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仙河初中—汪光全尊敬的旬阳县师训中心陈老师,各位专家同仁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7篇课文。它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回忆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并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的散文。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有较强的归纳领悟能力,预习能比较到位,但方法欠佳。针对学生实际,安排一课时,按“引入新课——预习检查——理情节知内容——析问题得感悟——多角度启智慧”模式进行教学的,主要进行内容的复述,旨的提炼,多角度阅读。首先通过三个环节检查。特别抢答部分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复述完成后通过问题探讨得到人生感悟,并进行本文写法指导,最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归纳中多角度分析课文人物。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重要启示。”根据该单元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的内容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我确定了本文的目标和重难点,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感知文章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过程与方法: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珍爱生命。教学重点:复述故事,重在整体感悟。教学难点: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四、说教学方法1、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兴趣法、导引法、归纳法、发散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2、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电教来丰富教学手段,扩大了教学容量;这样既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又通过直接感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直观性原则。五、说学法指导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及拓展延伸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研讨后完成课后问题进行巩固延伸,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明白了道理。六、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以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中歌词引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用课件出示课题。进入第一个板块检查预习。“知内容”:默读、复述(二)通过检查预习得出理情节知内容:在默读前,让一名学生复述,并提示复述的要求方法等。完成后概括复述的得失,谈谈自己的默读怎样改进,使之学有所得。(三)内容的理解是为提炼主旨服务的,因为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我设计了“析问题得感悟”板块并通过以下环节理解文章主旨和感悟写作的技巧。通过课件打出四个小问题分解。完成问题后,通过最后一段明确文章主旨。“课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最后一段是寓情于理,情理共生的抒情议论段,适于朗读,在朗读中玩味,体会生活的哲理,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引入了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归纳文章的主旨。学习应“温故而知新”,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指导学生感悟写作。教师启发:本文成功之处在于作家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对于写作极其重要。这篇课文记叙的虽然只是一次历险,立意却很高,很值得借鉴。教师举《紫藤萝瀑布》、《散步》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借鉴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从而很容易的让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手法。(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外,还可以多角度地阅读,这样就不至于总是往一处想,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拓展思维空间。因此,我设计了“选角度拓思维”板块,即多角度阅读,启发学生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针对本文内容,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进行评价。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归纳,教师启发点拨。问题是: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文中的人物特点,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也鼓励学生从中有所感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应注意的是:有争议的人物可能是杰利。可能有的同学喜欢他,有的不喜欢他,可引导学生评论他做得对和不对的方面。这样来谈,针对性可能强一点。(五)总结全文抓住教育的契机,让这种意志力更持久地发挥作用,设计了教师赠言,同时问学生你们现在还怕不怕困难?请思考半分钟,用最大的声音对困难说一句话:“困难……”此时此刻,学生的热情完全达到高潮,自信心表露的淋漓尽致,在激昂的情绪中朗诵吴强的诗歌《走一步,再走一步》结束本课的教学,超常完成了预定教学任务。七.说教学反思和学生共同学习完《走一步,再走一步》,感觉这课有得有失。1.最大收获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讲授中是应该把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挥洒他们的学识,也应该走到学生中间一起讨论,算得上真正地切磋,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执教过程基本上体现了这些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我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突破口。如果说要让学生在碧透的素质教育的水流中自由地遨游,那么教师就必须着重哲理的最层次的掌握,要拓展知识的宽度与广度,恐怕就不是又红又专就能解决现在当下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我想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今天让学生在疏清课文的基础上,他们独自或合作找出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并且从课堂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得到了体现。培养并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多次阅读、阅读反思和阅读想象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学习本课兴趣较浓,且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由此我想到:教师既然是学生的引导者,在课堂对学生的方向引导上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学生之间的聪明才智也能相互感染,迸发出力量的源泉。2.最大的失败:失在朗读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由于时间关系,我的教学环节中的朗读训练不够到位。朗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以读带讲,从读中悟,古人都总结出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宝贵经验。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在教学中也注意了朗读训练。在这篇课文中,“‘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大多数的同学能自己处理轻重缓急,注意到情感的变化。特别是几个朗读好的学生,读起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是本文的朗读难点,要把那种哀求的味道,那种软弱地哀求的味道读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因为在引导学生去感悟它复杂的情感上,用去了不少时间,结果本来就满打满算的时间现在是远远不够了,只好忍痛割爱,以至脱险部分也没有充分展开读,原先设计的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只好忍痛割舍。原来设计的意图是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怎样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获得巨大的成功感,然后让学生设想如果父亲是自己爬上去把我背下来,我的人生又该是怎样的人生,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父亲博大的爱的同时,明白路是要靠自己走的。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人生哲理的理解。这样层层深入,特别是结合自身的感受,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就会牢牢记住这个人生哲理,用它指导自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然而,因为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后面的安排也被舍弃了。这无疑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通过这一环节的反思,我意识到课上要有主有次,不能面面具到,即使有取舍,也要慎重,语文课堂的琅琅的读书声不能少。通过这堂课,我明白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贯彻一个宗旨——训练学生的能力,时时刻刻不忘训练学生,多考虑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生的学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目标为目的。通过本节课我明白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其实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教师的技巧、方法甚至性格有直接的关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今后还需找准方向多做努力:⑴运用轻松幽默而又娓娓道来的课堂语言,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⑵组织教学过程中,见缝插针地给予学生以激发和鼓励。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以勇气和鼓励。被认同、被肯定的喜悦幸福感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最好的“兴奋剂”。⑶对学生发言进行精当、中肯的评价。有时切中肯綮的点评比不辨正误,一味的赞赏和鼓励更会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和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多的收益。综上所述:这节汇报课是成功的一堂课。最后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将会感激不尽。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