斗建设过程分成了三步走策略,对应北斗一号,二号和三号系统。其中,一号主要为试验系统;二号为区城服务系统;三号为最终定型的全球服务并带有区域增强的系统。北斗三号系统的30颗卫星包括3颗GEO(静止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颗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MEO(中远地球轨道)卫星,是人类现有导航卫星系统中最独特的创新设计,能通过高轨卫星导航和短报文功能重点为业太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材料三】神舟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功勋飞船,采用三舱式(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构型。中国航天人通过11次任务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各项核心技术。然而,面对未来“星辰大海”的载人探测梦想,现有载人飞船的不足愈发明显,如仅能运送3名航天员、货运能力有限,一次性使用、寿命较短、功能和拓展性有限,极有必要研究下一代载人飞船。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随着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首飞。它采用最新的两舱式(推进舱、返回舱)布局,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容量更大,最多能搭载7名航天员,拥有较强的货运能力,在太空中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它可以通过更换隔热模块实现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群伞气囊缓冲设计大幅提升了回收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适应不同任务需求,新载人飞船试验船设计了大、小两个版本。由于飞船整体隔热能力大幅提它足以适应包括载人登月在内的载人深空探测计划。这些优势远远超过了神舟飞船的核心指标,也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之一。17
(摘编自毛新愿《中国航天十大高光时刻》)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述材料介绍了2020年中国航天的三个重大事件,体现了中国对人类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B.材料—介绍嫦娥五号实现中国航天五大技术突破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材料二介绍了北斗系统的建设历程,策略,以及三号系统的构成,设计特点及服务水平。D.材料三介绍了神舟飞船的构型,现有载人飞船的不足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特点。19.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具有哪些优势?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答案】18.A19.布局上采用最新的两舱式,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容量更大,货运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通过技术可以实现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增强舒适性和安全性。【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上述材料介绍了2020年中国航天的三个重大事件”说法错误,材料一共介绍了中国航天四次重大事件,分别是材料一中“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和“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材料二中“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成功升空”和材料三中“2020年5月5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随着长征五号B火箭成功首飞”。所以选项说“三个重大事件”说法错误。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由材料三中“它采用最新的两舱式(推进舱、返回舱)布局,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可提取关键词“两舱式布局”“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由“容量更大,最多能搭载7名航天员”可提取关键词“容量更大”;由“拥有较强的货运能力,在太空中使用寿命更长”可提取关键词“较强的货运能力”“使用寿命更长”;由“通过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它可以通过更换隔热模块实现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可提取关键词“多次低成本重复使用”;由“群伞气囊缓冲设计大幅提升了回收过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可提取关键词“舒适性和安全性”。然后将这些提取出来的信息要点归纳整理,分点回答即可。四、名著阅读(10分)20.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极其精彩。B.17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C.《昆虫记》是一部十卷本科普巨著,体现了作者敬畏生命的情怀,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D.《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朱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A.《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的情节,不是《西游记》;故选A。21.八(1)班某同学想阅读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长征》,请你从阅读纪实作品的基本要求出发,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答案】示例: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阅读序言,浏览目录,跳读正文,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留意对于人物的相关描写。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可把重点人物的事迹列表或做思维导图。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最终是要从作品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得出以上任何一点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纪实性作品的阅读方法考查。《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长征》也是。因此,它们之间的阅读方法可以通用。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其次,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如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逢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17
再次,阅读纪实作品,最重要的是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①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营养;②要学习作者斯诺作为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理的可贵勇气;③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并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示例:阅读时,可以将这本访问记和其他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史、长征史等书籍结合在一起阅读,相互参照。沿着作者揭秘延安边区政府的过程,阅读他对红军、红军领袖、边区真实情况的记录,力求发现他对红星必将照耀未来中国之预判背后的事实真相。22.《傅雷家书》与诸葛亮的《诫子书》所体现的教子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答案】《傅雷家书》和《诫子书》都体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循循善诱,也体现了对子女细致入微的关怀。诸葛亮在《诫子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循循善诱。除此以外,还对儿子生活进行有益的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理解和把握。诸葛亮的《诫子书》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五、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清晨,几个人在郊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鸡叫声,只见一个人抓着一只鸡走来。鸡尾羽略长,颇似野鸡。散步人问:"敢抓野鸡?”那人气愤地说:“邻居家的公鸡!半夜啼叫,害得我一夜没睡,我一早就把它买来,马上就让它变成盘中餐!”散步人笑而不语。题目一:将材料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题目二: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从材料中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等不同角度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请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17
【答案】范文:规矩置一把沙于纸上,微微振动纸的边缘,沙子便肆意地流动,如果在纸上涂一层明胶,再放之以沙,则粒粒皆安份地粘在纸上,还可以用之做砂纸,赋之以实用价值。 ——题记 如果把人类比作砂,把社会比作纸,那么规则便是那明胶,它使人类与社会相辅相融,并使人人发挥各自的功用,凝聚为一个坚实的群体,如果没有规则,人类必将是―盘散沙。由此说,规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没有规则便没有人类社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但仍有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每天都有好多无辜的生命告别这个美丽的世界,种种悲剧在警示着人们,但很多人仍感觉无所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在中国或者是其他别的国家,不守规矩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再贴近生活一点,那么乱插队则是在平常不过了。中午,学校的食堂人头攒动,把我挤来挤去,好不容易走到卖饭的窗口望着长长的队伍,心里直叫苦什么时候才能吃到饭啊,我都快饿晕了。没办法,先来后到这是规矩,我也得做个新时代的文明人嘛,慢慢排吧,前边的人渐渐少了,后边的人渐渐多了,于是一些人便不管什么先来后到死命往里挤,一个挤都挤刚才还井然有序的队伍转眼间乱成了一锅粥,在我被人群急得团团转却也无能为力时,旁边的人和后边的吵吵起来了,无奈只好在越来越乱的买饭大军中明哲保身退下。中午的饭就是一块干巴巴的面包了。哎,就不能有点素质吗,可怜了我的胃。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学了知识是要报效祖国的。也许,那个同学是个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得到了一项重要的科学成果,也许,那个同学是个未来的国家主席,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如果我们不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好好学会做人,遵守学校、社会的基本的道德规范,那么,我们即使学有所成,我们也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自觉地遵守纪律,从小就养成好习惯。我们只有插上文明的羽翼,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停地迈上进步的阶梯。【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审材料,材料是一个小故事,说一个人因为半夜被公鸡吵,第二天马上把公鸡买了准备吃掉。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从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等不同角度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从鸡的角度来说,鸡为什么会被吃?因为它没有按常规来打鸣,在不该打鸣的时候打鸣,就坏了规矩,我们这个社会也是一样,一旦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话,那么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而且这只鸡‘颇似野鸡’,可见它平时是很不修边幅、桀骜不驯的,那么可以延伸出人的外在形象、品性这些东西其实是很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写也可以。17
结构文体。这篇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但是需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论点的相关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应该有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如此才能显得文章论据充分。议论文可以用排比开篇,显得文章更有气势,并且亮出论点,接着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让议论更有说服力,最后再次点明观点,收束全篇。可以用反向思维来考虑,这只鸡为什么会被吃?就因为它半夜打鸣?它为什么半夜打鸣?也许是想改革,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改革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后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角度。从买鸡人的角度来说,虽然这只鸡半夜打鸣,但罪不至死啊,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沟通的,买鸡人干嘛在盛怒之下就将它置于死地呢?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孩子也会犯错,但不能全盘否定他们,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考生可以谈谈教育、情感沟通方面的问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