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阅读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在课下划出的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说明其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研读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揣摩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部分:写开始攀爬时“我一时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为下文的“遇险”埋下了伏笔)“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未爬先怯);写“我”被弃于悬崖上时,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卜卜乱跳”、“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把一个从未冒险、极度恐惧的童年形象刻画得纤毫毕现)、“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到摔死的”、“啜泣”、“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自己啜泣自己却不知道,乍看不合事理,细想却发现作者的匠心:它正表现了“我”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写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胆小怕事,毫无信心);继而是“我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文章用“探”而不是“踩”更准确传神,表明我小心翼翼地试探、寻找那块岩石,更符合暮色苍茫时爬下悬崖的情景)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萌发信心);随后是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信心大增),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作者除了精心刻画“我”的心理活动外,文章中对其他人物的描写也很精彩,尤其是对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很传神,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来,并反复朗读体会。对其他孩子的描写:“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对父亲的描写:(对父亲的描写主要是语言描写,父亲话语亲切、平静,与母亲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可以试着比较父亲、母亲的做法有何异同)“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3、让两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要分别读出父亲平静的宽慰的、“我”惊恐的和叙述者从容的不同语调来。(学生朗读,教师评点)要求学生概括出爬下悬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初“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毫无信心继而“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信心萌发随后“我能办得到的”信心大增最后巨大成就感整个变化过程有层次而令人信服。4、文章中作者描写“我”时,前后用了两次“啜泣”一词,找出来并提出其在文中的意思是否一样。明确:不一样。表面都是哭泣,其实截然两样: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5、作者说这次经历是“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什么?齐读第四部分。思考:(l)作者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请用文中语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认识。(2)“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
明确:“经验”的意思:“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拓展延伸:交流搜集来的名言警句并谈谈自己的认识总结感悟:先让学生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引导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文章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呢?即在人生的道路口,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胜利)和形式(文章的结构,详略安排、文章的语言等)来谈。最后由教师总结,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揭示人生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提醒学生借鉴这种写法去写文章;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道理,人就会聪明起来;明白文章内容的详略安排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阅读写人记事散文时要注意分析人物描写(心理、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