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1

ID:1174201

大小:23.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7-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莫顿·亨特(美),入选初一语文课本,主要写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通过父亲的鼓励他终于得以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灌、峭、嘲、纳、翼、遥、攀”等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3、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4、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大意。【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2、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3、理解诗文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哲理,培养朗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从小事件中悟到道理知识与能力;2、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3、学会分析论理及其详略安排。【教学难点】1、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2、学习本文关于行动、心理描写的内容及作用;3、记叙文中如何以实寓虚,即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我”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坚毅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语。这篇文章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自己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作者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5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上,爬了三分之一高度,再也上不去了,可是要下去又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他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地下来,终于脱了险。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2、作者。莫顿·亨特(1927-1998),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美国内战时期,斯坦利替南方打仗。后来,他成了一名新闻记者。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此外《心灵鸡汤·充满阳光的成长历程》这本收录激励心志的成长故事的书中也收录了他的相关作品。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找一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生领读;师纠正。2、教师点出一些词语,由学生造句:心惊肉跳、啜泣、头晕目眩。3、默读课文、正音正字。训诫    耸(sŏng)立    迂(yū)回    啜(chuò)泣    瘦骨嶙(lín)峋(xún)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翼4、近义词辨析。耸立、矗立【同】都有“高高地立着”之意。【异】耸立:着眼于高,高而突出地立着。例如:在海平线上……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又如:群山耸立。矗立:着眼于直,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例如:烟雨楼矗立在青翠的大树丛中。5、据义填词。(1)    :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2)    :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3)    :形容遭遇失败或困难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4)    :头脑发晕,两眼昏花。答案:(1)小心翼翼 (2)心惊肉跳 (3)灰心丧气(4)头晕目眩6、文体知识。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散文。本文是散文。7、走进文本。导航: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7、结构层次。 全文共23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冒险、陷险(1—13)。第二部分:脱险(主体部分)(14—22)。第三部分:感悟(23)。8、归纳主旨。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2、既然这是一篇叙事文,那么请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4、请一些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5、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他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1)“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2)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6、联系你的生活,讲讲你“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把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7、学生先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一次怎样的人生经历?作者又是用哪句话来结束这一人生经历的讲述的?试从文中找出。(2)从这一经历中,作者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哲理,它集中体现在哪个段落上?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研读课文,培养能力。1、生默读讲述“脱险”经历这一部分,准备复述。2、师引导学生如何复述故事性文章;师出示复述要求:(1)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2)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3)尽量用自己的话。(4)复述课文,师生点评。3、师找出一些语句:“嗨,慢着”;“我没法──”;“再见!”;“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不用客气。”;“我下不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看见了。”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示朗读要求:(1)用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2)明晓词语和词组,做到停顿恰当;(3)揣摩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4)生朗读;师点评。4、把经历的事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启示几个部分在课文中标出记号。5、概括这件事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本文记叙了……的事,说明了……的道理。)6、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叙)根据这三项作业,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板书如下:(1)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2)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3)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4)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五、自读课文并思考:1、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可能有哪些内容不写?明确: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好友杰利回家领父亲来的过程则略去不写。以后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文章写的是一次攀爬悬崖的过程,寄寓的是怎样去对待困难和克服困难的道理。可见,凡是能充分表现中心材料详写。2、划出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五、课堂总结:师送学生一首诗──《一步》:一步走不完长征路/长征却少不了每一走/一步登不上高山顶/一步却能跌下深山谷/在人生的道路上/请珍重你的每一步。然后提出希望。 六、布置作业:1、朗读第三部分,要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2、搜集三、五条对待困难的名言、警句,准备交流;3、思考课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品书香:1、多角度探究课文。(1)“我”的角度。①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明确: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明确: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语句刻画了小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③“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明确:毫无信心:害怕会摔死——啼哭。萌发信心:似乎能办到——移、探。信心大增:是能办到的——啜泣。④文章两次写到“我”哭,原因一样吗?明确:“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被抛在石架上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这使“我”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父亲”的角度。①父亲怎样教“我”脱险? 明确:第一步:带着安慰的语气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总结:安慰——指导——鼓励。②怎样评价杰利?明确:杰利是个懂事、重友情的孩子。对他的描写有多处伏笔,为行文作了铺垫。(4)写法探究的角度。以伙伴们的“哈哈大笑”衬托我的软弱和恐惧;以环境描写衬托“我”的孤独无助、极度恐惧。明确:这些描写渲染了气氛,与下文的有信心、“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形成对比。也衬托了父亲教育方法的智慧。(5)题旨解析的角度。为什么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标题?明确: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2、感情朗读文章片段。导航:冒险情节(犹豫、软弱、委屈、恐惧、无助、绝望);脱险情节(害怕、恐惧、谨慎、信心大增、欣悦)。二、悟书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人生的哲理,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又有什么启示呢?1、朋友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要懂得照顾弱小者。2、教育孩子应注意培养他们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3、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应学会正确面对。4、遇到危险要冷静,寻找方法一步步解决,不悲观失望、失去信心。5、师生合作,写一首小诗作结。莫顿٠亨特忆经历,儿时逞强陷绝境,父爱情深巧引导。悬崖脱险悟哲理,一步、一步慢慢走,困难再大也无畏。6、学生朗读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加以分析。 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面咚咚直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噪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课文第三部分中,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7、二、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三、思考:想一想: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先要明确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人物形象的概括可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3.通过侧面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人物。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抓住侧面描写也能分析人物形象。四、课文小结:1、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1)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 (2)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3)“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2、感悟化整为零给人以战胜艰险的信心。五、布置作业: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小伙伴,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3、写一篇读后感。六、板书设计: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父亲。事件起因: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事件经过和结果(思路点拨):“我”犹豫不决——爬上石架——陷入险境——心惊肉跳——父亲鼓励——小心翼翼——信心大增——成功脱险。◆教学反思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