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15.《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ID:1174043

大小:2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7-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七年级(4)授课人:岑仪磊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段的教材编排是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分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分属于第一条:人与自我。本单元课文都是在谈人生。写得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对人生哲理进行探讨,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思考未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把握记叙文六要素,复述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2)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故事情节,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探究,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2)不断揣摩诵读,正确把握课题含义,理解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教学重难点1.推敲品味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心理及其他细节描写。2.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得到的人生经验和生活哲理。教学媒体与方法:多媒体、小组合作探究5 教学过程: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一、导入新课引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句话作为文章导入。生活在世界上,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有的人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终与成功无缘;有的人则毫不畏惧知难而上,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样,世界也就有了弱者与强者之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身体瘦弱、胆小怯懦的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后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二、教学新课(一)探究关键词一:情节1.快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明确:本文通过记叙“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它们,最终才能战胜它们。2.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提示:时间:七月的一天。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人物:“我”,小伙伴们。起因:玩其他游戏玩厌了,很久没去爬悬崖了。经过:“我”爬上悬崖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结果:顺利爬下悬崖。起因:冒险登崖黑板板书经过:骑“崖”难下结果:悬崖脱险(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二)探究关键词二:恐惧1.我为什么会骑“崖”难下?明确:一开始是“上不去”,后面是“进退两难”。1.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恐惧的句子,揣摩朗读的语气与情感。(学生分小组自主进行探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并有感情的进行朗读,突出作者内心的“恐惧”情绪。)(三)探究关键词三:成就感1.聆听思考。2.浏览课文,概述课文内容,明确记叙文六要素。3.抓住关键词“恐惧”,浏览课文,找到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并揣摩朗读技巧。1.激发学生兴趣。2.把握故事情节,加深对文章的印象;明确记叙文六要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句子的能力,提高学生朗读技巧。5 新课讲授我最终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脱险,在落地的一刹那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1.成就感的获得并非易事,请用自己的话概述我成功脱险的经过。明确:在父亲不断的鼓励与帮助下,我每次都只走一小步,最终我一步步走下了悬崖。2.找出文章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探究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明确:成就感板书:信心大增信心萌发毫无信心(四)分角色,演情景,悟感情分角色读课文“悬崖脱险”部分,充分体会作者的心理成长经过,注意语气的变化,读出情感。(学生准备后展示)(五)探究关键词四:启示文章在第一句写道:“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可见在56年以前的这一次经历给了作者极深的印象,结合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提示:可以立足于全文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文中的人物的角度进行分析。)明确:(1)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2)站在父亲的角度来看:遇事一定要冷静、沉着,才能想到最佳的解决办法。站在我的小伙伴的角度:要学会互相帮助,一起面对并克服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嘲讽与讥笑。(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交流)(六)小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难,我们要学会化繁为简,化简为易,将大的困难拆分,一步一个脚印,定能走好人生路。3.抓住关键词“成就感”,探究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4.朗读课文“悬崖脱险”部分,注意语气及情感变化。6.思考、交流。1.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句子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悟。6.先自主思考,再交流,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单(2)如果父亲没有来,我该怎么办?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板书设计: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成就感起因:冒险登崖复述故事经过:骑“崖”难下信心大增结果:悬崖脱险信心萌发毫无信心教学反思:《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时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课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寓理于事、文字浅显、故事性强,富有启发性。作者通过回忆自己8岁时的一次爬悬崖脱险的经历,告诉读者一条重要的人生经验: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困难。阅读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对待困难的正确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遇到困难挫折时如何对待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学习和影响是无法外加的,它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阅读、理解、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起作用。我在案例设计时从以下两点着手,以期达到上述目的:1.学生体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不管是学生自读还是课堂讨论,都强调学生情感体验的主动参与。  2.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只有独立学习,主动体验,主动发现,学到的才有可能成为自己一辈子受用的东西。  3.阅读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在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和中心后,对文章进行多角度的阅读探索。  这一设计的优点:学生的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角度的阅读探索。这样能读得有创意,能提高阅读质量。缺点是学生的体验不给深刻,生活阅历少,解释不到位,还得老师的引导。  整个教学按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策划。“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阅读指导应以学生的学情为依归,就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一句话,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学生需要我们指导什么。同时,本文的教学目标也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感悟体验才能有效实现。这一过程的设计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锻炼;运用朗读复述、合作探究阅读这种方式,引导学先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内涵,再走出文本,联系生活,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在组织教学的各个环中,要适时点拨。同样,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以下缺点:5 1.复述课文时语言表达不给准确,不简洁,不流畅。  2.对人物的性格和心里的把握不准确。3.由于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读课文的最大问题出现在对“我”恐惧心理的漠视,对“我”面临的困难的小视,对克服困难过程的忽视。他们会因为“我”的伙伴们轻而易举地爬上悬崖而忽视了“我”的具体情况;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能力去衡量“我”的能力,产生“这么点困难都克服不了”等想法。这必定会削弱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影响学习目标的达成。  针对上述缺点所想到的改进建议:1.多给学生指导如何复述,抓住记叙的要素,抓住关键的词语,关键的句子。2.让学生多读课文,创设情境多角度理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角色朗读。阅读感想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可进行书面准备;3.在学生交流之后,迅速整合关键问题,要求学生关注重点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在阅读、想像、整合中让学生充分体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结合本文的中心思想,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人生道路之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但只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将问题进行拆分,一个个去落实解决,自己定能够攀上人生的高峰。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