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记叙文六要素,在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概括课文内容进而感悟生活哲理。二、教学过程整体感知(一)导入:孟红娟老师成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全省约为2000人,全省4000万),到目前为止文章近300篇,约50万字。她说,我之所以成为作家,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的一个梦想——文学梦想。她是如何取得这样成就的?[学生讨论后明确]:1、她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便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二)故事复述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首先请问大家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也就是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等)2、这是一篇叙事文,那么请问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六要素相应的内容。(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闷热下午(2)地点:悬崖上(3)人物:“我”内德、杰利、父亲4、请一些同学按照小组来复述一下课文(2分钟的准备)接下来教师再在同学们的复述中归纳出文章的:(4)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5)经过:冒险、遇险、脱险(6)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四)深入学习课文(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件事,并说说作者领悟到了什么生活哲理?全文概括:作者小时候因无聊和伙伴一起冒险去爬悬崖,可爬到一半就遇险(不敢爬了,就上不来也下不去),其他小伙伴都嘲笑地走了,后来杰利把亨利的父亲找来了,在父亲的鼓励下,亨利一小步,一小步爬下悬崖,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2、生活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竟想不到的困难,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2、合作探究联系你的生活,讲讲你“吃一堑,长一智”的经历,把你的感悟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都变得聪明起来![小结]这位同学所用的方法跟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3、体验反思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大屏幕投影问题: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学生拿出准备的练笔,可小组交流,也可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鼓励)。[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后,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