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洪桥逸夫中学盛丽凤【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2、品味句子,从中体会“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的人物形象。3、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放弃冷静分析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品味句子,体会“我”的心理变化及父亲的形象,体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作为上尉飞行员的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8000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努力。就这样,莫顿·亨特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一步又一步,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莫顿亨特小时候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成为孤胆英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走一步,再走一步》。二、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要字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大声地练习读音。PPT显示:闷热训诫凸蓬乱瘦骨嶙峋头晕目眩啜泣纳罕着眼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好,抢答。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故事发生在哪里?3、爬悬崖是由哪个孩子最先发起的?4、故事中哪个孩子的心眼最好?5、是谁最后解决了难题?6、你能画出他们冒险的路线吗?(此处学生也许或有争论,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注“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向着一条岩壁上突出出来的小山道爬去,那条小山道足有通往崖顶全部路程的三分之二”“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师:在同学们的路线图中,老师发现故事是围绕着岩石架展开的,那我们能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故事吗?预设:上岩石架——伏(困)岩石架——下岩石架三、品“心理”
这是一篇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叙事文,文章内容鲜明生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很多细节值得我们欣赏品味。你觉得文章对“我”描写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预设:对“我”的心理描写。举例1: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追问:为什么一座只有二十米高的险峰于我而言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险峰?举例2: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追问:你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当时的情态吗?举例3: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前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追问:你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当时的情态吗?举例4: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追问:从这些语句中,你觉得当时“我”的真实心境是怎样的呢?追问:当时的我,又恐惧又疲乏,可能当时有人在情况还会不太一样,可是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预设: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师:越来越黑的天,越来越暗的地更是增添了我的恐惧,所以此时此刻我听到父亲和杰利的声音会是什么心情?你能读出这种欣喜么?举例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追问:“似乎”写出了一种什么状态?追问:能把“探”换成“踩”么?举例5: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追问:“我”已经成功下悬崖了,“我”为什么还会啜泣呢?师小结:在全文的细节描写之中,不断地出现表现“我”的心理状态,有的直接进行心理刻画,有的用“感受”来表现心理,有些用动作行为来折射心理,生动微妙地表现了“我”在这次难忘事件中的心理历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孩害怕恐惧走向成功的真实的心理。其实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在阅读写人记事类的文章时,要注意到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要注意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进行品味。四、感“父亲”过渡:在我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小伙伴们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再见”就离我而去了,以致我又惊又怕地被困在崖上,直到父亲和杰利出现为止,这段时间我是完全陷入困境了。那我后来又是怎样走出困境的呢?(父亲的指点)对于文中的父亲,你喜欢他吗?还是你不太欣赏他?你的发言必须有理有据,扣紧我们的故事哟。预设:1、欣赏,父亲很会安慰人。第一次见到儿子被困在岩石架上,只是说了句“晚饭做好了“,舒缓儿子紧张害怕的心理。2、欣赏,父亲很会知道。“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3、父亲的方法很冒险。追问: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我们是父亲,当我们的孩子被困在了岩石架上,我们会怎么办?师:方法果然很多,而且很先进,但是如果文中芙蓉父亲这么做了,还会有什么今天这篇文章吗?而且更可怕的是孩子以后遇到困难了也只会等待救援。
文中的父亲是可敬的,在紧急关头他让自己的父爱以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他为儿子的一生赢得了经验,更赢得了勇气。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最好的证明,更是作者对父亲的赞美。齐读最后一段。五、揣题眼刚才我们完完全全地经历了作者的这次冒险。现在我们反过来看看文章标题,你认为题眼应该是哪个词语呢? 预设:是“再”,强调更进一步;是“走”,强调“实践”,自己去做;是“一步”。 追问:大家意见不一样,怎么办?来,我们再来朗读,从字里行间来找寻答案。 (反复读了父亲的几句话,和最后一段的点睛之句,分析了哪些词语该重读,以及怎样才能读出最后一个词语“漫长”的味道) 师:通过朗读,我们懂得了题眼应该是“一”或“一步”,因为这个故事最强调的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强调不要被困难的强大和成功的遥远吓倒,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克服它。六、谈经历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请同学“我们生活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话题,说一小段话。七、总结全文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歌结束今天的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吴强 (一)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二)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就是春天。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三)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了路…… (四)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