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字词积累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jièsŏngyūníngchuònàlínxúnjīngxuànyì
本文是叙事散文。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相融合,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文体解读
默读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57年前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品析探究苑品析探究1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天气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不要冒险。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利
7、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大约只有20米高;约为6.7米(因为小岩石架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8、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石架了吗?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是的;不是;“我”9、“我”在爬山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爬到岩石架上,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小伙伴们都离“我”而去。
10、谁叫来了“我”的父亲?杰利11、“我”是怎样脱险的?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爬下悬崖。12、“我”现在多少岁?65岁(当时是8岁,时隔57年,所以8+57=65)
1、文章一开头为什么要突出“闷热”?正是因为天气闷热,所以才想到去悬崖上透透气,凉爽凉爽。2、“八年来‘我’一直有病”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伏笔。说明为什么5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还吓得要死。品析探究2
3、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的信心。
5、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战胜恐惧,顺利脱险。
4、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这里的“前途茫茫”是指不知道怎样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5、“我”在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什么?学到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它告诉“我”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品析探究3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
信心丧尽信心萌发信心大增走一步再走一步(详)(略)“我”体弱多病,胆小悬崖高度伏笔课文脉络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拓展小拼盘
直接突出中心与中心有关,但不很重要与中心无关根据中心考虑详略——略——舍——详文章详略得当小贴士
同学们,“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莫顿·亨特能够从儿时的一件小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面对生活,你们也会有诸多的感受,试以“我从____学到的”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作业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