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与吸收8版
消化(digestion):食物中所含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在消化道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吸收(absorption):消化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1.舒缩迟缓:收缩的潜伏、收缩和舒张期长2.富有伸展性3.具有紧张性:经常保持微弱的收缩状态4.节律性收缩:离体仍能收缩,节律慢、不规则5.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不同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1.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平滑肌RP较小(-50~-60mV),主要由K+外流形成的;Na+、Cl-、Ca2+也参与了其形成。(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2.慢波电位(slowwave)(1)平滑肌在RP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周期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2)产生机制:起源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交界处间质中的Cajal细胞(interstitialCajalcell,ICC)。(3)慢波电位作用:是控制平滑肌收缩的起步电位,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它决定消化道运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4)慢波可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故又称基本电节律(basicelectricalrhythm,BER).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慢波的幅度减小;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其幅度则增加。去除神经支配或用药物阻断神经冲动后,慢波依然存在,提示慢波的产生并不依赖于神经的支配。慢波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或停止有关。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随即消失。
消化道不同部位慢波频率
3.动作电位(1)锋电位上升慢,持续时间长,主要依赖Ca2+的内流;(2)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复极化与骨骼肌相同,都是通过K+的外流,所不同的是,平滑肌K+的外向电流与Ca2+的内向电流在时间过程上几乎相同,因此,锋电位的幅度低,而且大小不等。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区别:
平滑肌的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由动作电位再引起平滑肌收缩,动作电位频率较高时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也较强。慢波虽然不能直接触发平滑肌的收缩,但它是决定肌肉收缩频率、传播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波。-40mV-50~-60mV
消化液(唾、胃、肠、胰液、胆汁)总量:6-8L/天组成:有机物、离子、水、多种消化酶功能:①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等于血浆渗透压②调节pH,适应消化酶活性③多种消化酶水解食物中的大分子④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粘膜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包括粘膜下神经丛(麦氏)和肌间神经丛(欧氏);有感觉、中间和运动神经元(108个),彼此交织成网,形成“肠脑(gutbrain)”。(一)内在神经(entericNS)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二)外来神经终止于壁内神经丛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消化道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和消化道腺细胞。
消化道壁内神经丛与外来神经关系
消化系统的局部和中枢反射通路
开放型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突起并伸入胃肠腔内。直接感受肠内容物剌激。闭合型细胞:无绒毛,与胃肠腔无直接接触。感受机械刺激、温度变化和组织液等局部内环境变化。(一)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四、消化系统的内分泌功能G细胞D细胞
主要分泌细胞的种类、分布及分泌物细胞名称分泌产物分泌部位α细胞胰高血糖素胰岛ᵝ细胞胰岛素胰岛δ细胞生长抑素胰岛、胃、小肠、结肠G细胞促胃液素胃窦、十二指肠I细胞胆囊收缩素小肠上部K细胞抑胃肽小肠上部Mo细胞胃动素小肠N细胞神经降压素回肠PP细胞胰多肽胰岛、胰腺、胃、小肠、大肠S细胞促胰液素小肠上部
胃肠粘膜内40余种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都具有摄取胺前体、进行脱羧而产生肽类或活性胺的能力,称为APUD细胞。(二)APUD细胞和胃肠激素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生理作用:①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②营养作用;③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三)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2.营养作用(trophicaction)3.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一)消化道血供的特点消化道是机体最大的储血器官。在静息状态下,消化系统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1/3。在进餐后,可增加至平时的8倍以上。(二)影响消化道血流量的因素由于消化系统活动增强和食物的刺激均具有舒血管作用;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局部血流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消化道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五、消化道血液循环的特点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和吞咽腮腺颌下腺导管颌下腺咀嚼肌舌下腺腮腺导管
(一)唾液的性质及成分
(二)唾液的作用①湿润口腔②溶解食物③清洁和保护口腔④消化作用⑤排泄功能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一)咀嚼(mastication)咀嚼是通过咀嚼肌协调而有序的舒缩活动,使下颌向上颌方向反复运动的反射性动作。嚼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反射性地诱发启动胃、胰、肝、胆囊的消化活动的开始。
