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表格式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走一步,再走一步》表格式教案

ID:1173863

大小:10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武威第十四中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2年8月28日学期总第3课时修改时间:年月日学科语文授课时间设计者王 喆授课班级九(1)教授者王 喆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语设计1、由一个小故事引入:(本文前传)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同学们,知道这位英勇的飞行员是谁吗?(莫顿•亨特)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我们从中也能获得启发。二、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默读要求1)默读要注意速度,要求5分钟看完;2)划出不会读,不会认的字词3)要注意边读边划出一些关键的信息2、教师提问,检查默读效果: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文中记述了几个人去攀爬悬崖?其中两个有名字的分学生探究交流2、回答问题:*上尉接到任务时,觉得任务怎么样?*上尉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成功地完成任务的?*概括一下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上尉说成为孤胆英雄是受什么启发?学生默读课文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其他同学帮忙解决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别叫什么?③文中提到,孩子们所攀爬山的悬崖有多高?其中的石架又有多高?3、教师提出复述课文1)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故事过程),即五个“w”。2)复述指导: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三、研读和赏析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明确:本文可以分四部分:(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二)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三)结果(6—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四)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师点评、明确:﹙1﹚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2﹚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3﹚“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4﹚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学生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请同学们先小声地复述课文4)抽生复述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可小组交流,也可大班交流)。4、分组朗读课文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2、根据复述提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写了些什么内容?学生思考讨论交流3、合作探究:学生讨论,自由回答:﹙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作业1、抄写字词。2、读课文,思考本课与《在山的那边》在主旨上有何异同?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二)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三)结果(6—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四)启示(2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感悟组长查阅 武威第十四中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2年8月28日学期总第4课时修改时间:年月日学科语文授课时间设计者王 喆授课班级九(1)教授者王 喆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型新授课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资源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一、检查字词(听写训练)二、研读与赏析:文章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的描写方法,比如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教师明确1: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明确2: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明确3: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学生阅读、合作探究讨论解决。1、哪些描写是详写?哪些描写是略写?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详略描写的句子2、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3、“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设计明确4: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明确5: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明确6: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三、小结:我们要学习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学会从一件小事中去发现深意,同时掌握如何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花斑,却能想象出整只豹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同学们经历的大多是小事,所以学会掌握这种手法,对于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四、研讨主旨:明确1: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小困难是不难克服的,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困难。明确2: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明确3-4: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无论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个个小困难,困难就变小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用畏惧,因为只要把困难分解开来,最终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文章还启示我们真正的友谊应该经得住任何考验。五、拓展延伸明确1: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毫无长进。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明确2:他怂恿“我”爬崖,才有了后来的遇险;在“我”惊恐万分不敢下崖时,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明确3:还不懂事,能同玩乐,却不能共患难。4、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5、“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6、“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思考: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3.我们从中悟出怎样的生活哲理?4.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把今天学习到的解决困难的方法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1、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2、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利?3、你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 五、体验与反思1、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上读一读。2、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如何做才能使你们的友谊开长地久?学生畅所欲言作业1、抄写字词。2、“学探诊”第二课1-10。3、读课文,思考本课与《在山的那边》在主旨上有何异同?板书设计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走一(小)步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再 走 一 步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成功走下悬崖产生巨大成就感悬崖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安全到达地面(经历)人生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轻松克服困难(感悟)“我”遇险时杰利:心里牵挂、无可奈何四位男孩:幸灾乐祸、逃之夭夭父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我”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感悟组长查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