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认识键盘”的课后反思上周应组长之邀开了一节公开课,虽然之前一直推脱,但我内心其实早已应承,并有所打算。入行以来,一直以一种不理常规,为所欲为的心态行事者,对于这次开课,我却用了几分心思。这节课的内容也是顺着教学安排来的,不是刻意挑选,却让我上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从本周一开始,上这节课的内容“认识键盘”,我很熟练的拿着键盘与学生大谈特谈,却发现,我自己只是一味沉浸在一种枯燥的介绍中,学生当场就用“无聊”两点字给我的上课做出了一个准确的评价,看来学生其实是老师最好的“专家评委”。面对学生的评价,我有意识的去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审视。第一,这节课的内容不多,认识键盘,就是把键盘上的几个比较特殊的按键介绍一下子,总共其实我只需要5分钟就能讲完,内容只能用枯燥形容;第二,一节课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如果内容枯燥,那就可以丰富下形式,如果内容饱满,有吸引力,那就可以简化形式。领悟了这两点,我发现这节课就是要从形式出发,用各种游戏丰富课堂环节,然后把枯燥的上课内容划分到每个环节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把知识渗透进去。于是,我给我给我这节课设计了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拼图游戏,目的为了介绍键盘的组成;第二个游戏——大家来找茬,通过找出五处不同的地方,引出‘双字符’键,并介绍如何输入处在每个按键上方的字符。通过实际的上课下来,我觉得这两个
环节设计的很有针对性,但是缺乏完整性,在整个游戏,与知识介绍的衔接上缺乏一定的平滑过渡。第二个游戏,学生在找出出错的按键以后,应该多加一个总结页面,把这些键放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看出,这几个按键的共同特点,都是‘双字符键’。这节课,我是放在教室里面上的,没有进入专用教室进行上课,现在我觉得,这节课应该放在专用教室里面去,这样的话,就能把上述两个游戏环节上的更加的饱满。第一个拼键盘游戏,本来我是让学生通过举手回答,我进行PPT的操作完成的,用数字对应数字的方法,其实现在想来,可以先让同学们集体来做一遍,通过竞争举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把这个任务分发下去,通过让同学们自己点击,来认识到键盘的每个部分,加强对键盘的认识。本来还想做个flash动画,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还是刚刚开始,肯定会有大部分同学操作不利索,所以作罢。第二个环节的游戏,个人认为很有用,很能够突出重点,从差异性来认识新的事物,不仅认识起来比较快,而且还比较深刻,然后再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用键盘进行演示和教学,教授学生如何输入“双字符键”。课后,有组长评价的时候,说这个环节其实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一下,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让学生自己操作未尝不可,虽然学生在操作方面的确是个门外汉,但是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学习本来就讲究从模仿开始,下次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打算加入一个让学生操作的环节,通过学生的那种探索性的、从无到有的操作,加深对键盘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再次回顾下这一节课,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调整好自己
的心态,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技术”型课程,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降低到与小朋友们一样的心态,千万不能以那种“过来人”看“年轻人”的心态,这样不仅教不好课程,更加容易抹杀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拿最简单的键盘为例,键盘对于我们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日常工作学习的工具,而对于学生来说,它就是“高科技”“高本事”的象征。我们用键盘敲击一段文字能很快的完成,但是学生没有经常接触和使用键盘,对于他们而言,这个工具是很“神奇”很“陌生”的,他们势必比我们认识的慢,反应的慢,操作的慢,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有出现各种错误,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我们走下讲台,手把手的指导他们,并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兴趣,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教了三年的信息技术,总体感觉这并不是如传说中的那么好教的,计算机应该以应用为本,但是应用要以操作为基础,而基础是以熟练为基石的,所以在课上一定要给学生多练,多操作,一定要手把手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