口腔内的食团经咽和食管送入胃内的过程吞咽动作分三期:口腔期:口腔到咽咽期:咽到食管上段食管期:食管下行到胃:通过蠕动将食团向下推进三、吞咽(swallowing)
蠕动(peristalsis):是消化道平滑肌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反射活动。
食管下括约肌(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液及其分泌贲门腺粘液细胞碱性粘液壁细胞盐酸、内因子泌酸腺主细胞胃蛋白酶原粘液细胞粘液幽门腺粘液颈细胞碱性粘液(一)胃的分泌细胞1.外分泌细胞
2.内分泌细胞①G细胞:分布于胃窦部,分泌胃泌素和ACTH样物质;②D细胞:分布于胃底、胃体和胃窦部,分泌生长抑素,对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起调节作用;③肠嗜铬样细胞(enterochromaffin-likecell,ECL):分布于胃泌酸区黏膜内,能合成和释放组胺(histamine)。
性质:无色,pH0.9~1.5,体内pH最低的液体分泌量:1.5~2.5L/日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和HCO3-等无机物(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1.盐酸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2种形式:游离酸和结合酸基础排酸量:正常人空腹时的盐酸排出量:0~5mmol/h盐酸最大排出量:在食物或药物的刺激下盐酸的最大排出量:20~25mmol/h
(1)盐酸的分泌及分泌机制餐后碱潮:在消化期,胃酸大量分泌的同时,有大量的HCO3-进入血液。
(2)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酶,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2)使食物中蛋白变性3)抑制、杀死胃内的细菌;4)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5)引起小肠内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盐酸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HCl和自身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Ph2.0-3.5活性最强Ph>5.0失活蛋白质标和胨
3.粘液和HCO3-来源:粘液由表面上皮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细胞、泌酸腺的粘液颈细胞分泌;成分: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pH值为中性。
胃黏液的作用有:①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糜在胃内的往返运动;②保护胃黏膜免受坚硬食物的机械性损伤;③黏液呈中性或弱碱性,可降低胃液的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④在胃黏膜表面形成的黏液层能减慢胃腔中的H+向胃壁扩散速度。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barrier)HCO3-主要由非泌酸细胞分泌,少量由组织间液渗入胃内。可保护胃黏膜免受H+的直接损害;使胃蛋白酶原在上皮细胞侧不能被激活0.5~1.0mm
组成: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腔面膜和邻近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所构成的一道致密结缔组织样的脂蛋白层。作用:脂溶性物质易通透,而离子难以通过,防H+向内扩散、防Na+向外扩散。胃粘膜屏障(gastricmucosalbarrier)
4.内因子
(三)胃液分泌的调节GRP,促胃液素释放肽(1)迷走神经:ACh(2)胃泌素(gastrin)(3)组胺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胃泌素(gastrin)的作用:胃窦部和上段小肠黏膜G细胞分泌①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②刺激ECL细胞分泌组胺,间接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③促进消化道黏膜的生长和刺激胃、肠、胰的蛋白质合成,即营养作用;④加强胃肠运动和胆囊收缩,促进胰液、胆汁的分泌。
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由胃体、胃窦和小肠黏膜内D细胞分泌①抑制胃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②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③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分泌。生长抑素是通过旁分泌或血液循环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进食后的胃液分泌,根据消化道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人为的划分为三个时期: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特点:1)时间可长达2-4h;2)量多,占总量30%;3)酶及酸含量均很高。
(2)胃期胃液分泌迷走一迷走神经反射途径为:A、神经反射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B、体液途径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①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②食物的化学成分胃液分泌特点:1)分泌持续3~4h;2)量大,占60%;3)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的含量比头期少。
3.肠期胃液分泌胃液特点:1)量少,占总量的1/10;2)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较低。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时相及其调节
30%60%10%
2.容受性舒张咀嚼、吞咽时胃底、胃体平滑肌舒张--胃的容受性舒张。作用:增加胃的容量,空腹时50ml--进食后1500ml。机制:通过迷走神经的传入、传出通路二、胃的运动(一)胃的运动形式1.紧张性收缩维持胃内有一定的压力和胃的形状、位置。当胃内充满食物时,紧张性收缩加强,所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
3.蠕动食物进入胃5分钟左右,胃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3次/分,向幽门方向进行。作用:A.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发挥作用B.搅拌粉碎食物C.推进食物进入肠道
(二)胃的排空及其控制1.胃排空排空速度:水>糖>蛋白质>脂肪
