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贺集初级中学王晓青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2、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方法与过程: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文章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生活哲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3、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4、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学法: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一、说学生:七年级学生是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初中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他们带着父母亲友的期望,充满了对未来的设计与规划。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干劲,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而一遇到困难后,不敢面对困难,正视困难,积极思考,从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所以对学生进行正视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思想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说教学设计:1.故事导入,创设情景。课件出示小故事《威灵顿与蜘蛛》,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读故事。从故事的经过和结果中,导入新课。同学们,故事中的蜘蛛遇到困难是那样的永不言弃,我们今天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作者童年时的一段悬崖遇险的经历,看作者遇到困难后是怎样做的?看他从中获得了什么受益终身的人生经验。板书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2.自主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再快速默看一遍课文,学生复述故事。3.悟读,合作讨论:作品中“我”
爬悬崖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父亲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具体动作化的语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4.分角色朗读“我”爬悬崖的经历,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我”的身体状况:八年来一直有病;瘦骨嶙峋。爬悬崖(半山腰):咚咚直跳、蹲、心惊肉跳、几乎晕到、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环境描写: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了星星,悬崖大地越来越暗。父亲的语言:“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2、分组阅读讨论:⑴ 作者描写悬崖及“我”眼中的悬崖是怎样的?⑵ 作品中的“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在爬悬崖中的表情及动作说明了什么?⑶ 父亲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个别发言4.探究学习最后一段,研讨这次“脱险”经历所蕴含的哲理。1、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段中你觉得重要的句子。2、师生互动,对“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达到的地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体会。
5.读写结合学了本文后,叙写自己遇到的一次困难,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短文。6.再次创设情景,课件出示歌曲“爱拼才会赢”学生朗读歌词和吟诵课文的最后一段,激励学生。小结:同学们,爱拼才会赢。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应该具有作者一样的气质。遇到困难应该“走一步,再走一步”,敢于拼搏,把大的困难化解成小困难来克服,最终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五、说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爬山遇险───幸运脱险───成长中的感悟小悬崖:不着眼岩石,走一步再走一步——成功大人生不害怕困难,积小胜渐成大胜——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