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莫顿·亨特简介莫顿·亨特(1927-1998),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美国内战时期,斯坦利替南方打仗。后来,他成了一名新闻记者。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
读一读写一写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2.发生在什么时候?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叫什么?4.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抢答题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讨论与思考1.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2.这件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4.“我”在爬山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5.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受?
悬崖→走一步→再走一步→崖下课文梳理大困难→小困难战胜勇气信心恐惧疲乏→有了信心→信心大增→成就感
心理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面咚咚直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噪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课文第三部分中,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问题探究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父亲之所以没有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目的是让孩子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他的办法告诉人们,对孩子不要溺爱,要科学地训练孩子,使之自立自强。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以指导、鼓励,不能包办代替,路要让孩子自己走,在自己走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成熟起来。2.石架大约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来要保险得多,也简单得多,父亲为什么不这样做?他的办法有什么普遍意义?
1.跳读课文,抓住要点。2.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3.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复述要求同学们能试着按要求复述这篇课文吗?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别忘了,把你的这种感受传给那些正在遭受困难的人们!课文小结
拓展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2.尝试着复述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