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①胃排空的速率通常与胃内食物量的平方根成正比②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或化学刺激(2)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①肠-胃反射②胃肠激素
(三)消化间期胃的运动丛胃窦和十二指肠记录到的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时相变化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人在空腹时,呈现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静息期并向消化道下段移行的周期性运动。,起肠道“清道夫”作用。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腺的功能、胰液的性质胰腺组成胰液腺泡细胞:各种胰酶小导管管壁细胞:H2O、HCO3_1-2L/日、无色、无味、碱性、pH=7.8-8.4外分泌腺内分泌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胰酶1)胰淀粉酶甘油三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胰淀粉酶2)胰脂肪酶胰脂肪酶
3)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原胰蛋白酶肠激酶糜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单独作用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月示和胨共同作用时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二、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H2O(3)有机物: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2)无机盐1.胆汁的成分肝细胞胆囊十二指肠肝胆汁胆囊胆汁消化期非消化期金黄色,碱性墨绿色,酸性(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2.胆汁的作用(1)促进脂肪消化(3)中和胃酸及促进胆汁自身分泌。胆盐的利胆作用(2)促进脂肪和脂溶性VitA、D、E、K的吸收。混合微胶粒
胆盐进入小肠后,95%被回肠末端粘膜吸收,通过门静脉又回到肝脏,再成为合成胆汁的原料,然后胆汁又分泌入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的肠肝循环
(二)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Bilesalt(+)
(二)胆囊的功能(1)储存和浓缩胆汁(2)调节胆管内压和排出胆汁
三、小肠液的分泌pH=7.6,1~3L/日,酶种类多,持续分泌。作用:(1)中和胃酸,保护十二指肠粘膜;(2)稀释肠腔内容物,利于吸收;(3)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4)肠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成为麦芽糖;(5)多种消化酶进一步消化水解食糜。(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二)小肠分泌的调节
四、小肠的运动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3.蠕动(一)小肠运动形式Peristalsis:movesSegmentation:mixes
(1)肠道神经的作用(局部反射)(2)外来神经的作用平滑肌蠕动↑食物肠壁感受器肌间神经丛交感↑肠运动↑副交感↑肠运动↓(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肝脏的消化功能和其它生理作用(一)肝脏的血液供应一、肝脏的功能特点
①肝与糖代谢②肝与蛋白质代谢③肝与脂肪代谢④维生素代谢。多种维生素,如A、B、C、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肝脏明显受损时,可继发维生素A缺乏而出现夜盲或皮肤干燥综合症等。⑤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二、肝脏主要的生理功能(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二)肝脏的解毒功能(三)肝脏的防御和免疫功能①化学作用②分泌作用③储积作用④吞噬作用
第六节大肠的功能
一、大肠液的分泌pH=8.3-8.4;成分:粘液、碳酸氢盐等。作用:保护肠粘膜,润滑粪便。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1.袋状往返运动2.分节推进和多袋推进运动3.蠕动(一)大肠的运动形式
(二)排便
(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内的细菌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它们由肠内吸收后,对人体有营养作用。
第六节吸收(absorption)1.口腔:不吸收2.胃:仅吸收少量的H2O和酒精3.小肠空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回肠:只吸收胆盐、VitB12(一)吸收的部位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1.吸收面积大;2.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等;3.营养物质已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二)小肠内主要物质的吸收
1.吸收的途径跨细胞途径细胞旁途径2.吸收的机制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水和小的溶质在小肠黏膜吸收的途径
主要物质在小肠内吸收的量:糖:几百克/日脂肪:>100g氨基酸:50-100g各类无机离子:50-100g体液:8L/日
8L/日被动吸收:主要动力来源于NaCl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一)水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1.钠的吸收250-300mmol/日,主动吸收Na+吸收主要部位是小肠,大肠在一定条件下也吸收一部分。
2.铁的吸收Tf:转铁蛋白TfR:转铁蛋白受体Ft:铁蛋白1mg/日,必须是Fe2+,VitC、HCl促其吸收
管腔侧:以Na+-载体-葡萄糖复合物形式,与Na+同向逆浓度差转运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管底侧: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方式进入血液(三)糖的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
吸收机制:钠依赖转运系统(四)蛋白质的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
(五)脂肪的吸收
(六)胆固醇的吸收胆固醇(酯化)
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脂肪相似(2)水溶性维生素(B1、B2、B6、PP)以易化扩散方式在小肠上段被吸收。(3)VitB12的吸收(七)维生素的吸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