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内涵。2、了解本文以小见大、由事推理的写作技巧。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4、学习战胜困难的经验,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初中生了,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美好的理想。那么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走一步,再走一步》回答了我们:“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按照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来实现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1、回顾全文,这篇课文重点写了什么内容。(爬崖遇险和父助脱险)6
2、写“我”遇险和脱险时,作者是如何描述的,抓住了我的哪些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三、自主、合作探究(一)同桌交流遇险部分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我”遇险时的动作和心理的词语,并分析“我”当时的心情。(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咚咚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这些词语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羞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2、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二高度的小山道上,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这是什么写法?(对比两处伏笔:体弱多病;悬崖高而险)脱险部分3、文中“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暗淡、沉寂、恐怖的气氛,烘托“我”身处绝境而又无人救助时的紧张、害怕。)4、脱险部分经历了几个阶段?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我”6
不同阶段的动作和心理的词语,并分析“我”当时的心情。最初:啼哭、害怕会摔死、毫无信心继而:移、探、踩、似乎能办到、顿时有了信心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到最后:激动啜泣、产生巨大的成就感4、对这里的“啜泣”怎么理解?(此时的“啜泣”饱含了“我”脱险后的激动与自豪,以及内心对父亲的感激。)5、“我”的心理变化说明什么?(父亲的方法奏效了;克服困难不仅需要勇气和信心,正确适当的方法同样重要。)(二)小组合作探究1、从课文内容上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这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地解决,就会克服大的困难,取得成功。)这就是作者通过爬悬崖得出的经验,最后一段原文怎么说的?齐读原文。2、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目标远大,困难就越大,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畏缩不前,甚至逃避;一步步来,积小步而成大步,就能达到最远目标。)3、“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6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个经验使作者终身受益。)4、这里经验仅适用于解决困难吗?还可怎么使用?(梦想、理想、目标分解)四、课堂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处理的?五、课堂小结1、作者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写法上叫由事推理、以小见大。2、这还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善于从平常的事件中领悟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善于感悟,写作文,也有东西可写,在不起眼的题材上也能写出好文章。3、同学们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六、作业1、将拓展延伸中的经历写成一个片段,注意突出人物心理描写。2、预习18课,自主学习生字词,熟读课文。6
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ㆍ亨特由事:遇险脱险以小(动作、心理)推理:困难分解见大目标分解6
诗歌赏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文/吴强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了路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